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以文馭武
【那麼預授陣圖的事情到此就結束了嗎?趙光義認識到自己的失誤了嗎?
怎麼可能!
預授陣圖這一行為,自此開始,逐漸變成了宋朝的一大特色,自趙光義之後,宋朝的皇帝們紛紛採納、並將其發揚光大,哪怕時常導致戰爭失敗也不改其志,不可不謂之堅忍不拔,而最後也終於導致了慘烈結果。👣🔥 🐍♡
趙光義也顯然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雖然高梁河大敗,但他並沒有對自己的軍事水平喪失信心,他依舊堅信自己的優秀。
另一方面,他對於武將們的不信任也很高,特別是經過將領聯繫不上自己、想要擁立趙德昭一事後,這種不信任更是達到了空前水平。為此,他把預授陣圖、讓軍隊按照自己的意志戰鬥視為牽制武將、削弱將領權力的一種好方法。
如果你說他做的有問題,他必然還會說這是承載太祖意志,貫徹大宋開國理念。】
宋,開寶元年。
「放屁!」趙匡胤剛剛梳理好的心情再次破功,破口大罵:「朕什麼時候讓你這麼牽制武將了?」他喘了喘,冷笑,「滾犢子的玩意兒,還好意思說你的軍事水平,你的軍事什麼水平你自己心裡沒點數的嗎?」
「朕的水平不可以嗎?朕怎麼沒有給武將們預授陣圖?你是打量著自己水平比朕還高是吧?還承載太祖意志,狗屁的大宋理念,你怎麼這麼會給自己找臉呢?」
他可不信這個好弟弟會真心傳承什麼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有,那也一定是因為他自己是這麼想的,恰好和他這個倒霉兄長對上了而已。
越想越氣,不行,氣大傷身,朕可是天子,怎麼能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還是要把怒氣發泄出來為好。
於是,趙匡胤再次撲向了趙光義。
漢朝初年。
大漢開國群臣們的臉色都有些微妙,這種不要臉的水平、這種臉皮的厚度,還真是和陛下有所相似呢。
劉邦斜覷了他們一眼,頓時反應過來,一個白眼就翻了出來:「他怎麼和乃公比,他這種不要臉,只能是無恥、沒有自知之明!因為他無能!」無能,就是最大的罪過,他和乃公比起來,豈止是無能?
公侯們對此表示贊同。他們陛下雖然不要臉了點,但能力沒的說,要不然這秦末亂世、群雄爭霸,最後怎麼是他們陛下坐上了這個位置?而這趙光義,分明就是因為自己無能,自己都覺得按正常程序沒有辦法壓制武將,才搞出這一手來。
不然,他們可不信那個宋太祖會為了壓制武將,搞出什麼遠程微操來?
【說起來宋朝對武將的壓制,確實從太祖趙匡胤時期就開始了,但徹徹底底的走到崇文抑武、重文輕武的局面,還是從趙光義開始。
宋朝開國,太祖趙匡胤吸取唐末、乃至五代十國中武將自立、藩鎮坐大的教訓,有意識地縮減武將手中的權力,力圖把軍權都集中到皇帝手中。比如登基後「杯酒釋兵權」,就是在這一指導思想下的行為。
同樣趙匡胤將禁軍交由三個部門分別掌管;又將發兵權和調兵權交到樞密院手中,使握兵權和發兵調兵權分離,甚至就連樞密院發兵也必須由皇帝下發旨意;隨後,建立了軍隊和將領輪流駐防的制度,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
這些都是為了縮減武將權力,將軍權掌握到皇帝手中的方法。
但縮減武將權力,不意味著打壓或者瞧不起武將,趙匡胤本身其實是希望能夠形成「文武並重」的局面的。
他並沒有過分拔高文臣的地位,也沒有蓄意打壓武將的地位。
相反他通過制度約束了武將的權力後,給了將領足夠的信任。特別是駐守邊疆的武將,趙匡胤更是給出了極高的自主權。莞榷之利,也就是鹽鐵等專賣的利潤,都交付給了邊關將領,還免去貿易稅收,邊關富裕後甚至豢養死士探聽敵情。
這一切,趙光義都在旁邊看著,他如何能不知曉正確的做法?
