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小偃6號

  第113章 小偃6號

  【華羅庚為同學們講述了勤奮的必要性,錢三強分享了自己做研究的經驗,艾思奇則闡述了唯物論與辯證法,培養學生們的哲學思想。]|I{•------» «------•}I|[

  「學點哲學的確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錯誤,做研究少走彎路。」李振聲如是說。從幾位科學家們所作的報告中,李振聲學習到了專業知識以及思想指導,獲益匪淺。

  李振聲所在的遺傳選種實驗館,分為遺傳組、生理組和栽培組三個部門,最初李振聲被分配到了栽培組,師從土壤學家馮兆林,研究如何改良土壤。

  與此同時,李振聲還收集了800多種不同的牧草,對他們的特性進行深入的觀察與研究。在日復一日的研究中,李振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現在問題來了,李振聲擅長的,可是小麥種植。】

  各朝代眾人:??!

  「這不亂套了嗎。這可是未來的中國什么小麥之父,這天賦不就浪費了嗎?」那人已經聽如入了神,早就把自己帶入了那個家境貧寒,但努力向上的李振聲,聞言頓時急了。

  【到20世紀50年代,李振聲迎來了將經驗轉化為實踐的機會。1956年,中央發出了走向西北的號召,李振聲放棄了中科院的良好待遇,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往西北的路程。

  幾天的長途跋涉,李振聲來到了陝西楊凌,一個貧窮、落後的小鎮。在那裡,李振聲開始了小麥育種的研究工作。自此,李振聲長達31年的西北生活開始了。

  1956年,中國農業發展遭遇了巨大的危機,小麥條銹病瘋狂蔓延,糧食產量大幅度降低。所謂「條銹病」,是農作物的一種流行病,他可以通過氣流傳播,具有流傳速度快、發病率高的特點。

  條銹病剛剛產生時,人們很難察覺,然而一旦大面積爆發,小麥就會減產30%到50%,對於一個小麥種植大國來說,這種疾病稱得上毀滅性的打擊。

  25歲的李振聲第一次面臨如此嚴重的農作物疾病,內心十分憂慮。條銹病誘發因素十分複雜,最根本的原因是良種培育速度慢,病毒變異的速度遠遠快於小麥良種的研究速度。

  而唯一能夠降低條銹病影響的方法,就是從根本上杜絕疾病的發生。深思熟慮之後,李振聲決定培育抗病良種,提高小麥對抗疾病的免疫力。

  此前李振聲已經研究牧草多年,他挑選出抗病性最好的長穗偃麥草。】

  各朝代百姓:???

  他們怎麼就有點看不懂了呢。

  不是在說小麥生病的問題嗎。

  這種病確實他們這些種小麥的也挺頭疼,挺絕望的。

  但是,但是……

  這跟雜草又有什麼關係。

  明朝。

  鼓勵自家陛下快去尋玉米的村長撓了撓頭。

  地中海的腦袋上儘是問號。

  「天幕,這是認真的……」

  他實在是無法想像,雜草還能跟小麥有聯繫的。

  「大概…是吧。」村民也有點不確定了。

  突然覺得,後世種的地,也許跟他們種的不太一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李振聲又為何關注地上雜草呢。

  因為想計劃通過基因轉移的方法,將牧草中的抗病性能轉嫁給小麥。基因轉移方法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困難重重。

  對此,李振聲也給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釋:「好比為小麥找一個牧草丈夫,因為是遠緣,就像馬和驢雜交的後代騾子沒有生育能力,所以讓小麥的後代獲得草的抗病基因,難度非常大。」】

  各朝幾乎難以置信自己聽見了什麼。

  後世農學家也太瘋狂了。

  這種想法是能實現的嗎。

  不,這種想法是人能有的嗎?

