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募兵制
【說到此處,就要說宋朝的軍事情況。🐚👻 😂👑
與唐朝府兵制不同,宋朝施行募兵制,這是在太祖趙匡胤時期就確立的「祖宗之法」。
募兵制不是先前的「戰時當兵,閒時務農」,而是通過讓百姓自願從軍,來組成宋朝的軍隊,再由朝廷分發軍餉、承擔軍費,這些士兵就依靠朝廷分發的軍餉日常生活,不從事其他生產工作。
募兵制有兩點好處,一方面,自願參軍的百姓戰鬥力要高於那些強制參軍的人,趙匡胤希望藉此保證精銳軍隊的高戰鬥力;另一方面,軍隊的一切開支都依賴於中央朝廷,這也讓趙匡胤能夠將軍權切實把握在中央手中。
這使得募兵制看起來非常美妙,起初確實如此,宋朝的禁軍的高戰鬥力有一部分也來源於此,同時這一制度也維持了宋朝社會穩定。
但是到了後面,募兵制反而造成了嚴重的拖累。
一方面,由於宋朝的士兵都是職業軍人,因而很多人都變成了終生制,也就是說,哪怕他白髮蒼蒼、根本無力作戰,也有可能依舊在領朝廷發放的軍餉。這樣的人一多,既拖累了軍隊的戰鬥力,又加大了朝廷的財政負擔。
另一方面,施行募兵制的朝廷在後來日益濫用這一制度,將軍隊、主要是地方廂軍當成了收容流民、罪犯的最佳選擇,也就是「以募代賑」。而有宋一朝,由於不抑土地兼併,失地流民的數量極為龐大,由此給朝廷財政帶來的壓力也極為龐大。
到北宋中期養兵費用已達五千萬貫之巨,占國家財稅收入的70%~80%。
宋朝的軍隊,從開國時的二三十萬精銳,急劇膨脹,到了第四位帝王宋仁宗期間,就達到了一百四十餘萬。】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無言以對。他完全不知道說些什麼,頗有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自己採用募兵制,本是好意啊?朕一直想要的,都是收復燕雲啊!
他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聲音低緩:「你們兩個,知道朕設立募兵制度的用意嗎?知道募兵的要求嗎?」
兄弟二人收起看到軍隊人數的不可思議,認真答道:「兒子知道。」
趙德昭慶幸自己對這方面曾經了解過,趕緊說起募兵時候的要求:「要檢查身高、視力、走步騎馬……身高,應該是五尺八寸以上是上等,五尺五寸以上是合格……」
趙匡胤點點頭,知道他沒記得那麼清楚,也不為難他。
其實,實行募兵制的軍隊成為安置流民的地方,他並不很奇怪。說到底,他在創立制度時就已經想到,也默認將這一制度變成安定社會秩序的一種手段。但,軍隊人數如此膨脹,還是超乎了他的預料。
這麼多人,財政如何處理?需要錢的可不止是軍隊。
況且,如此多人成為了士卒,那民間情況究竟糜爛到了何等地步?他為了安撫武將等,不抑兼併,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嗎?
唐朝,貞觀三年。
小太子李承乾吃驚地看著神跡中羅列出來的數字:「阿耶,一百四十餘萬軍隊!」
不止他吃驚,貞觀初年的這群人全都看的有點抽抽。眼下是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不需要朝廷完全供養,全部軍隊大約也就是六十萬上下,而此次李靖攻打突厥,也不過帶了十萬餘人。
一百四十萬軍隊,不說能不能養得起,單單人數本身就是一種負擔。此外,這些成為職業士兵、不事生產的人中,有多少是應當去耕作的壯年男子?難道不會出現土地拋荒的問題嗎?