但是出於對武將的忌憚,他並沒有依照這種方法執行下去,而是創造了「將從中御」的陣圖法,哪怕為此犧牲軍隊的作戰效率和作戰效果,他也依舊不改。
另一方面,他大力增加文官參與軍事決策,還嘗試用文官直接統轄軍隊。王夫之曾說:「宋所忌者,宣力之武臣耳,非偷生邀寵之文士也。」
甚至趙光義對於將領的選拔標準都有所改變:「朕選擢將校,先取其循謹能御下者,武勇次之。」】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還在痛揍趙光義,一邊揍,一邊痛罵:「你看看你,再看看朕!朕是怎麼做的?朕從制度上限制那些武將,朕有隨意猜忌他們嗎?」痛揍一拳,「朕對邊關將領如何?不說給他們貿易之便,還默許他們養死士了,朕起碼沒有瞎指揮!」再來一拳,「你搞什麼『將從中御』,你的水平夠嗎?」蓄力來一拳,「你就是心虛還不承認,可那麼多皇帝上位也不正當,怎麼就你這麼瞎搞!」有人遞來一根棍子,來上一棍,「還有文人,那些文人確實有一些知道軍事,但大多數都懂個屁!」棍子揮舞的虎虎生風……
給他遞棍子的正是三弟趙光美,兩個兒子則在旁邊叫人隨時準備上壺溫茶,下火解渴。
多麼和諧友愛、幸福美滿的一家啊!
唐朝,貞觀三年。
作為宋朝之前最近的一個大一統王朝,特別是給宋朝帶來不少教訓的王朝,在講到宋朝的軍事制度時,唐初眾人的注意力可以說是最集中的了。
「分化軍權,相互牽制嗎?」李世民對著宋朝的制度開始思考,這麼做,確實能夠最大程度將軍權收歸皇帝,避免某個將領勢力過大,也避免士卒只知將領而不知皇帝。
但是,這樣一套分割權力的方法,不會有過於分裂,進而導致軍隊內部難以協調、不斷掣肘,從而嚴重內耗的問題嗎?如此一來,軍隊的戰鬥力又該如何維持?
他這麼想,也這麼和臣子們說了。
房玄齡道:「陛下,臣觀之意,大約從趙光義開始武將的地位就開始下降,隨後並無轉機。如此一來,後繼之君們又有幾人能夠了解軍事?怕是都與文官一起,崇文抑武,而這樣的風氣一開,加上宋朝的軍隊制度,軍隊的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
杜如晦則是補充了一個細節:「大約不只是將領的地位變低,而是整個武人的地位變低了,和『武』有關的一切都變了。」
所有與「武」相關的人和物都變得沒有價值,宋朝會成為什麼?一個純粹文人的朝代?一個士子們歡呼雀躍的時期?一個文風鼎盛、絢爛繁華的王朝?只是沒有武功。
這些都很好,可在這樣的價值導向下,沒有武功,猶如小兒抱金,也宛如空中樓閣。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笑了:「這些不完全適用於大唐。只是,如果宋朝的價值取向當真如此,那我唐朝的評價,未必很好啊。」其實不止唐朝,往前的漢朝,說不定都要落個窮兵黷武的名聲。
李世民也笑了:「朕何嘗在意這些!百姓的呼聲才是最真實的。」他細細思索,「只是這權力中心總要有人,打壓了武將,那必然是文官群體獨占鰲頭。雖然看起來沒有武將那般的直接威脅,但是書生也可以顛覆國本啊!」
漢朝,元狩四年。
漢朝的列位公侯們對於宋朝的重文輕武都難以理解。
漢家重軍功,非軍功不得封侯,而有實打實軍功的大臣,對上那些沒有軍功的大臣,底氣都要足三分。此時,最推崇的還是文武兼備,就算是文人謀臣也不能對軍事一無所知。
可宋朝不推崇武功,那那些純粹文人們如果沒有擔任軍隊方面的職務,又有什麼動力去了解這些他們認為「低賤」的知識?
如此一來,宋朝的軍隊和大臣們又是何等模樣?這讓他們這些從小沐浴在軍功光環下的大漢臣子們如何能夠理解。
漢朝如此,秦朝更是難以理解。畢竟,自商君以來,秦朝就越發重視軍功,軍功爵制也誕生於此。大秦的黔首們,更是盼望著能夠掙下軍功,從而改換門庭,一躍成為更高的階級。
沒有了軍功制度,大秦的根基都會動搖。
【在這幾套組合拳下來,宋朝的武人地位開始不斷下降。
尤其是「以文馭武」這一套思路和制度在他兒子宋真宗在位期間正式形成後,武人的地位直接斷崖式下降。文臣逐漸完全掌握了樞密院,將武將排除出了這個本應與軍事相關的機構;同時,文臣又掌握了各地的駐軍,成為武將的統帥。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進。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穀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雖有武臣,蓋僅有也。」
可文人並不知兵啊!
