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宋太宗趙光義
(備註:本文在宋太宗繼位一事上傾向於他不清白,文章內容也是走這個方向)
數日轉瞬而過。ღ(¯`◕‿◕´¯) ♫ ♪ ♫ 6❾𝓈ĤỮⓍ.c𝕠𝓜 ♫ ♪ ♫ (¯`◕‿◕´¯)ღ
在這數天中,皇帝們紛紛下達了一系列旨意,根據從天幕中得到的信息安排任務。有的是彌補之前的不足,有的是開創新的領域。而朝廷大臣們也因此而忙的頭昏腦漲,除了忙碌,還有人要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實在是壓力重重。
而就在皇帝們眾大臣們的忙碌中,天幕再次降臨。
【叮咚——歡迎收看歷史直播】
【本期我們的主角宋太宗!】
宋朝。
趙匡胤等人頓時來了精神,這不就是他們大宋的第二任皇帝嗎?
趙匡胤面無表情,鋒利的目光掃過乖巧地坐在他面前的三人:趙光義,趙德昭,趙德芳。至於趙光美,他坐在另一邊,不在審視名單中。
因為不是朝代消亡的完蛋,而是釘上了恥辱柱的完蛋——沒有收復中原,軍隊出了大問題,不明情況的靖康之恥,屢次南遷,內部爭鬥,風氣敗壞(醉生夢死)……
面對這樣的推測,趙匡胤不願相信,但又能如何?
他只能根據自己的猜測,對可能出現問題的一些制度、臣子等進行改變,期望以此能夠避免天幕中的後果。
而就在他小心改革、到處探查可能導致大宋萬劫不復的蛛絲馬跡時,他發現了一件事情:他的好弟弟趙光義可是心思不小!
這讓他始料未及,他原以為他弟弟都很好,現在也沒想過要將基業託付給弟弟——因此,之前天幕說出大宋問題的時候,他都是打兒子。可現在看來,這上位的是他的好弟弟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趙匡胤:「……」
他對這個弟弟的態度微妙的發生了變化。
而在今日天幕出現,他便勒令趙光義和趙德昭、趙德芳二人一起,他倒要看看,究竟是哪個他不知道的人才當了太宗!
【宋太宗接受了宋太祖創下的基業,穩固了大宋統治。消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加強科舉取士,擴大了宋朝的文人群體,真正將科舉徹底推廣。
是北宋乃至整個宋朝風氣的帶頭人,是一戰成名的高梁河車神,也是太祖皇帝的好弟弟。】
宋朝。
「嘩啦——」趙光美手肘碰倒了桌上的茶杯,光潤的瓷器碎裂在地,杯中的茶水濺了一地。
但此時沒人關心這個不起眼的事情。
趙匡胤已經起身,雄壯的身軀帶給幾人極大的壓迫感,他冷冷地看著趙光義,不說話。
趙德芳、趙德昭兄弟二人鬆了一口氣,又重新提起一口氣——二叔登基了,他們會如何?於是也緊緊盯著趙光義。
雖然總感覺這句話有點怪怪的,但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
趙匡胤點頭,終於開口:「那那個風氣的帶頭人是怎麼回事?大宋變成……是不是你的問題?」
趙光義一下子苦了臉,他怎麼知道!
明朝,洪武年。
尚且年幼的朱柏噗嗤笑出聲:「我最近看書,那個高梁河車神難道就是宋太宗他那次戰敗嗎?」
殿內頓時哄堂大笑,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唐朝,武德八年。
一群人和趙光義一樣,對那句「好弟弟」頗感微妙。
李建成:「……」
李世民:「……」
【宋太宗,也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也可以叫他趙炅,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他的身份是開國皇帝之弟,而非子,實在不多見。
當然這種情況也並非沒有可能。比如,太祖無子,又或者,這個弟弟著實雄才大略、萬眾歸心。加上五代十國繼承混亂,太宗登基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宋太宗的上位並不屬於以上的情況。】
宋朝。
這個轉折嚇了幾人一跳。
趙德昭和趙德芳同時鬆了口氣,他們還以為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掛了呢,還好還好……不對,那二叔怎麼上位的?
反應過來,兩人立刻看向趙匡胤和趙光義,卻見趙匡胤已經死死盯著趙光義、恍惚間好像在咬牙切齒,而趙光義臉色更白了,還似乎有些搖搖欲墜。
趙匡胤確實在咬牙切齒。神跡都說了,不是他的兒子身亡、趙光義也沒有唐太宗那種無人可敵的情況,那他還能如何登基?左不過那幾種——而這些,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趙——光——義——」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在這個晚上,宋太祖趙匡胤突然就駕崩了,時五十歲。
第二日,皇弟趙光義登基。】
「!」驟然聽聞自己死亡的噩耗,趙匡胤心神動盪,開寶九年!此時是開寶元年,距離未來也不過九年而已,不過九年而已啊!
