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登基為帝,年號永樂

  第67章 登基為帝,年號永樂

  唐朝,武德九年。

  看到這一幕的李淵略微有些不自在,畢竟他也幹過一樣的事兒,而且更直白——他可是直接和他的二郎說要立他當太子了!(此事存疑,史書上記載李淵兩次許諾,但有人認為都是假的,本文為了情節採取第二次為真的觀點)

  李世民和李建成難得達成了共識:滿腹怨氣。

  【初二,朱棣祭長江。初三,燕軍從瓜州這個地方渡過長江,打敗了退守高資巷的盛庸。

  這裡離京師只有一步之遙。而朱棣依舊保持著足夠的冷靜。他沒有依照眾位將領們的話直取京師,而是先要保證自己軍隊的往來運輸暢通。

  初六,他率軍抵達鎮江,守將童俊開城投降。

  初八,燕軍駐紮龍潭。京師一時間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此時京師有二十萬守軍;城外,王叔英在廣德募兵,姚善在蘇州募兵,練子寧在杭州募兵,黃觀在長江上游募兵。

  但朱棣的速度太快了,建文帝沒有想到他叔叔這麼能打,也沒想到自己的將領兵馬敗的這麼快。他只剩了一個選擇:儘可能堅守,等待募兵的大臣們帶著勤王的兵馬回來。

  但朱棣會給他這個時間嗎?當然不會。

  而且,他也高估了他手下一部分人對他的信心和忠心,低估了朱棣的威懾力。】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眾人先是嘆服於朱棣的冷靜,又嘆息於朱允炆的敗局。

  就連皇子親王們也沒有再說什麼,換做他們,渡過長江離京城只差一步,估計是不會想著再去打鎮江的。到那時,他們自己恐怕已經滿心都是攻破京城——登基!

  「這二十萬守軍怕是要錯付了。」耿炳文道,作為天賦點在守城上的名將,他已經看出了建文帝守南京的艱難。對於守城一方而言,信心、士氣、決心和忠心都很重要。但顯然,在建文帝和燕王這幾年的對峙下,在朱棣這一次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到京師的高水平發揮下,京城早已人心不穩。恐怕,願意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將未必有多少,而只要有一兩個城門被打開,靖難就可以畫上句號了。

  其他人也明白這個道理。徐達和李文忠在心裡瘋狂思考:這開城門的不會是我兒子吧?是我兒子嗎?

  漢朝,元朔元年。

  劉徹指指點點:「這建文帝的問題就是太看輕對手了,偏偏他的對手水平遠高於他;又太看高自己了,偏偏實際上能力平庸。」

  【朱允炆命令徐輝祖分兵防禦,讓谷王朱橞、李景隆等人防守金川門。

  而朱棣另一個小舅子徐增壽則一心想給朱棣當內應,此時打算投降,被御史魏冕、大理寺丞鄒瑾等官員打了一頓,告到了建文帝那裡,建文帝卻沒做什麼。不過後來朱棣開始攻打京城後他還想當內應,被建文帝在左順門刺死。

  十三日,燕軍開始逼近金川門。朱棣依舊謹慎,先派出了劉保等帶著十幾個騎兵去偵查,結果到了朝陽門發現朝廷什麼準備也沒有,趕緊回報。朱棣於是率軍前進,而谷王朱橞、李景隆打開了城門迎接燕軍。

  終於,經過近四年的戰鬥,朱棣終於徹底獲得了成功,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地方藩王。他進入了京城,也即將摘取那最大的果實——皇位。而永樂二十二年的統治,也即將拉開帷幕。】

  天幕上的畫面變成了朱棣身披鎧甲,率領燕軍在金川門踏入京城的場景,肅穆又意氣風發。

  明朝,洪武十三年。

  李文忠嘆氣,果然還是自己的兒子開了城門,雖然之前就有了預感,但真的看到這一幕,他還是只能再次起身向朱元璋行禮。不過沒等他開口,朱元璋就揮手讓他起來,只道:「九江的選擇也沒有錯,咱這孫子就算沒有人開城門,他也未必能堅守多久。」他看向徐達,嘆息:「增壽可惜了。」徐達搖搖頭:「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造成的。多謝萬歲寬宏。」

  朱元璋又看向朱棣:「老四,咱也不說那些假惺惺的,你進了京,你怎麼對你侄兒?怎麼對那些大臣?」

  朱棣沉默,面對射來的一道道視線,他還是沉默,半晌,他才看著朱元璋道:「侄子們只要他們好好的,我肯定也會好好待他們,大臣也是如此。」

  「那他們要是有什麼舉動呢?」朱元璋緊接著問。

  「侄兒還是可以好好對待。大臣,我只知道斬草除根。」朱棣還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殿內群臣沉默,已經可以預見,朱棣進城登基,必然是一陣血雨腥風。

  漢朝,元朔元年。

  淮南王劉安愣住了:歷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地方藩王?唯一一個?那意思是自己失敗了?

