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尚可喜的突然到來,李自成停下了進軍的腳步,沒有進攻南昌。
王瑾未卜先知的能力基本上徹底沒用了,闖軍在尚可喜抵達九江的時候,才知道他來江西的消息。此時江西巡撫解學龍也及時撤到了撫州,把建昌的防務交給了福建來的黃斌卿部,尚可喜、解學龍、黃斌卿三路人馬形成了一道防線。
江西兵和福建兵不足道哉,只能據城自守,沒有向闖軍主動進攻的能力。但尚可喜不同,他的大部分部下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如果他有足夠的錢糧,以這不到一萬人為基礎擴軍,就算發展成十萬大軍也不奇怪。
闖軍之前也曾消滅過很多有這樣精兵的對手,但要麼是在正面對戰中付出極慘重的代價,要麼是將對手逼入一個無從施展的窘境。而尚可喜是他們遇到過的所有明軍將領中最為沉穩,最為狡猾的,他利用東江的傳統優勢,到了江西就立刻徵調船隻,組建水師,依託贛江和鄱陽湖組織南昌、南康、九江三府的防禦。贛北地區是經濟比較繁榮的地方,籌款容易,再加上楊嗣昌大敗之餘把尚可喜當成救命稻草,不加掣肘,就算入贛的兩萬闖軍全部投入戰鬥,也沒有勝算。
李自成身邊現在只有三營兵馬,倘若尚可喜直接殺過來,李自成都未必擋得住他。只是尚可喜判斷不出闖軍的兵力,也不想莽撞冒險,闖軍的總兵力一定是遠超於尚部的,只要第一波進攻沒陣斬李自成,肯定會有大量後續部隊趕來增援,到那時一旦作戰失利,整個江西就都丟了。尚可喜不敢冒這個險,江西是他和東江軍要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能出一點岔子,讓給李自成半個江西不要緊,只靠贛北地區,他們也足以養家餬口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李自成將兵力集中在臨江和瑞州,調劉文煌和李友迅速北上增援。眼下贛南的農民運動形式一片大好,尤其是閩贛邊界一帶,田兵組織的推廣速度尤其迅速。這也是當然的,畢竟王瑾就是抄的人家。
目前闖軍在江西控制六府三十六縣,在吸納了大量江西農民、棚民、奴僕以及楊嗣昌部降兵加入隊伍之後,江西闖軍擴充到了三萬餘人,刨去衛戍部隊,李自成的主力還是兩萬多人。就這樣,闖軍和明軍形成了對峙,都打算先把年過了,讓新來乍到的隊伍得到修整,等到來年春暖,再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廣東和廣西的作戰非常順利。南方明軍沒有經歷過北方那樣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和邊軍譁變,文恬武嬉的情況十分嚴重。明軍主力一敗,兩廣官員根本沒有什麼主觀能動性可言,幾乎都在被動地隨波逐流。「大勢已去」的想法十分普遍,甚至開始有知州、知縣這樣的正堂官向闖軍投降。
不過四品以上的官員大部分還是陣亡、自殺或逃走,少數被俘的要麼因為有劣跡被處決了,要麼就是堅持不降。他們都是外省人,又在官場上有一定地位,投降之後恐牽連家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勉強不來。知州、府同知、按察僉事這種級別的官員已經是闖軍能招降到的最高級別的人了,投降之後可以直接擔任四品的一省科官。
李自成將陳可新調到江西擔任巡撫,巡撫衙門暫時設在贛州,廣西巡撫則預定由徐以顯擔任,至於廣東巡撫,由王瑾兼任。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和行政長官居然是同一個人,這肯定是不合規矩的,不過李自成要是連王瑾都信不過,也就沒什麼人可信了。
得知廣州被拿下的消息之後,陳謙發現自己的位置已經兩面受敵了,立刻逃到了肇慶。李過、高一功、馬重僖、王文耀陸續趕到三水集結,這裡是西江和北江的交匯之處,部隊駐紮在這裡比駐紮在廣州更方便。王瑾打算先鞏固對廣州、韶州、南雄三府的占領,新年之後再攻打粵東和粵西。