「這宋朝朝廷究竟有何斂財手段,他們的財政系統是如何運行?」李世民有點好奇,又有點羨慕,宋朝能以七八成財政收入養活百餘萬軍隊,該是多有錢!這樣的方法,不知我大唐能不能借鑑一二。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看著數量驚人的士兵,真宗趙恆也幽幽嘆息,感嘆自己為君不易:「為了養活這些人,朕度茶、鹽、酒、稅以充歲用,將這些東西都官辦經營,才沒有額外增加賦斂,勞累百姓。」
一旁,丁謂等人聞弦歌而知雅意,趕忙道:「官家體貼百姓,德澤在民,勤守天下,實乃我大宋官員百姓之福,是萬世之安之道啊!」
至於土地兼併,那都不重要。
【那麼,自宋太宗開始、真宗確立的「以文馭武」制度下,文官掌管軍隊的具體情況又如何?
先前說,文人不知兵。但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文人論兵,聲容盛而實衰。
文人掌握軍隊權力,加上培養將才的需要,朝廷解除了禁兵書的政策,開設武學、設立武舉,並將兵學納入官學。元豐三年,宋神宗詔命「校定《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等書,鏤版行之」,形成了「武經七書」。
在此情況下,文人踴躍參與論兵,寫出了大量兵書。有宋一朝,兵書則多達347部,1956卷,數量遠遠超過前代。此外,還誕生了新的兵書種類,如第一部大型綜合性兵書《武經總要》,第一部軍事人物和史事評論集《何博士備論》,第一部分門別類論述謀略戰法的《百戰奇法》,第一部軍事制度史《歷代兵制》,等等。
這些都是好的方面。】
看到此處,宋朝的所有文官都心潮澎湃、驕傲不已:看吧,這都是我們的功勞,沒有文人積極推動,兵學如何能夠成為正規官學的一部分、獲得正統地位?沒有文人積極論兵,單憑那些粗魯武人,如何能著出如此多兵書?
聲容盛而實衰,未必!我們維持盛大聲容,如何不能推動那些兵卒們變得強大?
只不過,我大宋作為聖人之國,如何能夠隨意起刀兵,盡做些不義之戰?如何能夠濫用暴力,而非謹慎對待戰爭?
特別是大中祥符三年的趙恆和他的一眾親信官員們,他們不僅獲得了誇獎,還覺得自己之前的推論得到了肯定——文人飽讀書籍,如何能是不知兵呢?
漢朝,元狩四年。
列座朝中的諸位軍功公卿們,以及一些對兵法頗有心得的將領們,都隱隱約約嗅到了一股微妙的、令人不悅的氣息——文人掌兵,還創立出諸多兵法兵書,還有那武學武舉……這些,不會都是儒家思想指導之下吧?
那兵家還是兵家嗎?還是,只能是儒家化的「兵家」了呢?
唐朝,貞觀三年。
尉遲敬德則是仗著自己眼光銳利,笑道:「陛下,快看,這武經七書裡面有一個《李靖問對》!」
眾人一看,果真如此,紛紛笑開。
「不愧是藥師,可與孫吳並列!」
【但是,這些赫赫揚揚的著作卻並沒有帶來與其數量成正比的正面增益。
首先是文人本身的問題。文人論兵,坐而論道,遠離軍事實踐,既不能以兵學理論指導軍事實踐,又不能將武器裝備、戰略戰術的發展提煉為新的兵學理論。
同樣,在文人理論指導下建立的武學武舉,制度並不合理,且更多是文人假途,難以培養出真正的將才。
而文人論兵中的思想,則毫無疑問是在儒學主導下的思想,「以儒為本,以兵為末」,還嚴厲批判傳統兵家的「詐」「利」等功利主義思想,講求儒家的道德主義傳統,而這些都並不符合實際需求。
那麼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宋朝,又會是何等面貌?
消極防禦,大談和平。
整個宋朝,在戰略決策上,道義原則優於利益考量,「慎戰」往往成為「避戰」「畏戰」的託辭。而體現在社會風氣上,則是一味排斥暴力,導致尚武精神淪落,軍事發展缺乏持久動力。
這些具體到國防領域,則是防禦性愈發加強,而不再談論主動出擊。國防戰略上的功利色彩逐漸淡化,強調戰爭對內政的破壞力,宣揚「以德懷遠」。
再加上宋真宗趙恆開始確立「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政治規則,將不輕易動兵、專注於內變成了祖宗之法——政治規則的一部分,於是更加難以動搖。
但是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更得不到。
在實力衰落的王朝末世,防禦戰略更是易於淪為消極防禦。
而縱觀宋朝風氣轉變,雖也有官員和皇帝嘗試主動對外發展,但總是未能成功。】
宋朝,開寶元年。
「朕怎麼不知道朕反對動刀兵了?朕這兩年之所以對內休養生息,那是在為消滅北漢做準備啊!」趙匡胤別的不說,起碼,對這個「祖宗之法」是目瞪口呆,完全無法理解——後世子孫們,燕雲十六州收復了嗎?漢唐故土收回了嗎?怎麼就開始專注內政、消極防禦了?
