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省六部制
隋朝,開皇十八年。░▒▓█►─═ ═─◄█▓▒░
楊堅和獨孤伽羅倒吸一口冷氣。
之前天幕講述李世民征戰四方的事情時,並沒有怎麼提到李淵對於李世民功績的獎賞,重點都放在了李世民是怎麼打下各方勢力的。他們夫妻二人雖然心中已經猜到這必然會帶來朝政的不平衡,也料想到日後的腥風血雨,但著實沒有想到李淵會放出這麼多頭銜官職來。
而且,這看起來都是一直領任的!而不是給一個新的職位頭銜就去掉舊的。
別說什麼延續北朝大隋以來的傳統,重用宗室子侄,所以才給李世民封了這麼多,這話他倆可不認。
北周和大隋不是不重用宗室子侄,他們確實重用,通常有能為的宗室子侄都能夠出則統軍,入則據守,在地方和中央都承擔重要實權職位。但,並沒有人這麼用的。
而且,唐朝畢竟和他們大隋一脈相承,很多官職或許其他朝代不了解,但他們可是一清二楚。
縱然這其中大約有實職虛職之分,但哪怕是一個虛職的名頭,就給了這個人收攏力量的名頭了啊!
李淵腦子進水了嗎?楊堅不由想到。他承認,自己確實多疑,但皇帝有哪個不多疑的?就算他更嚴重一些,也是正常的。而從他而言,他絕對不願意將這麼多官職封號都給予同一個人。李淵好歹也是唐國公出身,熟讀歷史,怎麼會不知道青史上的各種情況?
何況,他還在自己身邊擔任侍衛,進出宮廷,對於宮廷皇室的種種情況也有所了解。
——
倒吸了一口冷氣的不止隋朝的楊堅夫妻,秦漢的君臣們同樣倒吸冷氣。
秦朝。
嬴政冷笑:「李淵要平衡不住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了。」或者說,因為李世民的卓越功勳,他不得不進行封賞,而他自己麾下卻沒有足夠能夠單純依靠功業與李世民相抗衡的人物。
別的官職他大秦或許不太清楚,但太尉和司徒那還是明白的。
太尉是什麼?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在大秦是位於權力最頂峰的人之一,雖然後世王朝的太尉可能會變成榮譽性質更多,但哪怕是榮譽稱號,也同樣重要。
而司徒,堯時舜為司徒,其後司徒這一官職依舊活躍在周朝。而不論後來的司徒職權如何演變,有了這一歷史,這個官職就不是能夠隨隨便便是個人就加封的,嗯,前提是正常皇帝。
漢朝初年。
劉邦同樣大為震撼,自大漢建立起來,他就在兢兢業業剷除諸侯王的勢力,也確實打算給劉氏宗親封王。
李世民確實是李氏宗親,但這也不是說李淵就能這麼封賞啊。
而且,「乃公怎麼覺得,那個天策上將不完全是一個虛職榮譽稱號呢。」劉邦摸摸下巴上的美髯,他總覺得這個天策上將不是單純的榮譽獎,而是帶有一定權力的。而要真如他所推測,那就是真完蛋了。
不說別的,還有那個陝東道大行台,把「行台」變成「大行台」,必然有意義,不是管轄範圍擴大,就是行政級別上升。
明朝,永樂年。
朱棣看向兒子和孫子,順嘴提問:「你們兩個,覺得這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朱高熾和朱瞻基對視兩眼,隨後朱瞻基開口回答:「孫兒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唐太宗是自己經過數次征戰、立下功勞。」
給一個才華卓絕、功績彪炳的人這麼多權力,而這個人又有可能合法繼承皇位,就是在放虎歸山。
【在這裡,我們大致梳理一下李世民的這些頭銜。
先說太尉和司徒,這兩個官職都歷史深遠,起源於上古時期。自秦朝開始,太尉成為全國軍事最高長官,與丞相共理政務。而到了東漢,就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其後三公逐漸成為榮譽虛銜,變作給有功大臣的加封稱號。
