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勝只帶了一千多人,原因有三。
第一,他認為井岡山上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殘,一千多營兵已經足以殲滅他們。
第二,井岡山地形險要,去的人太多了,施展不開也是白搭。
第三,經費有限,朝廷給的撥款傾向於關寧、湖廣那些有和流寇作戰的經驗的部隊,南贛巡撫轄下的這點人馬連個銀子渣都沒見著。董大勝的軍費要靠在贛州、南安、吉安等地派捐,十分難搞,所以出兵自然是越少越好。
此時的井岡山只剩下四五百人留守,連李全斌、孟長庚、吉慶玉都已經被派去湖廣了,山上山下由孫可望負總責。王瑾當然不會撇下兒子不管,他派田虎帶了一個大隊五百餘人的兵力前去增援孫可望,但是並不到井岡山上和孫可望會合,而是暫時駐紮在酃縣境內。
「參戎,山上到處都是竹釘,弟兄們上不去啊。」一名軍官匯報導。董大勝說:「這些賊人也真是狡猾,只用冷銃冷箭襲擾,不和我們正面交鋒。」
董大勝很憤怒,但他憤怒的真正原因並不是這個。他本以為升鄉寨和礱頭寨是賊人經營已久的老巢,必定積儲豐富,可是他到了這裡之後卻發現,沒有金銀,沒有絹布,沒有糧食,沒有牲畜,沒有壯丁,沒有年輕女人,凡是值得一搶的,全都轉移到井岡山上了。董大勝帶的畢竟是江西本地兵馬,也不能做得太過分,他沒殺那些沒有逃走的老弱病殘,因為官軍還需要這些百姓給他們搬運物資,也沒燒房子,因為這兩個巡檢司的房子是周圍最好的,他們自己還得住呢。
在井岡山下休整了幾天,官軍才開始攻山,山上的闖軍等得都不耐煩了,這幫南方官軍辦事效率實在是太低。當攻山開始之後,山上的闖軍更是感到:「就這?」
官軍的訓練水平還不錯的,隊形很整齊,要是平地野戰,井岡山闖軍應該不是他們的對手。可是當攻山開始,他們就這麼沿著唯一一條闖軍沒有布設竹釘的大路浩浩蕩蕩地走上來了,似乎認為只要這樣平推,就能輕易把井岡山拿下。闖軍感覺受到了嚴重侮辱,這是真拿我們當土匪了?
董大勝還真就是這麼想的,他過去打土匪都是這麼打的,從來沒出過岔子,頂多就是讓土匪從後山小路跑了而已。土匪逃跑的時候肯定是輕裝,會把大部分財物都留下,如果他們帶著財物逃跑,那麼很快就會被追上,所以不管怎麼樣,官兵都是賺的。
但是當他們來到黃洋界下,他們立刻意識到了自己是有多愚蠢。
山路陡峭,闖軍擲下的滾木順著山勢一打就是一串。火銃、弓箭、土炮一起射擊,打得官軍哭爹喊娘。
本來孫可望還指望官軍能集結起來多衝幾次,他就可以利用優勢地形多殺掉一些。可沒想到,這些官軍的鬥志這麼差,第一次衝鋒被打退之後,竟然一路敗回了山下,在茅坪殺雞宰鴨,大吃大喝起來。
黃洋界的地勢實在太過險要,官軍的火銃仰射就是撓痒痒,重炮又運不上來,何況董大勝部這種徘徊在二三流之間的軍隊也根本不可能裝備紅夷大炮,連大將軍炮都沒有。如果是有什麼辦法的話,就是用人力將一些重量較輕的臼炮扛上山,集中火力轟擊哨口之後,以精銳的重甲步兵突擊,打開缺口。然而董大勝既沒有臼炮,也沒有精銳的重甲步兵。所以他乾脆就不打了,在茅坪安營紮寨,分一半的人到周圍找糧食,其餘的人修築營壘,準備困死山上的闖軍。
然後,田虎就來了。
董大勝就算分了一半人去打糧,兵力也和田虎相當,但是田虎僅僅占了一個突襲的優勢,便已經足以決定勝利。黃洋界一戰失敗,令官軍士氣大沮。闖軍剛一開始攻擊,他們看到田虎率領的幾十個陝西騎兵,便紛紛叫嚷,以為是活閻王帶著闖軍主力殺回來了。這時,孫可望等人也從山上出擊,官軍略微抵抗了一陣,便開始四散逃命。
董大勝還是挺英勇頑強的,他帶著自己的家丁竭力抵抗,給闖軍造成了上百人的死傷,最後全軍覆沒。但是田虎和孫可望明顯感覺到,南贛部隊的戰術戰法,甚至連戚繼光都沒有學全。不要說和世界先進水平,就是和北方邊軍相比也大大落後。他們離廣東這麼近,就算聘請葡萄牙教官因為政治因素做不到,難道連買銃買炮都做不到?
