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明史》 《清史》成書
紫禁城。→
「陛下,國史院《明史》、《清史》皆已編修完本,還請陛下批閱。」
「朕知道了。」
朱怡炅翻開蕭仁方遞送上來的《明史》、《清史》兩部定稿,主要都是《清史》的定稿部分,《明史》則都是南明四位皇帝。
前面的部分,早已在之前幾年就呈遞皇帝,斷斷續續批閱過了。
這兩部交替史書,粗略算下來修訂了起碼得有五年多,中途還反覆來求見過皇帝。實在是有些敏感內容,國史院官員不好寫上去。尤其是南明十八年,不僅是血淚史,而且還能治療低血壓。
朱怡炅經過深思熟慮,最終給出批覆:「以史為鑑,務必求真。」
他到底不是舊時代的皇帝,雖然因為時代局限性,能做的事情不多,也就是進行有限的改革。但只是修史,那還不需要為了宣揚自己的正統性,就故意歪曲美化歷史,而且他也不需要天下讀書人的認可。
反正他的暴君之名,已經被天下的讀書人們給釘死了,不用指望一本史書就能改變什麼。
朱怡炅仔細翻閱兩部史書定稿,沒多久便感到血壓攀升:「嗯,《清史》、《明史·南明諸帝》都沒有問題了,兩部都可交予內閣簽訂,再與宣傳部刊印宣發吧!價錢不用定的太貴,就按正常史書鎬售賣即可。」
「臣遵旨。」
蕭仁方連忙拱手應道。
說罷,心頭頓時長出口氣,原本懸著的那塊大石也終於落定了。
從當初剛接手國史院,為兩朝修史的意氣風發,到後面的勞心勞力,錙銖必較,這修史當真不是常人能幹的。
不過,若讓他重新選擇,他還是會乖乖接旨跑來統管國史院。畢竟這可是名垂青史的好事,而且大明新朝的皇帝還一改歷朝歷代,修出來的史書都是要宣發刊印天下,供平民百姓也能觀看。
這就是名望了,任誰都無法拒絕。
而且,實際上大明新朝國史院,這修史成書的速度,已經算很慢了。因為蕭仁方一直都在逐文核對,還要呈遞皇帝批閱修改,去掉那些明顯不符合實際,卻又吹捧皇帝的。
前明修《元史》也就用了不到一年,還用上了走訪調查的時間,而其他各朝修史同樣也都在幾年到十年。
大明新朝修的《明史》本就已經差不多修完,至於為何滿清一直過了十年後才正式成書,前後歷經九十多年,堪稱歷朝之最。
只能說,難怪後人都鄙夷《明史》的準確性。
朱怡炅說道:「《明史》、《清史》既已成書,那國史院今後便與禮部、戶部協同,共同修訂《中華字典》吧!」
此《中華字典》非彼《中華字典》,而是廣義上的華夏中國各民族通用字典,肯定不止一部,例如苗漢字典、瑤漢字典、壯漢字典……等等。
現階段成書的也只有瑤漢字典和壯漢字典,苗漢字典還在編纂過程中,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尋找這些少民語言文字中,與漢字漢語相似,實在不能相似,那就直接翻譯同化。
這項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禮部長期在做,現在國史院修完了史書,倒是可以稍微空出來一些時間,去配合禮部與戶部修訂各族的《中華字典》了。
→
這件事迫在眉睫,廣西、湘南、西南等地還好說,廣西壯民本就高度漢話,湘南、西南要麼長期戰爭,消耗了大量人口,要麼就乾脆是土司自治,只是逐步改土歸流。
但廣南的越族就不好說了,這裡雖然已經被大明實際控制,而且受到中國文化體制影響很深,但這裡的百姓九成九還是越族百姓。
漢人往這裡移民的速度很慢,就算移民了,一時間也難以融入,基本就是漢人是漢人的村鎮,越族是越族的地盤。
朝廷搞的鼓勵通婚政策見效很慢,不僅是漢人不願意娶這些廣南「蠻夷」,還在於兩邊語言不通。
這就導致漢越矛盾頻發,很多時候都不是廣南官吏故意挑撥,純粹是語言交流障礙帶來的問題,而廣南官吏進行調解處理的時候又不可避免帶有嚴重傾向性。
甚至這都不是在故意歧視廣南百姓,朝廷在西南等地的官吏,同樣選拔、提拔那些地方吏員,也往往更看重漢人。
只不過現階段少民吏員很少,而廣西這些府縣,壯民為主的少民高度漢化,他們生活的地域大多都是壯民吏員,所以就算傾向漢人,也總能留給壯民不少機會,問題並不突出。
而廣南省這裡則要嚴重的多,廣南官吏為了更好統治這裡,先是故意激起廣南民變,狠狠殺了一批後。又開始大肆重用提拔廣南的漢人吏員,漢人不夠,就用苗人和會說漢話的越族。
廣南有很多苗人,這些廣南苗人也是最早從中國遷出的苗人,到了後世已經幾乎遍布東南亞。因為苗人族群太龐大,所以遭到越族忌憚,將之視作二等公民,打壓抵制。
當然,漢人原先也是二等公民,但現在不是了。
苗人作為華夏大家庭,肯定比這些長期脫離在外,獨立建國的越族與漢人更親近,而且漢苗在語言上也有不少想通。
廣南官府重用漢苗,卻有意忽視越族吏員。
這些越族自然不滿,雖然不至於釀成暴動,但陽奉陰違,矛盾衝突幾乎層出不窮。
畢竟,漢人強大,統治了他們,這他們認了,可是憑什麼苗人也能跟著喝湯,甚至踩到他們頭上,這些苗人曾經可都是二等公民,數量也不如越族龐大。
可以說,從廣南民變過後,至今不過一年,只是廣南巡撫崔盛親自遞上來,關於廣南漢越、苗越矛盾驟然激增的奏章,就不止一封。
雖說還沒到非常嚴重地步,畢竟明軍剛剛在廣南殺了個血流成河,餘威尚在,但長期下去,肯定得出問題。
而且也不能壓著,一直壓著同樣會出事。
只能從教育、文字上入手,只是廣南的漢人官吏學會越語不行,還得進一步普及漢字,讓這裡的越族百姓都能學會認識漢字漢話,打通兩邊的語言壁壘。
國史院去配合禮部、戶部修訂各族的《中華字典》只是一環,還要往廣南、西南等少民地區增派學堂。
這是個長期工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