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要從四年前說起,當時皇太極率兵入關,兵臨北京城下,崇禎皇帝詔令天下兵馬勤王,就連三千多里外的甘肅鎮也要出兵。
甘肅巡撫梅之煥、總兵楊嘉謨率兵勤王,到了年末,他們走到了鞏昌府安定縣境內。
由於限期緊迫,加上財政困難,甘肅兵在出發時沒有領到安家錢糧,帶著怨氣上路。一路上,將領們為了趕時間,加緊催促士兵趕路。
在洪承疇進行整頓之前,陝西的馬政十分敗壞,很多部隊的馬匹都嚴重缺額,甘肅鎮也不例外,所以很多本該由馬匹承擔的工作就改由士兵來做了。士兵們又要扛運物資,又要快些趕路,沿途的糧食供應還不斷出現問題,以致他們經常吃不飽,因此竟然出現了士兵活活累死的事情。
除夕之夜,本該是合家團聚的日子,可是甘肅兵卻露宿荒野,在冷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現在行軍已經這樣苦,一想到還要去幾千里外打仗,大家都覺得前途灰暗。家裡的父母妻兒沒拿到安家錢糧,也不知道能不能挺得過這個冬天。
而這個時候,將領們那邊卻是暖屋熱炕,摟著女人端著酒,嬉笑作樂。士兵們再也不能忍了,王進才、殷登科、吳天印、王進禮等人站了出來:「左右是死,不如死在這裡!」他們殺死了參將孫懷忠等人,想帶著大家返回老家。
譁變士兵向西進發,來到了蘭州,這時,甘肅巡撫梅之煥派人前來,宣布「但誅首惡」,安排蒙古軍官拜戶、哈傑等人作為內應,想刺殺兵變首領。不知為何,消息走漏,拜戶與哈傑被反殺,蒙古兵也參與到譁變之中。變軍攻下了蘭州,城中官員及總兵楊嘉謨、參將王國靖都被殺死。
但是,譁變士兵中的很多人都有家小在甘州、涼州、肅州等地,終究不能去做流寇。所以梅之煥終究還是招降了其中一部分人,繼續進京勤王了,而其餘變軍則渡過黃河北上,從此失去了蹤跡。
崇禎對此大為震怒,撤了梅之煥的職,責令三邊總督楊鶴速速剿滅亂兵。楊鶴花了一年時間,才在金縣的白虎山中找到了一處山寨,發現變軍以此為據點,不斷招誘明軍士兵和邊地貧民逃亡塞外,還做走私買賣。可是當楊鶴髮兵進剿,卻已經人去寨空。再加上楊鶴在招安流寇的事情上令崇禎極為不滿,崇禎便撤了楊鶴的職,以洪承疇代之。
所謂的「賀蘭部」有這麼多漢人,又和明軍採用同樣的戰術,多半就是由這些譁變士兵建立的。「納敏夫台吉」應該就是當初殺死拜戶、哈傑,率領蒙古兵譁變的人。他們利用在甘肅鎮中的關係,成了明軍與蒙古人直接走私的橋樑,又不斷吞併零散的小部落,逐步增強實力。
直到這一次,他們抓准機會,趁著林丹汗與博碩克圖兩敗俱傷、朝克圖敗走青海的時機,一舉將因蒙古內戰而十分虛弱,又被皇太極打得七零八落的許多蒙古部落統一起來。現在,賀蘭部吞併了察哈爾、永謝布殘部,並奪取了喀爾喀和鄂爾多斯的一部分部眾,占據了水草豐美的河套西部,在河套地區形成了與鄂爾多斯、土默特兩部三足鼎立的態勢。
洪承疇倒有些佩服這位「納敏夫台吉」了,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成了蒙古草原上頂尖的大首領之一,這簡直是一個奇蹟。短期來看,賀蘭部的存在對於明朝還構不成威脅。雖然他們招誘逃人、走私貨物的行為在大明屬於嚴重的違法亂紀,但並不至於動搖大明的統治。他們沒有穩定的火藥和鐵器來源,全靠走私,所以軍隊的戰鬥力和秦軍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大明養活不起的逃兵被他們帶去和蒙古人打仗,倒少了大明的很多麻煩,走私貿易可以成為養軍的一條財路,而且明軍也需要賀蘭部提供的馬匹。
如果沒有賀蘭部,鄂爾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就可以穩定地占據河套,這裡也就徹底變成了後金的勢力範圍。雖然皇太極倒不至於瘋狂到進犯陝西,但這畢竟是明朝的一個威脅。而且如果河套穩定,皇太極後顧無憂,遼東面臨的壓力將更大。