  趙過卻抬眸,目光灼灼盯著天幕。

  心中十分認可李振聲的大膽。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這種事情哪是什麼不敢想的。

  【李振聲的想法雖然大膽,但成功了。

  他又是如何成功的呢,我們細細道來。】

  一聽成功了,別管是哪個朝代,直接沸騰起來。

  天幕能不能別磨蹭,趕緊講了,快一點。

  雖然這雜草小麥想法過於瘋狂,操作也過於高端。

  但為了未來小麥不受「條銹病」所擾,他們也不是不可以一試。

  【研究雜交小麥難度極高,李振聲僅憑一人之力無法完成。不久後,他找到了植物學專家聞洪漢和植物病理學家李振歧。得到專業科學家的贊同後,李振聲大受鼓舞。

  他率領自己的團隊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開啟了漫長的實驗、失敗、再實驗的過程。

  研究中的困難曾經讓李振聲團隊大大受挫,質疑聲也從四面八方湧進來,有人說李振聲譁眾取寵,有人評價他異想天開,沒有人相信牧草和小麥能夠雜交。儘管實驗一次次失敗,李振聲團隊卻從未放棄。

  李振聲研究牧草與小麥的雜交需要資源,如果這個項目無法取得成果,將會被取締。

  振聲花費極大的精力研究遠緣雜交,同時也專注於近緣雜交,利用近緣的研究成果支持遠緣雜交,兩個項目同時推進,李振聲犧牲了所有的休息時間。

  皇天不負有心人,1979年,經過漫長的研究以及無數次的失敗,李振聲團隊還是成功地將偃麥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轉移到小麥中,研究出小偃6號,如此,小麥便擁有了牧草特有的抗病性。

  小偃6號在陝西首先進行實驗,以超高的產量打敗了其他競爭對手。不久後,小偃6號被陝西農業部門列為主要種植品種,新的雜交小麥開始小範圍推廣。

  後來,小偃4號、5號、81號等小偃系列小麥新品種橫空出世。小麥的抗病性大大增強,條銹病的問題也迎刃而解,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

  1980年,抗病新品小偃系列開始推廣,種植1.5億畝,相較於之前增產60億公斤。與此同時,小偃系列的其他良種也培育成功,累計70個,種植面積多達3億,增產75億公斤。

  小偃系列的研究時間太過漫長,未能早日解決糧食產量不足的問題,一直是李振聲的遺憾。是以,李振聲再次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究中,計劃用牧草雜交出顏色不同的小麥。

  →

  如果一個小麥的麥穗上有不同顏色的種子,科研人員就可以根據種子的顏色選出良種,不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小麥研究和種植的效率。

  李振聲的雜交技術,儼然形成了一個高產的小麥王國。

  小麥產量大大提高,農民們歡欣鼓舞,農田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吃麵,種小偃。」

  一時之間,小偃系列成為小麥良種中的明星,而小偃系列的培育者李振聲,也成為了農業界的紅人。

  李振聲的貢獻一傳十、十傳百,他也逐漸在農民心中樹立起威望。

  面對突如其來的榮譽,李振聲卻反應平平,他說:「我們今天能吃到發麵饅頭和麵包,應該謝謝大自然,也應該謝謝為小麥提供優良基因的小草。」

  李振聲聲名鵲起,卻依舊腳踏實地。他仍然奔波在麥田與實驗室之間,將培育良種、雜交小麥作為自己的頭等大事。

  有人曾經勸李振聲,小麥雜交進入了新領域,已經不用那麼辛苦。李振聲卻說:「真正為我打分的,是農民。」】

  秦朝。

  嬴政都有些羨慕了。

  後世怎麼什麼人才都有啊。

  最有意思的是,政府好像也是全力支持。

  他根本無法想像,一個31年才有進展的研究,自己真的會有那個耐心一直支持嗎。

  應該不會的。

  但仔細想想,還是要看到底是研究什麼的。

  如果是對大秦有價值,有意義的……

  31年……

  若是嬴政知道後世的一句話,大概會說,這研究,比他大秦的命還長。

  【小偃系列的研究時間太過漫長,未能早日解決糧食產量不足的問題,一直是李振聲的遺憾。是以,李振聲再次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究中,計劃用牧草雜交出顏色不同的小麥。

