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龍虎榜

  第101章 龍虎榜

  宋朝。

  被點到名姓的宋神宗趙頊和王安石抬頭看了幾眼天幕。

  宋神宗心中頗有些猶疑,天幕專門舉了朕的例子,是單純的舉例子嗎?還是想要告誡朕什麼事情?難道朕的變法當真不合適嗎……

  王安石則是內心平靜,目光堅定,他一定要把變法推行下去!

  【說完了趙光義關於軍事民生方面的事情後,我們來看一看他在文治方面的一系列舉措。

  首先確實要聲明一點:趙光義雖然在軍事方面屢次失敗,國內也有王小波李順這樣的起義,還造成了嚴重的重文輕武問題。

  但在文治方面,趙光義也當得一句「文治天下」,從他這裡徹底完善了科舉制度,奠定了宋朝文官統治的基礎。】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自覺受到了天幕的褒揚,得到了上天的肯定——他的文德治世被蓋棺定論了!

  沒錯,他完善了科舉制度,也是他大力推崇科舉、擴大科舉錄取人數,又讓通過科舉的士子們能夠快速做官,這才打壓下去那些唐末五代以來武將驕橫無比的歪風邪氣!

  大宋的文官統治,是從他這裡打下基礎。

  趙光義心情愉悅,低聲自語:「大哥啊,你沒能做到的事情,還是我做到了。大宋的興盛綿延,也是要從我的文官制度開始。」

  嗯,至於前面的那堆形容,都當沒看見就行了,反正都已經發生了,也沒辦法改變。

  殿內的眾多大臣們也都喜氣洋洋,畢竟此時已經是淳化四年,時下立於大殿之內的官員們,不少都是趙光義大興科舉的受益者。

  就算還有對「文官統治」心有不滿之人,也難以與大勢潮流相抗衡。

  唐朝,貞觀三年。

  頗有種想什麼就來什麼的感覺。

  先前唐朝眾人就對後世朝代的科舉制頗感興趣,此時就來了個趙光義完善科舉制的內容。

  李世民和貞觀群臣們不由坐直了身體,越加認真起來。

  【太平興國二年,趙光義第一次開科,就是「龍飛榜」,共取進士一百零九人,諸科二百零七人,特奏名一百九十一人。

  太平興國八年開始,及第進士賜宴瓊林苑成為一種定製,隨後不斷發展。

  雍熙二年首次實行試官親戚別試製度,即另設考場,另派考官,這一迴避法後來也得到了推廣。

  同時,進士唱名賜第制度從這一科開始,也就是所謂的東華門唱名。日後韓琦對狄青的那句「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也是由此而來。

  端拱元年的貢舉確立了貢院制度。

  大致內容如下:省試前,由御史台派一名官員監門,在都堂簾外設立桌案,唱名給每個應試士子印試紙。

  閱卷合格,錄進士試卷供皇帝審閱,諸科則只錄姓名。皇帝御定以後,先各書姓名分散報捷,次日再放榜唱名。

  士子向皇帝謝恩以後赴國子監謁見孔子像,接著在瓊林苑舉行兩天聞喜宴,首日宴進士,次日宴諸科,都算是皇帝賜宴。

  宴罷及第者題名刻石於貢院,再由狀元牽頭,召集同科舉人擇日聚會,稱為期集,列敘姓名、鄉貫、三代,敘同年關係。

  最後登科之人赴吏部試判三道,稱為關試,作為吏部選官時的參考。

  而淳化三年,趙光義最後一次開科,也創新了兩個制度。

  一是對主考官實行鎖院制度,即考官在奉詔知貢舉時當場就入貢院,與外界隔絕往來,使其不能預先接受請託賄賂。

  二是殿試時首次實行糊名考校法,即把舉子的姓名籍貫糊去,防止徇私舞弊,這一制度後來也推廣到科舉制的各種考試中。】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讚許地點頭,放鬆身體,坐了下去。這都是他的功績啊!先前的科舉,林林總總的,都頗為雜亂,都是他一力主導才形成了種種制度。況且,自隋文帝開始科舉以來,錄取的人數實在是少,導致科舉不過是名頭好聽的一種選才方式,就連他的兄長,每科錄取的士子也人數不多。

  這如何能夠真正使科舉制度起作用?

