第兩百七十七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修)

  日子一天天過著,湯小康已經開始籌備起了第二次佛跳牆的製作,距離答應張麗和吳建的時間還剩下一周半左右的時間,足夠湯小康在嘗試做一次佛跳牆。

  總結了一番第一次製作的失誤,湯小康再一次嘗試的時候,整個人已經嚴謹了不少。

  不過很多時候的成功光靠嚴謹是沒有用的,看著最後製作出來的成品,有了一些進步,但是對比一下跟自己第一次做的佛跳牆,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差距啊。

  這讓湯小康有些無奈,雖然說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可是真的面對上的時候,看著自己的失敗路程,湯小康的心中還是有那麼一些沮喪。

  但是還好,算是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畢竟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可把這個理論翻過來,希望不大的時候,失望也就不是不能夠讓人接受的事情了。

  稍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態,湯小康又開始總結起了自己第二次製作佛跳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或許可能也不會有什麼效果,但是能夠改正一問題都是好的,量變產生質變嘛。

  吃起了碗中的佛跳牆,味道不錯,原本湯小康一直覺得自己燒的還算正常,才能夠吃出一些天下第一菜的感覺,但是經歷過老爺子的一番批評之後,湯小康算會明白了。

  不是自己做得好,這道菜的味道才會不錯,而是這道菜的味道原本就很極致,硬生生靠著自己過硬的實力,將自己的廚藝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麼一想,還是自己拖了人家佛跳牆的後退啊……

  想到這裡湯小康就忍不住對著自己碗裡的佛跳牆念了一聲罪過,跳牆哥啊跳牆哥,你也就別怪我沒辦法把你做的美味,讓你拉低了佛跳牆水準的平均值了。

  其實我也很想把你做的好,但是看看我這雙手,這實力,他不允許啊!

  心中默默地跟佛跳牆念叨了一聲抱歉,湯小康再次夾起來一塊溏心不錯的鮑魚。

  嗯,真香!

  距離跟張麗,吳建他們夫妻兩個人約定的時間還剩下四天,這是最後一次佛跳牆的製作時間了。

  晚上,湯小康就開始再一次泡發新的食材。

  就在湯小康準備關門,去後廚準備的時候,老爺子忽然提著一個大袋子闖了進來。

  「爺爺,你怎麼來了?」

  見到來人竟然是老爺子,湯小康有些好奇,昨天晚上他做好佛跳牆的時候,老爺子又給他總結了一堆的問題,他還想著今天製作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注意呢。

  「我來做什麼,我當然是來保住東居的招牌了,這佛跳牆真的讓你來做,東居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板著臉對湯小康說著,還沒等對方反應過來,老爺子就直接一腳踏進了大廳。

  關上最外面的防盜大門,聽著老爺子的話,湯小康是一頭霧水,老爺子這話的意思是,今天的額佛跳牆他親自來動手??

  思索了半天,湯小康也不敢確定老爺子剛剛說的那話,究竟是不是自己想的這個意思。

  畢竟老爺子剛才那話語的意思蘊含的實在是太多了,唯一能讓湯小康確定的就是,自己做佛跳牆的水準太爛,所以被老爺子鄙視了一頓。

  等到湯小康回到後廚的時候,老爺子已經開始動手準備期了乾貨食材的泡發,沒用當初練習的哪些食材。

  用的全都是袋子裡,老爺子剛剛帶過來的新食材。

  鮑魚用的是最出名的窩麻鮑,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禾麻鮑,這個應該是為了李勝明李老先生準備的,這種鮑魚肉質嫩滑,滋味豐厚,易消化,適合老人食用,用它來製作佛跳牆,對於李勝明老人來說,絕對是非常友好的。

  這倒是不最重要的,畢竟窩麻鮑雖然比較出名,但也只能夠說是相對不錯的鮑魚品種,真正令湯小康震驚的是老爺子拿出來的數量,這個大小和重量的質感,這是窩麻的十頭鮑啊!

  這一點頓時讓湯小康震驚不已,作為島國三大鮑魚之一,窩麻的個頭幾乎是所有鮑魚裡面最小的,甚至比吉品鮑更小一些,二十頭都是非常難尋的,湯小康都不知道,這老爺子究竟是從哪裡弄來的,竟然能夠擁有十頭的窩麻鮑。

  看著那兩個熟悉的氣孔,湯小康忍不住拿起來聞了聞,淡淡的鮮甜氣息,還是珍藏級別的海鮮乾貨特有的氣味。

  「別發呆了,把花菇給泡了。」

  看著自己孫子那沒出息的樣子,老爺子湯有為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看看你這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哎,好嘞!」

  應了一聲,湯小康屁顛屁顛的開始泡發起了花菇,既然是老爺子親自下手來製作佛跳牆了,別說讓自己打打下手啊,就算讓自己給老爺子當狗,湯小康也絕對樂意。

  李勝明老爺子能夠吃下多少的佛跳牆,到時候老爺子一大瓦缸的佛跳牆做出來了之後,自己和小圓圓豈不是還能夠多蹭一點。

  哦,說反了,最近對自己定位十分清晰的湯小康明白,到時候肯定是小圓圓帶著厚臉皮的自己,在後廚蹭上兩碗老爺子做好的佛跳牆。

  跟自己這個半吊子的水準不同,老爺子製作佛跳牆的實力,那可是經歷過重重考驗的,聽說不僅僅是太爺爺親自教授老爺子這道菜,老爺子更是在太爺爺去世後,帶著他留下來的介紹信,在江福的聚春樓裡面跟著等鄭家主廚學了三年。

  現在可以說,就算是現任聚春樓的鄭家主廚,在製作佛跳牆這道菜的手藝上,都比不過老爺子的水準。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隨著聚春樓對商業化改革的一次次變化,鄭家人對於原本的手藝,也同樣是沒有老一輩那樣的上心了,這不僅僅是鄭家的變化,幾乎大部分的酒樓都出現過現在這樣的情況。

  學廚很苦,那些廚師大部分有都是老來得子,有幾個人能夠像老爺子這樣,狠得下心來對自己的兒孫瘋狂操練。

  老爺子能夠堅持下來,那也是因為不像讓湯家菜譜斷在自己手上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