  與他心情截然相反的是漢武帝,他看到這句話後心情指數立刻上升了好幾個百分點,好啊!天幕的意思不就是其他藩王都失敗了嗎?這說明上天都不支持大漢這些不安分的藩王啊!那我大漢一朝豈不是無有藩王之憂?

  【朱棣要怎麼對待他的好侄子?朱允炆沒有把選擇權給他。在朱棣進京後,皇宮燃起大火,而建文帝就此不知所蹤。其後數年,朱棣都又秘密派人查訪其下落。

  而建文帝的臣子們則迎來了一場大清洗。齊泰、黃子澄、方孝孺自不必說,其他幫建文帝募兵的大臣、不願意承認朱棣登基的大臣、仍舊奉建文帝為正統的大臣,有的選擇自殺,有的被朱棣下獄處死。

  在這裡特別提一嘴的是方孝孺。

  後世有一種說法是朱棣因方孝孺死不效忠、且於殿內與朱棣對峙,朱棣誅其十族。

  實際上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最早的誅十族記載出現在明朝中期江南文人祝枝山的《野記》一書中,而此書多記錄民間雜文野史和鬼神故事。

  明史、明實錄、革除錄都未曾記載。

  而明神宗實錄中,明神宗赦免了當年被方孝孺牽連的貶謫之人共一千四百零三人。如果當時被誅殺,又談何赦免?

  朱棣確實是殺掉了方孝孺,也殺掉了許多人,一說八百四十七人,一說八百七十三人,但這些人多是與提議削藩、反對靖難、不承認朱棣有直接關係的,換句話來說,就是政敵,是方孝孺的同黨,而非是朱棣的某種泄憤行為。

  在方孝孺死後,他的屍身還是他的學生。

  那麼,方孝孺誅十族的說法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看到皇宮起火、建文帝失蹤,朱棣和其他人都鬆了口氣。而對於朱棣對那些建文舊臣下手,所有人都感覺良好,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但是……

  「十族?」朱元璋看著朱棣,朱標也不贊同。一眾皇子們擠眉弄眼,打量著朱棣。

  「???」朱棣不明白,他不會變成這樣的啊,他瘋了才沒事兒殺人十族,那方孝孺就算是江南文人頭領、宋濂學生又如何?值得他殺他十族嗎?他爹殺胡惟庸也就殺了他和他三族啊!

  眾人扭頭接著看天幕。正好講到關於方孝孺誅十族的不實之處。

  朱棣理直氣壯起來:「我就說我不可能幹這事兒吧!」才八百多人而已!

  大臣們也鬆了口氣,他們還以為朱棣比現在的萬歲還猛呢!現在看來,也還好吧。況且,他們也有自信,他們的子女作為開國功臣的後代,就算沒有站隊朱棣,也不會成為這第一波大清洗中的一員;就算最後還是要死,也會死的比較體面一點的。

  朱元璋點點頭,這倒是沒錯。同黨嘛,那當然要殺。現在他只經歷過胡惟庸案初期,就牽連眾多,但後來胡惟庸案可是牽連出三萬人。

  「不過,」朱元璋皺眉,「這後來能傳出來你株連十族,看來是你當時還沒有清理乾淨那些反骨之人啊!」

  其他皇子們也這麼認為:肯定是這樣!要不然怎麼還能往老四頭上扣這麼一頂帽子?

