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章漢文帝
【叮咚——歡迎收看歷史直播】
【本期我們的主角漢文帝】
唐朝,貞觀年間。🐸☆ ➅➈şĤuⓧ.𝒸Ỗ𝓶 ♢🍬
李世民還是很欣賞漢太宗劉恆的德治的:「昔漢文帝將起露台,而惜十家之產。如此德行,厚侔天地,澤施四海。」
【劉恆在並未有任何先例的漢朝初期登基,穩固了漢朝的統治。在位期間採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逐漸恢復了國力。他不僅藏富於民,還安民固邦,為漢朝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他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安定周邊,為漢朝贏得了喘息發展的機會。
他是漢朝在當時的完美的繼承人,是漢朝所有普通百姓的庇護者,更是一個心有溝壑的朝政操盤手。】
劉邦敏銳地抓住了用詞:在聽到這些評價時,不禁陷入了深思。他敏銳地抓住了「當時的完美繼承人」這個詞組,不禁思考這個「當時」究竟是指什麼時候。
【漢文帝,也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四子,劉恆。】
「咦?第五位?」劉邦對於劉恆成為皇帝倒不是太驚訝,左右還是自己的兒子,但是這個第五位確實是有些驚到他了。
此時的劉恆年紀還很小,自己也並沒有把他納入下一任皇帝的考量中去——所以,劉恆必然不是大漢的第二位皇帝,但是能夠一直排到第五位,也充分說明之前的皇位繼承出現了一定的混亂。
不過,想來也是,作為被封到封地的諸王之一,劉恆能夠登上皇位,本身就說明中央出現了問題。
只是,這樣倒也能夠解釋那句「漢朝當時的完美繼承人」了,因為他如今年歲幼小,所以真正繼承皇位,必然還是要有那個適當的時間。
漢朝,高皇后年間。
「是代王啊,」呂后緩緩道,看不出什麼想法。
但她很清楚,小宗入大宗,那麼大宗出了什麼事情顯而易見——劉盈的水平,出什麼事情也不奇怪,特別是她死後,呂家的人又扶不起來……
說不得,落得個家族盡滅也是有可能的。
漢室諸王也罷,但那些功臣集團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與呂家有瓜葛的人的。
但是,現在她要放下手中權力嗎?
怎麼可能?政治爭鬥,是容不得後退一步的。
倒是這個劉恆,以往都沒有注意到他,現在看來,倒是個有手段的——功臣集團選擇他成為新的天子,可不會是因為什麼才幹,而是覺得這樣的天子好掌控罷了。
而能夠有文的諡號,劉恆就算沒有反過來壓制住這些人,起碼也做到了分庭抗禮,沒有被他們所掌控。
而後世的王朝,大多都對劉恆的仁德之治有所了解,並對此頗為盛讚。
甚至對於靠後的朝代而言,由於距離太遠,劉恆這個漢文帝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徵符號,被譽為「三代以後第一賢君」。
【劉恆這個漢文帝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
在他之前的四位皇帝,分別是太祖高皇帝劉邦,惠帝劉盈,少帝劉恭、少帝劉弘。其中,兩個少帝都是惠帝劉盈之子。
按理來說,劉恆作為地方藩王,是不應該登上皇位的,特別是在惠帝劉盈有子的情況下。
但是漢初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本身,作為一個朝代的開國時期,各項法度尚未定論,皇位繼承也同樣如此,因而,我們的故事會中的太宗皇帝們,大多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登基方式——這些太宗多為二代皇帝。
而在漢朝,作為秦朝一統天下後的第一代王朝,漢朝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例子——秦朝也並沒有留下適合作為參考的案例,胡亥實在不是一個好例子,沒有任何正當的參考價值。】
秦朝。
嬴政的臉一下只就黑了下來。被扎心了二世而亡。
【高皇帝劉邦起兵之時,就已經四十八歲,歷時七年統一天下。可即便如此,他的兒子們除去長子劉肥外,包括他和妻子呂雉的兒子在內,俱都年歲尚幼。
而劉邦登基之後,面臨的問題極為複雜:為了保證漢家天下的穩固,他採用了分封,但為了大一統,他並不想放棄郡縣,於是形成了分封和郡縣並行制。在天下劃分郡縣的同時,還分封了不少異姓諸侯王。
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待天下基本穩固,劉邦就開始著手剷除異姓王,又把自己的子嗣封王,讓他們拱衛劉氏江山。
之所以這麼做,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劉邦的年紀實在不小了!
