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慶的鄭王朱翊鍾,大概是明末藩王中最為罪大惡極的一個。
暴斂橫徵、欺男霸女、欺行霸市、販賣私鹽、私設路卡這樣的比較常見的藩王罪行,他當然是一樣不落全都有。不僅如此,朱翊鍾還是山西、河南兩省最大的人販子。由於饑荒,晉豫兩省大量人口流離失所,朱翊鍾便藉此機會,做起了販賣人口的勾當。
但是他真正作死之處在於違規蓄養食客,崇禎可以容忍藩王橫行地方、為非作歹,卻決不能容忍藩王有自己的班底,招募士人、武人。在原時空歷史上的八年後,朱翊鐘被崇禎賜死。
崇禎一生只處置過兩個藩王,一個是所有藩王中最混蛋的鄭王,另一個卻是所有藩王中最英雄的唐王。對於崇禎來說,藩王的品行根本不重要,是否會成為他皇位的威脅才是最要緊的。
但這一次,不用等崇禎來制裁了,紫金梁王自用、闖將李自成、過天星張天琳、八金剛王文臨、邢紅狼邢文釗、破甲錐蒲公興六家反王的五萬大軍將懷慶府城團團圍困。山西巡撫的兵馬還逗留在澤州、高平一帶,河南巡撫的兵馬連黃河都沒過。懷慶以西的官軍在李自成等人進軍時已經望風而逃,懷慶以東則到處是三十六營的其他反王在活動,原本駐守此地的參將王士英逗留在衛輝,懷慶徹底成為了一片汪洋中的孤島。
朱翊鍾既然足夠壞,壞到了能做關底大魔王的程度,那麼他必然不會很蠢。得知流寇逼近的消息,他便立刻著手加強懷慶的守備力量,由懷慶知府出面招募民壯,邀請周圍比較強勁的幾支鄉勇入城,並且拿出了三萬兩銀子充作軍資。
和另一時空的周王朱恭枵在守開封時拿出五十萬兩銀子的舉動相比,朱翊鐘的做法有些小家子氣,不過這筆錢經過層層盤剝之後,還是有不少落到了基層士兵手裡,對軍隊的士氣有不小的提升。
打仗這件事,花錢是准沒錯的。花錢不一定能打贏,不花錢一定打不贏。就算是三百年後那支組織模式比闖軍先進不知多少倍的軍隊,也對士兵宣傳「按月十足發餉」,「打倒不發餉的新軍閥」。雖然明軍之爛不是光靠銀子就能拯救的,但三萬兩銀子砸下去,效果還是立竿見影,士兵、鄉勇和新招募的壯丁們吃了幾頓飽飯,領了些軍餉,雖說依然沒打算賣命,不過至少覺得賣力是值的。
流寇圍城,大批的難民湧入城內避難。就算是最重紀律的闖軍,也不可能每個人都紀律嚴明,總有約束不到的地方,其他五家反王更是成員複雜,有新收編的土匪,有剛俘虜的官軍,就算是真正的饑民出身的人,也並非都是良善之輩,正相反,很多人的欲望在這個失序的世界無限放大。
和官軍相比,王自用、張天琳的軍紀要好得多了,至少從不會殺良冒功,但是搶劫、強姦的事件依然時有發生。如果士兵鬧得太兇,王自用也會氣得大發雷霆,斬殺幾個最肆無忌憚的人以儆效尤,紀律便能收緊一陣,但過了一段時間,往往故態復萌。
所以,懷慶周邊的百姓對於流寇的到來有著很強的畏懼,紛紛逃到城牆後面尋求庇護。大批難民露宿街頭,令城中的氣氛極為緊張。天氣還不甚冷,一些官紳出資搭設粥棚,難民們還算勉強活得下去,但饑寒交迫,生活也十分悽慘。
城外的聯軍中,唯一一個知道該怎麼指揮幾萬農民軍圍攻大城市的就是王瑾,而他的經驗則來自另一時空的李自成三打開封的失敗教訓。李自成在洛陽、襄陽、西安、太原取得的勝利,以及張獻忠攻打武昌、長沙、成都的經驗都證明,農民軍要攻打大城市,必不可少地需要當地民眾甚至駐軍的支持。強行攻城是下策,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鼓動城內百姓起義甚至軍隊譁變才是破城的最佳方法。
所以在難民大規模入城的時候,田見秀派出了多達上百名探子混入了城中,他們的任務不是斬關落鎖奪取城門,而是散播謠言。
人民群眾總是樂意讓故事內容更加豐滿一些,於是,王瑾編造的故事開始出現無數不同的版本。
最通行的版本是:城外的流寇里有鄭王府的佃戶,因為鄭王府為了收租打死了幾百條人命,又抓了好幾千婦女抵債,所以佃戶們造了反,要找鄭王報仇,請了流寇來相助。
雖然朱翊鐘的罪行被誇大了十倍,但是這個故事還是有事實作為依據的,鄭王府年年收租都打死人命,只不過數量沒有這麼多而已。王府的惡奴們把拐騙、強擄來的婦女賣掉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逼良為娼的,有賣給外地商人做妾的,還有裝上船不知運往何處的。
此外,就是宣揚流寇如何如何厲害,只殺官不殺民。王瑾自己都不相信流寇真的軍紀嚴明,老百姓自然更加不信,但老百姓畢竟盼著有這樣的軍隊,這種傳言還是給了他們希望。闖軍探子的宣傳主要針對兩點:第一,城必破,第二,城破是鄭王的事情,和老百姓沒關係。
懷慶城內和周邊的百姓,本就是受鄭王府壓迫最深的,他們非常樂於看到有綠林好漢來制裁朱翊鍾這個敗類。但是他們也擔心遭到池魚之殃,所以還是會抗拒聯軍。王瑾的宣傳攻勢雖然不可能真的瓦解敵人士氣,但至少讓以本地人為主的守軍產生了一定的動搖。鄭王平素不修德行,為禍一方,如今事到臨頭了,想單靠拿出錢來就讓人替他賣命,老百姓和普通士兵也並不如何買帳。
但是現在守軍有城牆提供的安全感,覺得自己尚有一戰之力,在這種時候是不能指望他們站出來反抗朱翊鐘的。聯軍需要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來。
從個人喜好上來說,王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