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漠北戰爭

  第661章 漠北戰爭

  漠北草原的紛亂,細分起來真沒什麼好說的。

  無非「宗教」二字。

  土謝圖汗先與車臣汗打,接著又被札薩克圖汗、車臣汗聯手夾攻。

  混得這麼差,不光是因為大明細作的從中挑撥,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漠北**全都出身土謝圖汗家族。

  沒錯,漠北草原也是有自己的黃教**轉世系統,而且與藏地雪域的黃教**一脈相承。

  漠北草原的第一代**哲布尊丹巴一世,便是土謝圖汗察渾多爾濟的兄弟。

  這傢伙先去了藏地雪域學習改信黃教,並得到五世**親賴冊封,被奉為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居住烏爾根寺廟,黃教地位僅次於藏地雪域的**與**(笑死,根本打不出來)。

  與漠北相同,漠南草原也有一個**,不過人家住在青海塔爾寺。

  現在已經被大明皇帝正式下旨冊封,整個寺廟周圍全是漢人移民,還有一支明軍專門負責「保衛」其安全,時不時還得進京與皇帝探討佛法。

  只能說,大明皇帝的確是個禮佛敬佛的仁慈君王,對藏地雪域和青海漠南的**竟然全都如此敬重。

  如今,漠北的**哲布尊丹巴一世,已經在十年前就於額爾德尼召(寺廟)圓寂。

  被找到的第二任轉世,正是他的侄曾孫羅布藏丹彬多密,同樣也是出身土謝圖汗王世系。

  這等同於土謝圖汗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能把持漠北草原的黃教話語權,車臣汗與札薩克圖汗但凡腦子沒病,都得先對土謝圖汗發難。

  不把這個掌握宗教話語權的兼併了,誰都別想統一漠北草原。

  卻說北地的明軍已經兵分兩路,楊恭率領3萬步軍、3萬騎兵、10萬民夫和不計其數的騾馬,浩浩蕩蕩從科爾沁草原出兵北上。

  科爾沁草原的蒙古各部,也跟隨出動了一些蒙古騎兵。結果大軍行至呼倫貝爾草原,至今一仗都沒打成,全在這裡遛彎子。

  兜兜轉轉繞著草原跑了兩個多月,老弱婦孺和一些牧民小部落俘虜了不少,又繳獲許多帶不走的牛羊牲畜,其他蒙古人的主力愣是連毛都沒摸著。

  余紀作為大明此前派到車臣汗部的細作,幾年下來早就把車臣汗部的虛實摸了個大概,領著楊恭的軍隊就直奔呼倫貝爾各處的肥美草場。

  折騰了兩個多月,總算確定,這裡的蒙古人確實全都跑了!

  沒辦法,大明不可能完全杜絕軍情消息的外泄,因為漠南的軍糧物資調運,肯定會被漠北的蒙古人察覺。

  除非將關口全部封閉,可這樣就等同於貼著臉告訴對方:皇帝看你們不爽,準備對你們動手,都把脖子洗乾淨了!

  楊恭有些無語,他遇到了前明太宗皇帝北伐時一樣的問題,五征漠北三次都是白去,蒙古人就是不跟明軍接戰,全程在草原跟明軍玩捉迷藏。

  雖然這樣帶來的損失也不小,大明這邊勞民傷財,蒙古人錯過了最佳的放牧時間,又損失大量牲畜,導致三次北伐下來,直接人口銳減,元氣大傷。

  楊恭繼續帶兵西進,沿著克魯倫河(斡難河)行軍。

  這條河是蒙古人的母親河,當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也是走的這條路。

  一直向西,沿路情況與呼倫貝爾差不多,甚至還要更為空曠,方圓幾十里都看不見人影。

  就這麼一路行軍到了車臣汗部駐地(溫都爾汗,現在叫成吉思汗市),這裡早已人去帳空,連牛羊牲畜都沒見著多少。

  楊恭在這裡遇上了西路軍掃蕩過來的一支龍騎兵,帶隊軍官叫孫靖忠。

  「傅將軍在西面打的如何?可曾碰到土謝圖蒙古的主力?」楊恭問道。

  孫靖忠搖頭:「只遇上了一一批蒙古人的騎兵,人數並不多,其餘全是被拋下的老弱婦孺和帶不走的牛羊牲畜。完全找不到土謝圖蒙古的主力,草原到處都有他們留下的痕跡。我們還在敖爾告(宮殿)俘虜了蒙古人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二世),就是個小娃娃,還被一群蒙古僧人保護著,見到我軍並未有所反抗。」

