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雍熙北伐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❻➈ˢℍ𝕦𝕏.ᑕỖᵐ 🍬💋
打完雅克薩之戰,現在正在緊鑼密鼓地與沙俄進行談判的康熙看著中間那句話,不由讚嘆:「此話一針見血,真正總結了歷史上的所有類似事件。就像這沙俄,如果朕的大清沒能取勝,這幫豺狼又怎麼會坐下來進行談判?」
至於宋人推崇的以德懷遠,他不置可否。雖然清朝一直都推崇儒學,大力宣揚儒家理論,也讚美道德與仁義,但那些都是統治需要。若非如此,為何他還要大力鼓勵滿族堅持訓練弓馬騎射?為何要不斷強化對滿族「先祖打下江山」的歷史宣傳?為何還要對外作戰?
要不然,大家坐下來,靜心修習道德,提升自己的修養水平,然後就能教化外敵、平息內亂了?
實際上,康熙自己一直認同的都只是儒學統治天下的作用。至於滿洲軍隊等方面,則一向秉承自己的理念。
他如此評價,身邊的太子、下首的幾位王公大臣和皇子阿哥們自是點頭受教。
同時,反應激烈的還有一群人。
那就是秦漢時期的儒家。
秦朝,叔孫通眼見宋朝的文人搞出了這種思想,連忙出聲反駁:「陛下,我儒家是何種思想您也有所了解,絕非如此啊!還有朝中諸公,雖然諸位大多並非我儒家學派,平日裡也有不和,但我儒家絕不可能在國防軍事上盲目推崇道德主義,也不可能主張以德懷遠啊!」
面對自己心中堅持的理念被潑上黑水,他動情不已、聲淚俱下,幾乎要痛哭不已。
嬴政出言安撫:「朕知曉,叔孫博士無需掛懷。」
得到了肯定的叔孫通心下安定,精神振奮,張口就將宋朝文人噴的體無完膚,仿佛他們個個都是從頭到腳流膿的十惡不赦之人。
朝中諸公看著叔孫通聲嘶力竭,也是心生同情。
誠如叔孫通所言,雖然他們不同學派,平日裡多生齟齬、摩擦不斷,但確實也對彼此的主張和理論頗為了解。儒家不少分支,眼下當真還沒有如這宋朝文人一般的思想流派,平白就被不知道多少年以後的宋人坑了一把,誰能忍?
漢朝,元狩四年。
同樣在十日內被召回京城的董仲舒看到宋人的理念,大怒:「我儒學何時出了此等思想?這些都不過是懦夫、小人行徑!」他年歲已高,頗有點氣喘吁吁,「還打壓武將,分明就是這幫打著儒家旗號的小人為自己謀求利益罷了!這些人有何臉面稱自己為儒家學子?」
說完,他還有些不過癮,順勢給穀梁派上了眼藥:「臣以為,就算這後世出現了此等想法,也必然是穀梁派開的壞頭。臣公羊學派一向秉持『九世之讎猶可報』的思想,倒是那些穀梁們,喜歡什麼相互友愛、反對戰爭,說不定這就是他們的流毒!」
殿內亦有穀梁文士,雖只有不到五指之數,但面對公羊時同樣戰鬥力不低:「董公如何能做此妄斷?我等穀梁,追求仁愛友善,不想你們公羊那般訴諸於暴力,但我等可沒有支持不修軍力的妄言!」
【說回宋太宗趙光義攻打遼朝一事。
先前御駕親征的高梁河一戰,並沒有徹底打消趙光義收復燕雲的雄心壯志,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暫且擱置,但一有機會,他的野心又會重新生長。
這不是壞事,至少到目前他始終沒有放棄收復舊土的決心和勇氣。但,他並沒有對先前的失敗進行復盤和反思,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輕敵和戰術失誤,這對接下來的作戰是致命的。
很快趙光義眼中的外部時機到來了。
太平興國七年,遼景宗耶律賢駕崩,其子也就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登基,年方十二,由其母承天皇太后蕭綽奉遺詔攝政。
見到遼朝如此情況,趙光義頓時相信了賀令圖等人的報告:「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他覺得,自己等待已久的遼朝內亂的機會來了。等他處理好國內事務——趙德芳趙廷美死亡,並積累好打仗所需的戰略物資,就可以發兵攻打一波了。
於是雍熙三年,也就是四年後,趙光義正式發動了北伐,也可稱為雍熙北伐。
此時,遼聖宗耶律隆緒十六歲,朝政大權依舊掌握在其母承天皇太后蕭綽手中。】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向趙光義:「你是怎麼就認為當時遼國好欺負?就因為皇帝年少、太后主政?那遼國是第一次太后主政嗎?」
就算你因為當年陳橋兵變,認為太后幼主的組合十分弱小,你也得看是哪對太后幼主吧?遼國的能夠輔政的太后,就比如上一個應天皇太后述律平(蕭平),就不是省油的燈啊!
