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行軍之弊

  蕭山捧上一封信:「陸掌柜來信了,他說在嚴州為當地官吏迫害,日子過不下去了。浙江巡撫熊奮渭為了組織團練,對抗我軍和西軍,鎮壓奴僕,預收賦稅,暴斂橫徵,農夫商賈皆深受其害。奉化有胡乘龍在雪竇山占山為王,自稱『天萌國大將軍』,改元『宗貞』。」

  『天萌』就是壓倒『大明』,『宗』就是『崇』去頭,『貞』就是『禎』剝皮,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蕭山所說的陸掌柜是他原來的東家,也是鞏恆的朋友,是浙江嚴州府人,在樟樹鎮經營藥材生意,闖軍攻略江西時,他跑回了浙江老家,誰知道回老家一看,好像還不如江西。

  鞏恆飛快地讀了信:「轉給兵科吧,現在和浙江有關的消息都是軍事情報。陸掌柜要派他的外孫過來,你問問兵科這事該誰管。」

  闖軍現在還無力攻擊浙江,有鄭家存在,闖軍鞏固在福建的統治還需要很長時間。破局的關鍵,依然是闖軍主力所在的湖廣戰場。

  所以,我們就先聊聊四川。

  「撫台,張先壁又脫隊搶劫了,照這樣下去,我們何時才能到重慶?」樊一蘅不滿地說。傅宗龍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秦良玉兵敗之後,譚文、譚詣、譚弘三兄弟投降了劉芳亮,川東形勢對於明軍來說非常嚴峻。劉芳亮穩紮穩打地向西進軍,先後攻克忠州、酆都、涪州、長壽,兵鋒直指重慶。

  在之前的戰鬥中,闖軍的損失也不小。劉芳亮留下了一些傷員,又分了一些人組織衛戍部隊,分兵占領武隆、彭水、墊江、南川等地,兵力少了不少。但是,馬世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從夔東給劉芳亮送來幾百援兵,夔東闖軍則有常德的新兵營的補充。劉芳亮的軍隊規模仍舊維持在八千多人,再加上三譚的水軍,他已經有了近萬兵力。

  闖軍的衛戍部隊和川東的團練以及明軍殘餘勢力不時發生衝突,但秦良玉和秦翼明無力截斷長江水道,劉芳亮的後勤補給始終是通暢的。再加上一路追贓助餉,闖軍的糧草供應不成問題。

  袁韜的部隊駐紮在達州,打定主意坐山觀虎鬥,對傅宗龍的命令置若罔聞,不向川東發一兵一卒。趁著羅尚文南下,他搶占了保寧,大肆劫掠。

  傅宗龍得知闖軍入川的消息,立刻做出決定,他命樊一蘅和賀珍放棄成都,東進與他和羅尚文會合。成都已經丟過一次了,再丟一次也無妨,如果不把闖軍擋在重慶,讓他們占領川東大批土地,大量抄掠士紳塢堡,招降明軍殘部和本地百姓組建衛戍部隊,恐怕四川就不復為朝廷所有了。只要打贏劉芳亮,不管丟了多少土地,都還有收回來的可能,但如果重慶之戰打輸了,那麼四川除了袁韜部之外就再也沒有明軍主力部隊,成都還不是一樣要丟。

  蜀王早就被殺了,四川又沒有皇上的祖墳,傅宗龍已經背了丟失省城的罪名,也就不用再怕什麼了。儘管傅宗龍憑著自己手頭這一萬多人就要和劉芳亮決一死戰這事不那麼靠譜,但這的確是當前條件下最正確的選擇。然而,他的軍隊不行,他的補給不行,他的裝備不行,他的戰略正確又有什麼用呢?打會戰打不過劉芳亮,他再正確也沒有用。

  從成都撤離之前,樊一蘅和賀珍發生了爭執。樊一蘅命令賀珍燒掉成都的倉廩,輕裝急進,賀珍卻拒絕燒糧,而且帶上了沉重的糧車,連馬吃的豆料都隨身攜帶。樊一蘅怒斥賀珍是婦人之仁,但他能直接掌握的士兵有限,現在他手下只剩下賀珍一個武將了,也只能遷就賀珍。

  納敏夫當初就有燒掉成都官倉的計劃,當時他認為傅宗龍馬上就要奪回成都,這些糧食他就算不燒,也吃不到老百姓嘴裡,白白便宜了明軍。至於明軍沒有糧食會不會劫掠老百姓,納敏夫認為這不是他應該考慮的。如果還要考慮敵人沒糧食之後吃什麼,那麼難道官渡之戰時曹操火燒烏巢也是不道德的?命都快沒了,我還顧得上這個?

  納敏夫是個用十七世紀的正常軍閥的思維來考慮問題的人,他也是從二十一世紀來的人,也並非道德觀念薄弱,是非不分的人,也會廢奴,也會約束軍紀、保護百姓。但是他比王瑾、阿賈伊、塔爾摩這些人更現實,更會控制感情,或者說絕情。像王瑾去大凌河那樣的事情他是打死也不會幹的,他只會以保命為第一。他能做到不去屠殺老百姓,但也不會為了保護老百姓就放棄打擊敵人的機會,他認為那是為了救老百姓而拿自己和兄弟們的性命去賭博。

  賀珍的道德水平不見得比納敏夫更高,但是他並不認為他和納敏夫、李晉王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因此也就認為沒必要為了打擊他們就損害百姓的利益。

  賀珍對大明朝的忠誠度相當有限,皇帝姓朱姓李還是姓包,和他一個打工仔有什麼關係。另一時空如果不是因為剃髮令,他也未必不會一直做清朝的臣子。既然領了這份工資,仗還是要打的,但是拼命去打就犯不上了。

  三路明軍會合之後,一同東進,羅尚文開路,傅宗龍居中,樊一蘅在後。問題很快顯現了,明軍急於進兵,除了賀珍部之外,其他部隊攜帶的輜重都不足。羅尚文走在前面,把能征的糧食都征走了,傅宗龍的中軍征不到糧食,就直接搶糧。孔思誠尚有底線,搶了糧食銀子也就罷了,黃朝宣、張先壁兩部則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賀珍部倒是糧食充足,不用去搶,但他們帶著沉重的糧車,行動緩慢。樊一蘅和他的兵馬吃著賀珍帶的糧食,他也沒勇氣說把糧車扔了讓士兵挨餓。

  樊一蘅對現在的行軍速度非常不滿,特意趕到中軍找傅宗龍商議。可傅宗龍又能有什麼辦法?又沒人給他送不限量的方便麵。

  連續長途行軍,士卒疲累,軍糧缺乏,部隊因搶掠紀律渙散,速度緩慢,前中後三軍脫節……除了沒感染瘟疫,傅宗龍幾乎集齊了行軍時的所有不利因素。他不是不知兵的酸腐文人,這些道理他全都懂。可是,他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