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滿漢一家
太原。✊😺 ➅❾𝕤Ĥ𝕌𝓍.𝒸๏ᗰ 🐨☺
「丞相,皇上急召進宮,似有要事相商。」
「本相立刻便去。」
正在內閣辦公的沈文鎬聞言,也顧不上手頭的事,急匆匆離開內閣,前往皇宮。
說是皇宮,其實就是原來的巡撫衙門重修了一下。從規模上來看,甚至不如朱怡炅先前住的總督府。
來到皇宮正殿(衙門大堂),沈文鎬才發現,不光是自己來了,還有當今大漢的太子劉恪也來了。
看來果真是出了大事!
沈文鎬心中如此想罷,面上仍舊不動聲色,先對著劉儒漢朝拜道:「微臣沈文鎬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儒漢十分客氣:「沈丞相免禮,快快請起!」
沈文鎬起身,又對著劉恪恭敬道:「臣見過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劉恪點點頭,隨即滿臉焦急道:「父皇,明國簡直欺人太甚,居然背棄盟約,不宣而戰。咱們應當即刻出兵,就算滅不了他們,至少也要奪回正定府!」
奪回正定府?正定府丟了!
什麼時候的事,為何自己這個丞相不知道?
而且,正定府被明軍奪下,莫不是明國皇帝終於要對山西動手了?
可是不可能啊!不是大明對山西是否感興趣的問題,而是現在可是入冬了,山西地勢又極為複雜,如此寒冬出兵,明國皇帝難道失心瘋了?
沈文鎬不由一頭霧水,沒等他琢磨明白,劉儒漢卻是開口怒斥道:「住口!若非你自作聰明,將正定府駐兵調離,那姓朱的如何有機會能拿下正定府!而今寒冬將至,出兵,怎麼出兵?哪個將領、士卒願意出戰?」
劉儒漢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怒罵,劉恪心有不甘,但還是只得低頭,拱手說道:「父皇息怒!是孩兒想岔了。」
沈文鎬這時也差不多聽明白了,原來不是明軍主動出兵奪取的正定府,而是這位憨憨太子把正定府的駐軍抽走了,這才導致正定府空虛。
自劉儒漢稱帝,一開始還能保持勤政,後面漸漸怠政不說,還將兵權也逐步移交到太子手裡。
而劉儒漢自己則住進深宮內院,還大肆在民間採選美人,美其名曰:充盈後宮,繁衍皇嗣。
沈文鎬聽明前因後果,雖然還有個中細節不明,但也不甚重要。隨即開口勸道:「皇上息怒!而今正定府為明國所得,既成定局,便是如何怪罪太子,也於事無補。當務之急,應當儘快想辦法,該如何對付明國才是。明國如今既下正定府,我大漢必須防備明國大軍來年會順勢西進……」
話沒說完,劉恪便忍不住說道:「明國敢來,我們便叫他們有來無回。」
沈文鎬被打斷了說話,也不惱,說道:「殿下,山下雖然易守難攻,但我大漢連年征戰,又逢天災民亂,而今早已是民困兵乏,如若明國大軍突然發動攻勢,唯恐……難以抵擋啊!」
劉恪還要再說,卻是被劉儒漢喝止,對著沈文鎬問道:「丞相所言甚是,不知眼下到底該當如何破局?」
劉恪就是個直腸子,有點腦子,但不多,打仗讓他衝鋒陷陣可能還是一員悍將,可要他玩政治動腦子那就純扯淡了。
沈文鎬說的很委婉,劉恪完全沒聽懂,但劉儒漢聽懂了。
說白了就是而今的山西因為連番戰亂,不僅劉儒漢親自操練的大漢軍被打的損失甚至,整個山西也被攪和的民不聊生了。
這樣的山西,怎麼都拼不過明軍的,就算靠地形去擋,也擋不住的。