他這好弟弟的情報系統,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漢朝,元狩三年。
劉徹也在嘲笑趙光義:「依天幕所言,這少帝廟號聖宗,太后被尊為承天太后,想來二人都必是有為之君,宋太宗的苦心大約是要錯付了。」
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想到了那句「奉遺詔攝政」,有遺詔可不一樣。
如果遺詔為真,那必然是遼景宗認可這個太后的能力——廟號景宗,這是個好廟號,說明不是個昏庸之君;如果遺詔為假,那這個太后既能偽造遺詔,還能讓朝堂都認可,也說明不是無能之輩。
畢竟,若是他遇到這種情況,如果生母不能得到他的認可,他必然是要直接帶走的。
想到這裡,劉徹嘴角又掛起了笑意,他可不用思考這種問題,太子正在茁壯成長,而自己也沒有身體問題,日後必定能夠平穩交接給太子一個盛世天下!
遼朝,保寧五年。
此時遼景宗耶律賢在位,立了蕭綽為後,二人已經育有一子,也就是耶律隆緒。
聽著天幕的講述,耶律賢一面高興不已——他的廟號很好,他的兒子更是聖宗,而他恩愛有加、才能卓著的皇后也被尊為承天太后,這是遼朝的興盛啊!
另一面也頗為憂慮——文殊奴(耶律隆緒契丹名)登基時才十二歲,那他自己駕崩也就是三十五歲!雖然他身體素來不好,但也沒想到自己會離世如此之早……
蕭綽坐在他身側,勸慰他:「陛下注重養生,日後減少外出奔波,定不會再如天幕中一般早早離世。」
耶律賢握住蕭綽的手,動容道:「日後,燕燕你的擔子可能還要加重了。」
幾位大臣在一旁,既憂慮於陛下的過早駕崩,也慶幸遼朝還有皇后、日後的太后可以支撐朝政。
【實際上,趙光義並不應該如此隨意相信了遼朝虛弱的話語,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只是覺得是時候攻打遼國了,與遼國內部情況無關。
但遼朝承天皇太后並非籍籍無名之人。遼景宗在位時,尚為皇后的蕭綽就已經主持政事,裁決遼朝各類政務,宋朝不應該這種消息都不清楚,因為遼朝本身對後族參與朝政並不忌諱,也就沒有對此遮遮掩掩的習慣。
從承天太后執政開始,到遼聖宗親政直至駕崩,是遼朝的黃金時期。
而此時,太后任命耶律休哥為燕京留守,允許他便宜行事,總令南面的軍務,在此期間「勸農桑,修武備,邊境大治」。
因而趙光義在對外征戰時機的選擇上,是絕對錯誤的。
對了,插個題外話,承天皇太后這麼一個對遼朝功勳卓著的人,宋朝文人對她自然是心懷怨恨,他們沒有辦法實際上對遼朝做什麼,就給她寫了一堆小作文。
宋朝文人,寫小作文的能力還是非常高的,從數代之前的朝代到宋朝,他們給很多人寫了很多小作文。】
遼朝,統和五年。
「小作文?」承天太后蕭綽譏諷,「看來朕還是對這宋國打得輕了,才讓這些酸腐文人不知收斂、不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去歲,太后方才率軍親征,打敗了趙光義的北伐軍隊,收回所有疆土。(遼景宗特許蕭綽稱朕暨予)
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笑道:「宋國內政弊端頻出,難以保證軍隊戰鬥力,短時間怕是難以改變,又如何與我大遼一爭長短?只能一逞口舌之利罷了。聖人深謀遠慮,我大遼又政治清明,必能讓宋國知道尊卑正統。」
韓德讓也道:「我們應當幫助宋國,維持他們的『祖宗之法』才好。」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劉徹莫名感覺這「小作文」指向了自己:「宋人的小作文,不會也有朕的一份吧?」
幾位大臣們左右看看,不知道說什麼。因為他們也覺得以陛下的風格,有一份甚至多分小作文依已經是板上釘釘,甚至,連他們這些臣子都有份也說不定。
唐朝,貞觀三年。
聽到宋朝文人酷愛寫小作文,李世民已經能夠猜到自己的結果——必然能夠占有一席之地,就玄武門這件事估計就夠那些人寫上好幾篇小作文了……就是不知道,大唐其他君主會不會也有?
