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遷都北平,南北對立
唐朝,貞觀三年。
一群人面面相覷,真是沒想到,這一個特務機構還不夠,還要再來一個!這明朝確實挺神奇的。
「你們說,我大唐日後宦官掌權,會不會也和這方面有關?」李世民提出了一個想法,雖然他沒有設立什麼特務機構,但後世子孫做什麼可沒法保證。
他這個想法確實某種程度上符合了歷史,後來唐朝設立了察事、進奏院兩個情報系統,只不過這和明朝的東廠並不完全相同。
回到現在,大臣們對他這個想法表示認同,杜如晦點頭:「確實有這樣的可能,如果皇帝遇到權力受限的情況,也有可能藉助情報機構來擴大自己或者宦官的權力。」
所以,又回到了那個問題:皇帝是怎麼失去權力的?
宋朝。
趙匡胤等人對此不置可否。
畢竟,趙匡胤自己就設立了直屬的特務機構,武德司,用來監察百官、清剿權臣、控制朝政。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不過,任用太監,確實有導致宦官作亂的風險。(武德司在趙光義在位期間被併入皇城司)
【同時,為防範駐防軍將專權,朱棣還派宦官赴外地監軍,甚至委派宦官出任軍職統軍鎮守。出使外國也因憂慮臣僚不忠而任用宦官。
這和內閣加起來,就形成了明朝兩大力量體系,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
那就是內外對仗,十分工整。
明朝內廷、外廷的機構完全對稱。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外有三法司,內有東廠、錦衣衛;外廷有派往地方的總督、巡撫,而內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等等。
這樣既使得皇權得到保障,但也導致了兩方的不斷爭鬥。】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微笑:「特色?咱怎麼不知道,咱一手創立的大明還有這種特色呢?」
朱棣乾咳一聲,假裝看不見朱元璋,也聽不見他的話。
其他兄弟們看到天幕中明朝的特色,都從內心生出一種佩服之意,紛紛對朱棣肅然起敬:老四/四哥還有這方面的能力,還敢搞出這樣的特色,真是萬萬沒想到!
朱元璋冷嘲完四兒子,一轉身就看見其他倒霉兒子們正擠擠挨挨站作一團,臉上的表情都頗為奇異。
一下子,他感覺一股火氣從五臟六腑直衝腦門:「你們這是什麼作態?站沒個站樣,咱平時就這麼教你們的嗎!還有,把你們腦子裡的水給咱倒倒,一天天的淨不知道想些什麼,就知道亂七八糟!」
眾位皇子們紛紛一鬨而散,規規矩矩地站好,整理自己的衣著儀態,心裡還不忘抱怨:咱家以前不一直這樣,您老人家平時也沒說我們什麼啊,怎麼能今天在老四那兒生了氣,回頭撒我們身上。
「咳」,朱標輕輕咳嗽一聲,提醒自己這些有點放飛自我的弟弟們,老爺子可一直看著呢!
底下的皇子親王們紛紛收斂神色,轉換成了受到教育的愧疚、接受教導的認真之色,可謂是十分自然了。
朱元璋冷眼瞧著,幾乎要被氣笑了。
永樂十六年。
朱棣有些尷尬,但早已歷經風風雨雨的他可不是洪武的那個他可以比的,最起碼,現在的他早就做到了面不改色而心穩穩地跳。
他輕咳一聲:「俺這也沒想著讓它變成大明的特色,只能是因緣際會、巧合罷了。」
朱高熾和朱瞻基都贊同點頭,大臣們也同樣點頭。廢話,你不點頭,給老爹/爺爺/萬歲揭破了遮羞布,那他就能揭破了你的皮。況且,咱也勸不住,該咋咋地唄。
【朱棣還幹了一件大事兒,一件改變明朝整個歷史、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各個方面的大事兒。】
洪武年間所有人的目光又移到了朱棣身上。
朱棣有點猶豫,是該挺胸抬頭還是該躲一躲?
