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謝。你什麼時候走?」李晉王待客相當熱情。納敏夫賠著笑道:「不著急嘛,李兄這裡的臘肉和土雞還是不錯的。」
李晉王的寨子在灌縣以西,岷江西岸,沿著岷江的支流壽江分布。他的大寨的位置相當於另一時空的水磨鎮,納敏夫的部隊被安置在壽江上游,位置大致相當於另一時空的三江鎮。這裡固然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作為十七世紀的邊疆居民,納敏夫現在最不喜歡的就是山清水秀的原生態景色。
另一時空的納敏夫來過這裡,但他來的時候已經是汶川大地震後重建之後了,眼前的景象與記憶中完全不同,除了李文江養的一隻大熊貓。
李文江不知從哪找來一隻大熊貓當寵物,因為熊貓可以吃竹子,不消耗人吃的糧食,所以養著沒什麼問題。納敏夫來了之後總是試圖去擼熊貓,被告知要是不想少塊肉就躲遠點,再怎麼說這玩意也是頭熊。
此地是漢、藏、羌三族混居的地方,李文江在這裡經營了一年半,已經和當地人混得很熟了。他攤開一張地圖:「這上面標註了一些本地土豪的情況,有一些藏人和羌人的土司我們不方便打,還有一些太遠或者不好打,打起來成本比較高,就交給你們了。我的人帶路,打下來之後我們五五分帳。」
納敏夫說:「我們可是客人啊。」李文江說:「這我倒忘了,要不你戴著哈達去?」
納敏夫笑道:「小弟開玩笑呢。住房給房錢,吃飯給飯錢,這個道理小弟還是懂的。不過傅宗龍應該快要來了,下一步我們該如何對付?」李文江說:「這倒不要緊,我這寨子守幾個月還是不成問題的,最多半年,援軍自然來了。」
納敏夫說:「李兄倒是很有信心啊。」李文江說:「我已經把你來了的事情報知湖南了。自然就會有援兵來。」納敏夫笑道:「這麼說來,小弟的面子還真大啊。」李文江說:「你這個人做事太過奇怪,不小心些不行。」
李文江又咳嗽了兩聲:「你們的軍紀還不錯,所以和你們聯手也沒什麼問題。但你畢竟是蒙古人,身份敏感,如果你惹出什麼麻煩,連帶我也有不是。真要是到了那一步,那也只能由我出手滅了你了。」雖說李文江離開寨子根本打不贏納敏夫,該放的狠話還是要放的。
納敏夫說:「闖營會派誰來?有我認識的人嗎?」李文江說:「那就不知道了,這事也沒法提前通知。趕快幹活去吧。房租交不上來,房東可是要趕人的。」
此時,李晉王等待的援軍才剛剛進入四川的大門。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五霸七雄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播種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說書先生一拍醒木,「上回書說到,秦翼明與郝搖旗戰不數合,當即撥馬回走,郝搖旗催動胯下戰馬,緊追不捨。追出數里,忽聽得一棒銅鑼聲響,山路兩側伏兵一齊殺出。」
「當先乃是一未滿弱冠之小將,身高九尺,細腰乍臂,雙肩抱攏,扇子面身材。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頂梁門按光華閃爍夜明珠,身披百花袍,腰束金帶,足蹬雙虎頭戰靴,手持一桿走水綠沉槍。面如傅粉,八字利劍眉,鼻似懸膽,一雙大眼黑多白少,二目爍爍放光。大喝道:『莆田曾彥侯在此,流賊可敢來戰?』」