  楊恭笑笑,說道:「這些草原上的和尚倒是聰明,知道我大明皇帝不會為難他們,反而還要倚仗他們來控制羈糜漠北草原。」

  很簡單的道理,就連漠南草原的**都被大明皇帝冊封,並且幫著修繕寺廟,時常還要召見進京「討教」佛法。

  孫靖忠接著說道:「我軍進兵的路上,糧道數次被蒙古人襲擊,都只有小股的蒙古騎兵,死傷數百民夫,但這些騎兵也被留下。將軍猜測,這些蒙古人應該倉促之下,沒有時間集結兵力,只能避戰撤退,伺機襲擾我軍糧道。那些老弱婦孺和牛羊牲畜,應該都是來不及帶走,還有一些草原部落,似乎也沒想到我們會出兵北上。」

  楊恭點頭:「我這裡也是如此,這些傢伙看來是打定主意,不打算與我們正面接戰了。不過無礙,這些蒙古人再撤,也撤不出色楞格草原,要不然他們冬天絕對熬不過去。」

  孫靖忠說道:「傅將軍也是這麼猜測,中部和南部都沒有蒙古人,所以蒙古人應該都是往北避戰逃走。」

  雖然常說漠北草原,但漠北通常意義上並不是一塊整體,它在地緣上可以粗分為五大板塊:

  外貝加爾地區、唐努烏拉地區、大湖盆地、色楞格草原、黑龍江上游平原。

  五大區域被阿爾泰山脈、杭愛山脈、肯特山脈、大興安嶺均勻分割。

  呼倫貝爾便隸屬於黑龍江上游平原,是蒙古人南下的踏板,沒有了呼倫貝爾,漠北蒙古就很難南下中原。

  而中部的色楞格草原,則是漠北草原的真正核心土地,只要占據了這裡,你想往哪裡打都可以。

  所以蒙古人再怎麼退走,也不可能捨棄色楞格草原。

  ……

  漠北草原再往北去,夾在漠北與外貝加爾之間的一塊地區,這裡已經可以看見成片的山脈。

  土謝圖汗與車臣汗的主力在此集結,並沒有相互攻擊,他們居然在明軍的壓力下握手言和了。

  土謝圖汗敦丹多爾濟說道:「現在怎麼辦?南邊的漢人軍隊還在深入,他們會不會賴在這裡不走了?」

  車臣汗車布登班珠爾說道:「肯定不會走的,漢人皇帝這次出動了幾十萬人的大軍,不找到我們的主力,他們是不會退走的,必須打上一場。」

  敦丹多爾濟一臉驚懼:「怎麼打?我們的兵力都不到漢人大軍的零頭,跟漢人硬碰硬,那不是以卵擊石?」

  車布登班珠爾搖頭:「就算以卵擊石,也要打,便是投降談條件,也得先亮出我們的爪牙。好讓漢人皇帝知道,漠北蒙古雖然衰落,卻也不是好惹的。而且,也不用硬碰硬,我在沿路留下許多痕跡,引誘漢軍北上。屆時,待他們不備,我們趁機出兵襲擊截斷漢軍糧道,誘使漢軍騎兵拋棄步軍回援,我們再出兵設伏吃掉他們的騎兵。失去騎兵,漢人的步軍就是沒了爪牙的老虎。」

  這套策略若是拋開雙方騎兵之間的裝備和戰力差距,卻是有點可行性。

  車臣、土謝圖的蒙古騎兵總兵力加起來,能有六萬多人,而明軍的龍騎兵兩路加起來,也才五萬騎兵,而且還分散了尋找躲藏起來的蒙古主力。

  六萬人,打不到五萬人,優勢在我啊!

  這些漠北草原的喀爾喀蒙古,很明顯與世界脫節太久了,完全沒想過騎兵也是可以帶火槍和手榴彈出戰的。

  天真的還以為漢軍騎兵應該還是以重甲為主,論騎戰遠遠不如蒙古騎兵更精銳。

  畢竟昔年的漢武帝也打不過匈奴騎兵,最後的辦法還是瘋狂暴兵,而且打造重騎兵部隊,讓匈奴人的騎射失去效果。

  車臣汗與土謝圖汗打算拼命,伏擊殲滅明軍的騎兵,逼迫明軍撤退妥協。

  至於西邊的札薩克圖汗,這傢伙很聰明,他果斷躺平了。

  反正他的實力沒有太大損耗,又坐擁大湖盆地,沒有機會的話很難進入色楞格草原。

  原本漠北亂戰,車臣與土謝圖汗部實力衰弱,這給了他進入色楞格的機會。

  可現在明軍下場,札薩克圖汗部連準噶爾都打不過,只能披著大明皇帝給的皮,還得趁準噶爾與葉爾羌內戰,才敢伺機獨立出來。

  哪還敢再對漠北伸手?

  接下來只要明軍贏了,他就果斷內附大明朝廷,漢人皇帝讓幹什麼他就幹什麼,只求能保住汗位和富貴。

  至於明軍輸了,那就另當別論,誰不想當漠北大可汗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