其後出現的無人願從軍、軍隊指揮不當、軍隊戰鬥力下滑、朝中屢屢和談、武將不願死戰等問題,也與其分不開關係。】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沒有再管哀哀嘶叫的趙光義,神跡中大宋軍備廢弛、戰鬥力孱弱的問題牽引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一直自得於自己「杯酒釋兵權」的操作,認為自己和平交接了所有將領手中的軍權,還安撫了人心,讓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將們能夠富貴榮華一生、蔭庇子孫——他們當時篡位自立,為的不就是這些嗎?
既沒有寒了人心、保持了自己的光輝形象,又收歸了兵權、不用再擔心有人仿照他行事,這何止是一舉兩得?
而之後的抑制武將,不過常規操作罷了。畢竟,他也不是要把武將們打到泥地里去,只是不想他們太過膨脹,他還是想要一個文武並重的朝堂的。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遺留下來的政策、再加上後繼之君的個人能力參差不齊,最終就形成了武將徹底低於文官的局面,甚至這樣的情況在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間就基本定型了!
都說天下太平後,刀兵入庫、馬放南山——你們倒是看看天下太平了嗎?不用天幕講,他就能想像到當時天下的情況,必然沒有太平!沒有太平!沒有太平,你們就開始搞這一整套,是後來的皇帝腦子都瘸了嗎?
還是真覺得文官們就都很好,或者說覺得文官們就掀不起風浪?
唐末和五代十國,確實是武將屢屢亂命,但這不意味著文官就沒有搞事的能力!
他不能左右後世的皇帝,他只能對自己的政策和制度進行修改,讓它們更適用於大宋的情況,讓後人隨便亂來的難度加大。
要提升一下武將的權力嗎?還是,把文官一起敲打?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已經祭祀了泰山和孔子的宋真宗趙恆這幾年心態頗為愉快,直到他看著天幕開始講他的父親宋太宗,再講到他在位期間武將地位急劇下降……
殿內的大臣們也以文臣居多,雖然平時總分派系,但對待武將群體的時候,文臣們也總會站到一起。此時也不例外。
他們沒說什麼,只是看著趙恆,想要先看看皇帝的想法,再做辯述。
趙恆怎麼想?趙恆當然覺得自己的決策沒什麼問題!
自從他登基後對遼作戰開始,武將自恃有功、朝廷離不開他們,就屢屢驕橫,他如何能容得下這樣的情況?當然是要把這種不良風氣打壓下去才好。
那就趁勢議和——簽訂了澶淵之盟,如此一來,沒了外戰的壓力,他就可以騰出手來整頓軍隊——至於說那些一時得志便張狂、驕橫自滿的武將不是所有將領,還有很多優秀的將領?那怎麼能算!誰知道他們日後是不是就會居功自傲,甚至威逼皇帝呢?
朕知不知道這會影響軍隊戰鬥力?朕知道,但朕覺得影響不大,出城戰不行,守城還守不住嗎?況且大宋繁華富庶,若是能用一點小錢換來和平,那也夠了。
於是,趙恆笑笑,也不說武將地位和權力的問題,只是道:「朕以為,朕與遼國簽訂盟約,乃是為天下爭取到了休息之機,為大宋換得了治世繁榮。百姓經歷多年戰火,早已不堪重負,眾卿以為如何?」
聽到這裡,文官們的心頓時一定,官家還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了!
於是一邊大喜,一邊紛紛贊同:「我大宋立國多年,及至陛下在位,天下得離兵革之苦,得享太平之治。……契丹請和,示以休息,……因此,官家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謁亳社,絕代曠典莫不具舉,禮樂明備,頌聲洋溢,崇本報功以告神明,千載一時,豈不休哉。」
還有人極力稱頌:「守成之賢,致治之盛,周成康、漢文景可以比德矣!」
趙恆自是聽得心花怒放,越發覺得自己乃是一千古名君,功績不亞於太祖太宗,說不得,還可以比太祖太宗更強幾分。
心情愉快之下,他也讚美自己的臣子們——賢君良臣,才是正道:「眾卿也是朕治理天下不可或缺之人。神跡說文官不知兵,朕卻不這麼看。爾等熟讀聖賢書籍,自是對兵書也成竹在胸,眼下不少新的兵法兵書便是出自眾卿之手,如何能說是不知兵呢?」
文官們也含笑:「這還要有賴於官家眼光獨到,給了臣等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