沈文鎬實際也沒有太好的法子,這劉儒漢雖然建國稱帝,但其部下就是個草台班子,文官系統還好,基本繼承了滿清的那套官僚行政班底,又強行吸納了一些地方上的年輕士子。
→
可是武將就成一鍋粥了,還是紅豆綠豆粥,亂的不能再亂。
劉儒漢雖然稱帝,卻並非按照正統王朝來算,反而是加入了濃厚的宗教主義色彩。
尤其是劉儒漢的軍隊,更是以八卦教核心教義來練兵,還吸收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宗教理念,現在就是個大雜燴。
這樣練出來的軍隊,好處就是士兵們打起仗來悍不畏死,壞處就是軍隊全靠宗教信仰支撐。
而且劉儒漢靠宗教軍隊起家,這就導致劉儒漢麾下的宗教武將權力極大,幾乎等同於絕對聽命於劉儒漢的軍頭。
唯一好處就是劉儒漢不用擔心會有貪官了,因為他麾下的文官被宗教武將無限壓制。要貪也只能是宗教武將們貪,就連劉儒漢自己都看不上這些曾是滿清降官的文官。
從某種角度來看,劉儒漢真的太像後世的洪秀全了,都是宗教起家,起家以後都迅速腐化,軍隊內部也是山頭林立,宗教化嚴重。
唯一區別就是,洪秀全好歹得到了羅馬教廷認可,而且劉儒漢本事明顯沒人家大。
沈文鎬沉吟片刻,說道:「皇上,既然大戰難免,而今也只有迎難而上了。」
劉恪說道:「我就說嘛,那明國也沒什麼可怕的,他們敢來,那咱們就敢打,總不能束手就擒,讓那姓朱的拿刀砍咱們的腦袋吧?」
劉儒漢呵斥道:「住口,聽丞相把話說完。」
沈文鎬說道:「殿下適才說的不錯,明國大軍來攻,我大漢不可能束手就擒,唯有一戰。只是,就算要戰,也不可我大漢獨自為戰。」
劉儒漢似乎猜到:「丞相的意思?」
沈文鎬說:「皇上,而今天下時局,正如昔日三國對峙,明國皇帝便如曹魏,我大漢正如蜀漢,若要對抗強魏,需找一個、兩個吳國為盟,才能共圖天下大業。」
劉儒漢有些遲疑:「丞相這是要朕與滿清合兵,可若真如此,天下人會如何看朕?」
沈文鎬義正言辭:「為天下大計,些許罵名,何足掛齒?」
劉恪這時似乎突然學聰明了,也跟著勸道:「是啊父皇,沈丞相說的沒錯,為了天下大計,就算與滿清合作又怎樣,您又不是沒對滿清那位韃子小皇帝稱臣過。」
好嘛,這話說的,完全把劉儒漢的臉打的啪啪響。
若非劉儒漢現在年紀大了,不太可能生兒子,早晚得被這兒子給氣死。
劉儒漢本就只是礙於臉面,現在沈文鎬給了藉口,那自然是順坡下驢:「既如此,朕便擔些罵名又何妨?只是……滿清當真會如我們所想,配合出兵?」
「皇上為大事而不惜個人聲名,實令微臣佩服。」沈文鎬先拍了個馬屁,隨後這才說道,「不過皇上也無需憂心,山西一旦落入明國手裡,對他們而言便如唇亡齒寒。一如昔年蜀漢被滅,吳國根本擋不住晉軍。而且,當務之急,不單是要遣使向滿清請兵,還要遣使南京,與明國皇帝稱臣求和。」
劉儒漢想也沒想,便點頭道:「此應有之義,朕這便親筆書信三封,遣使遼東、西安、南京。」
沈文鎬又說道:「不僅要對外遣使,內部也要即刻息兵罷戰,不求立刻休養生息,也不可再讓形勢進一步惡化。」
劉恪插嘴道:「可是丞相,那些地方上不聽號令的軍頭該怎麼辦?」
沈文鎬說道:「那便順勢封他們為知府、知州,只要得了好處,他們便不會輕易投降明國。而我大漢敵人只有明國皇帝,這些地方上的軍頭都無需在意。」
頭有點疼,不會陽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