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明成祖

  第59章 明成祖

  數日轉瞬而過。💥🎯 6➈şℍ𝓾ⓧ.ᑕᵒм 👣🍓

  在這數日中,皇帝們紛紛下達了一系列旨意,根據從天幕中得到的信息安排任務。有的是彌補之前的不足,有的是開創新的領域。而朝廷大臣們也因此而忙的頭昏腦漲,除了忙碌,還有人要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實在是壓力重重。

  而就在皇帝們的期待中、其他人的忙碌中,天幕再次降臨。

  【叮咚——歡迎收看歷史直播】

  【本期的主題是:明成祖朱棣】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太子朱高熾,一眾大臣看著天幕。(朱高煦此時已被強制就藩)

  朱棣頗有些心虛,是對其他世界的老爹、大哥還有自己的,雖然他不後悔,但大哥還是很好的,而且等到真相揭露,其他世界的自己怕是要挨揍了。

  聽著神跡講述著他的頭銜「明仁宗的征北大將軍」,他有點迷惑,「這明仁宗是誰?俺成了他的征北大將軍?」

  下方的大臣們都沉默不語。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劉徹在宮中,與文武大臣共同觀看天幕。

  看著天幕中的內容,他的關注點也與旁人不同,「漠北的征服者?」他的眼睛亮了,「朕也要征服漠北匈奴!」

  宋朝。

  「漠北,」太祖趙匡胤喃喃道,「看來那明一統天下了啊。」

  【好了,不賣關子了】天幕的聲音變得端正起來。

  【明太宗,明成祖,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就是Judy!

  簡單來說,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獲封燕王,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太祖朱元璋駕崩,太孫朱允炆登基,年號建文。朱棣於建文元年七月以「靖難」之名起兵,建文四年六月攻破南京,後登基,改元永樂,是為明太宗,永樂帝。】

  明朝,洪武十三年。

  「……」殿內一時陷入了沉默。

  「……」朱棣見勢不妙,下意識躲到了大哥朱標身後。

  「你給咱滾出來!別躲在你大哥身後!」朱元璋面色猙獰,順手抄過一根拂塵:「你怎麼登基的?」

  朱棣絕不露頭,「我不知道啊爹,但我不可能造大哥的反的,我怎麼可能?」說是這麼說,他也陷入了迷茫,如果沒有造反,我怎麼登基的?總不能是大哥出了啥問題吧?

  此時,又聽到神跡講到太祖駕崩,太孫登基,然後朱棣就造反了……?

  嗯?爹駕崩了?朱棣又一想,我造反了?

  「爹!」朱標此時也顧不上護著朱棣了,他第一時間向朱元璋走去,擔憂不已。

  「哎!沒得這麼擔心!三十五年,你爹已經七十多歲了,很可以了!」朱元璋嘴上這麼說,心裡還是很受用,「人到七十古來稀,而且當年那麼苦,能活到這個歲數咱已經很滿意了。」

  朱標應了,但還是頗為擔憂。

  「不過,老四,」朱元璋看向已經沒了朱標庇護的朱棣,「你還是造反了啊!」

  幾個弟弟都在看熱鬧,朱棣趕忙道:「爹,這個咋是太孫登基?而且,允文,不是大哥家的老二嗎?」

  朱元璋皺眉,是啊,難道說標兒出事兒了?還連帶雄英也出事兒了?不然怎麼會輪到允炆?

  轉過頭來,「就算是允文,那你也還是造反了!」

  朱標拉住朱元璋:「爹,四弟不是那種人,說不定是當時出了什麼問題呢。」

  漢朝初年。

  劉邦眯著眼,「藩王造反啊……」他不由想到了韓信。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冷笑:「不削藩的後果,就是這樣。大漢的藩王,朕也要想辦法解決掉了。」