  也是他趙光義,大幅度擴大了錄取人數,這才使得科舉的觸角延伸至朝堂天下各處,把科舉制變成了真正的科舉制。

  宰執重臣們也俱都與有榮焉。雖然目前占據朝野重臣位置的仍有一些非當今官家的科舉出身,但也有不少已經換上了太平興國二年以來錄取的士子們。況且,這些年的科舉,也不乏已經為官之人去考,只為了獲取一個好名頭。

  再者,聞喜宴後,同科士子聚會,那可已經形成了不少基於鄉貫、同年、師承的群體,密不可分,就是為了此,他們也必然要讚美並堅持推行如今的科舉制度。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吩咐身邊侍從將這些關於科舉制度創新的要點一一記下,畢竟他大宋早已決意大力推行科舉制度,他本人也一直在舉行科舉,這些新制度眼下就可以紛紛施行,不存在什麼阻力。

  不像唐時,尚有勢力龐大的世家貴族,對科舉的推廣加以阻撓。

  接著,他又注意到了一句話——「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

  這看似是在讚美科舉士子,但一個「乃好兒」的定論,似乎又有些許不妥。韓琦必然是一個科舉出身之人,但那狄青又是何人?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稱帝建國後,也沒有落下科舉。雖然在場的心腹重臣們目前仍有不少是老臣出身,但他們家中也有子侄參與科舉、獲得官身,自是對科舉持有肯定態度。

  何況,經過兩宋數百年的科舉制度、文官統治,到了如今,科舉仿佛已經成為了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既然天經地義,那又有什麼可疑問的?

  也是由此,不少人對於趙光義的態度轉變不少:「宋太宗雖於邊事不利,但確實完善科舉,此事功在千秋……」

  皇子們對此倒是沒有大臣們那麼大的感觸,畢竟他們又不會參加科舉。

  朱標道:「但是不管如何,宋太宗對科舉各方面制度的完善,確實為朝廷大大增加了選拔人才的渠道、數量和便利性,這對於我們大明也是有利的。」

  唐朝,貞觀三年。

  「賜宴,迴避,唱名,鎖院,糊名……」李世民細數著趙光義的幾個創舉,與唐朝的現狀相對比,打算看看有幾個能夠直接、或者稍加改變後運用到唐朝科舉上。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進言道:「陛下,臣以為……糊名,恐怕有些困難。」賜宴唱名自不用說,這種榮譽性的內容加上不算麻煩;迴避和鎖院,雖然有些困難,但也不是不能推行下去。可是糊名一事,大約會很艱難。

  畢竟,就算迴避、鎖院了,但只要名字不糊,那世族子弟的錄取不還是十拿九穩嗎?

  至於賜宴和唱名,雖然是為了提高這些理論上是從基層上來的科舉士子的地位,但按照唐朝的現狀,參加科舉的也大多是有些家底的子弟們,地位提升就提升了唄。

  李世民眉頭緊皺,他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但對於世家的分化消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事情。

  他提起了趙光義另一個至關重要的舉動:「宋太宗的科舉錄取人數很多。」

  其實何止是很多,和隋唐時期相比,單單一個進士科都可謂是翻了數倍。

  「進士科顧名思義,那諸位覺得諸科和特奏名又是何種科舉名目?」

  杜如晦道:「我大唐的諸科是指科舉的所有科目,但宋朝應當有所改變,神跡先前把進士科單獨列出,那諸科或許就是除了進士科以外的科目總稱。特奏名……用到了特字,或許,是特許出身?」

  其他人都比較贊同這個推論,邏輯很通順。

  殿內李世民和明白唐朝情況的人都有幾分遺憾,畢竟,宋朝的文官統治是建立在趙光義開始大幅錄取士子的基礎上,可是他們大唐,想要大幅提升科舉錄取人數也並非一件易事。或者說,想要大量的非世族出身的科舉士子並不容易。

