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王瑾對清朝內部事務的了解,想到這些並不困難,但是他對於皇太極太過重視,反而讓他忽略了這些方面。閱讀М
這樣一來,就很尷尬了,皇太極和羅汝才對於現在決戰都缺乏興趣,這仗還怎麼打?
不過皇太極之前的分析有一個漏洞,羅汝才雖然現在和清軍決戰沒什麼好處,可他如果拖下去,恐怕更沒有好處。
李自成攻下廬州的消息已經傳來了。李自成的兵力是右營、衛隊和江西衛戍部隊六個標,總計三萬餘人,洪承疇調集了自己的秦軍舊部及左良玉部,加上他的督標,大約有五萬人。
吞併了南直隸的一些小股部隊,又抓了些壯丁之後,秦軍的實力有所恢復,曹變蛟、賀虎臣、馬科三部都有了六七千人馬,然而在和李自成交手之後,他們卻顯得出奇地孱弱。
經過了三年的換裝、訓練,現在的闖軍就如同一堵會移動的銅牆鐵壁,沒有任何一處明顯的短板。秦軍原本用來對付闖軍的那些技巧全都不管用了,而闖軍從以精銳的騎兵、重步兵為核心力量轉型成了火力為主,更讓他們不適應。
更糟糕的是友軍的表現。馬科自始至終只是做做樣子,見局面不對,他是第一個開溜的,左良玉部下出身的那些小軍閥更是各懷鬼胎,誰也不肯拼命,重擔都壓在金聲桓、曹變蛟、賀虎臣三鎮身上。
金聲桓占了左鎮傳統的便宜,幾次進攻無效之後,他的部下再也不肯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了。而曹變蛟、賀虎臣因為對部隊的掌控能力很高,反而吃了最大的虧。洪承疇的督標在後壓陣,自始至終沒有投入戰鬥。
一番激戰過後,明軍倉促撤離廬州,逃回鳳陽,在鳳陽集結的明軍只剩下了四萬人。其中曹變蛟、賀虎臣兩部損失最重,傷亡逃散過半。
真正戰場被殺的,其實也就兩三千人,但是有大量的明軍士兵被俘或逃散。被困在中原數府之地,明軍的士兵和中下級軍官很多都喪失希望了,不過,洪承疇對此倒並不在意,曹變蛟和賀虎臣這兩個狂熱的忠明派發言權下降,對於他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果李自成沖不過洪承疇這關,那麼羅汝才再等一等是有利的,可是現在看來,洪承疇根本擋不住李自成。那麼等到李自成一路北上,和劉宗敏會師,攻擊歸德,羅汝才這邊的輸贏就都沒有意義了。敗給清軍,則首先河南失守,若勝了清軍,則太行山以東盡屬李自成,羅汝才最多搶到山西,如何能再與李自成爭天下。
皇太極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之前的判斷是基於闖軍實力比明軍略強的估計,但是經過岳託和王瑾對交手,皇太極發現自己之前的判斷有誤,殘明的軍隊恐怕已經無力抵擋李自成,羅汝才在這樣的局面下很可能採取更激進的策略。
雖然王瑾想的是速戰速決,可皇太極根本不給他這樣的機會,闖軍多次小規模的襲擊,都被清軍打退。
王瑾預計的缺糧局面目前還沒有到來,田見秀、李自敬調配帥府管轄下的商人們,不斷將糧米運到前線。如果僅僅是供應軍隊,其實扛得住,可王瑾掐指一算,明年春荒應該依舊災情嚴重,到時候河南老百姓成批餓死,再鬧出農民起義來,那可就丟人現眼到姥姥家了。因此,闖曹聯軍手上必須掌握大批糧食。
此外還有郭應聘、李茂春、牛成虎、高汝利四營的人馬,這些人其實至少可以裁掉一半,但他們現在還是獨立的反王,不可能裁軍。既然羅汝才不許他們劫掠,那麼也就只能供應他們糧食,而羅汝才的糧食還不是要從闖軍手裡買。
按照王瑾的估算,以目前糧食的轉運速度,恐怕堅持不到明年夏糧登場,何況南方也不能無休止地運糧北上,湖廣的糧食被大量徵購,已經嚴重影響了糧食價格。闖軍現在還有錢,沒有直接剝農民,這種影響對於社會安定的衝擊不算特別劇烈,可總不能一直這樣。
而在明統區,已經搞出了「餘糧徵集」制度,強行收繳百姓家中存糧,小規模的反抗頻頻爆發。羅汝才和王瑾都是搞農民起義的專家,可他們此時卻不敢派人去發動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管開封、歸德的老百姓發動多大規模的起義,五千清軍都足以將他們殺戮殆盡,闖曹聯軍的主力難以短時間內擊破清軍,起不到配合他們的作用。
這樣一來,曹營的統治區就要接納大量從明統區逃來的難民。羅汝才的態度很明確:「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雖然台詞好像串台了,但也沒人反對他,畢竟曹營守土不流的時間尚短,還沒真的轉型成封建軍閥,要是在這個時候就把農民拋棄了,是要亂自己的根基的。而皇太極卻很從容,真要是開封沒糧了,他退回河北就是了。
皇太極不想打,羅汝才和王瑾沒法打,如果他們繞過圃田澤去進攻開封,也不是不行,明清聯軍如果迎戰,正好決戰。怕就怕他們不決戰,放闖曹聯軍過去,這樣一來,闖曹聯軍無法就地籌糧,屁股後面就會拖一條長長的陸路補給線,隨時可能被切斷。鄭州到開封之間地形平坦,固然有利於進軍,卻也方便清軍從任何方向迂迴進攻。清軍手上掌握大量船隻,隨時可以退回河北,闖曹聯軍卻不能放棄鄭州,因此也只能在這裡陪皇太極耗下去。
皇太極打算耗到豪格攻下山海關,而闖曹聯軍絕不能等那麼久,趁著豪格還被孫傳庭牽制,越早和皇太極決戰越好。無論是闖曹聯軍還是明清聯軍,他們的財力都是有限的,士兵也不可能無限續航,等到明年春天,無論仗打成什麼樣子,都得後撤休整了。
不過闖曹聯軍的將領們都清楚,轉機馬上就要到了,那是一個他們都無比熟悉的,都曾經利用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