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冷然回應:「普天之下,豈非吾土?江湖黑白兩道,各大門派,皆我大梁子民。入伍報國,為之分內。爾等偵查之後,上納名單,朕定親審。若有門派響應,朕自有厚賞。若有藏匿之輩,違抗徵令,朕必讓其塵歸塵,土歸土。」
鄧玉蟬色變,緊急呼止:「皇上!此事若過於激烈,江湖中自有不服之輩。」
李安的目光中透出冷漠之色,聲音中帶著一絲激昂:「當敵犯邊境,我兵民遭殘害時,我軍士以血肉之軀抵禦入侵,守護家園。朕信其以榮耀而殉國,因知彼等雖逝,卻護我疆土安寧。江湖之人,又有幾人赴遼東抗敵?朕知有一部分人有此舉動,然而大多數在江湖爭鬥。朕軍何罪之有,保護這等人?他們的生命與鮮血豈能白白流逝?江湖之人又何德何能,享有特權不為國效力?」
鄧玉蟬心中一震,滿眼歉疚:「皇上,實在抱歉!」
「玉蟬啊,是朕過於激昂了些許。」李安的面色漸緩,帶著一絲歉意的溫柔,欲伸手探過那細膩如絲的秀髮,卻屢屢止步,終是一聲輕嘆:「朕心念念那數萬陣亡將士,彼時彼刻,心中如刀絞矣。」
玉蟬聞言,心底莫名掠過一絲哀愁,輕聲嘆道:「玉蟬生於武道,終日追求其極致。然而,身為大梁子民,怎能視同胞遭受蠻夷之苦而不聞不問。玉蟬雖知力單勢孤,但若能盡綿薄之力,心亦寧靜。在這皇宮深處,練武之餘,也窺探過兵法策略。」
李安心知玉蟬曾遊歷天山,途中不忍遼東百姓遭後金蠻族侵擾而揮劍相抗,雖壯志難酬,最終傷重數百里逃脫,潛心半載,方才晉為王品宗師。
猶豫片刻,李安終於開言:「玉蟬若真有此心,朕允你赴軍中磨礪。如若功勳顯著,自當讓你統兵征戰。」
鄧玉蟬目光中閃過一抹堅毅:「本不企圖功名,但願盡己之力,減少百姓之苦難。」
不僅是玉蟬,其他幾位與馮敬堯有睦的一品高手亦有此意。這些年邁四五旬,久居一品境界的高手,早已對皇宮中的平靜生涯感到厭倦。他們望著雲仙子在戰場中歷練、在壓力中突破,心中生出一線希望。
「那就投入文殊公主麾下罷,她久為宗師,或可為諸位指引迷津。」李安驀然心動,宮中生活漸顯單調,不若親往遼東,以慰梁瑤與劉破軍等諸位戰後心情不寧。
此意一出,馮敬堯大驚,急忙勸解,但帝心已決。只需託詞身體微恙,假寐後宮,便可微服私訪。隨行者,宗師高手兩位,一品高手五位,再加鄭懷遠等十名二品侍衛精英。
此行雖僅十餘人,碰上千人軍隊也頗有勝算。
何況,以眾高手的機動,縱有不測,亦能全身而退。
更何況,大部分後金蠻兵已逃散,遼東大地已歸大梁所有,又有何懼哉?
決意已定,李安命小順子速赴御馬監,一行人齊聚於御馬監馬場,挑選駿馬。李安對馬匹之鑑不甚了了,遂令御馬監首領太監挑選,為其選來監中頂級良駒。駒身漆黑如塗瀝青,四蹄卻如積雪潔白,其矯健英姿,令人心馳神往。
李安鮮少馳騁於馬背,然而目之所及,此馬之俊美,倏爾激起其騎乘之興。鄭懷遠與御前侍衛,皆是出自軍營,箭馬熟練,遂傳授李安騎術要訣,李安遂踏鐙而上。以其五品武功,放諸江湖已是青雲直上之英才,體魄亦因雙修功法日臻完善,力量底蘊深厚。初試雲騎,其動作卻是行雲流水,俊逸異常。
然而,良駒有其高傲之氣,一聲長嘶,前蹄往上一翹,竟欲傾身摔去騎者。侍衛們嚇得不輕,齊呼「皇上小心」,欲沖前相助。李安卻神采飛揚,雙腿緊夾馬腹,全身真氣流轉,震聲喝道:「眾卿退下,朕自有分寸。」或許是受李安腿力之激,那駒一頓之後,前蹄重落塵埃,再度長鳴,如離弦之箭,一躍數丈,李安心頭暢快無比,心底暗贊此駒非凡。
此時,李安心中競技之志迸發,儘管初度馳騁,面對此等烈駒,心中不免升起一股要與之較量至最後一刻的豪情。他凝神聚氣,雙手環抱馬頸,雙腿更是發力,緊緊地固守在馬背之上。那駒在場地內跳躍疾走,身形忽閃忽現,李安卻如磐石般穩固,不為所動。
目睹此景的侍衛與馮敬堯等人鬆了一口氣,而御馬監首領太監驚駭至極,差點跪倒,幸得兩小太監相扶。他面如土色,心想若皇上有所失,自己責無旁貸,無論多少性命恐難抵命債。
眾人雖心驚膽戰,李安卻是暢快淋漓,感受著馬下狂野的力量與挑戰,心中所得之快感,甚至超過征服艷麗佳人。畢竟,佳人或許因他皇上之位,權勢之重而順從,然駿馬卻只因其馴服於真正的力量與勇氣。
一場較量,過了足足時辰余,那駒終是筋疲力盡,氣吁吁,動作遲緩。李安一身的內力也瀕於枯竭,汗水浸透衣衫。李安與駒,俱是力竭聲嘶,彼此達到極限。
不顧汗水滑落之臉頰,李安低頭在駒耳邊輕聲笑道:「駿馬兒,咱們可否息事寧人?乖,隨朕,日後定有香食美飲。」
言畢,手從頸間釋出,輕撫其鬃毛,駒似懂非懂,輕哼幾聲,似是回應。
而後不再跳躍,開始悠然小跑,甚至伸舌輕蹭李安掌心。
那御馬監首領太監臉色由驚轉喜,急忙上前,聲音尖細而滿是諂媚:「皇上神威,此駒乃龍種,今得陛下順服,實乃奇蹟。」
李安知其溢美之言,卻亦心悅誠服,笑道:「爾等馬養得好,往內務府領三百兩賞銀,再為朕覓幾匹良駒。」隨後跳下馬背,輕拍其身,定名道:「今後,汝便名踏雪。」
那太監喜不自勝,當場跪拜謝恩,尖聲道:「謝皇上賞賜,踏雪亦感金名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