「趙光義,我的好弟弟,真是好的很啊!」突然駕崩,這話誰不理解,還真是他的好弟弟!
他面容猙獰,拿起了一直放在手邊的棍子——沒錯,就是上次打了兩個兒子一頓的那根棍子。
「大哥,大哥你冷靜一點!」趙光義慌忙起身,想要閃躲。
【在這個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燭影斧聲。
燭影斧聲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十九日晚上,天氣陡變,雪霰驟降。太祖命召光義入大內,酌酒對飲。此時,所有的宮人侍從都被遣到了遠處,只能遠遠看到殿內的人影。
於是就看到燭影下,趙光義時或離席,有所謙讓退避的樣子。飲罷,漏鼓三更,殿外積雪數寸。忽見太祖手持柱斧擊地,大聲對光義說:「好做,好做!」便解帶就寢,鼻息如雷。
而到了次辰四更,也就是二十日凌晨,太祖暴死。
當然,故事的高潮還在後面。
太祖暴亡後,皇后宋氏命內侍都知王繼恩召太祖之子趙德芳。可王繼恩卻跑去找了趙光義,與他一同找趙光義的還有長於醫術的左押衙程德玄。
程德玄倒不是自己來的,據他所說,在二更的時候有人到他府上叫門,說晉王趙光義身體不適要找他,他開門卻不見人影,反覆了三次,他擔心真有問題,就趕了過來,隨後一直等在府外。
二人一同去找趙光義,王繼恩說了事情後,還催促趙光義「時間一長,將為他人所有了」。等到了宮中,沒有通報就直接入內,這次是程德玄的話:「直接進去,何待之有?」
宋皇后以為是趙德芳來了,結果卻是趙光義。她愕然失色,馬上改口喊官家,說:「我們母子性命都交給官家了。」而趙光義邊落淚邊回答:「共保富貴,別怕別怕。」】
宋朝。
趙匡胤臉色鐵青,趙光義已經被他打了一頓,但他心中的怒火不僅沒有熄滅,反而在「燭影斧聲」中更加高漲。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趙光義,眼神已經變成了看待一個敵人,而非對待弟弟。
「來人,」他喚來殿前侍衛,「把趙光義給朕綁起來!綁的牢一點!」
侍衛們見趙光義此時被揍、又見殿內無一人出聲勸阻,也不敢有所鬆懈,於是盡心盡力地將趙光義牢牢綁住,不給他半分鬆動的可能。
暫時處理了趙光義,趙匡胤開始料理點名的另外兩人。
「王繼恩!」他冷笑,「虧朕一直信重與他,給他賜名繼恩,他是一點都不記朕的恩德啊!區區一介僕婢,參與天子更替之事,膽色不小。」
「去尋王繼恩,還有晉王身邊的左押衙程德玄,找到後就地格殺!」他對殿前都虞侯楊信吩咐道,楊信點頭領命,隨後便退下。(此時楊信在裝啞)
下完命令,趙匡胤回顧殿內,趙光義已經被綁,此時鼻青臉腫、臉色蒼白。
而趙德芳的臉色幾乎與趙光義一個色號,畢竟,他已經猜到了二叔登基後,這個被明確要叫來的自己會是什麼下場。趙德昭的臉色也不逞多讓,趙德芳沒有好結果,他就能有嗎?
趙光美雖然沒有與這兄弟二人一樣,但也惶惶不安。
趙匡胤嘆了口氣,出聲道:「好好看看,看看這趙光義還能幹出什麼事來!」
先前可不止說他是好弟弟,還說他是風氣的開創者,高梁河車神呢!
唐朝,武德九年。
「呵呵,好弟弟。」李建成陰沉沉地道,語氣里充滿諷刺之意。誰都知道他這話想對誰說。
大臣們悄悄看向一邊的秦王李世民,卻遺憾地發現李世民面色絲毫未變,沒有任何動搖的痕跡,仿佛李建成這話與他無關一樣。
程知節暗暗翻了個白眼:飲酒出事的是我們殿下,下手的明明是太子你和齊王好嗎?這話放在大唐,應該是好哥哥才對!