接下來是尚書令,這裡再補充一點,武德八年的時候,李世民又加領中書令。
尚書令和中書令同樣出現很早,但當時並非朝廷要臣,實權有時較高,但官階一直較低。
而到了隋朝,楊堅從過去的歷史中總結,又結合自己的經驗,建立了三省六部制,而唐朝沿襲了這一制度。
其中,三省為中樞機構,分為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最高長官中書令;門下省——審查詔令,有封駁之權,最高長官侍中;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最高長官尚書令。】
漢朝,元狩四年。
看到楊堅設立的三省六部制,劉徹陷入了思考:「這個三省六部制倒是對權力劃分很清楚。」確實有利於皇帝行使權力,又有一定的監督能力。
「不過,按照這個職能劃分來看,尚書省未必能夠占據權力中心。」簡單來說,尚書省就是負責執行,而有時候,制定計劃的人就會比執行的人權力更大、更加關鍵。
至於說太尉和司徒的虛銜,有虛銜就足夠了,李世民自己有功績有名望,再加上太尉司徒的名頭,是能夠再聚攏一些力量的。畢竟,雖然整體上三公都變成了虛銜,但放到一個具體環境下,特別是唐朝這種草創階段、各方面都需要從頭梳理的情況下,有個名頭還是不同的。
隋朝,開皇十八年。
楊堅有些微妙,他不好說李淵是單純地給李世民了一個尚書令的職位,還是因為存有制衡防備的心思。
畢竟,正如另一個時空的劉徹所想,有時候,那個制定計劃的部門就會比執行計劃的部門更加關鍵、更接近權力中心。就像大隋,如今權力已經逐漸側重於內史省(中書省)和門下省,所謂的宰相也更多指的是這兩個部門的長官。
但唐朝那是開國時候啊,和大隋經過數年發展後並不一樣。
【其實,在隋朝,從隋文帝末期開始,真正能夠稱得上處於權力核心、行宰相之職的已經不包括尚書省,只有參與詔書制定的中書省和門下省。其後隋煬帝期間也不例外。
但是李世民成為尚書令時,正是唐朝開國初期,在這個時候,四周勢力割據,天下初定。唐朝根基未穩,那麼執行政策的部門依舊很重要。因為,他們能夠接觸到大量的國家力量和資源,並且有權力對這些力量和資源進行調動與整合。
在這樣的環境下,李世民還是能夠接觸到不少重要內容。而且,因為朝代初立,所以各項事務其實都要經過尚書省這一執行部門來處理,這對於李世民挖掘力量的幫助可想而知。】
宋朝,開寶元年。
「確實如此。」趙匡胤對比了隋朝、唐朝不同時間段三省的權力大小、與權利核心的遠近關係後,贊同了這一分析。「不說隋朝,就以唐朝來看,其實到了唐朝中後期,還是中書省和門下省更為關鍵。」
雖然這三省的長官到了後來也都不能直接稱為宰相,但確實還是制定計劃的部門要高於執行部門。
「所以唐高祖確實有制衡唐太宗的考慮在嗎?」趙光美有些感嘆,畢竟唐太宗被任命為尚書令的時候,時間還早,唐朝不過剛剛成立罷了,那時候的李世民也並不能夠對李建成產生大的威脅。
不得不說,唐高祖想得確實夠遠,但他耐不住唐太宗自己爭氣啊。
「也不能這麼說,唐高祖想要定下繼承人、避免爭端的想法本身是沒錯的。」趙匡胤頓了頓,「畢竟,南北朝的歷史可沒留下什麼好的影響。」
【而陝東道行台、大行台以及益州道行台,則起源於曹魏,當時主要是為了隨同出征的衙署所設。
到了北魏,出於國土遙遠、中原分裂,行台又變成了坐鎮地方的強力系統,掌管軍事,直到北魏權臣爾朱榮時,設立大行台。
而到了北齊,行台開始管理地方民政,從此徹底成為完整的行政系統。
總而言之,行台是一個獨立的行政系統,有自己的各層官職,並能夠自行任命,而行政級別僅在中央中樞之下,特別是大行台。