【那就是遷都。地點就是他當了多年大本營的北平,後來的順天府、北京。】
隨著講述,天幕中的畫面也變成了北京城修繕後的樣子:紅牆黃瓦的宮殿,雄偉的城牆,再往北的巍峨的長城……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有些驚訝,所有人都很驚訝。
「你把京師遷到北平去了?」朱元璋開口,遷都他不意外,實際上他也有遷都的想法,要不然日後不會派朱標去勘察,只不過他心中的地方是長安洛陽那一片罷了。
朱棣點頭:「可能是兒子更加熟悉那邊,也為了防守邊疆,所以選了北平。」
徐達從軍事的角度想到了一個問題:「那燕王殿下以北平為京師,京師和北疆的防禦壓力恐怕不容小覷。」
注意到這一點的朝代很多,就算原本不是很清楚明朝邊疆防禦的具體情況,在看到神跡中北京以北就是長城的畫面,自然也意識到了定都北京所面臨的問題。
秦朝。
「以邊疆為京城,這是要以皇帝守邊,這個朱棣確實勇氣非常人啊。」皇帝笑了,他看的很清楚,要是真把北京當京城,那為了皇帝自己、皇陵等,皇帝和朝廷都得認真防守北方邊疆,這樣一來,哪怕守衛壓力增大,但是動力也很強啊。
不過不適用於秦朝罷了。
但是也有朝代,注意力點在了另一方面。
宋朝。
看著天幕上北京的畫面,趙匡胤幾乎落淚:「幽州,是幽州啊!燕雲十六州……」
底下弟弟和兒子們也紛紛落淚,燕雲十六州重回漢人手中,如何不讓人激動?終趙匡胤一生都在為統一北方、奪回燕雲十六州不斷奮鬥,朝中上下自然也是跟隨他的腳步,將這一目標作為最高目標。
【其實朱棣遷都並不突兀。
明朝剛建立時,關於定都何處,太祖朱元璋和群臣們就有過長久的討論,還曾想以應天府為南京,汴梁為北京,施行兩京制,到後來才徹底將應天府定做京城。
但到了後來,朱元璋又想進行遷都,太子朱標去世前就是去長安、洛陽一帶進行考察,隨後才病逝的。至此,朱元璋對遷都一事不了了之。
朱棣登基後,又開始著手遷都一事。
永樂元年,朱棣以北平為北平府,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天子外出巡幸居止之處)。同時開始遷發人民以充實北平;這些人包括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戶和山西商人等。
永樂四年,下詔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興建北平皇宮和城垣。
永樂七年,朱棣以北平為基地進行北征,同時開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將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證明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
永樂八年,親征回師後,為了更好地進行物資運送,朱棣下令開會通河,打通南北漕運。永樂十三年完工,從此北平所需物資可以通過運河運輸,花費更少。
永樂十五年,北平的紫禁城正式開始動工。
永樂十八年,北平皇宮和北平城建成。朱棣下詔正式遷都,原京城改為南京,仍設中央六部機構,用作留都。】
明朝,洪武十三年。
這一段簡單的敘述,卻蘊含了不少內容。
「遷入人口?」朱元璋思索著。自明朝開國以來,就一直在鼓勵南方人口向北方遷徙,一方面是補充北方人口、恢復北方經濟,畢竟經過多年戰亂,北方的情況幾近滿目瘡痍;
另一方面,也是緩解南北矛盾,因為歷史和種種原因,南方人、特別是南方士人,多對北方有一種瞧不上甚至是厭惡的態度,對北方諸地也多有嫌棄之意,這是非常不利於明朝的統治的。
但是到目前為止,第二個方面的目標一直沒有見到成效。
朱元璋想到遷都,像老四這樣直接把政治中心轉移,倒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武將和皇子親王們更在意另一句話。
「親征?親征!」周王朱橚幾乎是喊出來的,「四哥你居然親征!」知不知道這有多危險啊!他雖然沒有喊出來最後一句話,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是啊四哥,」楚王朱楨也開口,他也認為朱棣這樣的行為不太妥當,「你看咱爹,開國前打了那麼多仗,這登基後也沒說自己要搞親征啊。」知道你能打,但你都登基了,是皇帝了,再出去打仗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
武將們也點頭,他們是幹什麼的?不就是打仗的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打仗這種事就應該交給他們啊,況且看靖難的時候,你朱棣也不像沒有武將的樣子啊。
不過,徐達、湯和、傅友德等人悄悄交換著眼神,燕王把京城遷到北平,那最起碼日後北疆是不缺仗打了,那可都是武將的軍功啊!況且,北平作為都城,那北面的軍隊的重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日後看來起碼是不用擔心朝廷不給發軍餉、輕視漠視了,挺好哇!
【那麼,朱棣為什麼要選擇北平作為都城呢?
