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

  「喲西」,聽到島津家傷亡慘重,德川家光反而露出得意的神色,「那呂宋自稱大明屬國一事呢」

  「這,臣等想來應該屬實吧,不然呂宋人為何要甘冒風險攻打島津家呢,而且大勝之後又不劫掠,除了奉大明天子之命討賊以外,臣等也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這個時候,呂宋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要知道當年沈惟敬這麼一個小人物都可以將大明朝廷和豐成秀吉騙得團團轉,更何況呂宋是集體詐騙呢。

  「索嘎,既然如此,你們打算怎麼做?」,德川家光仔細一尋思也是這麼個道理,當即再次問道。

  阿部忠秋看了看身旁的大老土井利勝,以及其他幾位老中松平信綱、堀田正盛和阿部重次等人,斟酌了幾番詞語才道:

  「臣建議答應呂宋人的要求,自從長慶十四年占領琉球以來,此地一直便控制在島津家手中,除了琉球王朝見之外,本家並未得到其他利益。」

  「如今既然大明已然知曉琉球之事,為保本家太平,最好還是能夠大事化小。至於通商一事,本家閉關主要是為了斷絕紅番異端邪教,明國商人也一直可以往來通商,如今再多一家呂宋似乎也並非什麼大事。」

  「嗯,大老如何看此事?」

  土井利勝今年已經67歲,精氣神明顯有些不足,見德川家光看向自己,他緩慢地點點頭。

  「播磨守所說有理,眼下一切要以安穩為重,呂宋人實力強勁,臣聽聞昨日呂宋人對相模葉山一陣炮擊,動可摧山裂石,就算本府能夠抗衡,也要傷亡慘重,能夠和談自然最好。」

  「喲西,那便如大老所說,還是由播磨守前去與呂宋人談判,同意他們的要求。」

  德川家光對於自家這位譜代老臣倒是頗為敬重,也正是由他起草的《德川家武家諸法度內參勤交代規則》,讓家光明顯看到了削弱外樣大名的希望。

  「不止如此」,見阿部忠秋領命要走,土井利勝趕忙喚住他。

  「此去與呂宋談判,播磨守可以試探一番,看看呂宋人能否將其戰艦上的國崩售賣於本府,就算不能,也要在條約中加入幾條,嚴禁其將這些重器販售給其他外藩。」

  「哎呀,果然還是大老考慮的周全,吾險些搞忘了。」

  德川家光一拍腦袋趕緊揮舞著摺扇示意阿部忠秋記下。

  「哈依,臣一定同呂宋人力爭此事。」

  游德高將艦隊停靠在了江戶外海的金澤附近,這裡在後世有一個更加出名的名字,橫濱。

  聽到德川幕府的使者邀請上岸談判,姜保林只得再次動身上岸。

  呂宋與德川家再次陷入了冗長的談判之中,兩天之後,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其中主要內容為:

