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春荒

  「巴城遍地都是大米,吃飯管飽!」「老闆都是福建人,不是洋夷。」在碼頭上,夸克雇的夥計還在不遺餘力地宣傳著「巴達維亞的美好生活」,以防這些工人在船上出現思想波動。

  雷州府最東北角的湛江港,這是原先規劃的和英國人進行交易的專用港。但是現在王瑾還沒有批准英國人的貿易權,英國人的每一次貿易都是特事特辦,現在只允許他們進行兩種貿易,第一種是輸入糧食,第二種是輸出勞工。當然,也可以趁機帶別的貨。

  「夸克先生你應該清楚,你的水手大部分都是華人,所以如果船上的食宿出了問題,我會知道的。」夸克連連點頭,雖然新的中國官府取消了跪拜禮,也把「老爺」「大人」這些有稱呼長輩含義的稱呼改成了「長官」,但是夸克之前學會的奴顏婢膝一點都沒少。

  夸克很清楚,這位知府雖然非常年輕,但是對於歐洲人及其殖民地的情況非常了解,而且他的父親是廣東的最高軍政長官,權力比之前的熊總督還要大得多。如果不滿足他們父子的要求,以後就不要再想在廣東做生意了。而福建洋面已經被中國海盜壟斷,如果廣東不歡迎夸克,他就只能滾出中國了。

  這就是孫可望給失業工人們找的出路——去巴達維亞做工。這是個只比直接餓死勉強好一點點的選項。孫可望以隨船貨物免稅為條件,要求夸克按照一般水手標準向工人供應飲食,並對船艙人員密度和衛生條件做了要求。

  這樣可以讓這些工人免於一登船就變成債務奴隸,但是到了巴達維亞之後,他們為了生存還是會不得不接受惡劣的生活條件和繁重的勞動。那些高級工人有技術,還有一定的積蓄保證他們登岸之後暫時不會挨餓,有一定的和糖廠主談判的能力,而那些普通工人只能在種植園充當最基礎的力工,待遇極低,死亡率很高。

  在巴達維亞經營糖廠、種植園的的確幾乎都是華人,但這並不會讓勞工的處境有什麼改變。就像美洲的種植園主對待白奴比對待黑奴更狠一樣。白奴七年後就要恢復自由,所以要抓緊時間壓榨,黑奴永遠屬於奴隸主,所以要省著用。利潤面前,沒人會在乎什麼同胞鄉情。

  蕭占風有些於心不忍:「我曾聽人說過,去巴達維亞做工,那是九死一生,多半永世不得回鄉。」

  孫可望說:「你也看到省城送來的通報了,僅廣東一省,今年春荒時還在大批餓死人。湖南、江西的情況更不樂觀。老百姓是因為沒飯吃才造反,但並不是造了反之後地里就能冒出糧食。開倉放糧只能解一時燃眉,必須擴大糧食種植面積。我們不可能再去逼農民種甘蔗,所以這些工人的生計我們也解決不了。去南洋做工的人越多,雷州能外運的米就越多,災區餓死的人就越少。這樣的抉擇很難,但我們必須得做。」

  闖軍的到來,讓農民解除或減輕了租、稅、債、役、捐五座大山的壓力,能安心從事生產,但是去年秋收的情況已經註定今年會有春荒。就算闖軍靠劫掠豪紳存糧能救濟一部分,餓死人還是不可避免的。只是餓死的多為老弱,且分散在各縣各村,無法掀起暴動。

  如果一個縣有十萬人吃不上飯,那必然會爆發農民起義,但如果整個廣東有十萬人吃不上飯,史書上可能會記載風調雨順。何況廣東農民剛剛經歷了一波殺官放糧,想暴動都不曉得該殺誰。

  王瑾估計,等到夏季時,從東南亞進口的一批大米就能到貨。預計秋收之後,廣東的糧食狀態就能恢復到正常年景時的情況,基本上不餓死人。然而人是每天都要吃飯的,不能勸他們等秋天再吃,那麼這個春天,該拿這些吃不上飯的人怎麼辦呢?

  唯一的部分就是救濟一部分、餓死一部分,想全部救濟是絕不可能的。面對餓死人的危機,闖軍作為廣東的統治者,根本不應該考慮去巴達維亞做工有多危險的問題。對於這些沒有糧吃的人,只要不扔進海里餵魚,能往哪送就往哪送。

  孫可望嘆了口氣:「雷州糖業蕭條,荷蘭人必要擴大生產,安置幾百工人還好說,可巴達維亞彈丸之地,最多也不過容納幾萬華人,於大局無補,廣東還是要繼續餓死人。」

  餓死人和餓死人也是不同的,逼反闖軍的那場大饑荒,是整村整鄉地徹底絕糧,成批地將人活活餓死,在這種情況下,傻子才不造反。

  而闖軍治下的四省,由於闖軍靠追贓助餉得到了大量糧食,又有更高效的糧食調配能力,大大減少了糧食經官僚之手產生的損耗。被餓死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長期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死於嚴重營養不良及其導致的各種併發症。

  老百姓是很好糊弄的,吃不到足量的食物,肯定會有很多人死於營養不良。但是,也肯定會有一部分身體素質好的人活下來。於是,大家就都守著這點希望,盼著自己是沒被餓死的那一個。當糧食見底,確定肯定要餓死時,他們才會逃荒,當逃荒也吃不上飯時,他們才會造反。

  一個封建王朝在鼎盛時期,因其有足夠的行政管理能力,糧食調配能力強,能以較高的效率施展各種救濟手段。雖然照樣每年都餓死人,但是多為營養不良式的餓死,較少有徹底絕糧的情況。在營養不良式的饑荒中,越是強壯有力的人,活下來的希望越大,而那些被餓死的概率很高的都是沒有能力造反的老弱。故而即便有民變,規模也不大,不會威脅王朝的統治。

  而到了一個王朝的末期,官僚隊伍已經運轉不靈,國家財政緊張,水利設施也缺少維護,這就導致自然災害變得更嚴重,國家的糧食調配能力卻大大減弱。因此產生了大量絕糧式的餓死,也就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闖軍搞不出大同世界,他們只是把治下四省官府的管理能力拉回到了一個正常封建王朝的水平。儘量保證不徹底絕糧,少餓死人。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都是封建社會,都會餓死人,無甚分別。只是在餓死人的數量上有差距,本質並無多少不同。

  但對於那些恰好因此免於餓死的人來說,這就是全部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