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天子守國門

  第71章 天子守國門

  漢朝。♡💣 ❻➈丂ⓗยⓧ.𝓒σ𝓶 💙💝

  不管是劉邦還是劉徹,他們既震驚於中原大地多年的分裂和戰亂,擔憂於後世中原百姓的分裂,又注意到一個令他們驚喜萬分、喜不自勝的內容——漢族!漢人!正統!

  「哈哈哈哈哈哈哈!」劉邦沒有絲毫形象地開懷大笑,笑的開懷無比,又一掃因為匈奴帶來的鬱氣,他看向左右,「看到了嗎?漢人!子房,蕭相國,乃公的漢啊!」

  蕭何等人也是喜氣盈腮,包括對劉邦有些不滿的呂雉,對著這一消息也是喜悅無比,紛紛恭賀劉邦:「恭賀陛下!這是陛下之喜,也是我大漢之喜!」以國之名為民族之名,這是對他們大漢的肯定,也是對大漢最好的禮物!

  元朔元年。

  劉徹也是喜不自勝,簡直要比他得知劉據誕生時還要喜悅。同時,這也堅定了他要接著攻打匈奴的決心:「朕既知後世對大漢的認可,又怎能不為此努力,怎能任由匈奴擄掠邊境、欺我百姓?」

  面對正在興頭上的皇帝,群臣也並不多說什麼,只是紛紛恭賀劉徹。

  秦朝。

  始皇帝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不好的氣息:「漢人……以漢為名,為何不是秦人?」以他大秦統一之功,為何不是以秦為名?

  唐朝,貞觀三年。

  房玄齡計算道:「割讓燕雲十六州430年,宋朝靖康250年,這說明在宋之前應當就已經割讓了燕雲,而宋並未一統。」

  不僅沒有一統,還搞出了南北分裂、正統不明的問題。

  李世民皺眉,有些鬱悶。隋唐前,華夏大地就是四分五裂之態,及至隋朝一統,唐朝再次一統,到他這裡,依舊在努力凝聚人心、彌合分歧,怎麼後世再次分裂?還如此嚴重?

  是的,如此嚴重。唐朝、包括先前的隋朝,畢竟沒有出現南北正統之爭,甚至鬧到科舉都分裂的情況。

  不過,科舉?李世民眼神亮晶晶地看著房玄齡和杜如晦:「玄齡、克明啊,這個科舉看起來與我大唐選官方式有所不同。」眼下雖然有科舉,但看起來和那明朝的有大不同。

  二人無奈,只得道:「臣等接下來會研究一二,嘗試對我大唐的科舉稍加改動。希望天幕日後也對其進行講解。」

  宋朝。

  趙匡胤如遭雷擊。

  雖然看到天幕先前的內容,已經預感到宋朝並未達成大一統的目標,但預感是一回事兒,真的證實了是另一回事兒。

  他簡直說不出話來,只感覺有什麼東西從眼中滾落。

  「嗚嗚嗚,為什麼,」趙光美流淚,不應該啊,他大宋兵強馬壯,為何不僅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反而還遭到了什麼「靖康之恥」,最後修史還得與遼國和金並列?這是何等的恥辱!

  趙匡胤緩了緩神,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

  問題必定出在他的繼承人身上!縱觀歷史,大宋統一的最好時間基本上就是開國幾代君主時期,而落得如此地步,不問繼承人,還能問誰?

  【而朱棣遷都,強行將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轉移到了北方,是應對南北分裂的有力舉措。

  遷都後,北京及其周邊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華北的控制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同時伴隨著遷都,他堅持推進洪武時期的移民政策。不僅在遼東河西紮下來幾十萬江浙滬一帶的漢人軍戶和家屬,而且從江淮大力移民到河北,徹底重整了河北人口結構。這次遷都極大地深化了中國南北一體化進程,避免了再度進入長期的南北朝大分裂。】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神色鄭重,走到朱棣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件事你做的很好,有咱老朱家的風範!」

  朱棣有些小驚喜,但也端正神色,認真道:「這是兒子的責任,怎敢不竭股肱之力?」

  永樂十六年。

  朱棣正了神色,吩咐左右和太子太孫:「移民、南北融合是大明的根基,日後爾等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執行!」

  左右紛紛領諾,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認真受教。

  秦朝。

  嬴政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剛剛滅掉六國,六國遺民對秦朝的態度,比起神跡中南北百姓間的敵視,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大秦該如何緩和分裂?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別的原因嗎?

