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明史》評語
《清史》修的並不快,已經算是很慢了。
從努爾哈赤這位「太祖」算起,一直到康熙,攏共也就四代皇帝,這修起來自然是快的很。
雍正的帝位確實沒有被認可,只被追諡為瀛國公,這不在什麼務必求真的行列,而是歷史慣例。
在《清史·本紀》中,同樣也是列為《瀛國公紀·附恭順侯(代表對大明恭順)紀》。
前者說的是雍正,後者說的是則被砍腦袋的弘曆。
韃子小皇帝弘曆的帝位與其說是被廢了,倒不如說他的帝位在滿清自家法統內就不合法,所以理所當然不被承認。但在史書中還是有詳細撰述,並同樣被追諡為恭順侯,包括雍正在康藏里塘被鑄碑列傳,刻為昏德公的記錄也在其中。
《明史》、《清史》兩部史書同時成書,並被朝廷出版,刊印天下。
這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前無古人了!
歷朝歷代,史書修訂不僅是勝利者的權利,同樣也不是尋常百姓,及至普通士紳能隨便亂看的,非得達官顯宦、王公貴族才有資格查閱。
如今,大明新朝將《明史》、《清史》刊印下發,並且定價也不高,就是尋常書籍的價錢,甚至還更為便宜,就算普通老百姓(小康之家,有些余錢)也能看得起。
而蕭仁方,連帶國史院諸史官,在史書編撰完畢後,也都得到了對應嘉獎。蕭仁方直接升授光祿大夫,雖然官職沒變,但品階卻從正二品連跳兩級,到了正一品。
南京天子腳下,近水樓台。
這幾日南京士民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幾乎都圍繞在這新出版的兩朝史書上。
《清史》並沒有多少人關注,攏共就那麼四位皇帝,還是韃子皇帝,甚至有兩個還是入關前和被追諡的,剩下兩位要麼英年早逝,沒啥好說的,要麼乾脆都經歷過,知道什麼樣。
反而《明史》在民間關注度空前的高,畢竟如今可是大明新朝,承襲的可是前明王朝,就算尋常百姓茶餘飯後,也對此頗為好奇。
那些士子讀書人更是都想看看,這部被滿清韃子編修(封閉)了快一百年的前朝史書,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而且大明新朝又會給出何等評價?
紫禁城三大殿的右邊,是文樓和文華殿,這裡明初是專門供給太子攝政觀朝的場所。嘉靖年間以太子年幼,難以攝政為由,重新收回皇帝便殿,並用於舉辦經筵,還有殿試閱卷。
清朝沿襲明制,同樣也喜歡在文華殿舉辦經筵,只不過清朝的經筵要用滿語、漢文各講一遍,而且只能跪著論述。
文華殿的後門就是文淵閣了,這裡也是皇家圖書館,有大量珍貴藏書,還有皇帝珍藏的一些稀奇玩意兒。
明清兩朝,文淵閣都是皇室專用,只有舉辦經筵的時候,對於有幸參加的文臣,皇帝一高興賞賜之下,才能來此觀閱藏書。
不過大明新朝,皇帝已經將這裡全面開放,只要有官職在身(新科貢士也能獲批進來看書),就能進來看書查資料。但必須進行登記,而且不能毀損,若是有所毀損,則要按市價高一倍,賠付金銀。
作為起居注官的孟彥,今日一下班,卻並未著急回家,而是繞道先去了趟文淵閣。
因為他聽說,《明史》、《清史》兩部成書,還有修訂的初稿、定稿、手抄本,包括皇帝御批都在今日入庫。
要是去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走了老遠的路,才到文淵閣。
閣前有專門看管的侍衛與女官。
孟彥恭謙的遞上自己的官牌印信:「我想來借閱今日入庫的《明史》稿件,不知可還有了?」
女官確認了官牌無誤,說道:「《明史》的稿件與成書都已經在今早入庫,但稿件與手抄本、御批都不能借出,只能進入閣翻閱。成書可以借出,但每次只能外借三日,若有毀損,則按市價高一倍價格賠付。」
孟彥點頭:「那我進去看吧!反正現在時辰還早,距離宵禁還有些時間。」
女官收起官牌,又拿起冊子翻閱查找了片刻,隨即將一塊木牌交給了孟彥,上面沒寫別的,就是記錄《明史》稿件與成書都放在哪一層。
「有勞。」
孟彥拱手接過,那些持械侍衛則一直盯著他進入閣內,才收回目光。
入了閣中,裡面的光線卻並不昏暗,明顯當初設計上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拿著木牌,迅速找到收錄了《明史》的那一層藏書架,沿路幾乎沒碰到什麼人。
這也正常,雖然皇帝允許官員可以自由來這裡看書,甚至一些不太重要、唯一性的書籍,還能借閱出去。但到底也不可能真的天天都有許多官員,跑過來文淵閣看書的,又不是整天閒的沒事幹。
孟彥先抽出那部《明史·諸帝本紀》,隨手一翻閱:「倒還算中肯。」
從洪武到建文,再到永樂,基本就那麼回事。既肯定了洪武、永樂的功績,也點出了這兩位的爛政。尤其是洪武、永樂發行的大明寶鈔,的確是讓明朝百姓、宗藩、官吏全都深受其害,這個鍋是無論怎麼甩也甩不掉的。
建文……建文沒啥好說的,總共就當了三年皇帝,隨後就被永樂篡奪了皇位。
是的,大明新朝編修的《明史》中,對這一段用的就是篡奪,雖然肯定了永樂盛世的功績,但篡位便是篡位,有何可辯駁的?