加之數年的征戰,他的身體情況並不容樂觀。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稱帝八年後,劉邦就駕崩了,而在那時,劉邦成年的兒子只有長子劉肥,與呂后的兒子劉盈不過十六歲,其餘的兒子最大的,也堪堪十歲。
在這樣的情況下,繼承人的選擇就格外重要,一不小心,漢朝就可能如秦朝一般二世而亡,或者,皇帝變成如後來的周天子一般的吉祥物。】
漢朝初年。
劉邦嘆了口氣,縱使劉恆這個兒子再有能為,眼下他的年齡就是躲不過去的硬傷,而薄姬……他委實沒有看出來這個女人有什麼政治上的能力,而且她還沒有足夠力量的母家。
性格確實溫和,但現在的大漢不需要一個性格溫和的太后——若傳位劉恆,皇帝年幼,則必然要仰仗太后,但溫和的太后,又貌似沒什麼政治手段,而且沒有強勢母家……
他笑笑,與其說是他選擇了劉盈,不如說他從中看到了呂雉的能力,選擇了呂雉作為這個過渡人選。
——劉盈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他還能不知道嗎?
【最名正言順的人選,自然是劉邦和妻子呂雉的兒子,劉盈。
在稱帝前,還是漢王的時候,劉邦就把劉盈立為了王太子;隨後稱帝,也把劉盈從王太子變成了皇太子。
但劉盈的性格實在不像劉邦,也不像呂雉,並不剛毅勇武,反而頗為仁弱。因而,劉邦對他有諸多不滿。
恰逢此時,戚夫人受寵於劉邦,其子劉如意酷似劉邦,與不受寵的呂雉和不喜歡的劉盈對比,劉邦就有了改易太子的想法。】
秦朝。
「那這劉盈總該想辦法了吧?」有大臣道,不管性格仁弱不仁弱,總該知道這個太子之位的重要性,不只是對他,還是對他的母親。
再仁弱的人,起碼也會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利益,更何況,劉盈早就是王太子了,對這方面的認知應該更加清晰才對。
【得知了劉邦的想法,呂雉通過兄長呂釋之向張良求計,張良建議他們去請商山四皓出山。
於是,呂雉派人持太子的親筆信,以及一份厚禮請出了商山四皓。
與此同時,呂雉因為感受到自己和兒子地位的搖搖欲墜,終於明白一個關鍵:權力。一定要自己有權力,依靠他人終究是下策。
於是,她更積極地參與到了朝政之中,輔助劉邦清除各個功臣異姓王,而其中,和她關聯最深的就是淮陰侯韓信之死,以及梁王彭越。
這一系列事情,既擴大了呂雉的威望和話語權,也加強了劉盈的力量,還讓劉邦看到了呂雉的能力。】
漢朝初年。
劉邦挑眉,他沒有去看身邊的呂雉,因為他能夠猜想到呂雉的反應,那就是沒什麼反應,最起碼看起來是這樣。
不過,劉盈還真是沒有出乎他的預料,這樣的性子、這樣的手腕,怎麼也不像是他的兒子啊!不僅不像他,也一樣不像呂雉這個女人。
也不怪自己不喜歡這個兒子。
所以說,這性子,到底是怎麼養成的?他自問自己也沒有太虧待了劉盈啊,該有的教育都有,也給他延請名師;最關鍵的是,劉盈也不是沒有見過戰火的處於溫室中的人,怎麼就一點剛毅狠絕的性子都沒有呢?