廣西方面的戰局也非常順利,成大用部覆滅之後,廣西巡撫鄭茂華非常緊張,正在調集部隊,準備再往湖南派援兵。只是他的動作實在太慢了,軍隊的集結都沒完成,闖軍已經殺進來了。
闖軍的四路進兵頓時打得廣西明軍首尾不能相顧,劉宗敏輕易打垮了全州明軍,直取桂林。桂林全城大嘩,紳民紛紛出逃。鄭茂華也慌了,他之前一直是按進攻而非防禦準備的,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兵力都擺在了全州,沒想到被劉宗敏用一天的時間就衝散了。
鄭茂華的軍事經驗非常有限,在縱深沒有配置任何預備隊,最近的援軍在平樂和柳州,桂林的衛所兵立刻嚷嚷著要投降,鄭茂華不敢在桂林待了,倉皇棄城南逃,然而南方的平樂、陽朔已經被從鎮峽關突入的劉汝魁部占領了,鄭茂華被俘。劉芳亮突襲梧州的行動也非常成功,截斷西江,將兩廣一分為二。
廣西現在沒有總兵,上一任總兵王之臣卸任了,新總兵還沒任命,最主要的武官就是五個參將。潯梧參將成大用已經死在永州,昭平參將石之碧部在平樂之戰中被劉汝魁殲滅,永寧參將蔡旅平在全州死於劉宗敏之手,柳慶參將康承爵剛剛病故,還沒人接任,其部隊被馬世耀輕易接收。整個廣西只剩下了一支營兵,也就是思恩參將陳邦傅部,雖然叫思恩參將,但思恩府是土司轄區,他其實管不著,目前陳部實際控制著西江上游的南寧、潯州、太平三府,已經向桂林派出使者,和劉宗敏討論投誠事宜。
可陳邦傅不知道的是,闖軍在衡州分兵時已經做好了方案,除了陳邦傅之外,誰投降都行。
短短數月時間,在崇禎十一年的新年到來之前,闖軍已經占領了湘贛粵桂四省的二十三個府,公然開科舉、興屯田,建立官府,天下為之震動。
流寇不流了,這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是極其危險的信號。秦、新、隋、元這些被大規模農民起義顛覆的王朝,都是大明的前車之鑑。但凡有點見識的人都能看出,此時的闖軍最起碼也是徐壽輝的水平,早已不是單純的賊寇,而是爭奪天下的對手。
然而,闖軍的統治也是脆弱的。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大的戰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攻擊了他們薄弱的下腹部,可是當明軍做出反應,向湖南大舉殺來時,又該如何呢?
不過,這是闖軍將領和大明高官們該考慮的問題,對於普通的闖軍兄弟來說,他們的心中只有無限的喜悅。結束了多年的流亡生活,他們終於有了固定的營房,終於有了穩定的收入。闖軍開始定製軍服,長沙、衡州等地的作坊開始製造武器。
手中有了軍餉之後,許多人娶了老婆,湖南也有饑荒,娶親成本很低,雖然社會文化還是普遍看不起當兵的,但是闖軍士兵每個月有一兩銀子的軍餉、三斗米的口糧,娶妻的加一斗,有孩子的,每多一個孩子加一斗。為了吃飯,願意把女兒嫁給闖軍的人家不計其數。
明軍給正規戰兵的軍餉是一月二兩,但是口糧、服裝甚至一部分武器裝備的錢都要從這裡面出,再加上邊鎮物價騰貴,這二兩銀子的軍餉就算按時發,自己勉強活著都難,想娶老婆那是白日做夢。更何況,許多明軍士兵已經很久沒聽過「按時發餉」這碼事了。至於那些餉額只有一兩的明軍士兵,不想辦法撈外快根本就沒法活,明軍軍紀不壞才有鬼呢。
而闖軍不強制要求士兵自備任何東西,就算光著屁股來當兵,最起碼也發你一套號衣、一口刀。湖南的災荒沒有北方嚴重,物價也更便宜一些,如果士兵有一個老婆、一個孩子,每個月一兩銀子、五斗米,是可以養家餬口的。一般來說,一個普通人只要每天吃兩頓飯,一頓飯兩合米,就可以保證活命了,一家三口一個月的嚼口是三斗六升。闖軍這個標準保證了士兵家屬買得起換洗衣服,吃得起蔬菜,年節能吃上肉。
王瑾還是嫌這個標準有點低,可是沒辦法,以目前的經濟條件,做到這種標準都很勉強,一旦抄家財用完了,還有可能維持不住。未來闖軍的命運如何,就要看接下來經濟建設的成果了。離甲申大關還有六年時間,王瑾相信最起碼闖軍也能在兩廣建設出一個正常水平的封建國家。即老百姓大部分都不會餓死,士兵都吃得上飯。
但是,真的還有六年嗎?
(第七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