  有,並且是兩個問題,而朱棣通過遷都儘可能地將這兩個問題一同解決了。

  這兩個問題就是藩王和守邊。】

  明朝,洪武年。

  殿內方才的和樂融融的氣氛悄無聲息地消失了。朱棣下面的一群弟弟們紛紛目光意味不明地打量著朱棣。

  「四哥,你還真是把弟弟們搞削藩了啊。」朱柏開口,聲音中竟然還帶著幾分哽咽,因為年紀小,居然也沒什麼違和感。

  朱棣頓時有些尷尬,只能好聲好氣道:「是哥哥的不對,但是我……肯定要削藩啊,不說別的,天幕中的我就是藩王造反,不對,不對,是靖難登基。不過,」他挺起胸膛,神色鄭重,「我發誓,我肯定是正常削藩,絕不會讓兄弟們遭遇什麼不好的事情。」

  多虧有個好侄兒干出來那些事情,現在還有個拖過來墊背的。

  殿內的皇子親王們相互對視一眼,沒再說什麼。畢竟,誰都知道遲早要削藩,就算下一任皇帝不削,再後面也必定要削,他們也不是沒有心理準備。只不過大家求的就是一個體面,一個平穩,這就夠了。

  誰能想到還能有建文那種不當人的做法?老四好歹是兄弟,也有點信譽。

  朱元璋沒有管這群兒子們底下的暗流洶湧,而是開口問朱棣:「你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削掉藩王后,讓皇帝親自守邊?」這話一出,所有人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別的朝代不清楚,他們還不清楚嗎?萬歲/爹之所以設立了那麼多藩王,除了是為了讓老朱家子子孫孫都衣食無憂、富貴榮華,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讓朱家子孫輔助皇帝鎮守四方,並同時以防不測。

  這一點在十三大攘夷塞王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他們擁有藩王中最大的兵權,責任就是鎮守邊疆,尊王攘夷。朱棣自己也是這十三塞王之一。(有說九大,此處取十三大)

  而他自己登基後,必然會削藩,特別是剩下的十二塞王,手段不外乎將兵權削弱、使藩王手中無糧無財只能依靠中央、或者將藩王內遷等等等等。藩王被削弱,邊疆的力量也會隨之衰弱,那麼如何保證邊防力量,不至於重蹈宋朝舊事?

  朱棣的遷都顯然是對此的回答。

  朱棣沉默,朱元璋也沒有催促,半晌後他緩緩回答:「兒子不清楚那個自己是怎麼做的,但這應當是兒子想出來的最好的辦法。」

  其他朝代並不清楚明朝初年的具體政策情況,都在等待神跡接下來的內容。

  【明初,太祖朱元璋雖然打敗了元朝,建立了統一的漢人政權,但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殘餘的北元勢力在嶺北行省,仍很活躍,時常南下侵擾,對明朝構成嚴重威脅。

  對此一方面為了保證明朝的北方安寧,一方面為保大明基業萬年永續,朱元璋總結西周以來的歷代統治經驗,施行郡縣制與分封制相結合的統治體制,即設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衛朝廷。

  同時,效仿春秋戰國諸雄侵奪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實行「諸王靖邊」的策略,這樣遊牧民族就無法擊破像秦、晉、趙、齊、燕這樣的前線尊王攘夷諸侯來實現對中原的征服。

  相反,嶺北行省的遊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地的威脅。

  他總共設立了十三個塞王(最初九位,後加至十三位),並推動塞王和北部衛所遊牧化,以養出最好的戰馬和牛羊。

  而塞王們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自秦、晉、燕、寧、遼等九位親王逐漸成長起來,他們被朱元璋選中,陸續就國於北防重鎮,在不斷地學習和實戰中中逐漸挑起了戍邊抗敵的重任。

  洪武二十三年晉、燕兩王北征獲勝,朱元璋著手放權於晉王、燕王這些年長的皇子,讓他們頂替功臣老將起擔負邊防重任,統軍出征、巡邊、築城、屯田、練兵並選拔將領,這些戰鬥力強悍的塞王開始在北邊防務體系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頗為感慨:「咱為這天下打算多不容易,分封你們就是為了大明的邊疆安穩、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劉徹看著朱元璋陸陸續續分封親子,並給予兵權、讓他們成為北方邊疆的重要部分,雖然理解他的做法,但頗為不贊同。畢竟,漢朝除了匈奴外患,就是內部的藩王壓力。

  「這明太祖怎麼想的,分封塞王,必定會招致藩王作亂。今日沒有,明日也必有。」他大漢的例子還不夠嗎?況且,看樣子那明朝和大漢之間隔了不止一個朝代,這些朝代就沒有藩王亂政的例子了嗎?