  主父偃站在眾大臣中,並未發言。

  秦朝。

  「分封果然會產生動亂。」嬴政道,「看來廢除分封,施行郡縣制果然才是對的。」

  李斯低首:「陛下所言甚是。」

  宋朝。

  趙匡胤看著神跡,也發出了類似的感慨。

  「所以一定要壓制武將的權力,不能讓大臣們掌握兵權,」趙光義贊同道,「不然就算沒有藩王造反,還會有唐時的藩鎮之亂。」

  【其實,朱棣起兵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必然結果。

  首先,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洪武太子朱標的離世。】

  「!」朱元璋也顧不上打朱棣了,回過身一面緊緊握住了朱標的一隻手,一面連聲叫著太醫。馬皇后此時也來到了殿內,拉住了朱標的另一隻手。朱棣和幾個弟弟也擔憂地圍了過去,朱標和他們的感情還是很好的。

  【朱標,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嫡長子,也是大明的太子。

  縱觀歷史,朱標可以說是地位最穩固的一位太子,沒有之一。

  朱標出生時,父親朱元璋正在率軍攻打集慶,得報後,朱元璋興奮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龍鳳六年,便讓宋濂等名儒為師授其經學,接受正規儒家教育。

  等到龍鳳十年,朱元璋在應天府自立為吳王,就立了朱標為世子。而朱元璋稱帝後,也立刻立了朱標為太子。

  而對於朱標的班底人選,可以說是和朱元璋共用同一套班底。朱元璋「選拔功勳道德老成者兼領東宮,輔導太子」。其中包括了左丞相李善長,右丞相徐達,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等人,同時不再與東宮外另設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方便各將軍丞相輔佐。

  同時,朱標與其兄弟們的關係也很好,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過錯,朱標從中調和求情,使他們免受責罰。朱標去世前,還替秦王朱樉求過一次情,朱元璋才把朱樉放回封地。】

  漢朝初年。

  呂雉看著天幕中的一幕幕,不禁感到嘲諷。這個明太子是在父親的期待和喜愛中降生成長的,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呢?別說和父親共用一套班底、行使監國之權了,反而隨時面臨著被廢的危險,地位搖搖欲墜。

  劉邦!雖然有戚夫人,但呂雉很清楚,戚夫人算什麼東西?最根本的還是劉邦自己,想要廢太子。所以,她需要權力,更多的權力,來保住盈兒的太子之位。

  漢朝,元朔元年。

  劉徹看著天幕中講述著朱標的故事,想到了自己剛剛出生不久的兒子,開懷大笑:「朕的據兒也必然如這洪武太子朱標一般!朕能夠體會到那明太祖的心情,據兒也是在朕的期盼中誕生的,日後也將為漢家太子!」

  一眾大臣們躬身行禮,齊聲稱喏。

  不少人偷偷把羨慕嫉妒的眼神投向了新鮮出爐的關內侯衛青。馬上就是太子的外家了,多大的榮耀和好處啊!哦,還有那個霍去病,衛青的外甥,未來太子的表兄。漢家重外戚,這樣的身份,日後一個好前程跑不了了,何況這二人現今又頗得陛下青眼。

  唐朝,武德八年。

  太子李建成看著這一段話,眼神陰鬱。父親喜愛、信重?兄弟愛戴、擁護?自己都沒有。自己有的,只有這個太子之位,還有,他望向高祖李淵,那個皇位啊……

  唐朝,貞觀五年。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坐在一處,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長樂公主李麗質坐在一側,下首坐著群臣們。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溫和道:「高明,日後你也要友愛弟弟姊妹們,耶耶相信你會是最優秀的太子的。」

  李承乾小臉認真地點頭:「耶耶,我知道的。」

  李泰在一邊也湊過來說:「放心吧,耶耶、阿娘,我也會和阿兄一起努力的。」

  長樂公主李麗質笑著拉著長孫皇后的衣袖。

  【只不過,這一切都敵不過命運的無情。

  洪武二十五年,朱標巡視西安,回到京城(南京)後,便感染疾病,四月二十五日,因病去世,諡懿文太子。

  而在他死後,大明這架馬車的中樞,也開始了崩壞的道路。】

  此時,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忙著讓太醫為朱標檢查身體。

  聽到神跡中的話語,不由悲從中來,一時落淚,「二十五年!你方才不到四十歲,有怎敢讓咱白髮人送黑髮人!」馬皇后也在一旁落淚。

  見父母如此情狀,朱標也落下淚來。

  【在此之前,我們要知道,太子妃常氏已於洪武十一年薨逝,而東宮嫡長孫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夭折,朱元璋的髮妻馬皇后也於洪武十五年病逝。