  朱標雖然仁厚,也不贊同殺掉太多人,但對於朱棣這種清理政敵的行為也不覺得有太大問題,只是覺得朱棣可能有些過急,沒有做好工作,導致後世對他的行為產生了種種猜測和臆造。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坐直了身子,冷笑出聲:「造謠俺殺了那方孝孺十族?看來這儒家子弟、江南文人對俺不滿的很啊!俺就算真殺了他十族,有什麼必要不往史書上寫嗎?」他已經認定了是儒生搞出來的結果,不然還能有誰?到時候,自己的好侄兒就是那仁善聖君,自己就是那心狠手辣還悖逆蒼天的暴君了!因為朕不符合他們的想法、不受他們影響嗎?

  「還是殺的少了!」朱棣下了定論,不然他爹殺了那麼多人,怎麼就跑來造他的謠呢?

  其他朝代的皇帝們也基本反應相同,對他們來說,殺掉八百多個人算的了什麼?更別說是朱棣這種情況了。他們更感興趣的,還是這個說法怎麼形成、並廣為流傳的,這才是關鍵!

  【其實這種說法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有一定合理性,又有需求。

  首先是合理性。

  對於普通老百姓和底層儒生而言,一下子被殺了八百多人,還是十分震撼的,而這八百人是方孝孺的十族,似乎也能說得過去。

  另一方面,這個說法初次出現是和因果報應結合在一起的,而社會上是很喜歡各種因果報應的故事的,人們一聽,哎呀,更合理了!尤其是這故事還涉及到普通人最感興趣的高高在上的皇室的秘聞,這也讓人們更樂意聽和傳播這一說法。】

  明朝,洪武年。

  還年輕的朱棣脾氣更外顯,他幾乎要破口大罵:「這關我什麼事兒?市井閒人喜歡聽故事,就得用我編故事?」

  朱元璋也不高興,他也不喜歡皇家自己的事情被皇家之外的所有人編排,尤其是這種明顯不符合事實、會對大明皇室名聲產生負面影響的內容。他本就多疑,現在心中對儒生、江南文人的懷疑更是不斷上漲。

  【接著是需求。

  這裡主要人員就不是市井百姓,而是儒家士大夫們。

  一方面,在他們心裡,方孝孺就是很冤,不管朱棣到底殺了多少人,他把方孝孺殺了就是不對的。方孝孺的行為在他們眼裡那就是完美符合儒家的「忠義」,又符合他們理想中的面對皇權也要維護正義的形象。他們自然要為方孝孺說話。隨著士大夫政治的興起,方孝孺逐漸被平反,反過來又把方孝孺的故事變得更加豐富。

  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士大夫們將方孝孺作為旗幟,進行政治宣傳和政治鬥爭。

  最後,就是明末,需要大臣們成為忠義之士,就用方孝孺做例子進行宣傳。】

  朱元璋從這一段敘述中感覺到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的對抗,一方是這些士大夫們,另一方,有可能是他們的敵對黨派、也有可能是皇帝……把方孝孺塑造成忠義之士,往老四頭上扣一口黑鍋,那不就能對皇帝做出指責了嗎?

  「哼哼,」朱元璋心中的懷疑和怒火越發高漲,「看來咱只顧著處理貪污腐敗,都忘了這些整天之乎者也的人了!」他不忘叮囑朱標和其他幾個兒子,「你們看到了,這些人只要有機會就會往咱頭上潑黑水,可不能放鬆警惕,也萬萬不能心慈手軟!」

  朱標、朱棣等人認真受教。

  殿中的文武大臣們都縮了縮脖子,知道估計過不了幾天,新的政策和風雨就要來臨了,而很有可能又會有一批人頭落地。不過很快,他們又開始悄悄用眼神交流起來,畢竟這件事兒基本牽連不到他們身上。不說這些開國將領了,就是在場的文臣們也和天幕中指出的那些士大夫基本不是一路人。

  而接著一個大雷打了下來。

  明末?明末!

  朱元璋面色緊繃起來:「明末了?」雖然知道所有朝代都有終結之日,但這並不妨礙他一直暢想大明千秋萬代啊!結果現在直接就知道了明朝將來會滅亡的消息,怎麼不讓他鬱郁又憤怒。明朝什麼時候滅亡的?國祚多少?有沒有個五百年?為什麼會滅亡?後面的朝代是哪家?……一連串的問題在他腦中盤旋。

  朱棣緊抿嘴唇,他的心情也不好,畢竟按神跡中的說法,日後繼承皇位的應當是他的子孫,那大明滅亡也顯然和他的子孫脫不了關係。

  一旁的朱標看出來了他的擔憂和憤怒,安撫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