倒是呂雉乾的這些事情,聽起來就比較靠譜,能夠擔起江山大業。
倒是戚夫人,雖然確實美貌可人,性子也對他胃口,但實在沒有什麼出色的政治頭腦。那個自己在死前必然會囑咐她,希望她能夠聽話,不然,下場大約不會很好。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搖頭:「惠帝雖仁,然則……」
觀遍史書,劉盈確實仁厚了,但未免仁厚的有些不合時宜——尚未登基還是太子的時候如此,登基為帝後依舊如此。
更關鍵在於,同樣仁厚有加,為何文帝的境遇和評價就要遠高於他?——雖然史冊上總是將文帝描繪成一位仁德之君,甚至將其他的一切內容都歸結於他的仁德,但同為皇帝,每一個有腦子的皇帝都不會這樣認為。
並不是否定文帝的仁德,而是,看到文帝仁德的背後,是堅韌、是刀鋒、是手段。縱然劉恆在一眾漢家天子中道德水平高出了不少,但他實際上也還是具有著漢家劉氏的一系列特質。
嗯?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劉盈,真的沒有劉氏的那些特質嗎?
未必啊,只不過,他將這些特質運用的對象……
【劉邦駕崩,劉盈登基,是為漢惠帝,沒有廟號。
而劉盈在位期間,權力基本由呂雉掌控,她執掌天下,頒布政令,尊崇黃老之學,奉行無為而治的方針,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鼓勵民間藏書獻書。
如果一直這麼下去,等到劉盈的兒子長成,呂雉駕崩後,呂家自然也會隨之衰退,而作為有血緣關係的外戚,呂家的權力自然會回歸到劉盈的子嗣手中,也就是大致能夠平穩交接;加上呂雉一直以來的打壓異姓王和功臣集團,進一步使權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如此一來,漢家大約就能實現劉邦的心愿,那就是江山穩固,皇帝真正成為「皇帝」,而非周一般的共主。
但,好景不長,這份規劃最終沒能夠完成。】
漢朝初年。
劉邦點頭,劉盈登基後權力歸於呂雉,這是在他料想中的,他也不在意,左右只要天下還是他劉家的就行。至於呂雉,呂雉到底是劉盈的母親,她的權力合法性源於皇后、太后的身份,呂家又是漢家的功勳,他們的利益與劉盈、與大漢是一致的——而只要利益一致,那對大漢就沒有問題。
而打壓異姓王侯和功臣集團?那更妙了好嗎!
他建立大漢以來,沒有一天不是在想著如何削弱功臣集團的勢力,如何剪除掉那些異姓王的羽翼、甚至廢除掉他們,若是自己之後,呂雉這個女人能夠堅持這一方針,那對大漢的皇權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他聽到呂雉和韓信、英布之死有關,卻並不在意的原因。
他建立大漢,是希望大漢能夠千秋萬代,而不是陷於各地諸侯的擠壓之中;他登基稱帝,是想要成為如秦始皇一般的皇帝,而不是如周天子一般的天下共主。
只是——出了什麼問題?!
劉邦眼皮一跳,不由看向了呂雉,卻見她同樣眉頭緊鎖。這兩個早已貌離神也離的夫妻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劉恆小宗入大宗的事情:劉盈死了?!
倒是劉盈,自從看到母后和韓信、英布之死密切相關,又看到母親打壓異姓王和功臣集團後,就越發不樂。母后的功績確實很優秀,但是不是有些殘酷?
可他抬頭,看向呂雉,卻發現母后並沒有給他一個眼神,神情中顯然也對這些事情並不在意;他又看向父皇,卻發現劉邦同樣對此混不在意。
劉盈:「……」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嘆息:「確實如此,惠帝駕崩之後,所有的進程都被打亂了。」正如神跡所言,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漢朝的正常流程走下去,呂后的權力自然交接,呂家隨之自然落幕,皇帝也會自然執掌大權。
這一切都很順暢,也很自然合理。
雖然他們大宋不太推崇外戚掌權、也不太推崇太后攝政甚至臨朝稱制,但漢朝畢竟不同,外戚掌權、太后攝政稱制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同樣是皇帝所允許默認的,甚至對於當時的皇帝們而言,選擇外戚來分擔一部分權力是最普遍的選擇。
所以,按照漢朝的風格,若是劉盈有個三四十載的壽命,坐穩了皇位,也有了年歲差不多的子嗣,那麼,那些混亂真的未必會發生。
只是可惜,劉盈死的太早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