  在此情況下,朱元璋選擇了立東宮次孫朱允炆為太孫,並為此掀起了朝堂大屠殺。此次朝堂的殺戮也是後來朱棣靖難成功的原因之一。

  而後,朱允炆登基,年號建文,最關鍵的因素從這時開始出現。】

  「娘!」朱標、朱棣等人紛紛喊道,聽到神跡說出了馬皇后的離世不過兩年後,又見馬皇后因朱標、朱雄英的死訊而身形踉蹌,一眾人不由大為擔心。

  朱元璋也立刻扶住馬皇后,攙著她坐到一旁的靠椅上,又叫太醫為她診脈。

  眼見馬皇后的氣色逐漸好轉,朱棣這才看向朱標:「大哥,大侄兒怎麼會突然夭折?」朱雄英作為嫡長孫,是東宮第一繼承人,而且他的外祖父是常遇春,舅祖父是藍玉,政治力量可謂之強。

  「不知道,」朱標皺眉,「雄英的身體現在看著也沒什麼問題。」

  「別管那麼多了,」朱元璋聽到二人的對話,大手一揮,「先讓太醫也給雄英看看,日後也常備太醫,加強身體。」

  大臣們則更加擔憂神跡中的那句「朝堂大屠殺」,難道因為太子去世,萬歲覺得太孫掌握不了老臣,就開始屠殺?那自己那是又如何了?況且,傅友德想著,這是「重要原因之一」,難道說大將都被殺了,燕王才成功的?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時已經二十一歲,具有了獨立的能力,同時在其登基前,也受到了朱元璋共六年的教導。】

  周王朱橚看到這兒,不由道:「那這麼說,允文應該也有了該有的手段了,四哥你是怎麼造反成功的?」

  一句話,把所有人的目光又移回了朱棣身上。

  朱棣:「……」

  【但是,他的一部分行事讓人懷疑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建文帝寬刑省獄,平反冤案,減輕賦稅,但除此之外,他走向了復古的道路,竟然想要恢復井田制。這些之外,造成最大影響的則是他另一個舉動:廢藩。

  沒錯,不是削藩,而是廢藩。】

  「廢藩?!」看到這兒,殿內的一串朱家子孫都跳了起來。剛剛都是在暗戳戳地看朱棣熱鬧,擔憂擔憂母親和大哥的身體,順便好奇朱棣怎麼造反的。現在,「廢藩」二字可謂是直插心窩,這讓他們如何還能坐得住?要是這個侄兒上位以後削藩、減少藩王手中的權力也就罷了,大家都有心理準備。可誰能想到,這駕馬車一上來,連路都不走了,而是直接奔著溝里去?

  他們忍不了。

  幾個兄弟紛紛看向朱元璋和朱標,憤懣之餘做足了委屈之態。

  「大哥——」「爹——」

  「削藩我們也認了,」楚王朱楨一臉委屈,「怎麼就直接走到廢藩那一步了?」

  朱元璋和朱標也皺眉。朱元璋疑惑道:「咱都教導了他六年,他還不了解咱的意思嗎?咱分封諸王,除了朱家子孫世世代代,也是為了充當大明的屏障,讓諸王防禦外敵啊。」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坐直了身體,「這小子上來直接就廢藩了?」

  唐朝,貞觀五年。

  房玄齡看著天幕,搖頭:「操之過急。」

  李世民趁機教育兒子:「高明,日後行事一定不可過激過急。你看這個建文帝,如此行事必然會造成嚴重後果。」

  李承乾乖乖點頭。

  宋朝。

  趙匡胤對此也不贊同:「朕去除武將的權力時都是採取迂迴之法,此人為何如此直接?而且,當時朝廷藩王力量對比如何?可有萬全把握?」

  趙光義坐在一旁,眼睛轉動。

  趙普此時也在殿內,他看到了另一個問題:「既是正統登基,身側難道沒有優秀的輔臣對此加以勸導嗎?大臣們都在幹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