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朝堂之爭

  梁青雲冷哼一聲,命其備妥梳洗之物。李安忙不迭接過長襪,勤快為之穿著,梁青雲對其再翻白眼,心想李安此舉又是何意,顯是圖一時之便宜。

  「陛下駕到!有事起奏,無事退朝!」隨著太監之聲,早朝拉開序幕。朝堂之上,各色人等面帶異樣,或期待、或竊笑、或沉吟,皆因昨日之事及今晨之變。

  王希山一案早已人盡皆知,朝中權勢,終歸於那兩位王爺。梁青雲雖欲遮掩,終難成事。至於抄家之細,雖眾皆知其事,細節卻是迷霧重重。

  更有一事,使得今朝格外不同——久告病假之劉破軍大將軍,攜疾重歸,其回朝之舉,無疑激起了波瀾壯闊之波動,令今日的朝會,更添幾分看點。

  昨日之事,早已傳入劉大將軍之耳,令其心中驚濤駭浪,亦帶著無限激動。是否天子終將反擊,此刻彼岸,他盼望已久。激情之餘,不禁與愛妻共舞鐵血舞曲,鎧甲之下,共赴戰場。

  夜色未盡,女兒皇后之書信接踵而至,老將軍心中猶如戰鼓擂,激動不已。書信雖不詳述,但已隱約透露出天子的決意。於是,夜深人靜,老將投身書房,籌謀大計,密謀之人來來去去,夜色為之一片。

  朝堂之上,官員們懶散散漫,對高居龍椅之上的梁青雲行一禮,故作姿態。李安見狀,心中暗怒不已,誓言將來必令他們俯首帖耳。而梁青雲聽聞李安之心聲,不由微微一笑,雖然此子言辭不雅,然行事確實可靠,忠誠之心,無人能及。

  就在梁青雲沉思之際,一道身影劃破朝堂的靜謐,一名穿著藏青仙鶴袍服的老者踏前一步,站定於眾人矚目之地,對天子一禮,聲稱有奏獻上。李安瞳孔一縮,記起昨夜天子所言,此人必屬文官中的高位,六部尚書無疑。

  按梁青雲所言,朝中文武之分,從其服飾可辨。文官禽圖,武官獸紋,李安初聞之下,曾戲言此乃禽獸之分。梁青雲聞之卻是淡然一笑,仿佛在這禽獸之間,隱含著更深之意。

  李安於此時此刻,認清了眼前人即文官中的驍將,一品大員身份毋庸置疑。

  此刻,他腦海中旋轉著梁青雲的言教,心中對朝堂的秩序與規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朝堂之上,此時此刻正是變幻莫測,波詭雲譎之時。

  望著那位文官尖銳刻薄之態,李安心中暗自嘲諷,欲以「衣冠禽獸」譏之。然此言於今日,乃是褒之無上。即若此語落於彼耳,恐怕也會喜形於色,謂之「過譽」也。

  梁青雲目光如炬,洞悉廟堂之變,知此賀尚書非出於無因。六部之中,除戶部外皆歸趙青如掌控,今日此舉,意在何為?雖心中早有答案,仍舊沉聲問津。

  「哦?不知賀愛卿有何高見?」梁青雲問。

  賀尚書步前一言,聲音剛硬,與其身份不符之尊嚴:「昨日陛下命人拿下王希山,此事當真?」此話一出,不禁讓人感其囂張氣焰。

  梁青雲不動聲色,意在扭轉局面:「此事暫且按下,先議國是。細節日後自會明言。」

  然賀尚書不肯罷休,反以兵部之事為要挾:「若真有此意,恐怕賀某需帶領兵部告老還鄉矣。」此言雖提及退隱,其面露得意之色。

  李安聞言,心生憤懣,感受到朝堂上的壓力與挑戰。這些老官員將梁青雲困於死地,賀尚書之言更是無所畏懼。

  周圍官員無一人出聲反駁,兩位王爺更是旁觀成趣,情勢對梁青雲極為不利。

  梁青雲眉頭緊鎖,目光如冰掃過在場眾人:「爾等亦是此意?」此話雖平淡,卻透著無盡寒意。

  眾官員中,竟有過半數人齊聲回應,請求陛下明示王希山一事,場面一時僵持。

  李安怒不可遏,心中暗記此等人等,悄移步伐至記錄太監旁,低聲吩咐記下所有反對之人。梁青雲的太監自然毫不遲疑,默默記下李安所需之名單。

  此情此景,朝堂之上,波詭雲譎,各懷鬼胎,而李安與梁青雲之間的信任與默契,亦在此刻顯得更加珍貴。

  在那一刻,梁青雲的目光冷冽如寒星,掃過朝堂上下,眾臣心中莫不是一陣戰慄。然而,當其目光不經意間掠過李安所作所為,及其心聲之時,唇角竟掩不住地輕輕上揚,顯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就在此時,那兩位自認為坐觀天下棋局的王爺,見到天子這般表情,不由得心頭一驚,紛紛暗思不解,究竟梁青雲此舉意欲何為?

  梁青雲緩緩開口,聲如金石:「既然眾位臣子如此關心此事,那朕便優先解開你們心中之疑。」語畢,他未再望向那質疑聲中的兵部尚書,而是輕揮袖手,示意將人和證物一併呈現於眾。

  隨著一陣沉重的步伐聲響起,王希山被帶入大殿,鎖鏈之聲響徹宮牆。見到他那頹廢失神的模樣,原本還試圖傳遞信息的官員們面面相覷,心中充滿疑惑。

  此情此景,即便是梁青雲亦感一驚,不由得將目光投向了與小太監密談的李安。昨夜處理王希山一事,正是委以李安負責。李安的手段,顯然超出了一般的懲罰。

  李安見狀,內心得意,暗自思忖:此人真是情深意重,僅僅透露其愛妾與戰馬之間的小故事,便讓這鐵漢淪為如此光景,可見其情之深也。

  然而,李安的所作所為,並非僅止於此。他特意安排的「關照」,讓王希山落得如此田地,正是因為王希山曾威脅過他心愛的女人。在李安看來,對於威脅至親的敵人,絕不手軟。

  梁青雲聽聞李安心中的話語,雖面上微紅,心底卻是湧起一股莫名的溫暖。

  此時,兵部尚書再次發難,聲音中帶著不滿和質疑:「陛下,王大人何以變得如此?難道陛下暗中施刑?」他的語氣幾乎是在指控,仿佛他才是這國之主宰。

  朝堂上的氛圍頓時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的目光集中於梁青雲,等待著天子的回答。在這一刻,梁青雲不僅面臨著王希山一案的質疑,還要應對朝中權勢的挑戰。如何處理,將直接影響他在朝堂上的威望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