  如果一個小麥的麥穗上有不同顏色的種子,科研人員就可以根據種子的顏色選出良種,不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小麥研究和種植的效率。

  此次研究,已經積累了眾多經驗李振聲遊刃有餘,短短几年後,李振聲實現了小麥品種的顏色分類。依靠這項雜交技術,我國再次培養出50多個新品種,推廣面積高達3億畝。】

  各朝代百姓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如果真要說的話,那大概是,這樣的大佬,什麼時候他們這裡也能來一個。

  到時候,別說31年了,62年他們也等得起,只要能讓他們擁有那麼厲害的小麥。

  【雜交小麥培育成功後,中國的小麥種植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一沒有改變的是,是李振聲專注於研究的生活。他依舊穿著樸素的衣服,過著拮据的生活。

  以農民自居的李振聲始終保留著專屬於農民的質樸。李振聲沒有什麼愛好,不抽菸,也沒有娛樂活動。閒暇之餘,李振聲會四處散散步,去小麥育種基地看一看,偶然也會練習書法。

  投身於小麥雜交研究幾十年,李振聲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卻忽略了自己的家庭。於李振聲一家而言,團聚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儘管如此,家人卻從未抱怨,反而成為李振聲堅強的後盾。

  研究雜交小麥時,李振聲得知了母親病重的消息,他只照顧了母親一段時間,隨後再次回到實驗田。母親去世時,李振聲還在實驗室中做研究。

  2003年,李振聲的妻子因為腦溢血住院,此後便一直臥病在床。李振聲往返於醫院和實驗室,風雨無阻地照顧妻子,醫護人員都十分感動。妻子病情好轉後,李振聲便將她接回家中照顧。

  李振聲專門為妻子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在上面記錄了妻子病情的變化,如同對待自己的研究一般嚴謹。

  學術和生活上的壓力累垮了李振聲,他開始大把吃藥,卻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科研事業。

  1985年到1987年,小麥培育進入瓶頸期。在這幾年間,中國人民增長了5000萬,然而小麥卻沒有增長。李振聲對此十分擔憂,如果小麥培育、種植依舊沒有突破,最終坐吃山空。

  李振聲與其他農業科學家日夜研究,前往各地的小麥種植基地實地考察,尋求突破口。

  在河南封丘縣,李振聲發現,中低產田經過改良,小麥產量從400斤增長到了1000斤,僅1984年,這個小縣城就給國家上交了1.3億斤糧食。

  如果將封丘縣的經驗推廣,即便不能實現最大程度的增收,最起碼能夠保證糧食的增長。

  在國務院的支持下,李振聲率領400名科研人員深入黃淮海平原地區,治理中低產田。6年之後,全國糧食產量增加1000億斤,小麥生產終於突破了瓶頸。

  1995年,已經64歲的李振聲不顧眾人的勸阻,堅持前往海拔千米的生態站,山路顛簸,李振聲的身體已經十分疲憊,他卻渾然未覺。李振聲曾經說:「我甘心為科研獻出生命。」

  如今,李振聲院士已經90歲高齡,依舊風裡來雨里去,與小麥為伴。他是雜交小麥之父,和袁老一樣是「麥田」的守望者與拯救者,也是帶領中華民族走出饑荒,走向富足的民族脊樑。

  他是我們的英雄,我們的守護者。

  一生淡泊名利,為小麥,為國家,也為萬千華夏兒女,奔波著,忙碌著。

  正是有了他們,才有了今日盛世華夏。】

  唐朝。

  二鳳陛下覺得自己的思想都有些停擺了。

  都不知道該震驚,現代人能活到九十多歲高齡,還是該震驚那動不動上億斤的糧食。

  這種人才,是能真實存在在人世間的嗎。

  ……

  天幕下,各朝代都在沸沸揚揚討論。

  【李振聲的傳奇經歷就講到這裡了,下面本期第三個主角袁隆平先生。

  是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

  2019年又榮獲「共和國勳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