「此人乃是福建莆田人氏,世家子弟,文武雙全,仗義疏財,人稱『曾公子』,其父在川中做官,曾英隨行,恰逢兵事,曾英遂投入傅宗龍軍中,傅宗龍西征之際留於重慶。」
https://
「郝搖旗縱聲笑道:『明軍如此,雖十面埋伏,吾何懼哉!』拍馬舞刀,直取曾英。二人刀來槍往,大戰三十餘合,曾英略有力怯。郝搖旗忽聽背後一聲嬌叱,只見一匹桃紅馬,馬鞍轎上端坐一員豆蔻女將,頭頂金盔,黃金抹額,頂梁門飄散十三曲贊纓;身披麒麟寶甲,外罩素羅袍,上繡靈芝草,下繡蟒翻身,鳳凰裙遮住雙腿,鑲牛皮戰靴;護背旗八桿,走金邊掐銀線。長得傲骨英風,絕代姿色。鳥翅環得勝鉤掛著三尖兩刃刀,手中張弓搭箭,向郝搖旗射來。郝搖旗一個鐙里藏身避過,心道雙拳難敵四手,撥馬便走。」
「此女名叫董瓊英,乃是曾英新婚妻子,川東土家豪族之女,自幼崇拜秦良玉,身邊有土家女兵數百,皆善戰,登山如猿猱。一日出獵時偶遇曾英,二人比試武藝,不分勝敗,遂結為連理。曾董二將正待乘勝追擊。只聽海螺聲響,如怒濤海嘯一般。一彪鐵騎殺出。」
「掌旗官高挑大旗,三丈標杆葫蘆銀頂素緞子,當中斗大的一個字:『劉』。一員大將,頭戴亮銀獅子盔,張口吞天,身披亮銀雲片甲,內襯素戰袍,胸前護心鏡,冰盤如月;魚禢尾,兩征裙,素中衣,虎頭戰靴;胯下一匹白龍馬,鞍韂嚼環鮮明,掌中一條亮銀槍,左彎弓,右別箭,正是劉芳亮到了。曾英夫妻催馬上前,雙戰劉芳亮。好個劉芳亮,絲毫不懼,一桿長槍上下翻飛,猶如遍體梨花。」
「郝搖旗、張洪二將一左一右,殺散明軍。張洪手持長槊,突入王應熊、王祥軍中。王應熊族子王更率上前應戰,戰不三合,被搠於馬下。王祥挺一桿方天畫戟殺來,正鏖戰間,忽聽得喀喇一聲,郝搖旗一刀將明軍帥旗砍倒。曾英、董瓊英敵不得劉芳亮,亦落荒而走,王祥、王應熊一齊逃遁。闖軍一路追殺出十餘里,追至一片平野,只見大隊明軍排開陣勢,旌旗飛舞,長槍如林。一員女將當先出馬,雖年逾六旬,仍英姿颯爽,威風凜凜。頭戴朝鳳冠,朱纓罩頂門。金簪壓雙鬢,斜插雉雞翎。懸搭虎豹尾,鎧甲穿在身。納襖紅似火,寶鏡透光明。背插四桿旗,虎皮繡花裙。寶弓鵰翎箭,青鋒佩在身。跨匹銀鬃馬,花槍系紅纓。正是秦良玉,秦貞素。」
「劉芳亮勒住戰馬:『將軍昔年邊關抗虜……』話未說完,秦良玉已挺槍來戰。二將雙槍並舉,大戰五十餘合,秦良玉終究年邁,漸漸槍法散漫。劉芳亮將手一招,中軍里劉如魁擂起戰鼓,闖軍潮湧而來。明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
這會兒才剛下午,說書先生的口才也一般,書座並不多。這部書叫作《明末演義》,據說最初版本的作者就是評書行業的祖師爺王瑾。
雖然和王瑾同時代的柳敬亭才是評書實際上的集大成者,不僅開始說書的時間比王瑾更早,而且藝術水平也比王瑾高得多,但是王瑾在將話本整理成小說流傳天下的方面更勝一籌。再加上王瑾名氣更大,柳敬亭則因為追隨左良玉多遭非議,評書的祖師爺便成了王瑾,只有揚州評話一門才以柳敬亭為祖師爺。
歷史上的劉芳亮入川之戰自然沒有武將單挑,不過過程倒和評書里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