現在,賀蘭部和鄂爾多斯、土默特兩部交戰不休,蒙古始終不能穩定下來,那麼後金的西翼就不得安寧。就算賀蘭部最終被打敗了,蒙古也得亂上好幾年,如果賀蘭部贏了,皇太極就將面對一個比林丹汗更強大的敵人。
不過,並不能保證賀蘭部一直不和明朝為敵,林丹汗也曾經和明朝聯合,但後來也進犯明邊,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至少目前,洪承疇不打算與賀蘭部為敵。雖說陝西境內已經沒有流寇的大部隊了,不過洪承疇不太看好國內的戰局。河南、山西那邊說得信誓旦旦,說年底之前一定將流寇盡數剿滅,但洪承疇可信不過張宗衡、許鼎臣、玄默這些人。這三個外行互相誰也指揮不了誰,手下的武將也不服他們,之所以能打贏流寇,全是靠人力物力堆出來的。稍有不慎,就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變數。
潞王朱常淓沒有一路要飯回北京,他走到淇縣就向當地官府說明了身份,被送到大名府安置了。崇禎對此極為憤怒,但馬上就要到和流寇的最後決戰了,臨陣換帥這種蠢事崇禎倒不是沒幹過,不過也不至於次次都這麼蠢,所以張宗衡、玄默、許鼎臣還能暫時待在位置上。
一旦有什麼閃失,讓流寇突破了包圍圈,這三個人都少不了革職查辦。這也導致他們三個的心理狀態極差,很可能使出一些昏招。
洪承疇還知道,崇禎因為衛輝被攻破,下令增派京營兵馬六千,由倪寵、王朴二總兵率領,楊進朝、盧九德二宦官作為監軍。原本負責保障盧象升的北翼安全的保定總兵梁甫部奉調南下,其部下有保定兵八千、通州兵兩千、昌平兵兩千,本來在山西活動的馬科、張應昌的部隊也全都堆到了河南來。不僅如此,崇禎還認為曹文詔、張應昌、左良玉、鄧玘四總兵作戰不力,派了陳大奎、閻思印、謝文舉、孫茂霖四個太監分駐這四鎮當監軍。
所謂「崇禎殺了魏忠賢,讓文官集團失去制衡」,純屬靠想像力說出來的話。事實上,崇禎比天啟更加重用宦官,和天啟放任魏忠賢一手遮天相比,崇禎用的是一群宦官,雖然也弊病叢生,但也是比天啟合理得多的做法。唐文征提督京營,張彝憲總理戶、工二部錢糧,登州之亂時,更是派高起潛去監視各軍,現在高起潛還在監督關寧兵馬。
所以,放任宦官的弊端也一點都不比天啟朝時少。宦官不能傳宗接代,也無法正常仕進,對於錢財的渴望更甚於一般官員,各路宦官竭力搜刮斂財。另一時空歷史上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從宦官家裡抄出的財產占到了全部所得的三成,積累兩百餘年的北京勛貴的家產也不過和太監們相當。
另一方面,宦官群體數量極低,其中真正能夠任事之人的數量當然比全國幾千萬健全男性中的少得多。故而宦官中常有不學無術之輩,偏偏又多不自知,對於各種關係國家命脈的事務指手畫腳。
被派到軍隊中的太監,一方面因為勒索貪墨激化了本就尖銳的軍中矛盾,另一方面又經常瞎指揮,還畏敵如虎。洪承疇素來對崇禎的這種做法不以為然,連自己手下的督撫、武將們都信不過,非要加以各種限制,這仗還怎麼打。
崇禎盲目地往豫北拼命堆軍隊,給明軍的後勤補給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反而削弱了前線部隊的進攻能力。太監掣肘,督撫發昏,出什麼意外都有可能。
一旦豫北的包圍圈被流寇突破了,陝西作為流寇的老家,非常可能遭到大規模的進攻,因此,洪承疇必須保證北部邊塞的穩定,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對於賀蘭部的走私生意,洪承疇命令手下人不要再查了,現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