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賈誼
【劉長死後,劉恆將他按照列侯的禮儀下葬,又把沿途的相關人員問斬,封其子劉安為阜陵侯,其子劉勃為安陽侯,其子劉賜為陽周侯,其子劉良為東城侯。
但這件事情並沒有結束。
十二年,民間有關於劉恆和劉長「兄弟不能相容」的歌謠流傳,劉恆將劉長諡封為厲王,並按諸侯儀制為他建造了陵園。
十六年,劉恆又封阜陵侯劉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劉勃為衡山王,陽周侯劉賜為廬江王,並給了他們厲王時的封地,三分共享。
而在這其中,又有一個人曾經進言,那就是賈誼。】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雖然對於文臣的態度也不過平平,但對於賈誼還是比較讚賞的:「賈誼,乃王者之佐。」雖然他不覺得「漢朝之儒,唯賈生而已」,認為劉歆這話有些誇大,但他認同劉向對賈誼的評價:「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使時見用,功化必盛。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趙光美等人同樣對賈誼的英年早逝頗感惋惜:「若是賈誼能夠放寬心態,總會得到文帝景帝的重用,一展抱負。」以漢家天子一貫以來對待於己有利、又有才華之人的態度,只要時機合適,怎會不用他?就算文帝不行,景帝還是會的。只可惜,他還是走的太早了。
而日後不論是景帝時晁錯的削藩政策,還是武帝時主父偃的推恩令,終歸都是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理念的體現和延伸。
唐朝,貞觀年間。
唐朝君臣對於賈誼同樣不陌生,前面天幕也說到王勃的《滕王閣序》,其中也提到了賈誼。
長孫無忌道:「文帝雖然未曾聽從賈誼的話,堅持將厲王之子封王,但觀其將厲王封地一分為三的行為,未必沒有採納賈誼之言的意思。」
不然,若是當真憐憫厲王子嗣,想要給他們正正經經封王,又為何不給他們找三個正經的土地作為封地?何必要將厲王的封地一分為三?
這樣做,到底還是在為自己獲取名望、維護劉氏力量的同時,削弱諸王的力量。
【賈誼是什麼人呢?
有人說,「文帝時,可當大臣者,惟賈太傅一人」(李東陽),也有人認為「漢朝之儒,唯賈生而已」。而關於他的種種政論觀點,同樣被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就是他的《治安策》(管理員)。
高祖七年,賈誼生於洛陽,少有才名,師從荀況學生張蒼。劉恆登基後徵召賈誼為博士,一年後就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
他曾經對劉恆提出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加強糧食貯備,預防饑荒;後來,又指出私人鑄錢導致幣制混亂,於國於民都很不利,建議文帝下令禁止。還建議以儒學與五行學說設計了一整套漢代禮儀制度,主張「改正朔、易服色、製法度、興禮樂」,以進一步代替秦制。
這些內容有些被劉恆採納,有些雖然沒有被劉恆採納,卻實際上被漢朝之後的君王所應用,甚至成了整個西漢統治的一部分。】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此時的賈誼已經從長沙回到長安,又擔任梁王太傅,他的不少政治主張已經展示給了劉恆,也讓劉恆大有收穫。
雖然劉恆確實沒有採用賈誼的一些觀點,但他對賈誼的評價同樣很高,甚至有自己「不及」賈誼的想法。
劉啟看著劉恆,認真問道:「父皇,您對於賈太傅的建議很多是認同的,那……是因為時機不合適嗎?」按照他對於他父皇的了解,天幕中賈誼的這許多觀點,劉恆未必不贊同,但如今父皇也只是重視農業而已,其他並沒有採用。
劉恆揉了揉他的頭,笑道:「有些事情,可能還需要你來完成。」如今的情況,未必適合做那些事情。
當然,對於如今的情況可能產生的後果,劉恆也很清楚。只是,確實不太合適。何況,太子看起來也是足以託付重任的,那麼自己何必那麼著急呢?