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北平作為他的大本營,洪武十三年他就藩,直到建文四年到南京,共二十多年的時間,他完全習慣這裡,也完全掌控這裡,而南京則絕非如此。
這一點我們不用多談,其他幾點則要說一下。
北京,古稱幽州,也是燕雲十六州的重要部分。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導致南方漢人直接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下以來,北京一帶已有約430年不在漢族政權的控制之下;而宋朝靖康之恥後,整個華北地區也已經有近250年由異族統治。
時間的力量是可怕的,數百年的分離,造就的不僅是北方和南方政權的分裂,還有文化和人心的分裂。
基輔羅斯在蒙古入侵中分裂,只200年時間就分裂成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個民族;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和塞爾維亞、黑山說同一種語言,就因為歷史上受不同國家統治就分裂成三個民族;歐洲荷蘭、瑞士和德國原本都屬於神聖羅馬帝國,但短短几十年就稱為獨立民族;奧地利自認德意志人都無法和德國統一。
在元朝之前,宋和遼都認為自己是中華正統,宋認為自己是漢,遼也認為自己是漢人、南方的宋是南人;元朝統一後,更是出現了中華史上唯一的《宋史》《遼史》《金史》並列的情況。
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南北方漢人、地域矛盾依舊沒有消失。特別是南方的士人們,視北方、準確說除了江淮以外的地方,早就禮崩樂壞幾百年了,早就是夷狄腥膻之地,不堪為伍。
一個例子。洪武三十年科舉會試,錄取51人,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名未取,為歷科所不見。北方舉人聯名上疏,狀告考官劉三吾等人,朱元璋於是命人重新閱卷,但之後呈上來的北方卷子都水平極差、還有犯忌之語。朱元璋大怒,懲處考官後,又親自策問,錄取六十一人,均為北方人。】
明朝,洪武年。
當天幕講述到南北分離、人心向背的時候,朱元璋和眾人的臉色就開始凝重起來。
他們對於現下南北方的情況都有所感知,也清楚地知道南北衝突、差異,還有朝野中一部分人心中的所思所想。
北方有些人仍舊不認同明朝政府,認為是南人的政府;而南方的情況更加嚴重,或許是因為京城在南方,不少人就覺得高出一頭、北方人都是蠻夷之輩。加上利益鄉黨,有些人甚至想要將北方趕出朝堂……
況且,天幕中那些未曾知曉的番邦不就是例子嗎?雖然不知道那些國家是哪裡,但分裂成多國、多個民族、無法統一……
還在想著如何加強南北方融合的朱元璋,沒有料到自己會看到這樣一個令他震怒的消息。
「豎子!儘是些蠅營狗苟之輩!」朱元璋大怒,一腳踹翻了椅子,臉上怒火高漲,朱標等對朝政有所了解的人臉色也都不好看。這麼一個南北榜案,看起來是科舉之爭,但實際上是南北之爭,是對南北的再一次撕裂。同時,也可能是南方士人對於權力的試探性攫取,他們不僅出於歧視等原因想把北方擠出朝堂,還在對朱元璋進行試探。
而這些一旦成功,又會是什麼情況?
——南北的分裂進一步加劇,南方士人在朝廷里結黨抱團,將朝廷逐步改造成他們的朝廷,將皇帝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從而讓他們獲取所有的利益……那大明,還是老朱家的大明嗎?大明會不會就此步上南宋的後塵?
——北方人則會認為這個京城在南方的朝廷果然是南人的朝廷,不是他們的,反而只會壓榨歧視他們,他們不能在這裡活下去了,他們得有自己的力量,才不會被這些南蠻欺負……那明朝建國以來所做的一切融合民族、彌補裂隙的努力都會化作流水,而且最後還會變成割據一方的勢力!
這不僅是科舉,更是政治,是大明的國運。
「南方士人,南方士人!」朱元璋神色森森,眼中冒出的是大開殺戒前的怒火和冰冷,「好啊!咱老朱對這些人還是太仁慈了,都到了洪武三十年了,居然敢給咱弄這種么蛾子,是打量著當時咱快死了、提不動刀、殺不了人了?」他在殿中來回踱步,發泄著心中的怒火,「當時宋朝亡國就和他們這些人脫不了關係,到了咱大明,還想給咱來這一套?!」
在皇帝的怒火下,所有人都保持噤聲,只當自己是個啞巴。朱標也沒有說什麼,因為在他心裡,這些南方士人這方面確實是出了問題。
「看來,還是砍的人少了,才讓這些人沒有領會到咱的意思,沒有了敬畏之心。」朱元璋最後做出了結論,而這一結論,也註定了將來一部分人的命運,以及明朝的一些政策走向。
同樣有所感知的,還有部分對政治、明朝現狀敏銳的人士。江南一帶,一些儒學大家不由心驚膽戰、無比恐懼,他們清楚,天幕這一段話將帶給南方,特別是江南這一帶的文人士族們多麼大的恐怖,同時還有他們的一些謀劃也很有可能胎死腹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