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太康

  孫元化在給馬祥麟的信中提到了洪承疇在塞外的發現,田見秀粗略看了一眼,也沒看出什麼名堂。能看得出,洪承疇、孫元化都對這個突然出現的賀蘭部十分重視,不過賀蘭部的崛起到底會有多大的影響,田見秀還不清楚,得等王瑾分析才行。

  事實上,此時此刻在整個地球上,也只有王瑾一個人能明白納敏夫和他的賀蘭部究竟意味著什麼。

  此時的王瑾,還在陪玄默玩賽跑。

  從陳橋鎮渡河之後,王瑾所部就來到了開封城以東地區。王瑾迅速揮師西進,抵達了開封東關外。

  幾家逃跑速度過慢的士紳被殺,開封城內的氣氛極為緊張,很多人逃入城內避難。好在封在開封的周王朱恭枵不是那種不知死活的蠢豬王爺,立刻拿出銀子給守軍發餉,組織民團。

  王爺都帶頭了,城內紳商也不敢不出錢,故而守軍的士氣很高。只要錢糧給得足,打仗也沒什麼可怕的。何況開封的城牆如此堅固,流寇沒有火炮和大型攻城器械,也不太可能破城。

  玄默得知流寇攻擊開封,只得帶領官軍主力由衛輝急忙趕回,從荊隆口渡河至陶家店。王瑾的目的達到了,當然不會和玄默死拼,轉道向東,突然攻下了蘭陽縣城。

  河南的縣城之前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農民軍的攻擊,本地的土匪、流民戰鬥力稀鬆平常,拿城牆毫無辦法,所以各縣的守備也一般,沒有很強大的駐軍或團練。

  對於這些「老秦寇」來說,這種只有幾百鄉勇和壯班守衛的城市,就和敞開的一樣。就算是衛所兵,也毫不足懼。宣武衛、睢陽衛的官軍久不經戰陣,除了少數將領的親兵之外,就是一幫武裝農奴。雖然近年來到處都有流民和土寨豪強,也有一些部隊得到了鍛鍊,但是和身經百戰的農民軍老兵相比還是差得遠。

  王瑾等人在蘭陽毫不停留,繼續向東攻下了儀封,然後進入歸德府境內。野雞岡一戰,王光恩和邢紅狼以數百騎兵衝鋒,就將睢陽衛官兵和歸德鄉勇數千人殺得大敗虧輸。

  在黃河以南的戰鬥和在黃河以北時大不相同。從崇禎三年開始,河南連續四年大旱,米價已經漲到了一斗五錢,再加上明朝為了籌措河北軍費而實行的暴斂橫徵,中原大地流亡遍野,餓殍載道。

  本地百姓自發揭竿而起者不計其數,和陝北的各路反王相比,這些人才是純粹的農民軍。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打仗簡直可以說一竅不通。

  聯軍殺入河南之後,這些人迅速成為了聯軍的兵源,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有上萬人投入軍中。可是,這也意味著糧食供給壓力的增大。

  由於河南的饑荒和逃荒太過嚴重,連很多富農、小地主都無法生存,存糧大部分都掌握在大的豪紳或者土寨豪強手中。河南有很多的土寨,其首領也往往是草莽出身,有的行事仗義,賑濟災民,有的在強大起來之後,所作所為與一般的官紳也無甚二致。

  所以,聯軍要打糧,就只能對這些人下手,而且往往搶到的糧食還不多,這就使得他們難以停下休整,不得不一直保持運動,到各地去打土豪。

  而這些新入伙的饑民由於缺乏訓練,營養不足,又會拖慢行軍速度。這樣看來,招饑民為兵似乎是累贅,但是現在聯軍比質量還是難以和玄默手下的河南營兵較量,不靠數量來彌補就更打不過了。

  士兵們也願意多接納饑民,尤其是因為饑民中有不少失去父母、丈夫的年輕女性,急需找人依靠才能求生,很多士兵都趁機娶上了老婆,可隊伍也因此變得越來越臃腫了。

  當行軍至太康縣境內時,王瑾決定,不能再走了,再走就會在運動中被玄默追上,到那時勢必全軍崩潰。

  其實現在選擇逃跑,也不一定就跑不掉,農民軍的行軍速度還是很快的。但想甩開在玄默嚴令下加速進兵的官軍,就必須輕裝,拋棄笨重物資,甚至拋棄新收編的饑民,王瑾可不打算這麼幹。

  聯軍現在有七萬之眾,但是裡面混雜了大量的老弱婦孺。趁著官軍還有幾天才到,王瑾下令各營重新整編,男女分營,準備應戰。

  按馬光玉和王光恩的意思,大家不妨就此散去。但是其他六位小反王都不同意,他們的人數有限,戰兵少,攻堅能力較弱,要打下較大的莊子、山寨都困難,更別說縣城了,一旦被官軍追上,也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所以,他們更願意和闖營待在一起。

  既然如此,關營和回營也不好就這樣離開。王瑾多留了個心眼,馬光玉雖然桀驁不馴,但就算要對付別人也會明著來,王光恩可不一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賣隊友跑路。

  衛輝失守,玄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他的動作極為迅速,王瑾這邊剛剛草草完成整編,玄默便趕到了渦河北岸,位於太康縣城西北方的馬窪。

  官軍沿著河岸排開,從東南到西北依次是王紹禹、王允成、卜從善、湯九州、許定國五部,玄默率領他的撫標在王紹禹背後壓陣,臨時徵調的衛所兵和鄉勇在後保護輜重,全軍一共兩萬餘人。

  王瑾對於太康這個地方是很有感情的,具體因為什麼,不足為外人道也。你要非問他為什麼,他肯定說因為這裡是吳廣的故鄉。眾頭領都頗為奇怪,王瑾怎麼對太康縣的地理這麼熟悉。

  王瑾將自己的本陣設在了渦河南岸的芝麻窪,戰場附近一馬平川,沒有任何天然險要可以據守,這也是王瑾不願意在河南作戰,支持李自成在河南短暫停留就返回陝西的方案的一大原因。

  王瑾把保護本陣的工作交給了趙德方和張文朝,在前線布置了八隊,從東到西依次是吳雲朝、張天琳、楊秀頭、李文江、張自秀、趙勝、邢文釗、李過。二線又布置了四隊兵馬,每一隊負責接應前面的兩隊,從東到西依次為李安、馬重僖、張能、劉汝魁。關營、回營、高營作為預備隊,王光恩在右,高一功在左,馬光玉居中。

  渦河的流向是從東北到西南,但王瑾並沒有沿河布陣,而是將軍隊從正東到正西展開,左翼的前面留出了一大片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