  【朱棣登基後,必然會對藩王進行整頓。

  但他本人也是塞王出身,在北疆二十餘年,很清楚塞王對北方邊防的作用。特別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當晉王病逝之後,燕王朱棣就成了明朝北部邊防中最為重要的支柱。

  因此,對於北方邊防的情況、責任和壓力,他是最清楚的人。

  削藩可以,但不可以將北方邊防一併帶累!

  那怎麼辦?派將領前往?當然不行。邊塞重鎮,控兵無數,一個搞不好,就會重現唐朝藩鎮之亂。不管?更不行。變相削弱了邊軍戰鬥力,是想變成宋朝嗎?

  沒辦法,只能皇帝自己親自上了!

  皇帝親自坐鎮北疆,固然邊防壓力會驟然增大,但這不就沒有邊軍被削弱的風險了嗎?邊軍和中央軍合二為一,保證了高戰鬥力,也避免了軍隊失控。

  皇帝在這裡,皇子皇孫在這裡,皇陵在這裡,朝廷重臣也在這裡,沒有人可以不對自己的安全重視,這不就皆大歡喜嗎!】

  明朝,洪武年。

  周王朱橚看著他四哥,有點恍惚:「四哥,你這想法還真是……」

  朱棣聳肩:「確實起作用了不是嗎?看天幕的意思,應該達成了我這方面的目標。」

  武將們都微妙地看著朱棣,沒想到燕王還有這樣靈活的腦袋瓜。不過確實,雖然防守壓力會增大,但好處也會有很多。

  比如,皇帝等皇室都不會像歷史上的一些朝代一樣對邊防漠不關心,朝廷官員們同樣如此,只要他們跑不了,就不會對軍隊瞧不起、過度打壓,軍餉兵器起碼可以有基本的保證。而這些情況可以持續到明朝徹底崩壞之前。

  想到這裡,他們面色一僵,呸呸呸,胡思亂想什麼呢!大明自然會千秋萬代,綿延不朽!

  重新回想天幕,朱棣先發現了問題:「三哥病逝了?我成了北方邊防的支柱?不對,二哥呢?二哥也去世了?」

  朱元璋身形一頓。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都是他封到了北方,如果他們不死,朱棣不會成為邊防支柱。他在老妻離世、失去了心愛的標兒以後,還要失去兩個年長的兒子嗎?

  一時間,不由老淚縱橫。所有人都走在他的前面!只留下他一個人……

  永樂十六年。

  永樂帝朱棣看著兒孫,面色肅然:「俺遷都,就是為了讓皇帝擔起這個邊防的擔子,為了穩固大明的邊疆。這是鐵訓,日後兒孫斷不可有所更改!」

  唐朝,貞觀三年。

  看著天幕講述朱棣的想法,他們確實贊同,但又有點不解。藩王就罷了,派遣將領又如何?只要適時輪換……

  「唐朝……藩鎮之亂!?」李世民猛地站起身來,這個朱棣顧慮的問題,難道就是大唐後來衰弱、皇權式微以致太監掌握大權的原因?

  「藩鎮,是藩,是鎮,」房玄齡從名字開始推測,「邊防重鎮,變成了藩屬之地嗎?」

  程咬金也開口:「不是藩王,那肯定是將領,俺知道了,是將領掌握了邊疆的軍隊!」

  「不止,恐怕軍隊政治經濟等所有方面都落入了地方將領之手。」杜如晦搖頭,只是不知道這將領是如何獲取這麼大的權力的。

  「臣認為,」魏徵開口,所有人下意識看向他,「既可用『亂』字形容,大約不止一處邊防重鎮,恐怕……」大唐所有的邊防重鎮都不在中央手中了!

  李世民只覺得似是寒風刺骨,一瞬間,他的背上就滲出大量冷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