趙光美思考半天,帶著些許對趙光義的幸災樂禍:「大哥,這不會是二哥開始的專注於內吧?」
趙匡胤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眼看之前趙光義就沒打過遼國,不會是後來一直沒打過,產生了畏懼之意,就不想著收復故土,轉而給自己披一層好看的外衣、說要專心內政吧?
他放下這個問題,轉而追究另一個關鍵點:「就算是趙光義這王八蛋玩意兒不爭氣,不敢去收復故土,搞出了專注內政,那怎麼不提朕呢?朕可是一輩子都想著要對外動兵、恢復故地呢!」
他開始陰陽怪氣,「不愧是廟號真宗啊,真真是真心尊奉孝道、敬愛父祖!」趙光義的好兒子,我這個大伯又如何能作數?
(此處是陰陽怪氣,不是真宗廟號的真實含義,真宗實際上是「為人好玄虛」,不算是個好廟號)
殿內幾人有點尷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句話。
趙匡胤也沒讓他們尷尬太久,很快換了一個話題:「朕觀之言,大宋後世君王都尊奉儒學,連國防都不講究利益了,還宣揚這什麼『以德懷遠』的笑話,這到底是為何?」皇帝搞文武制衡就算了,怎麼還願意如此作為?
想了半天,趙德昭率先開口:「兒臣記得說是我大宋自二叔開始崇文抑武,文官還掌握了人事、財政、軍事等權力,會不會是文官們影響了皇帝?」
「文官的影響力有這麼大嗎?」趙德芳有些疑惑,「看起來我大宋後來也沒有處在一個十分安穩的環境裡,那皇帝們就沒有意識到沒有強大軍隊,根本不能奢求和平嗎?」不說別的,就大宋開國前,混亂了數年的五代十國,哪個敢搞什麼消極防禦、以德懷遠?
皇帝們難道看不到歷史嗎?
「不,文官的力量本身可能確實沒有那麼大,」趙匡胤暫時得出了一個初步結論,「但是為了壓制武將,皇帝向文官給出的權力太大了,甚至形成了傳統,進而形成了完整強大的利益共同體。
後世的皇帝未必不能對文官進行清洗,但如果大多數文官都在這方面站一個立場,沒有絕對決心的皇帝又如何下手?況且,他們看起來也一直都在堅持以文馭武的方式,缺不了大量的文官。」
文官在面對武將時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全都傾向於壓制武將,這本身與那些後繼之君的行為利益都是一致的,皇帝或許也不是很想只能防禦,但更不想動搖以文馭武的格局。那麼,武將的地位必然不可能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也大概率不行。
如此一來,當然還是搞一搞防禦、宣揚德治更加方便。
更何況,他可不相信趙光義這根歹竹,能出多少懷抱絕對決心、敢為天下難的進行徹底變革的好筍,能有一兩個就了不起了!
至於天幕最後所言,也有皇帝大臣試圖對外收復故土卻未能成功,那就還是軍隊的問題——這個問題,還是要靠他這個太祖來解決,再加上一個合格的太宗穩固政策的正確走向。還是那句話,能夠改變政策的最佳時期,是開國階段。
他要抑制五代以來武將的驕狂犯上之風,但也要打造一個文武並重的局面,以此保證軍隊戰鬥力,使文官勢力不過於膨脹,也讓宋朝不至於出現所謂的「專注於內」「以德懷遠」的情況。
這裡用的是一尺=31cm,一寸=3.1cm
趙匡胤是老二,老大早亡,這裡就把趙匡胤叫大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