漢朝。
雖然沒有被直接點名,但劉徹也感受到了其中這段話和自己的關聯:別的不說,禁止私鑄錢幣,不正是自己再次確立的制度嗎?
為了能夠更好地籌措錢財,推廣朝廷的五銖錢,自己可是廢了好一番力,反反覆覆六次改革,對任何敢於私鑄貨幣的人採取死刑的處罰,並且對銅礦銀礦等礦產都嚴加管控……
這些舉措,加上他御極多年所積累下的權力威望,才比較好地達成了他的目的。
利益啊,私鑄錢幣帶來的利益,可不是輕易能夠放手的,特別是與其相關的聯盟團體已經形成的情況下。
漢朝初年。
劉邦又灌了一口酒,對於賈誼的建議中那個改秦制的建議並沒有太過在意。
這確實是他這個開國君主遺留下來的問題,理論上,建立新的王朝後就應該制定這個王朝的禮制規則,但是他基本上還是沿用了秦朝的一系列內容,包括官職、衣著等等方面……
但現在他有興趣關心這方面嗎?還真沒有。
倒是賈誼,劉邦不無惋惜地嘆口氣:「確實有國士之才,但年輕人啊,可惜了。」賈誼的能力有沒有?有,從這幾段話中能夠看出來,不管是他本人的政治建議,還是後世對他的高度評價,都能夠證明他的才能。
但有才能,不代表能夠實現,也不代表他能夠就此登臨高位、備受重用。懷才不遇之人還少嗎?
賈誼雖好,但年輕氣盛,與當時劉恆所處的朝堂環境並不能完全合拍。而劉恆,這個兒子他之前不太了解,但現在看來,也切切實實是他的兒子。
【劉恆時期,漢朝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劉邦、呂雉,直到劉恆,一直都致力於發展民生,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別是「耕者有其田」之後,民間的矛盾得到了進一步的緩解。但這就夠了嗎?
當然不是。用賈誼的話來說,那就是「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而這些令人痛哭流涕、長太息的事情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呢?自然是中央與地方諸侯,以及漢朝與匈奴之間。
賈誼年少成名,對此自然也有著一番見解。在成為太中大夫後,他就率先對中央與地方諸侯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讓諸位列侯都回自己的封地去。
沒錯,這就是讓周勃最終削去丞相之位,作為表率帶頭回歸封地的政策。
劉恆同意這個政策嗎?相當同意,他克服重重阻礙,最終還是將周勃等人送回了各自的封地。
而作為被克服的阻礙,賈誼自身也是其中之一——劉恆本想讓賈誼領受公卿之職,但周勃等人因賈誼提議列侯歸國的事情極力反對,「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賈誼升職的事情就被擱置,隨後被外放為長沙王太傅。】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再看一遍當初自己讓列侯歸國的過程,劉恆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藩王登基,這些人就是他的心頭刺,讓他晚上睡覺都不能安心。這樣的情況下,他如何願意讓這些人長留長安?