  而沒有足夠的備用人手,一切都是空談。

  【趙光義在位期間,錄取的士子人數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單論進士科一科,錄取人數最多的一榜是淳化三年,高達三百五十三人;最少一榜是太平興國三年,但也有七十四人。這樣的人數不用說和隋唐時期對比,單單比宋太祖時期就高出數倍。

  除了大幅擴張錄取人數外,趙光義還對士子們大力授予官職,甚至還給予升遷優惠。

  要知道,唐朝雖然施行了科舉,但進士們往往並不能夠立刻得到官職,還需要等候機會。

  但趙光義不同,一旦成為進士,立刻授予京官;同時,對進士出身的官員們多加照顧,例如太平興國二年第一次科舉的士子中,呂蒙正在七年後位至執政,十二年後更是成為了宰相。

  通過大幅擴張錄取人數、大力扶持科舉出身的官員,趙光義成功使科舉在朝野上下落地生根,讓科舉出身的官員占據了從中樞機構到州縣幕職的大小官位。至此,宣告了宋朝文官統治的真正確立。

  對了在這裡要提一下太平興國五年的科舉。這次科舉的進士有「龍虎榜」之稱,從中走出了數位一流人才,先前提到的張詠,日後位列宰輔的寇準、李沆、王旦、向敏中等人都是從這一科進士榜中走出。】

  宋朝,淳化四年。

  聽著對自己的種種誇讚,對自己各項功績的列舉,趙光義的心仿佛已經飛上了雲端。

  直到最後,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榜?

  他來了精神,先前他知道張詠和寇準都是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時,就打算等神跡結束後去翻一翻那一次的進士名錄,找一找是否還有一些人才可以提拔提拔。

  沒想到,神跡就給他指出來了。

  不愧是「龍虎榜」!

  不過,天幕說的是「等人」,那說明除了這幾人之外,可能還有好苗子。想到此處,趙光義覺得自己等不到天幕結束後再翻名錄了,他現在就要看一看。

  於是,他吩咐一個侍從去將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名錄給他帶來。

  唐朝,貞觀三年。

  明白唐朝現在情況尚需等待的眾人,對於趙光義如此堪稱放肆地扶持科舉,都有幾分羨慕之意。

  這麼多人手!從中樞機構,到州縣幕職,可以說是囊括了全國上下,觸角遍布各層。有了這些,還擔心不能推行科舉嗎?還擔心不能削弱甚至杜絕那些世族勢力嗎?

  至於後來像明朝一樣的文官群體,那是另一回事兒,畢竟不是世族了。

  何況,像是這太平興國五年的「龍虎榜」,李世民也眼饞啊!這麼多人才……

  就以趙光義這個錄取人數,總也能發掘一些能夠擔當大任的人才,這可比世族的人口基數大多了。

  可惜了,大唐還不能這麼放肆,得慢慢地,施行當下的科舉的同時,逐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宋真宗趙恆也頗為感慨:「太平興國五年的龍虎榜啊,確實為大宋發掘了不少棟樑之才,不止於爹爹有功,於朕也幫了大忙。」

  明朝,洪武年。

  殿內亦有一些文臣陷入了對宋朝的追思,沉浸在了對宋朝那個文官治理天下的時代的懷念中。

  那是文人士子的天堂啊,多好的日子!哪像如今……悄悄看一眼朱元璋……如今的萬歲治下,可難以再找到宋朝那樣的美好生活了。

  【順帶一提,宋朝能夠如此廣泛地推行科舉,離不了從前的世族們大多都已經消亡的結果,這個消亡,不是指勢力衰落,而是徹底消失。

  勢力的衰落,從貞觀到開元就已經逐步開始了。

  而能夠達成門閥世族徹底消亡的成就,還是要感謝一個人——黃巢。

  他率領的農民大起義,除了進一步推動了唐朝的滅亡,還從物理上消滅了為數不少的門閥士族,可以說是為後來者掃平了道路。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韋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