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騎具
漢朝,元狩四年。🐚🐠 ☞🐧
劉徹眯了眯眼睛,對於李世民的最終獲勝他毫不意外,而對於他的作戰方式,在場眾人也已經提前有所猜測,至於王世充,洛陽投降不是遲早的事情嗎?這沒什麼可說的。
他只是從神跡的敘述中感覺到了一點東西:「淮陽王李道玄身中數箭而並無影響,確實英勇。但神跡前面說『得益於較高的軍事素養和精良的裝備』,軍事素養較高這倒無妨,但精良的裝備……」
他之前還在想,這唐朝的軍備有沒有什麼值得大漢借鑑學習的地方,此時天幕又特特點出這一點,莫非會對此專門講述?
明朝,洪武年。
「一戰定天下,洛陽虎牢之戰,實在太過精彩。」朱柏感嘆,又搖頭晃腦,念起了白居易的詩句,「……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
這時候,李世民才二十二歲啊!
儘管是在人均壽命並不長的年代,但二十二歲仍舊可以算作是青年時期,而在這個年紀就能創下如此功業之人,可並不多見。這樣的人,哪怕日後再無什麼輝煌,也足以依靠這些功績誇耀一生了。
更何況,日後的李世民可並沒有就此沉溺於舊日輝煌,裹足不前。
也不怪整個唐朝都在懷念這一位皇帝,追思這一位天策上將了。
「我記得,唐太宗那個天策上將的封號就是此次平定竇建德與王世充後,被唐高祖所封吧。」朱橚回想史書,道。
「沒錯,就是在這一次,還加封了陝東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朱樉回答。
嗯……這件事兒吧,這時候還是武德四年,但接下來唐朝的情況就越發不受控制了。
唐朝,武德九年。
李淵心情複雜。
一方面,他又重新回想起了當時知道二子一次性平定竇建德和王世充、掃清了北方勢力的激動和喜悅,那時候,他的欣喜並非作假,而是發自內心;同時,他對這個兒子的喜愛和讚賞同樣也是發自內心。
這樣的一場大勝讓他由內而外地開心了許久,畢竟,如此輝煌的戰果,放在歷史上都是值得書寫的一筆,而這樣的戰果也徹底穩固了大唐的天下,他李家的基業穩了!
但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開心後,二兒子急速壯大的力量也逐步顯露出來,這不能不讓他心懷憂慮,他對兒子是有關愛之情的,這不是假話。但,經過南北朝以來的紛亂,特別是最近的北周和隋朝,他不能不對這樣的兒子心生懷疑和警惕。
過往的歷史實在沒有帶來多少正面的積極向上的經驗。
隋朝,開皇十八年。
為大隋精銳兵卒心痛過後,楊堅和獨孤伽羅同樣為李世民的輝煌成就而讚嘆。
「這樣的英才俊傑,若是能夠為大隋效力……」楊堅轉了轉念頭,好像,也不是不行?
只是具體情況還要再想想。
暫且放下這件事情,夫妻二人再次把目光投回神跡。
「看來,李唐的繼承問題開始徹底浮上水面了。」獨孤伽羅嘆道,之前夫妻二人就認為唐朝的情況存在隱患,現在看來,已經不是隱患了,「李世民的功績如大日煌煌,在此之外,其餘人都並不能與之相較,而經過作戰的李世民身邊也必然聚集起了擁護他的一批力量。」
有了這樣的功業和力量,李世民還會甘於做一個秦王嗎?或者說,太子和李淵就能夠對他放心了嗎?
作為主體人物都這樣,就更不用說他們三人各自身邊聚集的利益群體了。即便本人沒什麼問題,但他們都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在被利益集團所擁護的同時,必然也會被這樣的集團所影響。
這樣看來,腥風血雨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李世民的功績有目共睹,而唐朝也逐漸趨於平穩,雖然之後由於李淵斬殺竇建德又引發了以劉黑闥為首的河北降將們的復叛,但其後還是被李世民所平定。
整體而言,唐朝的局勢是在走向統一、走向平穩的。
那麼,在這裡,我們想要問一下,唐軍為什麼能夠最終獲得這樣的勝利呢?