【這些記載出自《續湘山野錄》和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以及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其中,還有一個信息提供人,宋仁宗、神宗年間擔任知制誥的錢公輔。
而《宋史》中雖未確切記載完整過程,但也同樣寫明了王繼恩告訴趙光義太祖駕崩並請他入宮,還有程德玄半夜跑去趙光義門口的行為。此外,《宋史》中還又多了一個人:馬韶。
十月十九日的傍晚,馬韶突然去了程德玄的家裡,跟程德玄說:「明天是晉王的好日子,我專門跑過來告訴你一聲。」】
漢朝,元朔元年。
劉徹譏笑:「如此看來,此事早有預謀了。」哪怕把非《宋史》的部分都認定為假,但僅僅《宋史》中的內容就足夠人懷疑趙光義在趙匡胤死亡中扮演的角色了。
別的不說,馬韶、程德玄的行為非常可疑,而內侍王繼恩又顯然是他的人。
左內史公孫弘也認為趙光義並不無辜:「若晉王當真有疾,程德玄既為親信,如何能安坐於府外?臣觀之行為,恐是於此等待消息、觀望事態。」至於那個馬韶,就更不用說了,他如何得知明天就是好日子?
貞觀三年。
太宗陛下趁此機會考教兒子:「高明,你覺得這其中哪裡有問題?」
李承乾思考道:「《宋史》說程德玄知道了馬韶說的話,也說他半夜前往趙光義府外,說明馬韶和程德玄都知道一些消息,而這可能與宋太祖駕崩有關,不然且不論馬韶如何得知,單論程德玄為何夜半出門?」
「而如果將天幕說的其他三本記載都算入,那王繼恩的話,『時間一長將為他人所有』,更表明他投靠了趙光義。而趙光義後來說的『共保富貴』,應該不只是對宋皇后,還對他的親信。」
李承乾分析完,就眼巴巴地抬頭看著李世民,想要來自耶耶的誇獎。
李世民沒有辜負他的期盼,驕傲又滿意地道:「我兒聰敏,方方面面都說的很好!耶耶當年也沒有你這麼周全!」
明朝,永樂年。
朱棣也問太子:「你對宋太宗這個燭影斧聲怎麼想的?」
朱高熾認真道:「兒子認為,宋太宗的嫌疑很大。除去史書記載所透露的細節外,據兒子所知,當時太祖的身體也並未出現大問題。開寶九年的時候,宋太祖還到處巡視,甚至遠至西京洛陽。」他又補充,「而且不管哪本史書,都沒有寫宋太祖身體不適。」
朱瞻基也和他爹一起說這個問題:「而且飲酒過量的說法也不成立。宋太祖自己都說『沉湎於酒,何以為人』,史書上也從未記載他有過量飲酒的習慣。」
【當然,要說作案,就要看有沒有作案的動機和能力。
趙光義有作案能力嗎?顯然擁有。
一方面上述的三個人就已經充分說明了他的人手之廣泛;另一方面,他本身的權勢也不容小覷。
自建隆二年,他就擔任開封尹,也就是京城最高長官,到開寶九年已經有十五年。這十五年,足夠讓他完全掌控京城,積累一大批自己的勢力。開寶九年正月,趙匡胤突然想要遷都洛陽,除了為國家大事計,未必沒有想要脫離趙光義的勢力範圍。】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對這個分析贊同道:「確實。宋太祖雖英雄人物,但先時過度寵幸晉王,放縱晉王勢力坐大,最終才導致晉王有了謀害太祖、登基上位的機會。」他的思維隨之發散:「要不是如此,如何會有那趙普辜負太祖一事?」
【那趙光義有作案的動機嗎?有。
從一開始,趙光義對皇位就充滿必得之心。為了能夠繼承皇位,除了之前說的培植勢力外,他還和任何不支持他的人針鋒相對,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宰相趙普。
起初太祖趙匡胤其實是有把皇位傳給弟弟的念頭的,這是由於五代十國變換混亂,他擔心自己早亡而自己的兒子年幼,無力承擔一國之君的責任。但趙普一直力主由趙匡胤的兒子繼位,不支持趙光義。
為此,趙光義與趙普開始了明爭暗鬥,直到開寶六年八月,趙普被罷相,趙光義獲得勝利。
但是到這裡,他就成功了嗎?沒有,因為此時的趙匡胤,開始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了。
開寶六年,趙光美和趙德昭同時加檢校官,按照宋朝傳統,應當年長者職位更高。可事實是,趙光美的檢校太保低於趙德昭的檢校太傅。
開寶九年,吳越國王錢俶入朝,以往接待諸侯或者降王的任務,都由趙光義擔任,然而這次,趙匡胤把機會給了趙德昭。
顯然,趙匡胤在培養趙德昭的能力和威望,說明他傾向的繼承人逐漸從弟弟變成了兒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