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扭過頭去,不去看哭得撕心裂肺的死者父母。這場喪事的錢有一半是他捐的,可他還是覺得好像自己心裡有愧似的。
知縣大人正在慷慨激昂地發表講話:「關寧軍民十餘萬,尚在奮勇殺敵,崇禎昏君甫聞東虜入塞,即抱頭鼠竄,不發一矢,將京畿拱手讓於韃虜,比當年的石敬瑭、趙構還要無恥。殺顏君者,清兵也,謀之者,實崇禎也。自七百年前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幽燕之地淪於腥膻四百三十年,直到明朝開國,這才光復,誰料到二百七十年後,竟又被洪武之子孫棄如敝履!如今昏君到了開封汴梁,金兵也跟著南下,這靖康之恥,眼看又是不遠了……」
知縣是湖南人,還有個雲騎尉的爵位,很顯然,他是在湖南礦工起義的時候就入伙的窮秀才之一,對於崇禎皇帝當然不會有任何好感。許都此時還沒挨過社會的毒打,聽這話還是不大順耳。
知縣的官話說得不太好,本地方言更是一句不會,所以還得有人翻譯。一般百姓聽個一知半解,但是像許都這樣比較有見識的人則暗暗心驚,就算知縣的話有故意抹黑崇禎的成分,但京城丟了這麼大的事總不會是假的。
許都低聲對陶然說:「煥卿,縣尊這話有幾分真?」他是個率性之人,有疑惑就直接問,懶得對陶然藏著掖著。陶然說:「你把裡面罵人的話去掉,就都是真的了。」許都說:「要都是真的,這罵得也沒什麼不對了。」
許都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在急速刷新,天下到底要向何處去?大明、闖營、西營、曹營、東虜,五方勢力現在交錯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敵友難辨,人鬼難辨,自己空有抱負,在這個亂世中究竟能做什麼呢?
大明的合法性,在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的衝擊下,正在讀書人的心中逐步瓦解。
紫禁城中的武英殿上,皇太極俯視著下面的一眾降官,為首的是已經變成大清內閣首輔的張四知。崇禎的其他四個內閣成員中,蔡國用本就年老多病,乾脆服毒全名;范復粹逃出了京城,卻沒去開封找崇禎,直接跑回山東老家當山民了;魏照乘下落不明;只有姚明恭一個人逃去了開封,成了無可爭議的內閣首輔。
入塞之前,清朝的內閣本有剛林、范文程、希福三人。招降了張四知後,皇太極直接提拔他為首輔。吏部尚書謝升投降,入閣。此外,又有閹黨舊人馮銓前來投靠,也得以入閣。
京師的明朝在職、待業官員接近三千人,皇太極接收了大約兩千。有的人其實也想跑,但是皇太極來得太快,沒來得及跑,便稀里糊塗地投降了。自殺或者率領家僮奴僕奮起抵抗的有一百多人,當然那些抵抗者很快就被鎮壓了,當場殺死了一些,又俘虜了一部分。
前不久,大同、寧武守軍向清軍投降了。大同巡撫葉廷桂在清軍入塞前就已經因病乞休,新巡撫還沒到任。大同副將姜瓖殺代王全家,以其金帛獻於皇太極。皇太極知道姜瓖肯定私藏了許多,但不僅沒有絲毫追究,還加姜瓖為山西提督,命其招撫晉南,所獻財物也抽出一份送回大同,賞賜山西降軍。