一方面,是唐軍中有一批水平很高的將領,諸如洛陽一戰中的李世民、李世勣、王君廓等人;另一方面,唐軍士卒們也有一批水平較高的精銳。
特別是唐軍中的精銳騎兵。】
漢朝,元狩四年。
正事兒來了!
劉徹和霍去病、衛青等人都坐正了身體。
【騎兵在整個唐朝的軍事系統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唐朝的步騎比最高可以達到5:2。
而說起唐朝的騎兵,就必然要追溯它的發展歷程。
自漢武帝征討匈奴開始,騎兵在中原王朝的重要性就日漸上升,同樣也在不斷發展。
在漢朝,騎兵作戰就開始應用馬甲、環首刀等等來作戰。】
神跡的畫面上同步放出了漢軍的環首刀,筆直的刀刃閃著鐵器冷光,又長又短,長的甚至超過了一米;而馬甲的樣式雖然簡單,但也能夠給馬匹帶來一定的防護。
【其後,在南北朝時期,又出現了馬鐙這一騎兵利器,極大地提升了騎兵的衝擊力和穩定性,增強了騎兵的作戰能力,將騎兵的重要性再次提高。
同時,南北朝期間還出現了另一個關鍵性器具——完整的成套的馬鎧,能夠防護馬的全身。而這樣的鎧甲一般被稱為具裝鎧或者馬具裝,那麼由此又誕生了騎兵的一個新的分類——甲騎具裝,也就是人馬都批有完整鎧甲的騎兵。
馬鐙同樣是銅鐵質的樣子,兩隻馬鐙分別懸掛於馬身兩側,分為鐙環和鐙柄兩部分;
而具裝鎧則複雜一些,有鐵質的,也有皮質的,畫面中出現了六個部分,分別標有名稱:「面簾」保護馬頭,「雞頸」保護馬頸,「當胸」保護馬胸,「馬身甲」保護軀幹,「搭後」保護馬臀,以及「寄生」豎在馬尾上。
最後,是全身披掛重甲的兵卒騎在同樣具裝鎧甲的馬匹上的樣子。】
秦朝。
嬴政看著漢朝的環首刀,以及南北朝期間的馬鐙、具裝鎧,心情激盪。
大秦連年征戰,加上全國對於軍事的重視,他作為最高統治者,對於秦軍此時的各項裝備自然瞭若指掌,對於各項裝備對應的戰鬥力同樣瞭然於胸。
故而,當馬鐙甫一出現,他立刻就看出了這樣的工具對於軍隊的重要性——解放雙手,增強穩定性,也增強了衝擊力。
這樣的工具對於騎兵而言,意義絕對是劃時代的。
至於具裝鎧,則是進一步武裝了騎兵,人馬鎧甲俱全的甲騎具裝,擁有的衝擊力和戰鬥力更是遠高於沒有任何防護的普通騎兵。雖然可能會對靈活性造成影響,但單論衝擊力,一名甲騎具裝就極高,更何況足夠數量、排列整齊的戰陣呢?
朝堂上的聰明人有很多,不用皇帝開口,他們就自發地開始記錄神跡中展示出的各項騎兵裝備和兵器,力求完美還原。
「陛下,」李斯近身,對皇帝低低道,「漢朝的環首刀就先不說,但南北朝能夠給馬匹都裝備完整的鎧甲,組成完整的騎兵,那他們在冶鐵技術上必然有極大的進步。」雖然具裝鎧有鐵質也有皮質,但鐵質的數量絕對不少,這背後的原因很容易推出來。
嬴政點頭:「讓工匠們,還有秦墨加強對冶鐵技術的研究。」其實這項研究本來就一直都在進行,而明朝故事中的火器也離不了冶鐵技術,讓大秦上下對鐵器的重視程度再次提高。
漢朝,元狩四年。
「5:2?!」這是什麼比例?唐朝居然能夠做到步兵和騎兵比例達到三比一,這背後反映出來的內容太多了。
首先,就是他們戰馬的數量絕對非常多,不是簡簡單單地多幾匹,因為騎兵要想形成足夠的戰鬥力,那一名騎兵匹配的戰馬數量一定要大於一匹,要有兩三匹才行——固然唐朝的騎兵未必每一支都能夠做到這一點,但只要有那麼幾支精銳,就會對戰馬數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就是唐朝對戰馬的繁衍一定有一個幾位完善的系統。戰馬的服役年限並不長,大約十年左右,而其中狀態最佳的時期不過兩三年。雖然度過巔峰期的戰馬還能勉強使用,但一般都會速度、耐力都下滑,因而通常會從軍中退役。唐朝若是能夠長期維持這樣的步騎比例,那一個完善的馬政系統必不可少。
再有,就是唐朝的土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問題了。馬,是需要草場的,若是國土面積不夠,馬的數量增多,那很有可能會侵占耕地,造成糧食產量下降。唐朝若是要大量養馬,不管是朝廷養殖還是分派民間,那都必然要求朝廷能夠滿足糧食需求和經濟需求。
大漢經過幾代帝王的休養生息,他又大力發展軍隊,此時戰馬也有了數十萬匹,但每次對匈奴作戰,戰馬的折損率也是相當驚人的,那都是錢啊!
