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皇帝召曰

  郝望爵本是挑動黎庶斗官府的,卻不知竹家來了這麼一手,聚眾鬧事,引發事端,形成了群體性事件,壓壓幾千人,聲勢浩大。

  接到探聽來的消息,他坐不住了,正是他出場的時候,要的是這種火候,恰到好處,不鬧不能反應出他處理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於是主動出擊,親臨現場。以欽差大臣自居,用天子之威來打壓肇事者,顯得自己尊貴與權勢。

  可嘆的是,本來以毒攻毒,煽風點火,以邪治邪,欲來平息事端的,顯出上官高明與權威。

  不曾想,那是一堆乾柴,遇到怨火,能不熊熊燃燒,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許流星一閃,但熾熱的光明,炫耀了人世間。

  這把火燒的赤天紅,而且愈演愈烈,將清安城都沸騰起來,如洪水泛濫,引發民變,引發事變。

  郝望爵心慌,那種沉穩幹練亦無濟於事,若處警不力,會產生嚴重後果,引起朝野震驚,那還了得。

  那麼引火燒身到李鴻章大人,被朝廷倒逼追責,引出賄賂案,首輔定會丟卒保車,似求自保,必然要斥責於他,讓他引咎辭職,也是不幸中萬幸。

  老爺叫你去擦屁股的,你卻成了攪屎棒,弄得臭氣熏天,污穢了長官,能有好果子吃。

  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有多遠請多遠,滾滾滾!滾滾滾!

  吳昊天是沒頭的蒼蠅,聽說欽差大臣來到現場,既怕安全,又想甩鍋,快快迎接,正急的一頭汗。

  他想轉嫁矛盾,因為他想看郝望爵的笑話,更想看他栽跟頭。讓他吃苦頭,記得我馬王爺三隻眼,離開俺是不行的,也是不好惹的。

  說規說,做規坐,規矩禮還是懂的,必竟欽差見官大三級,他的安危直系他的頂戴花翎。

  於是他一邊派了大量的兵役保護欽差大臣,謹防欽差大臣被肇事者傷害了,那治罪一個失責瀆職,必遭譴責。

  又一邊又派了大量的兵丁保護自己和家人,讓自家人不得受到傷害,以防不測。

  在系列保護措施中,他在衙門內室接待了郝望爵。

  其實郝望爵在大清級別上只有從九品,又在候補上,實際是個無官無品的老百姓。

  但他似天波府楊家將燒火丫頭楊排風一樣,也是個從七品官,因為他是首輔大人李鴻章的門客,又是師爺,這個師爺實屬無大小,上能做國子監,下能做幕僚,智囊團中人,如作戰謀士,是有文水的高人。

  尤其今天是代表李鴻章的,甚至於是代表皇上的,欽差大臣可了得,與師爺同工異曲,如出一轍,不可小覷。

  他帶有上方寶劍,官不大,僚不小,汝的小命全繫於他,先斬後奏,授予了臨機處置權。

  這個不論九品十品,在他面前就是皇上九五之尊,誰敢越過雷池半步,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

  於是吳昊天接到了郝望爵,倒頭跪下就是叩拜了三個頭。

  這是大清的禮節,既是向皇帝行的大禮,又向上官行虛禮,否則叫失儀,大逆不道,不是對客不敬,而對皇上不忠,藐視王法,不懂禮數,豈有此理。

  因而有違了三綱五常,誰敢不遵,那要引來滅頂之災的。

  大人請上坐!請用茶!請訓誡!請…!

  這個吳昊天跪拜起身,低頭垂手,立在欽差面前,如小學生犯了錯,任由師塾先生責罰了。

  他現在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也許是不得已而為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了。

  但從內心不服,反骨藏匿,渾身起雞毛疙瘩,惡向膽邊,似欲反戈一擊,一個小人物。

  但又不敢僭越,只能按在心裡。又聽得郝望爵聲嘶力竭著,好似森嚴,不可冒犯。

  列位臣工聽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清安府因禍制禍,有假借聖諭,擅自主張公益之事,強取豪奪,敲詐勒索,有欺詐地方豪紳之嫌,而引發申訴。

  地方豪紳乃是國之基石,爾等舉事,是否有悖綱常,有違倫理?其君之危,猶累卵也。

  今派首輔李鴻章大人監察處置,明辯事理。望好自為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免,應守土有責,責無旁貸。

  光緒年月日。

  郝望爵讀聖旨,吳昊天等人又紛紛下跪聽旨。

  謝主隆恩!臣等領旨叩謝!吾皇萬歲萬萬歲!

  又向北叩了三個響頭:吾皇、及太后聖明!臣泣血感恩,聆聽教誨!永記難忘,不辱使命!

  頂禮膜拜,以示誠意。深味皇恩浩蕩,讓他有改過的機會,而不是想像中一劍穿心,無藥可救的那個死有餘辜。

  因為從聖旨中對他的評價也是模稜兩可,一分為二,帶有勸誡而不責罰,訓導而不斥責,挽救而不斬殺,生的希望大於死。

  因為吳昊天自知,天子不知天下事,也只能任臣子文過飾非,不可能聽進百姓片言隻語,百姓之聲對當權者來說,人微言輕了。

  所言是一己之利,黨派之爭,不能代表國民,更不能代表國家,江山社稷與利益群體,孰輕孰重?作為天子自有一桿秤。

  然臣者,國之棟樑,棟樑如毀,國之何存?安身立命唯有股肱之臣也。

  尤其在這個賊人當道,國家紛亂,民怨載道的時候,更要仰仗臣工,扼守江塞,斬殺賊寇,嚴肅綱常,維護國體。

  當前社會主要矛盾是百姓造反,革故鼎新,想篡奪吾大清帝國?豈能讓這等逆賊得勢呢?而傷肱臣干將。

  皇帝自有皇帝的理了,也叫壞人自有壞人的理,乃說吳昊天他沒有理嗎?有理!理由真真的。

  俺為治安保城,想為民做點事,沒有錢?從哪些里出?從國家!國家賠款還不夠呢?哪有錢扶助地方?

  自顧都不暇了,老佛爺的錢還不夠用呢?豈有兒子花老子的錢。

  唯有從臣子臣民中來,這是天經地義的,無可辯駁,皇糧囯稅,誰敢不交,不想活了。

  您說沒錢!不找有錢的出!找誰?這也是為國分憂,為民解難,您大夫出兩個也不為過。

  其實從社會收益分配角度來說,占有公益資源的戶家,就應該多出兩個錢,何況您那錢出處,和俺一樣,有時也是來的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