  德川幕府正式承認大明對琉球擁有管轄權,承諾保障琉球的獨立主權,幕府及下屬藩臣不得領兵攻打,呂宋代表大明朝廷承諾,對於以往之事既往不咎。

  因為呂宋雖處唐土之外,然服從中華之命,用中華之文字,並三教通行之國也。

  為此德川幕府給與呂宋國通商之特權,將其列為通商國,與荷蘭人只能在長崎交易不同,特別對呂宋開放長崎、大坂、堺、江戶四地進行交易。

  呂宋承諾不得將自家火器向德川幕府所屬親藩及外樣大名銷售,與之對應,德川幕府對呂宋商旅實行低關稅原則。

  琉球的事情自不用說,關於通商一事,德川幕府也有自己的考慮,大坂、江戶等地都掌握在德川幕府本家手中,與呂宋貿易不會壯大其他外樣大名的實力。

  至於火器一事,德川幕府倒是極力想要求 購國崩,但是被呂宋以本國產能有限,尚未列裝己方軍隊為由進行了推脫。

  只不過德川幕府不知道的是,自從呂宋占領台灣和琉球以後,荷蘭人想要繼續涉足日本貿易就要為呂宋所制。

  加上鄭家所控制的大明東南貿易圈很快要被劉家商貿體系衝擊,日本的貿易主導權很快就轉移到了呂宋的手中。

  至於島津家被排除在通商範圍以外的事情,游德高等人早已料到,不過有琉球在,島津家真要想通商也並非什麼難事。

  不過總體來說,呂宋與德川幕府的和約還算公平。

  為此,因為呂宋人炮擊相模所帶來的影響很快便被幕府壓了下去,和約反而成為了德川幕府再次證明自家威信的手段。

  崇禎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修整一新的呂宋艦隊再次出發離開江戶。

  這次游德高等人的目標,是朝鮮。

  三月二十五日,呂宋的艦隊便出現在了漢城外的仁川郡外海上。

  此時的朝鮮才剛剛被黃台吉帶領大軍征服沒幾年時間,朝鮮內部甚至將崇禎九年的這次戰爭稱為丙子胡亂,可見小中華意識之深。

  一聽聞仁川郡守來報海面上來了數十艘如山戰艦,個個威勢凜凜,更兼來者俱是明國口音,一時之間,朝鮮自國君李倧以下無不嚎哭泣零,都以為是大明派遣兵馬前來拯救朝鮮於建虜之手。

  只不過可惜,呂宋此時畢竟實力不強,更沒有多線開戰的打算,游德高等人只得向朝鮮言明呂宋本為明國支脈,此次只為通商而來。

  如此說法,讓朝鮮君臣大失所望。

  這時的朝鮮政壇已經分裂成了西人派和東人派兩黨,西人派因為擁立有功正把持著朝政。

  而西人派中又有斥和派與主和派之分,眼下因為高舉尊周攘夷、尊明事大的旗號,斥和派已經完全占據了上風。

  因此,對於呂宋這樣的明人所建立的勢力,朝鮮君臣雖然礙於禮法,不願給與呂宋對等國待遇,但是依舊將其高看一眼。

  雖然游德高等人並非大明將官,但是如同德川幕府一樣,朝鮮君臣以呂宋雖非明臣,實乃三教之國為由,幾乎是上下一心地通過了與呂宋通商的決定。

  至於游德高等人為何不像在日本一樣謊稱大明屬國,實在是因為朝鮮距離大明太近。

  而且與日本不同,朝鮮一直是大明屬國,雖然被迫向建虜朝貢,但是在大明京師之中依然有暢通的官方溝通渠道。

  呂宋如果貿然偽稱,很容易被朝鮮人識破,到時不止引得朝鮮上下猜忌,更容易引來大明朝廷注視。

  不過眼下這結果也還不錯,順利完成了日本和朝鮮通商之事的呂宋艦隊終於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與此同時,就在離朝鮮千里之遙的東南亞巴達維亞城裡,關於台灣失守的消息也終於傳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安東尼·范·迪門的案頭。

  自從勃爾格求援以來,巴達維亞便一直關注著台灣的動向。

  奈何此時南海已經轉入東北季風時節,海路不通,因此一直到三月,關於台灣的具體戰報才由荷蘭人的偵查小隊探知回來。

  得知呂宋人竟然要求全面割讓台灣,范迪門自然大為火光。

  他可是好不容易才從一個破產商人混到東印度公司總督的地位,如果就此承認失敗,那自己對於東印度公司董事會該如何交代。

  為此,趁著爪哇島上的萬丹和馬打藍兩國又起了衝突的空檔,由范迪門率領的12艘戰艦組成的艦隊開始朝著乾州城進發。

  不過在乾州灣外海處,荷蘭人的艦隊遭到了呂宋艦隊的攔截。

  雖然已經派遣艦隊北上,但是呂宋依舊保持有30餘艘戰艦的規模,其中戰列艦更是多達6艘。

  不出意外地,范迪門等人才一交火便落入了下風,好在荷蘭人海戰經驗豐富。

  一見呂宋人火力更為兇猛,范迪門只得帶領艦隊退回了巴達維亞。

  沒想到呂宋人卻得寸進尺地派遣艦隊尾隨而來,要求與范迪門正式簽訂和約,承認呂宋擁有對台灣的統治權。

  在炮轟掉了巴達維亞城西北角一處炮樓之後,哪怕是心高氣傲的范迪門也不得不低下了自己的頭顱。

  呂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式締結和約,因為呂宋爭奪海權而引起的紛擾才算是正式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