難道真按照永樂大帝強詞奪理那套:「洪武三十五年,我爹朱元璋傳位於我?」
這開什麼陰間玩笑!
而且,在這本成書中,建文的《惠宗紀》中,朱怡炅也給出了批註:「無帝王之才,卻有帝王之格。以中人之姿,承大明國祚。惜興宗孝康皇帝(朱標)英年早逝,致叔侄相殘……」
建文的確算是被儒生給忽悠瘸了的典型,僅從其在位三年,就完全破壞了老朱留下的藩王戍邊政策,就可見一斑。
總有人說削藩是對的,因為朱棣也在削藩,而且晉朝就是亡於八萬之亂。可問題是,建文只是學削藩,但削藩結束後,壓根不做任何補救措施,那一片土地完全自生自滅,跟鬧著玩似的。
朱怡炅的批註點評已經很客氣,只是說建文沒有才能,甚至要不是朱標死的太早,打亂了老朱的部署,壓根不可能是建文來當皇帝,也沒時間去重新培養建文。
接下來半月,孟彥幾乎天天都來文淵閣借書,不僅看成書,還有各類初稿、定稿,還有皇帝對史鎬的親筆御批。
都沒看到南明,孟彥就已經頗有種盪氣迴腸。
上到皇帝,下到文武官吏,甚至還有內廷的太監,真可謂是類人群星閃耀……從明堡宗往後,除了寥寥幾個好些,剩下一個比一個離譜。
就連稍微好些的幾位皇帝,比如那位創造了大名鼎鼎的「弘治中興」的弘治帝,就很有問題,雖然書中沒有否定弘治中興,卻給出了大量數據進行參考,末尾還留下了一段耐人尋味的皇帝批註:「吾觀成化荒唐,百姓戶民也有7000萬,而弘治中興,卻只剩不到5000萬,這是何故?」
連續看了半個多月,總算將整本正書看完,正書末尾還有朱怡炅親筆寫下的總結:「思宗崇禎帝,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大廈將傾,亦有其責,卻不可全賴其身。實為嘉靖、萬曆怠政,致使國政糜爛敗壞、財賦崩殂、黨同伐異,眾正盈朝,而又民不聊生……」
剛愎自用,優柔寡斷,這兩種性格集於一人,可見崇禎的能力的確堪憂。
但他只是負有責任,亡國之君他是怎麼甩都甩不掉的,可大明速亡的責任也不全在於他。
總有人說明實亡於萬曆,更有甚者說明實亡於嘉靖,這話……其實很對,雖然他們的側重點不同,但結果理論上沒錯。
嘉靖、萬曆連續兩代帝王,一個二十年不上朝,另一個四十年不上朝。
嘉靖還有海瑞、張居正為其續命,苟延殘喘。而到了萬曆末年,張居正被萬曆強行扳倒,一條鞭法全面失敗。
整個大明接受了幾十年的無政府狀態,再到天啟、崇禎來接盤(泰昌那位一個月皇帝就不提了),便是崇禎天縱之才,也不可能力挽狂瀾。
因為國家的根基早就腐朽了,非得打爛了重建才有機會。
當時的外藩使節甚至專門寫日記,言明自己從未見到過萬曆皇帝,只能對著皇帝龍椅參拜。
終萬曆一朝,沒有權臣,不是在於萬曆手段多麼高明,而是萬曆朝,已經沒有權臣存在的土壤。
連國家的行政系統都幾乎癱瘓,就算權臣想出現,手下都沒人幹活,拿什麼去當權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