武周,萬歲通天二年。
和上官婉兒等人一同觀看的武瞾笑了,帶著滿滿的不屑:「這宋朝文人,自己沒有開疆拓土、打敗敵人的能力,又受利於宋朝抑制武人的制度、不願重用武將,自是沒有辦法對遼朝做些什麼……這小作文,大約也不止寫給了承天太后,還寫給了朕吧。」
無能之輩啊,偏偏還喜歡噁心人。
上官婉兒也笑道:「估計不止寫了陛下,他們自己的政敵可能都會有小作文。太宗陛下他們也少不了,還有先前的秦、漢也是如此。」說著,她搖搖頭,「由此可見,宋朝官場風氣大約不算很好。」
【對此次北伐,趙光義寄予了厚望,也細細思量了作戰的方案。
對於先前的高梁河一戰失敗,他認為有自己孤軍深入的原因,因此此次北伐設置了三路大軍:東路以曹彬為主帥,米信為副,率領宋軍主力兩軍同行,出雄州,以緩慢行軍的戰術,張大聲勢,向遼南京進發,以牽制遼軍主力;
中路以田重進為統帥,出飛狐口;
西路以潘美為主帥,楊業為副,出雁門關,攻取關外諸州,再與中路軍會合。
然後揮師東進,從北面與東路軍夾攻南京。
簡單來說,就是聲東擊西,讓曹彬率領大軍當靶子,在太行山以東、燕山及軍都山以南地區吸引遼軍;而田重進和潘美趁機奪取太行山北端、軍都山迤北地區。最後中路西路與東路對幽州展開鉗形攻勢。】
唐朝,貞觀三年。
早就有人拿來了地圖,雖然宋朝有些地名與此時已經不同,但依舊能夠對照。
李世民微微皺眉:「雖是吸取上次孤軍深入的教訓,兵分三路,但這三路軍之間的距離未免有些過遠,若有突發情況,難以及時有效配合。」
李孝恭看了看東路軍隊和中路西路兩軍的行進路線,道:「相較中西二路,東路大軍路線過短,若想達成會和,恐怕要等待不短時間,易生變故。而且,他們的糧道情況如何也是問題。」
這些都是問題,東路大軍顯然只能緩慢行進、甚至原地等待,而一旦時間拖長,遼軍必然有所反應,或襲擾或截斷糧道,宋軍內部也可能生出反對和爭功之聲……這就要看主帥的水平了。
「況且,朕覺得,這計劃看似周全,但完全是宋朝單方面的一廂情願,看起來他們對遼朝的具體情況並不十分清楚。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對遼朝進行認真的情報調查。」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倒是對趙光義此次的選人還算滿意:「曹彬清廉謹慎、識慮深遠,朕最信任的就是他。潘美知兵善戰,也是大好人選。」
【三月,三路宋軍已出關,向遼朝開拔。
開始的戰局十分順利,中路軍攻占了靈丘、蔚州。西路軍更是連克寰、朔、雲、應等州。東路軍攻占了岐溝關、涿州等地。
但遼軍此時也已經有所反應,鎮守幽州的正是耶律休哥,他沒有與宋軍正面交鋒,而是不斷派出輕騎繞到宋軍後方,截斷糧道。
消息傳回遼朝,蕭綽很快做出了部署。三月初七,蕭綽親帶韓德讓和耶律隆緒宣布親征,與耶律休哥協同作戰。三月十九,蕭綽命耶律休哥抵禦東路宋軍曹彬一路,又命耶律斜軫抵禦西路宋軍潘美楊業一路。四月初一,蕭綽與耶律隆緒屯駐於幽州北郊。
此時耶律休哥的斷糧大法取得了成效,曹彬攻占涿州十多天後,發現糧草即將消耗殆盡,於是撤出涿州、退到雄州來補充糧草。
趙光義本來就對曹彬行軍速度太快心生疑慮,按他的想法,走之前他就囑咐了曹彬「持重緩行」,怎麼著也不會打這麼快。現在一聽到曹彬因糧草退守雄州,頓時大驚失色:「哪有敵人在前,還退兵補充糧草的?」
於是就指揮曹彬停止後退,讓他帶兵往白溝河和米信的軍隊會合,養精蓄銳,等潘美他們打過來一同夾擊幽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