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生存還是毀滅

  闖軍的野戰部隊集中在前線,往回調太麻煩,同時也沒這個必要,雲貴明軍那點戰鬥力,犯得上讓五營野戰軍翻山越嶺去打他們嗎?此次出兵的兵力,都來自湖南、兩廣兩省的衛戍部隊。

  湖北和江西被闖軍拿下之後,湖南已經徹底變成後方了,因此可以大規模抽調衛戍部隊。李自成下令湖南制將軍的直轄協抽調兩個標,從湖南九府的九個駐防標中各抽調兩個隊,組成六個標,八個標共計萬餘人。

  廣西衛戍部隊有防範越南的任務,廣東的駐防部隊也有海防任務,所以不能抽調太多,都只抽調直轄協的一個標和各駐防標的一個隊,廣東南雄府和廣西梧州府的駐防標多抽調一個隊。廣東兵編為五個標,廣西兵編為四個標。三省兵馬加在一起,總計兩萬三千餘人。

  制約闖軍動員能力的早已不是人數,而是財力。浙、鄂、川三省尚不能為闖營的整體財政輸血,稅得年終才能收上來,追贓助餉所得供應在當地建立官府和衛戍部隊的開支尚且難以應付,都不能支援野戰部隊的開銷。目前張獻忠和羅汝才擋在北邊,阻攔了闖軍的擴張方向,短時間內,闖軍很難再搶到更多地盤了,所以,闖軍將更多的經費投入湖廣和浙江,在現有地盤求穩更重要。

  主力部隊一旦開始進攻,就是日費千金的怪物,趁著他們暫停進攻,在湖廣、江西休整的機會,湘粵桂部隊才有財力去打貴州。這些衛戍部隊的裝備和訓練都趕不上主力,但也有正常明軍的水平,軍官也都是有經驗的老兵,在衛戍部隊立功機會少,得知前線大破洪承疇的事情,這些人都急不可耐了,許多人都在琢磨如何往野戰部隊調動。一聽說打貴州,接到調令的人歡欣鼓舞,負責留守的多哀嘆封爵無望。

  之前劉芳亮入黔之役,打得當地明軍毫無還手之力,除了地形複雜、土司勢力深厚的問題可慮之外,明軍的抵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眾將士大多認為,這一仗不僅是要拿下貴州,而是要一直打到雲南去,徹底安定後方。

  入黔之役由田見秀掛帥,這一戰打得主要不是軍事,而是政治。在興利除弊、安撫民心方面,田見秀比其他闖軍將領都要強,甚至比王瑾更強。王瑾在基層工作上做得比田見秀好,但是在籠絡中層乃至安撫土司方面,田見秀都比王瑾做得更好。

  劉新宇統率湖南兵,吉慶玉統率廣西兵,李荊楚統率廣東兵,三人都掛果毅將軍銜。

  田見秀手下既無強兵,也無名將,帶著三個之前只負責剿匪的將軍就帶著衛戍部隊去打雲貴了。但是闖軍上下都覺得,這事的難度和剿匪也差不多。白杆兵已經被劉芳亮打垮了,至於貴州巡撫吳兆元、偏沅總兵閔一麒之流的兵馬,根本不值一提,只要對待土司小心一些,別在陰溝裡翻船,雲貴不足為慮。只待中秋一過,雨水止歇,就要大舉進兵。

  但隨著秋天的到來,開始行動的不僅僅是闖軍。

  「秋高馬肥」這個詞,伴隨著中原與草原幾千年的恩恩怨怨。春夏是馬匹繁殖的季節,而冬天要轉場越冬,所以秋天是最適合遊牧民族作戰的。清朝雖然不是遊牧民族,但也依靠馬匹作戰,秋天的氣候對其士兵的健康更有利,秋收之後,就地搶糧容易,因此,清軍也願意選擇在秋天出動。

  https://

  崇禎十二年八月初一,皇太極從瀋陽出陣。每牛錄出甲兵四十人,再加上隨征的旗丁和跟隨主子上陣的包衣,總兵力高達八萬。一般來說,清軍在極重大的的軍事行動時才會要求每牛錄出三十甲兵,每牛錄出四十甲兵是前所未有的事。同時,又徵發外藩蒙古科爾沁、敖漢、奈曼、巴林、扎魯特、翁牛特、喀喇沁等部多達四萬人,可以說得上傾巢盡出。明末頻發的自然災害對蒙古人的影響也十分嚴重,這些夾在明朝、清朝、察哈爾之間,屢遭天災人禍的蒙古部落都快窮瘋了,入關劫掠的熱情十分高漲。

  甚至還有一萬朝鮮兵被徵召來參與此次行動。儘管朝鮮君臣一再哭訴,稱朝鮮南部爆發了奴僕暴動,日本最近也不太平,但皇太極嚴令他們必須出兵,清朝會解決這一萬人的糧餉,不得再討價還價。經過清軍兩次入寇,朝鮮君臣對於清朝已經十分恐懼,國王李倧最終還是答應了皇太極的要求,只是出兵時儘量偷工減料,除了兩千鳥銃手之外,其他多為老弱。

  原本皇太極還要徵調朝鮮的水師,但朝鮮方面說,全羅道的水師營地被叛亂奴僕襲擊了,實在無船可派。清朝調查之下,發現確實如此,只好作罷。

  隨同皇太極出征的親貴大將有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饒余郡王阿巴泰,武英郡王阿濟格,穎郡王阿達禮,貝勒杜度、岳託、碩託等,留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守備盛京。清朝之精兵猛將,幾乎盡數出動。

  越過遼西走廊,直接在關內占領土地是非常危險的,關內、關外的兩支軍隊不可能通過蒙古保持穩定的聯繫。正常情況下,皇太極是不會這樣做的。然而只有占領了廣闊的華北平原,才能籌措到和流寇全面開戰的財力。否則的話,倘若像元朝末年那樣,待南方三大流寇被其中一人統一,北伐京師,那個時候清軍再進關,就是以區區一個遼東對抗一個掌握全國的新興政權。對方以極有求戰欲望的上升期軍隊和相對於清軍來說近乎無窮無盡的人力、物力、財力壓向幽燕一隅,清軍縱然人人三頭六臂,又如何能夠抵擋。到那時,進關恐怕就要變成進棺了。

  滿洲人的存亡同樣在此一戰,勝了,那就是君臨天下,敗了,就算流寇不進行報復性的屠殺,單單是戰場陣亡也足以讓這個民族煙消雲散。皇太極差不多帶了全族三分之二的成年男性入關,隨征旗丁中承擔木匠、鐵匠之類的輔助工作的人中甚至有十二三歲的孩子、五六十歲的老人。這支軍隊一旦覆滅,滿洲人便有亡國滅種之禍。

  此時,在錦州城頭望著漫天黑雲一般湧來的清軍的金國鳳,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接下來,自己的民族是生存還是毀滅,自己又將在其中承擔什麼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