而李世民的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的關鍵還有一點,那就是陝東道大行台的管轄範圍。
陝東道加上益州道,占據了唐朝極大一部分的土地,固然李淵為了制衡李世民,也在行台的行政系統中任命了自己認為的自己人,但這並不妨礙李世民將這兩道、特別是陝東道作為自己的地盤鞏固起來。】
明朝,洪武年。
朱棡撇撇嘴,吐槽:「其實我一直覺得這種行台、特別是大行台,和唐朝晚期的那些節度使挺像的。」唐朝後來變成那樣,還真是有歷史傳統在的。
「還是不完全一樣的。」朱樉道,雖然節度使和大行台尚書令確實相似,但二者到底並非同一職權。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驚到了,被這大行台的權力:「這和裂土封王有何區別?」雖然名義上沒有,但實際上,這個地區的行政系統都徹底獨立了,軍權行政權都在當地的行台手中,這和實際上的裂土區別也不大。
有了這樣的地方,李世民就等於有了自己的基本盤,這樣的情況,遠比他的勢力都在京城中還要麻煩——若是只在京城,雖然看起來仿佛羽翼豐滿,但實際上也是局限在京城中;但有了自己的地盤,那就不是一次就能夠處理完的。
一旦不好,李世民說不得就會跑到封地,那就是真的裂土分疆了。
而且,這個陝東道大行台的治所在洛陽,洛陽!經過王世充竇建德之後,洛陽大約就逐步變成了李世民的地盤,而洛陽又是關鍵之地,不論交通、軍事、政治還是經濟。
【而左右武侯大將軍,其實就是十二衛大將軍之二,始建於隋朝,唐朝沿襲。
在唐朝,十二衛大將軍掌宮禁宿衛、巡警、儀仗,統內、外府府兵,遙領天下兵馬。也就是說,在太尉之後,李世民再次有了一個最高軍事統帥的官職,還是唐朝本身所有的官職。
這個的實權大約是要高於太尉的。
而關於天策上將,雖然這一官爵是李淵出於「加殊號」而創造的官爵,但這個官爵「位列王公上」,而且有一點很關鍵:它能夠開府設官。】
隋朝,開皇十八年。
「為什麼能夠開府設官?」楊堅真的不理解,如果說一個名譽性的天策上將就罷了,但允許「天策上將」開府設立屬官,就不應該了。
固然這個官爵並沒有再給李世民增加實際權力、也沒有給他更多的兵馬調度的權力,但允許設立屬官就已經足夠——足夠讓李世民招攬人心、並將投靠自己的人才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而天策上將本身位列王公上,連帶天策府理論上就會與中書門下尚書這樣的中樞機構平級,天策府本身又似乎並不只能設立武職,必然會有大量文職——李淵啊,你是打算讓你兒子先組建一個能夠隨時接收朝政的文武系統嗎?
明朝,永樂年。
朱棣對於唐太宗的情況頗為了解,這種了解不止出於兩人同為「二代皇帝」、有著在一定程度上類似的經歷,另一原因就是他的好兒子、二兒子朱高煦。
想到朱高煦,朱棣就有些頭疼,之前這個兒子謀奪儲位,還向他要了天策衛來當自己的護衛,又經常自比唐太宗……本來他對這個兒子確實寵愛有加,但朱高煦一而再再而三地搞出事情,最終讓自己忍無可忍,強制就藩。
現在想想,他這個兒子到底是怎麼想的,自比唐太宗,如果是出於認為自己是嫡次子、嫡長子德不配位,邏輯倒是沒錯;但是,他怎麼不想想唐太宗的父親唐高祖的情況?自比唐太宗,那朕還要對標唐高祖嗎?
想到這裡,朱棣對朱高煦不由有點嫌棄,他並不覺得這個二兒子有這個能力讓自己變成唐高祖,但他舉例子不仔細想想確實有些問題。
由此,他看太子朱高熾突然又順眼了一些。
朱高熾突然接收到老爹慈祥和藹、親切無比的目光,有些莫名其妙,但他還是很快反應過來,和朱瞻基一起與朱棣談笑,一時間氣氛和樂融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