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正人君子

  吳昊天心裡辯白也是無濟於事的,面對的是現實問題,黑壓壓幾千人,抬著個死人來鬧事。

  現在又不敢動手,這是不是欺俺大清無人了,政權機關是不是太軟弱無能了,讓幾個老百姓在胡作非為,您說是不是怪事一樁。

  外面的人看到目前無人過問,不免又沸騰起來,有那些看閒的也瞎起鬨,到處煽風點火,四下串聯助威。

  高呼:砸碎這個腐敗無能的衙門!砸爛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官老爺!

  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讓吳昊天聽的膽戰心驚,就怕這夥人暴動,如捻軍一般,殘殺官員,燒毀城池。

  他現在最怕的是這群鬧事的,再摻合著捻匪流寇,暗藏著刀槍劍器,那是要流血死人的,莫在將俺給抹了脖子。

  他是躲在保安室內,不敢露頭,堪憂暗箭傷人,不就赴竹老夫子後塵,怎能與他黃泉作伴呢,那太沒有身價了。

  勢態如洪水一般,波濤洶湧,一浪更比一浪高,大有水漫金山。情急之中,陸國邦倒有了心計。

  大人!何不讓郝望爵來息事寧人,因為他是欽差大臣,來自高層,暫與百姓又無利害關係,號稱為民請願的,自是來解決問題的了。

  這些鬧事者,也是為了討個說法,那就讓欽差大人充充能,顯顯本事,去給一個說法吧,以緩和矛盾。

  讓郝望爵衝到一線有三樣好處:一是做了擋箭牌,二是做個和事佬,三是做個替罪羊。

  吳昊天是似乎有所悟,自言自語地跟著自己師爺捏起了手指,豎起了大拇指,與俺思路同出一轍。

  是的!處理不好一切責任由他兜著,皇上責罰,他有嘴難辯,他來調停的,卻方法不當,不是鈍化矛盾,而是引發矛盾,弄出如此事端,太無能了,也太自以為是了!

  大人您可解脫了,起碼說有人給您頂缸,將直接矛盾轉化成間接矛盾,有了質的飛躍,不擔全責了。

  吳昊天小眼得溜溜地轉,大腿拍的更響,對了!對了!是個圍魏救趙,李代桃僵,移花接木,金蟬脫殼的連環好計。

  於是又跪拜郝望爵,曰:大人!小人知錯了!也無能為力。頭跟雞子吃食,搗衝著,又可憐兮兮地奉承著。

  事已至此,您老也看到局勢,吾輩可是黔驢技窮,不勝克敵,還仰仗您老的天威,欽差權現,英明神武,口若懸河,來平息事端,在此有禮,望大人垂憐!

  吳昊天如此乞求,讓郝望爵神乎其神,顯得莊重,更顯能耐,也是露一手的時候。

  郝望爵在飄飄然中,請君入甕,逼上了梁山。怎麼辦?怎麼辦!將一些干將請到議事廳,進行了合議,根據群體意見,集思廣益,作了三步走。

  一是放出竹子山,二是宣讀聖旨,三是槍打出頭鳥。

  也分配三條工作線,各負其職,各司其事。吳昊天去放人,軍師陸國邦去防暴動,郝望爵去讀聖旨。

  在亂中向好中,大家皆齊聲稱好!又皆齊聲承諾!在郝望爵統一領導下,各就各位,皆進入了角色。

  那個竹子山因讀聖賢書,又受家教薰陶,不苟淫亂之失德,始終守著儒教,不入濁流,獨善其身。

  被吳昊天扣押,整天以書泄憤,享受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用詩抒情,以酒當歌。

  似乎天子門生,謙謙君子,卻被關押數日,也不成體統了,衣衫污穢不堪,蓬頭垢面,飢黃黑瘦,若似乞丐。

  一個文弱書生,怎能經的起打擊。那種中庸之道,盡顯眼前,又顯得脆弱,弱不禁風,可憐兮兮的,經不起霜打雪奪。

  如溫室內的鮮花,放置自然,定會加速枯萎。這也是文人固執,缺乏隨波逐流,隨機應變,隨遇而安的心境。

  你再看那些隨聲附和,隨心所欲的人伴著美女,喝著小酒,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享受在眼前,豈不美哉!

  有詩云:

  任憑世外逐浪開,

  唯俺風流落塵埃。

  得意人生須盡享,

  千金散盡復還來?

  這就是上乘的境界了,可竹子山沒有,心境始終抑鬱,有著沉重的包袱,人不安神不安,抹不掉,揮不去,勾魂攝魄,縈繞於心田,剪不斷,理還亂。

  人生的灑脫,來源於心境,心境決定著人生歡喜與悲哀,無論你是窮是富,你為官為民,只要你有一個好心情,那你一切皆美好,陽光普照,大地回春,萬物生輝。

  也就是那個釋家謁語:日日是好日子了。

  然而,竹子山家道一夜之間衰落,父親枉死,人生多坎坷。在他的詩詞中發泄,蒼白無力。

  如何面對這一切?麻木的書蟲,吳昊天也是一時不敢正面告之,怕汝急火攻心,也走黃泉路。

  而是拐個彎子,又是一副賊臉,用仁義道德來說,道貌岸然,好一個正人君子:汝父想汝,不幸染疾,病入膏肓,命系黃泉。

  念汝孝子,又有節氣,循規蹈矩,堪比楷模,表現尤佳,現准與省親。

  因事發突然,汝當好自為之。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也皆有始終,黃天厚土,自有定數,道法自然。

  不管出現何事,汝當站穩腳跟,以天子門生為己任,以聖人之道為情懷,積極去平息事端,做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儒者。

  現亂黨賊子趁機聚眾鬧事,挾持竹莊主,欲行異舉,禍國殃民,已泱及池魚,危及家人,禍害國體。

  一但性質變成叛逆,只能以賊寇剿殺,恐殃及汝等家人,望汝明辯事理,阻止逆賊行徑。

  又言:汝乃飽讀聖賢,更知三綱五常,天下之道在一個義字,為君之道在一個德字,為臣民之道在一個忠字。

  而今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有辱君子之禮儀,有悖綱常倫理,更讓天下人之不恥。

  汝父乃君子,地方賢達。應以汝父為標杆,顧全大局,不落窠臼,成就大業,光宗耀祖,不辱使命。

  應知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牛的要意,過了此劫,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如果與之同流,恐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