至於賈誼,「朕也是為了保全他,過了幾年,朕不就又把他召回長安了嗎?」就當時的情況,所有列侯都視賈誼為眼中釘肉中刺,是不死不休的敵人,他若是還留在長安,基本上難以全身而退,自己將他遷為長沙王太傅,也是讓他遠離漩渦、同時磨礪一番。
秦朝。
嬴政感到了些許糟心:「匈奴,也能是讓一個王朝痛哭流涕長太息的問題?」這個漢朝到底有多貧乏困窘,連匈奴都成了心腹大患、說不定還難以匹敵的敵手。
倒是那個「漢承秦制」,嬴政倒是基本確定了,漢朝、起碼漢朝建立初期,對他大秦可以說是大半都傳承了下去,沒有多加改動。
而漢朝這個王侯的制度,王國是能夠起兵反叛的,但劉恆、賈誼都力求將周勃這些列侯趕往封地,那說明這些人並不能真正起兵反叛,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軍權。
這麼做,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宋朝。
朝堂上也有自認為懷才不遇、政治環境惡劣的人因著這「長沙王太傅」想起了王勃的《滕王閣序》:「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成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後,賈誼又被劉恆召回長安,與劉恆探討鬼神的道理。劉恆依舊欣賞他的才華,但並沒有再次重用、讓他任職中樞,而是改任他為梁懷王太傅——當然,這相比之前還是更好一些,梁懷王劉揖是劉恆寵愛的小兒子。
就在這一年,劉長反叛未果,而賈誼再次針對漢朝中央與地方諸侯的問題提出觀點:諸侯王必須儘快處理,因為他們「疏者必危,親者必亂」,與中央關係疏遠者蘊藏危險,與中央關係親近者則在孕育叛亂。
那麼,怎麼處理諸侯王最好呢?喊打喊殺是不好的,不說這對於軍隊力量的需求,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會對皇帝的名望造成負面影響。皇帝必須仁德孝友,對手足、功臣揮動屠刀可不行。
對此,賈誼就提出了一個昭彰恩德的方法: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
漢朝初年。
劉邦一拍大腿,滿目讚賞之意:「此子之法甚妙!」這樣給諸侯的子嗣封王封地,難道不正是皇帝的恩德嗎?如果給王侯的子嗣加以封賞,還不是仁治,還有什麼是仁治?
而這樣的方法還不必朝廷流血犧牲,兵不血刃就能夠奪取諸侯王的權力。這就是堂皇正道啊!
至於說這些被割裂出的諸侯們,是否會聯合起來反叛……他們要是能夠談好各自的利益分配、又有這樣的決心,那就根本不會走到被「眾建」的地步。
何況,通過這樣的分割,各個諸侯的力量已經被進一步壓縮了,若是這樣,中央還無法應對,那還不如趁早退位讓賢——若是不削弱這些封王,大漢估計早就沒影了。
「只是,乃公現在還是應該用乃公的方法。」劉邦嘆道,雖然這個方法很好,但如今大漢初期,有些事情還是要他用他的辦法才能夠處理。
所以,這樣的舉措,還是留給後世子孫去應用吧。
反正,他的繼承人可沒有問題~
明朝,洪武年間。
作為後來的王朝中,難得有正經封王的朝代,朱元璋對於有關賈誼的這些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反應,而在場的皇子大臣們也都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看起來絲毫不受賈誼那句「疏者必危,親者必亂」的話的影響。
笑話,萬歲/爹當時決定給皇子們封地封王,是經過了一番慎重考慮的,對於種種封王的隱患自然也有所注意,對此也有著各種預防的手段。
別的不說,單論朱標,就足以讓這些鎮守邊疆的親王們聽話,而不是自己謀劃反叛;而若是中央出了各種問題——比如朱允炆那樣,對於大明而言邊疆親王造反勤王也不失為一條好的出路,起碼理論上能夠造反成功的總有兩把刷子。
最關鍵的是,朱元璋雖然封了親王,但也在限制這些兒子們的力量,軍隊人數有限、親王們的財物糧草同樣依靠中央……
【但是劉恆並沒有採納賈誼的這一條建議。
或者說,在劉恆在位期間,總體而言,他對待諸王、主要是劉姓諸王,還是持有一種寬容、扶持的態度的,縱容劉姓諸王的力量逐漸發展。
當然,這和他當時的政治環境同樣有關,但不論如何,他的縱容確實使部分諸侯王的力量壯大、野心壯大,也加深了其後的景帝劉啟削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而賈誼對於諸侯王政策的另一個重要建議則是在梁懷王死後。此時,劉恆的兒子除去太子劉啟外,劉武為淮陽王,劉參為代王。
賈誼認為這樣下去非常危險,因為劉恆和劉啟能夠倚仗的只有淮陽和代地,淮陽太小,而代地又毗鄰匈奴;於是他建議劉恆立一個梁王,或者把代王遷到此處;並擴大淮陽和梁國的封地,讓這兩個封地能夠連成一片,作為長安天子的屏障。
劉恆最後把劉武遷為梁王,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劉武在劉啟在位期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