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阿布都拉哈殺掉的伯克,正好給納敏夫帶來的新人騰了位置。至於沒被殺的那些貴族,暫且一切照舊。納敏夫安排了一大批聯姻,在兩批人之間建立聯繫。
黑山派和白山派打得就夠熱鬧了,納敏夫又安插了這麼一大堆哈乃斐派的,真是其心可誅。不過對於普通農民來說,以他們的學問也分不清伯克是不是異端,只要不干涉他們的風俗習慣,就不要緊,而這些陝西來的軍官早就習慣連燒香拜佛都不干涉了。對於農民們來說,租稅減少了,勞役減少了,這是實打實的。
納敏夫依舊允許伯克世襲,繼承人要到葉爾羌為質。廢除了強迫農民勞動的制度,在租稅份額上也做了調整,阿勒克圖對伯克的人身依附情況也有所改善。
世俗貴族只要不罪大惡極,都是要團結的,宗教貴族就不見得了,納敏夫尤其不能允許類似門宦的群體出現。
好在難對付的人在之前的動亂中已經死得差不多了,納敏夫因「阿勒克圖」有奴僕的含義,首先引用教義,禁止寺院役使阿勒克圖,把寺院的土地都分給了那些積極投靠自己的本地伯克。他從陝西帶來的新伯克只吃絕戶,絕不搶寺院和活著的伯克的土地。
經濟基礎切斷了,事情就好辦得多了,原本這一步根本無法完成,但是趁著阿布都拉哈奪權的亂局,納敏夫突破了這最難的一關。教職人員也不是鐵板一塊,接下來就得使水磨功夫,慢慢分化瓦解了。
有人建議把一批有名望的人都拘到哈密監視,但納敏夫拒絕了,那裡離甘肅太近,他怕出事。要是比勾結官府,比如何當地主,可持續地剝削,把自己的家族發展成文武教商四條路全占的大家族,陝西的回教軍官們經驗豐富,遠勝於屬於蘇菲派的白山派和黑山派,可要是比傳教,他們差得太遠。明朝的回族官紳太依賴世俗政權,從不走基層路線,傳教能力太差。這也不能怪他們,他們要是敢走基層路線,早就被大明剿滅了。
納敏夫還特意帶了一批肅州的回族軍官到農村參觀了一下,仔細講解了一番這裡的傳教工作是怎麼做的。看得這些位冷汗直冒,紛紛立下軍令狀,在嘉峪關一帶嚴防死守,絕不放一個教士進關。他們和漢人、蒙古人、藏人這些異教徒可以混居數百年相安無事,可要是異端來和他們爭奪信徒,那可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了。
納敏夫不干涉信仰自由,但是他規定兩個教派以嘉峪關為界,誰也不許越界傳教,就連在葉爾羌做伯克的那些哈乃斐派信徒也不許向自己的屬民主動傳教。看起來是不偏不向,但就兩派的傳教能力來說,納敏夫的這個政策就如同告訴一個比孔子還高的人和一個比晏子還矮的人:你們倆不許打架。偏向誰是很明顯的。
處理完這一切,納敏夫把老婆孩子和軍隊留在了葉爾羌,帶著衛隊返回了陝西。
納敏夫把上項事對武愫簡略說了說,如果是別的君主,武愫肯定是要反對他這樣大費周章地干涉西域事務的,但納敏夫自己就是個蒙古人,和他說什麼「王者不治夷狄」那不是扯淡嗎。
「哈哈哈!王瑾這傢伙幹得不錯啊。」納敏夫翻閱了一下這段時間西安送來的邸報,「原本還擔心我不幫忙,他們會不會有什麼危險,他們打得不錯嘛!打得不錯嘛!」
武愫還是忍不住說:「大帥,陝西雖有關河之險、精兵猛將,然連年災疫,民生凋敝,實不足為大業之資。我軍欲圖大舉,當進關東,興農桑才是,雪山、西域邊角之地,縱有馬匹、硝石之利,不能取糧養軍,終究難濟大事。若待清、闖、曹、西四方分出勝負,陝西一省之力,豈能與天下抗衡。」
納敏夫聽得連連點頭,要是從爭奪天下的角度來說,武愫說得一點都沒錯。如果從一個打算做皇帝的封建軍閥的角度來考慮,納敏夫跑去葉爾羌這一趟純屬吃飽了撐的,他應該趁著皇太極大戰闖曹聯軍,渡河直取太原,以汾河谷地的糧食養軍,伺機爭奪天下,這才是最正常的想法。如果人品低劣一些,背刺李自成或羅汝才,搶他們的地盤,也不失為一個有利可圖的選擇。
但納敏夫想的遠不止這些,有些事情他必須趕快做。他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者會是誰,將來做皇帝的除了李自成不會再有別人。另一時空的納敏夫對李自成的了解不算多,但既然王瑾選擇輔佐李自成,而且已經打下半個中國了,那也就沒什麼懸念了。
他根本就沒想過和李自成爭天下,肯定打不過,不用白費這個力氣,但作為順天安民營的大元帥包從胥,投降也不是個辦法。這個職務已經是皇帝候補了,一般來說,失敗了就得死。因此,納敏夫要給自己換一個李自成必須接受他投降的身份,而這個過程也正是實現他從一開始就想追求的真正目的的過程。
「行,肅州的事,先生做得很好。還有些別的事情,我已安排人和先生交接了。我得趕快去蘭州,走之前交代鞏焴辦的事,他應該辦得差不多了。」
「王爺,這五瘟使者廟,下官本已下令拆除了,只是此地刁民頑固,遲遲不動手,這個……」濟南知府張錦弓著身子諂笑著說。岳託打斷了他:「好好的廟,為什麼要拆?」
張錦一時語塞,兩年前清軍攻打濟南,多爾袞在濟南城下死於天花,濟南官紳百姓便立五瘟使者廟紀念,這是人人盡知的事情,這要他怎麼和岳託解釋。
岳託說:「你身為地方官,搗毀淫祀本是分內之事,然這五瘟使者乃是隋朝時便立官廟供奉的正神,此廟亦是前明的官府所建,怎能說是淫祀,焉能隨意拆毀?真是胡鬧!」
岳託不大看得上張錦這個蠢才,他本是涿州的知州,和大學士馮銓一起縣城投降,才被提拔為知府,並無多少真實才幹。這五瘟使者廟確實隱含敵視清軍的意思,但濟南老百姓又沒立個石碑,刻上「多爾袞斃命於此」,用合理合法的祭祀來發泄情緒,憑什麼拆?讓那些心懷不滿的人到這裡上炷香出出氣,總比讓他們憋在心裡,最後惹出更大的事要強。
更何況,多爾袞死了,岳託沒樂出聲來就算有禮貌了。
多鐸在魯南鬧得著實不成話,皇太極下了令,讓多鐸和阿巴泰都到衛輝的行宮與他會齊,山東的事務由岳託負責。
山東是重要的糧食產區,但現在不僅不能提供軍糧,反而牽制了清軍大量的兵力用於鎮壓各地義軍。許多地方的清朝官員政令不出城門,甚至有的縣城都被義軍攻破了。岳託的任務就是來一次「治安強化」運動,穩固清朝在山東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