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樁一被拔除,浮橋上的闖軍立刻撤退,組成浮橋的小船上已經堆積了柴草,捆綁船隻用的繩索則是浸過油的,闖軍一上岸,立刻點燃繩索,浮橋燃燒起來,分崩離析,向下游漂去。
這些火攻船都很小,所以火勢不大,官軍儘管手忙腳亂,但還應付得過來。很多護板上釘著的棉被被點燃了,船上的士兵七手八腳地潑水滅火,也顧不上放銃放箭支援岸上正在交戰的友軍。不少弓箭和火藥都泡水了,棉被浸水之後更加沉重,加劇了船隻的不平衡。
曹變蛟略微有些感到自己之前輕敵了,大半年不見,闖軍的組織紀律性又有所提高,戰術組織得當。但即便如此,闖軍想超越曹鎮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曹鎮在單兵素質上依然有優勢,組織度也不差,曹變蛟依然決定按原定計劃進攻。
趙勝首先頂不住了,西岸的工事本不及東岸牢固,李茂春叛變時又帶走了一批軍事骨幹,導致趙勝隊的新兵比例太高,戰鬥力比其他大隊要低一些。官軍的船隻也衝過了原來闖軍浮橋的位置,向兩岸的闖軍放銃放箭。劉宗敏隊中令旗搖動,示意趙勝隊撤退,田見秀隊向前頂住。兩隊交替掩護,緩緩後撤。
但是陰地關的主陣地還是沒那麼容易突破的,闖軍據險防守,曹變蛟指揮官軍連沖了幾次都沒能得手。闖軍把僅有的五門炮都部署在了這裡,用來殺傷官軍的輕裝步兵。孫守法那邊即便得手也沒有多大的意義,西岸沒有重要目標,田見秀、趙勝兩隊人馬打不過的話逃跑就好了。闖軍的輜重、傷病員都在東岸,李文江、劉宗敏、劉芳亮、袁宗第四隊人馬集中在這裡,只有拿下東岸才算真正打敗闖軍。
曹變蛟只能指望水路能有突破,可是水路的官軍儘管在火力支援上表現不錯,有的船隻甚至裝備了輕炮,給闖軍造成了不小的殺傷,卻無法登陸。一旦打開護板,就會遭到闖軍的集中射擊,岸上的闖軍實在太多了,船上的官軍人數不足,沒辦法強行登陸。
有一些闖軍用箭射出鉤子,鉤住了官軍船隻的護板,幾十人一起用力拉扯,不少小船直接被掀翻在河裡,船上的官軍掉進河裡之後,即便能游到水面上也會被闖軍射殺。這一招對付那些比較大的船隻就沒有用了,不過有幾艘船的護板被扯掉了,躲在臨時構築的胸牆背後的闖軍和船舷後的官軍對射便占了便宜。
雙方鏖戰不下,由於地形的限制,兩軍都不能投入太多兵力,所以傷亡也不算特別嚴重。很快,闖軍火力不足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沒有穩定的地盤,就沒有大量的手工業者和物資來支撐軍工,闖軍手上的羽箭、火藥都太少,難以持續作戰。隨著闖軍的火力減弱,官軍開始登陸,負責指揮的劉宗敏親自帶隊衝殺,到處封堵缺口,但這樣的局面顯然不能持久。
但曹變蛟始終握著最後一支預備隊,他自己的家丁也完全沒有出動。他寧肯對陰地關東岸陣地的攻擊慢一些,驅趕民夫上前當炮灰,也得留下這支機動兵力抵擋闖軍的後招。既然闖軍人多,那麼他們必然會分兵作戰來發揮這一優勢,曹鎮不能只盯著前面的敵人死拼硬打,必須時刻提防後路。
曹變蛟的謹慎是有道理的,趙勝和田見秀撤退之後沒多久,東南方出現了一面闖字大旗,李自成親自帶著李過、谷可成兩隊的骨幹共一千多人殺了出來。
關隘防禦不能只靠死守,必須主動反擊才行,李自成把關內的指揮都交給了劉宗敏,親自承擔這個最兇險的任務。他們今天凌晨就從楊家山的小路出關,準備等到官軍全力攻打關隘的時候,就從背後殺出。但曹變蛟始終沒有投入全部主力,李自成也不能幹等著,只能提前殺出。
闖軍的第一波衝擊給官軍造成了巨大的混亂,後隊的鄉勇民夫四散奔逃。因為小路可以牽馬通過,因此闖軍也出動了騎兵,官軍的輕裝步兵在闖軍騎兵的衝擊下一觸即潰,甚至有不少直接被擠入河中。
但是曹變蛟的家丁立刻投入了反攻,平地交鋒,曹鎮的優勢便顯現出來了。這些曹家高薪厚養的家丁們戰鬥力非常強悍,就算是和金軍甲兵相比也不遜色。闖軍打得異常艱難,在官軍的反擊之下傷亡很大,但大家都深知此戰關係全軍生死存亡,並不畏縮,仍然猛力攻擊。
要是論士兵的個人素質,其實金軍、明軍、農民軍三方中的精銳老兵都是半斤八兩,真正拉開差距的是裝備、士氣和組織度。闖軍的士氣沒問題,但是裝備照官軍差得太遠,因為新兵太多,組織度也是有問題的。李自成統帶的這一千多人是李過、谷可成二隊中比較精華的部分,但是和曹鎮家丁相比還是頗有不如。這些家丁弓馬嫻熟,經驗豐富,而且和闖軍一樣悍不畏死。他們竭力向闖軍反攻,甚至一度殺到了李自成的大旗下。
李自成的腦袋還是沒那麼容易摘的,張成率領衛隊列陣擋住官軍,官軍的幾次衝殺都勞而無功,留下了幾十具屍體。
正面陣地上,袁宗第也殺出反擊,兩軍攪作一團。這會兒才是真正的輸死決戰。曹鎮被前後夾擊,一旦崩潰有全軍覆沒之虞,闖軍的陣地如果被突破,後果也是不堪設想。雙方都發了狠,不顧一切地拼殺。
李自成的衛隊是曹變蛟的主要攻擊目標,只要拿下李自成,這場戰鬥就結束了。但是李自成的衛隊都是闖軍中最精銳的勇士,與曹變蛟的親兵對陣也絲毫不落下風。曹變蛟漸漸發現不對,李自成的衛隊後縮,李過和谷可成從兩翼夾上,箭如雨下,曹兵死傷很多。曹變蛟意識到,李自成是以自己為餌,故意引曹兵陷入闖軍的三面夾擊。他立刻改變策略,集中兵力攻擊靠河一側的李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