「這樣的甲騎具裝,重裝騎兵,適合衝鋒作戰,還能夠阻擋敵軍兵鋒,但不適合長途奔襲。」霍去病對甲騎具裝的鎧甲等還是比較感興趣,只不過這樣的確實不適合他一直以來那種直插匈奴內部的奔襲作戰。「倒是那馬鐙,用途廣泛。」
【自甲騎具裝出現以來,這一兵種就成為了南北朝時期的關鍵力量,或者說,當時的騎兵普遍裝備具裝鎧,而一整套完整的馬鎧,重量幾乎能夠達到四十公斤(自動轉換各朝重量),這使得甲騎具裝的力量極為可怕。
而南北朝後的隋朝,同樣繼承了這樣的重視騎兵、喜愛甲騎具裝的傳統。以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為例,當時帳面上的騎兵有九萬六千人,而這些人全部都是具裝,一半為鐵具裝(鐵甲),一半是獸紋具裝(皮甲);而後來隨著隋煬帝奔赴江都的出自關中的驍果軍,也基本都是具裝。
而出自北朝與隋朝的李淵父子,對騎兵自然非常重視。唐朝起兵之時,從突厥獲得兩千戰馬,又獲得隋朝三千戰馬,而李淵本身任職太原就是在抵擋突厥,他尚為隋朝官員時就在儘可能培養騎兵,從飲食到訓練,都與突厥無異,戰鬥力很高。
而入主長安後,唐朝對於騎兵的重視也未曾改變。
李世民征戰四方,就專門從軍中「選鋒」,優中選優,最終選出數千人作為精銳騎兵,身披玄甲、也就是人馬具裝,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作為唐軍的先鋒軍,又被成為玄甲軍。
而此次奔赴虎牢關,李世民所帶的騎兵,也基本是玄甲軍。而他們人馬具裝的特性,也是唐軍將士被敵軍射成了刺蝟也未見大傷的原因。】
漢朝初年。
「這具裝鎧應當是可以隨時拆卸的,」蕭何道,「跟隨作戰需求改變騎兵負甲情況,儘可能保證了騎兵的機動性。」追擊或者奔赴關隘、戰場的時候就脫下一部分鎧甲,變成輕騎;正面作戰、衝鋒陷陣的時候就人馬具裝,變成可怕的重騎。
唐朝初立,騎兵的數量大概並不多,哪怕後來大量地方勢力歸降,他們手下的兵卒也不是能夠一時間就全部收編的。所以,唐軍騎兵中的關鍵力量,必然還是唐朝自己麾下的士卒。而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進行選鋒,培養出一批足夠精銳的玄甲軍,唐朝的軍事傳統、騎兵風氣也確實濃厚。
北魏北周的情況神跡沒有具體說明,但看隋朝,九萬六千騎兵就有九萬六千具裝,其後組建的驍果萬人也都是具裝……尚武之風確實深厚,但隋朝的國力同樣不容小覷。
「說那麼多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最關鍵的還是休養生息,提高大漢的冶鐵技術,以及培育戰馬。」劉邦道,後世王朝能夠有那麼多鎧甲,與他們的冶鐵技術分不開關係,而騎兵數量多,與戰馬數量多也密不可分。
但歸根結底,他們的國力能夠支持他們搞出來鎧甲、去養馬,而國力說到底也還是人口和糧食。大漢現在可不能胡思亂想、被那樣的軍隊迷花了眼,一定要按著自己的步調走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