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吃癟的丞相

  李安心頭雖冷笑連連,冷眼旁觀,內心卻暗自思忖:待會兒,讓你這老物自嘗其果。正當他沉浸於心中的冷嘲熱諷時,梁青雲的聲音卻帶著幾分戲謔,緩緩響起:「賀愛卿勿需過於焦急,待我等一觀便知真相。」

  言罷,便見五木箱與一卷秘卷被恭敬獻上,原本應有六箱,今卻只見其五。

  那失之箱內,珍寶夜明珠正於李安閒居之所,作為夜光之用。

  此一幕,諸位望之,心神皆是一凜。

  「打開它,使我眾臣目睹。」隨著梁青雲的吩咐,箱蓋一一揭開,隨之寶物展露,引得一片倒吸涼氣之聲。

  起初之珍寶雖珍,但在座各位誰非富貴之家?

  真正震撼眾人者,乃是那玉璽與一件金黃龍袍。這二物一出,即便是素日冷靜的二王爺,亦不禁眉頭緊蹙。

  王希山此舉,真是膽大包天!小過則可,大錯則難容。偷觸龍權,此乃萬死之罪!

  賀尚書面對此景,心知王希山此日難保,更見趙青如面露寒色,知內中必有隱情。

  正當賀尚書思索退避之計時,梁青雲直指其痛處:「賀愛卿,目光可曾認真細瞧?朕問你,這何物也?」賀尚書支我其詞,未能言明,此刻梁青雲一掌拍案,聲響震耳欲聾,令在場眾人一驚,不禁思疑:向來溫和的梁青雲,豈曾有此嚴厲之態?

  諸位官員目光交錯,皆感不解。二王爺更是眉心緊鎖,深思熟慮,不知梁青雲此舉何意。

  趙青如心中怒火中燒,不解何故密謀未泄,己方布局盡失。羽林軍中之人,莫非已被一網打盡?

  梁青雲聲如冷霜,連珠炮般質問:「賀愛卿,王希山行如此之事,朕拿下他,可有不當?他非兵部所舉?兵部豈無察覺?抑或,兵部與此謀反有涉?」

  每一問,如重錘敲心,賀尚書面如死灰,啞口無言,一時之間,竟是無言以對。

  賀尚書急切地投向趙青如一瞥,目中滿載著求援之意。多年來,梁青雲的柔弱使他們驕橫跋扈,未曾料到今日竟陷入如此窘境。

  「陛下,此王希山行事離譜,臣等亦感震驚。此人罪大惡極,當伏極刑。」趙青如終於開口,雖日常輕慢梁青雲,然朝堂之上,仍需保持禮數。畢竟眼前有著六王爺的虎視眈眈,此刻,更須明哲保身。

  李安心中雖然暗笑,但也暗自期盼梁青雲能更為強硬。若能此次順利處理兵部尚書,無疑將大大提升其朝堂上的威望。趙青如若為保兵部尚書而犧牲羽林軍,更是他所樂見。

  梁青雲聽到李安的心聲,心中波瀾不驚,暗自握緊了拳頭,決定按照心中所想行事。「四皇叔之言極是,王希山罪不可赦,朕已決,將其族誅,以正朝綱!」

  他的話語一出,頓時引起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趙青如正欲為兵部尚書開脫,梁青雲卻再度開口:「兵部尚書,因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監管有失,亦應受罰。」這番話,讓趙青如原本欲言又止的口吻戛然而止,心中一凜。

  趙青如面色頓時凝重,意識到梁青雲此舉遠超預期,不禁心生疑惑:難道梁青雲欲一網打盡,既定奪羽林軍,又欲重整兵部了嗎?

  他試圖解釋兵部之過可原,然言一出口,便覺不妥,仿佛自己正陷入某種不明的局勢中。

  朝堂之上,氣氛一時凝重,每個人的心思複雜交織,尤其是趙青如,他的心中波濤洶湧,對梁青雲的新認識使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的局面,這一切,都在暗示著朝堂風雲的重新洗牌。

  趙丞相方才言罷,梁青雲帝聲如冷霜降臨,迴響於皇宮之中:「哼,趙丞相既已求情,朕便賜予兵部以罪立功之機。王希山之案,由兵部主持,大理寺監之。再者,趙丞相亦言,羽林軍乃朕親軍,日後兵部如若擅越職權,朕必嚴懲不貸。」

  此言一出,趙丞相腦海中頓時轟鳴,悔恨交加。昔日計策,今成笑談,羽林軍權,如沙中樓,一夜之間飄然而逝。

  正欲言辭反駁,一道魁梧身影劃破長空,步入朝堂。此人,乃大梁國之國丈,亦是戎馬生涯中的猛將——劉大將軍。

  趙丞相心中一緊,知此人非同小可,多年來雖屢受打壓,威望猶在,今日此舉,意在何為?

  不待趙丞相開口,劉大將軍已步前一躬,其禮之恭,如下屬見君,無不規矩。此一禮,足顯其立場,眾官皆然心知肚明。

  「微臣劉某,見過陛下。自聽趙丞相之言後,恍若覺悟,深感罪責。」劉大將軍之言,讓全場一片譁然,不知其所為何來。

  梁青雲亦是面露詫異,然李安之語忽閃心間,如晨光破曉:「嘿,劉大將軍此計甚妙,直接堵住趙丞相之口。若彼此兵權一讓,羽林軍豈有他歸?」

  此語令梁青雲心中一亮,面上雖裝疑惑,卻急促示意劉將軍起身:「劉大將軍何出此言?爾為國盡忠,何罪之有?」

  然劉大將軍卻自嘆其過:「陛下,臣年邁愚鈍,未曾察覺羽林軍乃陛下親軍,久握兵權,實乃大錯。今趙丞相所言,正中要害,臣當自省。」言罷,從袖中攝出兵符,躬身獻上,神色之間滿是慚愧。

  此一幕,令在場眾人無不動容。劉將軍之舉,非獨一時之策,更有深意在內。

  梁青雲雖不知「奧斯卡」為何物,卻能從劉大將軍眼中讀出真摯之情,此情非演可比。

  朝堂上的空氣似乎凝固,每個人的心頭都被這份忠誠與犧牲所觸動。而梁青雲的心中,更是波瀾起伏,感慨萬千。

  劉大將軍此舉,無疑為梁青雲鋪開了一條新路,也為大梁朝堂留下了深刻的一課。趙丞相,則只能在心中暗自嘆息,面對如此局面,已無力回天。

  梁青雲心中感概萬千。

  若非那假太監入朕眼,朕今猶沉浸於趙青如及朝堂重臣之欺辱。

  李安若不在側,朕豈能想像今日之局?實不相瞞,自登基以來,今日乃朕真正感受帝王之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