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自成不再像之前那樣不入王府了,他堂而皇之地住進了衡州城的桂王府中,而且掛上了「奉天倡義大元帥府」的匾額。匾是本地名士夏汝弼題寫的,他原本不想摻和這件事,但有一件事他只能求李自成幫忙。
衡州有一座石鼓書院,始建於唐代元和年間,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萬曆年間重修過一次,但不久前有一部分建築失火,已經難以正常履行書院職能了,急需修葺。
修書院是要錢的,但是現在錢對于衡州士紳來說是天大的難事。官府已經沒有了,就算官府還在的時候,也不要指望官府的撥款。這種事一般都得靠本地的士紳自籌,然而經過闖軍和明軍的一場大戰,雙方的還鄉團互相殺來殺去,衡州最有錢的那批豪紳基本上都完蛋了。
在闖軍勢力未能深入的地區,田兵組織還很不完善甚至根本沒有,即便是已經被闖軍占領的地方,也大多因為缺少幹部而沒有組建田兵。而衡州現在是闖軍統治的核心區,之前由於官兵的威脅,本地的農民都團結了起來,周邊地區的農田大部分都在田兵的控制之下。士紳失去了對土地和佃戶的直接控制,經濟實力大受影響。按照明朝的規定,夏稅要在八月徵收完畢,秋稅要在明年二月徵收完畢,闖軍也因襲之,規定在八月初一和二月初一給地主發田租。
闖軍還算講究,雖然湖南局面一片混亂,還是把夏租發給士紳了,但是因為戰亂,佃戶不可能足額交租,闖軍也按比例往下扣。地主們所得的收入維持生活是不成問題的,甚至還依然能維持比較優越的生活,但在這個時候要他們捐款修書院,那就免談了。石鼓書院也有自己的田地,但這些田地同樣也在田兵的控制之下,書院原本有幾個掌事,都因為貪污書院財產被孫可望給砍了,目前書院的活動完全停止了。
夏汝弼也是參與籌劃修葺石鼓書院的人員之一,他提出了一個想法:能不能讓闖軍幫著張羅一下?現在衡州城裡數他們的面子最大,只要闖軍肯帶頭出錢,想必士紳們也能拿出一部分錢來,哪怕事後把闖軍的錢還回去都行。
一般的士紳對於和闖軍打交道還是相當忌諱的,畢竟明朝統治二百多年,在士紳們心中有著天然的權威,對於闖軍這個新來乍到的反賊,大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誰知道哪一天官軍又打回來了,都怕被當成從賊分子清算。
夏汝弼對於政治沒什麼想法,在他看來,石鼓書院歷經唐、楚、宋、元、明五代,毀於兵火過,被和尚霸占過,但最後都重新恢復了。不管皇帝怎麼換,學問總是要做的。反正為了修葺書院募捐這事就和沿街乞討差不多,跟誰討不是討,只要闖軍不是一見他就亂棍打出,那就可以試試嘛。
沒想到,見李自成一點都不困難,不管是誰,只要來主動求見,李自成都接待。夏汝弼一開口,李自成當即表示這事沒問題,只要夏汝弼幫他寫個匾,他就把修書院的事給辦了。
夏汝弼這人有點呆,政治敏感度非常差,既不想做官,又對官場的事情一竅不通,滿腦子就是學問的事最大。一聽說還有寫四個字就換上千兩銀子這種好事,想也不想就把匾題了。李自成也很是開心,他正愁沒個有名望的人出來幫闖軍站台。題匾容易,但是讓鄧岩忠、徐以顯這幫人寫的話,沒有太大意義,讓一個本地名士來寫這個匾,才能體現出闖軍真正變成本地的官府了。夏汝弼雖然從來沒有參加過科舉,卻是本地公認的飽學之士,闖軍和他合作是不會吃虧的。
這種裝點門面的事情,說有用也沒用,說沒用也有用。要說有用,侯恂的名望大不大?可另一時空他投降大順之後,也沒見他的門生左良玉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李自成拉攏的名士不少,可也沒攔住其他士紳甚至不少「名士」本人叛變。要說沒用,這種統戰工作又是不斷被歷史證明有必要的事情。與這些掌握著話語權的人保持良好關係,是統治的潤滑劑,少了他們,難免生澀不靈,而且其中的不少人的確是有用乃至有氣節的人才。
就像夏汝弼這樣的人,能直接用於治國理政的經濟之道他的確是不會,但一個國家也不能沒有哲學,沒有文學藝術,依然非常需要這樣的人才。多招攬一個這樣的人總是沒壞處的,最不濟也能多一個音樂老師。
就在桂王府換匾的第二天,李自成就下帖子請衡州府的附郭縣衡陽縣境內的士紳富戶都來帥府赴宴。倒也真有幾個抵死不來的,李自成也不在乎,正好拿他們來營造一個寬宏大量的人設。
李自成的心胸很闊大,就算對敵人也能以誠相待,但那主要是對武將而言的,類似於左光先、官撫民這樣的人,犯什麼錯誤李自成都能原諒。吳三桂都把唐通給打了,搶了山海關,李自成還想和他再談談。但是對於他一貫敵視的士紳,李自成可沒那麼多耐心。對於投降的,自然禮賢下士客客氣氣,對於不投降或干犯紀律的,不殺頭就便宜了。
只是現在情況不同了,闖軍不打算再流動作戰,要在湖南長久地待下去,不管願不願意,都要和這些士紳長期共處。所以,不管李自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他都得對士紳友善起來。既然不能把實際利益讓渡給他們,那面子總要給足了。
為了這次宴會,闖軍這邊的讀書人也集體出動了。鄧岩忠、陳可新、顧君恩、宋獻策、徐以顯、潘獨鰲、趙束鄉、蔡仕、謝澍、葉雲林……居然還有混天星郭汝磐,他也恢復了秀才打扮。
郭汝磐說,他當年「投筆從戎」,荒廢了學業,甚是可惜。如今也是四十多歲的年紀了,一身是傷,身體大不如前,遲早要騎不得馬,掄不動槍。不如改回老本行,重新做文職。
郭汝磐的算盤打得很精,他清楚自己本領有限,本來只是個被抓到農民軍中的軍師,因為老掌盤死了,陰差陽錯地當了掌盤。管後勤、運糧草之類的事情,他能辦得不錯,打仗是真強他所難。加盟闖軍的各家反王中,只有混營的人最多,所以沒和闖軍老部隊混編,總這樣也不是個事。
反王們對自己壽命的預期都不長,三四十歲病死是很正常的事。所以郭汝磐覺得,既然自己不打算再從闖軍的這條船上往下跳,也沒有這樣的實力,那還不如趕快把兵權交了去做文官,讓這些跟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們踏踏實實當闖軍。李自成必然給自己封個大官,趁著還沒老,趕快納幾個妾,生個兒子傳宗接代才要緊。
郭汝磐的境界很低,想法很庸俗,但這是大部分正常人都會有的訴求。他既沒背叛兄弟,也沒禍害別人,只想憑著自己的能力和貢獻來討價還價,這樣的好兄弟,豈有不優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