明軍還真做不到,他們的經費是有限的,正常的預算是勉強只夠在和平時期養軍,規定的軍餉尚不足額。為了出兵井岡山專門派捐,江西士紳還能接受,畢竟潘曾紘、董大勝有崇禎的聖旨做後盾。可要是官軍想換裝備,他們是絕不會出這個錢的。朝廷不出錢,士紳也不出錢,難道還要董大勝自掏腰包嗎?董大勝確實可以自掏腰包,但是他自掏腰包只能限於給自己的家丁購買一些優質的鳥銃,怎麼可能給全軍換裝。
至於各種戰術戰法,董大勝也不是沒聽說過北方邊軍有很多優秀的戰術,可南贛明軍打的都是本地的饑民、土匪,學那麼多有什麼用?要學新戰術,就要改變原有的體系重新訓練,那又得花錢,既然現有的訓練水平已經夠用,為什麼要費這個事呢?
現在,他們終於發現自己落後了,但是也來不及了。崇禎調集的十路大軍,就這樣變成了九路。
此時,鉛山縣的密密教首領張普薇已經起事了,占了幾個村子之後便建號改元,年號「天運」。江西巡撫解學龍的兵力都去鎮壓張普薇了,還調了福建兵協剿。以此為由,福建方面原定要派到湘南協剿的五百藤牌手縮減成了二百人。這二百人先從海路到廣州,再北上湖廣,廣東兵為了等這二百人,遲遲未動。
廣西兵已經在桂林周邊集結,關寧軍剛剛進入湖廣境內,雲南兵已經走到了貴陽,貴州兵得到的命令本來就是配合偏沅兵,所以走到偏橋衛就不動了。這樣一比較,反倒是龍在田這個自帶乾糧的土司辦事最積極。楊嗣昌等不起這幫大爺了,他決心立刻用手頭的兵力發動攻擊。
楊嗣昌認為,皇上很可能高估了湖廣流賊的實力,雖然他們名為闖賊,實際上大部分還是本地的饑民和礦賊。李定國二十三騎蕩平一府,聽起來很嚇人,但是也暴露了闖軍真正可用的兵力十分薄弱。
楊嗣昌計算了一下現在集結在湖廣戰場上的兵力。他新組建的督標有三千餘人;湖廣兵中,羅安邦部約兩千,楊世忠部約一千五百,陳上才部約一千;偏沅兵中,陳睿謨的撫標千餘,閔一麟部約兩千,尹先民、何一德部約兩千、劉承胤、陳友龍部約一千五百。
這樣算下來,現在楊嗣昌可以使用的部隊大約是一萬五千人。楊嗣昌認為,這樣的兵力已經足以蕩平湖南。賊人中的闖軍老本兵絕不會太多,打鄉勇和衛所兵沒問題,一旦遭遇官軍主力,無論野戰還是城防戰官軍都穩操勝券。
楊嗣昌想的這些都很正確,但是如果一切都能像理論上一樣順利,流寇應該在崇禎元年就被消滅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