對於自己的兄弟子侄,皇太極很「苛刻」,不斷地敲打他們。因為這些人既是清軍的骨幹力量,也是妨礙皇太極集權的威脅,只有把他們訓練得又聰明又老實,大清的江山才能穩固。而且,這些人是「無路可走」的,皇太極難道還害怕代善、阿濟格或者多鐸投奔崇禎嗎?但是姜瓖、孔希貴這樣的人不同,崇禎靠不住,他們可以投大清,大清若是靠不住,他們還可以當流寇,怎麼都有光明的前途。所有,對他們要不吝高官厚祿,著意拉攏。皇太極已經創設了綠營制度,塞內新降明軍基本上都編入綠營,官職一如明軍。
https://
對於明朝的文官,皇太極著意招攬,但是對於勛貴和太監、錦衣衛,他重拳出擊,將京城所有勛貴及高級宦官的家產全部抄沒。多爾袞在另一時空還假惺惺地優待勛貴,因為南京的勛貴還有些勢力,多爾袞得為招降他們考慮,現在南京勛貴已經被張獻忠幹掉了,皇太極也沒必要對北京勛貴客氣了。除了恭順侯吳惟英的弟弟吳惟華等少數及時投靠的勛貴子弟,其他勛貴全部變成了庶人。清軍不像農民軍那樣和這些吸血鬼有深仇大恨,所以夾棍就省了,只要錢,不要命。
山東巡撫王永吉向清朝投降,皇太極仍命他為巡撫,同時派兵進駐德州、濟南。登萊巡撫楊文岳尚無動靜,然而,山西巡撫孫元化卻斬了清朝的招撫使者。
針對目前的情況,皇太極制訂了一個計劃。
多鐸、阿巴泰、岳託率領關外清軍經蒙古大舉入塞,錦州方面只剩下碩託、杜度統率的約一萬五千清軍和一萬朝鮮軍,圍困錦州,讓守軍無力出擊即可。松山副將夏承德等人降清,清軍又增加了不少人力,在錦州戰場上總計有三萬餘人。寧遠、前屯等地守軍就算前來解圍,也打不贏。
塞內的清軍,一共分為五路。
第一路,豪格率領清軍一萬一千人,連同綠營和蒙古兵,約三萬人,繼續猛攻山海關。那些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西洋船讓皇太極感到隱隱的不安,孫傳庭必須儘快解決。但是當地正在鬧災,之前又被清軍殺掠,瘟疫剛息,籌糧困難,也沒法再集中更多部隊了。
第二路,阿巴泰統率清軍三千,加上綠營和蒙古兵,共萬餘人,向登萊半島進發,這裡的明軍陸戰力量不強,阿巴泰的兵力足夠把他們堵在半島上逼降或消滅。
第三路,岳託統率清軍約一萬三千人,加上綠營和蒙古兵,共三萬餘人,出征山西,目標是消滅孫元化部,占領山西全境。
第四路,多鐸率領清軍一萬,加上綠營和蒙古兵,共兩萬餘人,出征山東,目標是攻下徐州。
第五路,皇太極親自率領清軍約兩萬三千人,加上綠營和蒙古兵,總計約四萬人,攻擊豫北的衛輝、彰德、懷慶三府,給開封城內的崇禎造成兵臨城下的壓力。
京城留守由阿濟格負責,留下清軍大約五千人環繞京城駐紮,其餘各地的駐防均由綠營負責。
與從瀋陽出發時相比,清軍的野戰部隊增加了近四萬投降明軍組成的綠營,這之中有半數已經剃髮成為漢軍旗人。不過他們的戰鬥序列還在綠營,只是給了旗人身份,有和其他旗人通婚、擔任一些只有旗人才能擔任的職務、子嗣進入旗人官學就讀等權利。在這四萬人之外,還有許多明軍成為綠營,擔任衛戍任務。
京城的街道很平靜,皇太極並未像多爾袞那樣大規模驅逐京城市民出城給旗人騰房子,只是讓部分旗兵住在城內各處被沒收的宅邸。其他旗兵分駐周邊的清河、沙河、昌平、順義、通州、盧溝橋、良鄉等地拱衛京師。除了多了造型詭異的辮子兵在街上巡邏,京城倒是一切如常,甚至還有人有心思準備過年。
然而,今年漕糧沒有送達的惡果就快要顯現了,皇太極之所以兵分五路,一來是他真的瞧不起明軍的戰鬥力,二來是為了分散就糧。
崇禎十三年的春荒,已經在逼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