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新興產業

  第292章 新興產業

  1732年6月13日,一場大雨不期而至,瞬間將整個長安城籠罩在煙雨之中。

  雨點如針尖大小,密密麻麻地落在地面上,發出「沙沙」的聲音。雨傘遮擋不住胡亂飄蕩的雨水,路面上匯聚成小溪般的水流,淌進兩邊的下水道里。天空變得暗淡,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陰暗的色調中。

  遠處的建築物和樹木都被淹沒在霧氣中,模糊不清。路面反彈的雨滴形成了無數個微小的漣漪,漣漪之中映照著流動的景象。整個城市像是被困在一個巨大的離子球里,被雨水和雲霧所籠罩,讓人無從看清真相。

  時至冬日,按理說這個季節,長安城的雨水並不多,只會讓人感受到來自大東山(即大分水嶺)侵襲而來的冷風,使得人們不得不穿上稍顯厚重的外套。因而,這場大雨,顯然讓街上行走的居民有些措手不及,紛紛就近避入沿街的商鋪或者屋檐之下,希望雨勢能快點結束。

  「這是……」玉娘看著柯廣永遞過來的一雙雨膠鞋,面色不由微微一紅。

  在她內心深處,女子腳上所穿的鞋子應該屬於隱私之物,怎能在光天化日下讓一個男子買來送給自己?

  隨同而來的幾個女伴見狀,也是竊笑不已。

  「雨勢這般大,稍頃返回旅店後,路上的積水肯定會將你的鞋子浸濕。」柯廣永伸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雨水,認真地說道:「長安城的冬日雖然不是很冷,但被雨水浸泡後,難免會寒徹全身。一個不慎,說不定就會傷風患病。那樣一來,你怕是無法登台表演了。」

  「柯公子……」玉娘有心不收,但卻不知如何委婉拒絕。

  這幾個月以來,柯家少年對自己的心思,那再明顯不過了。

  可是,自己從小就賣身於戲班,無有任何自由可言,哪有什麼資格與他風花雪月。

  況且,柯家少年一副夷人面孔,內心之中還是有一絲牴觸,覺得非為良配。

  當然,自己一個弱女子,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隨波逐流。他若能替自己贖身,向班主支付兩千塊,換得自己的自由,擺脫賤役的命運,那麼就算委身於他,也將就認命了。

  可是,這麼長時間了,這柯家少年雖然口口聲聲說要籌集這筆款項,替自己償還戲班的「欠款」,可卻一直未有下文。

  唉,他怕是在家中遭到了長輩的強烈反對,拒絕給他提供這筆龐大的金額,所以才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

  是呀,那麼一大筆錢,怎生會花在她這麼一個下九流的女子身上?

  「這雨膠鞋也是近幾年才出來的物什,在陰雨天裡穿在腳上,就無需再顧忌雨水浸泡,更不用擔心污泥沾染而洗滌不淨的煩惱。」柯廣永賣弄地說道:「你看看這膠鞋表面,光滑柔軟,污損過後,只需清水稍稍一衝,便可恢復潔淨如初。哦,對了,雨天裡還有一種上好的防水神器。你猜猜,是什麼?」

  「是什麼?」玉娘下意識地問道。

  「雨膠鞋是為了防止腳上沾染雨水和污泥,那麼抵禦雨水浸淋身上的穿戴,自然就是雨衣了。」柯廣永說著,伸手指向窗外幾個身披雨衣的行人,「瞧見沒,那些人穿的就是雨衣,可以完全將雨水遮蔽,從而避免整個身體被雨浸淋。嗯,不論是做工也好,戶外行走也罷,只要穿上雨衣,套上雨膠鞋,就可以無懼雨水沖淋。你知道,它們都是什麼材質做成的嗎?」

  「……不知道。」玉娘呆呆地看著那些穿著雨衣和雨膠鞋的行人,也沒打傘,但似乎真的沒有被這場大雨所阻擋,一個個腳步匆匆,朝城市的各個角落奔去。

  「橡膠。」

  「香蕉?」玉娘聞言,不由一愣。

  一根根甜糯可口的香蕉,就能變出遮雨避水的雨衣和膠鞋?

  「不是那種能吃的香蕉。」柯廣永面色一囧,不會是自己帶了點奧斯曼口音吧。

  隨即,他連忙解釋道:「是那種能生出乳白色液體的橡膠樹。我們齊國的工廠就是將那些採集的生膠經過數道工序的加工,最終生產製造出一件件雨衣和一雙雙雨膠鞋。我們柯家在威遠和宣化就有幾座橡膠種植園,每年為國內的橡膠製品工廠提供大量的生膠。若是有機會,我一定帶你去看看那些橡膠樹是什麼樣的。」

  齊國早在六十多年前,便通過慶國的渠道,陸續從巴西內陸獲得了數千株野生橡膠樹苗,然後在宣化島(今帝汶島)進行精心培育和繁殖,並最終實現了橡膠的移栽目的。

  乾武二十四年(1666年),第一家橡膠工廠在鎮海(今帝力市)建立,開始生產防水膠布以及防水雨布等生活用品。

  乾武二十七年(1669年),威遠(今莫爾斯比港港)「丁記」橡膠廠的一名高級工匠發現橡膠經過兩個滾筒縫隙的轉動反覆加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彈性和粘性,提高塑性,這一發現奠定了齊國橡膠工業發展的基礎,橡膠製品也隨之變得多樣化起來,並擴大了橡膠產業的規模。

  不過,那時的橡膠製品長時間置於低溫環境下,會慢慢變硬然後失去彈性,這意味著在寒冷的地區或者季節,橡膠製品將有很大機率失去效用。

  另外,經過溶劑溶解過的生橡膠,一旦遇到炎熱天氣,也很容易分解從而使其失去應有的效用。

  這兩個問題在無形中大大阻礙了橡膠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直到泰平十六年(1720年),橡膠硫化的方法被發明出來,一舉克服了生橡膠的上述缺點,從而使膠料具備高強度、高彈性、高耐磨、抗腐蝕等等諸多優良性能,將這種材料物質推向更大規模的市場應用,徹底消除了各種障礙。

  隨著齊國「工業革命」向各個領域的縱深處不斷推進,橡膠工業發展的腳步亦愈來愈快,科技的進步賦予了橡膠更加活躍的先進生產力,大量的橡膠工業品相繼面世。

  橡膠不僅應用於諸多民用生產領域,軍事上每一個馬車輪胎、水管、圖章、閥門、皮塞和線路系統等,也都離不開橡膠原料,成為齊國工業發展繼煤炭、鐵礦石後,最為重要的工業原料。

  曾有一名化學家還發現橡膠能擦去鉛筆字跡,又使得該產品在文化教育行業中大受歡迎,避免了小學生將作業本塗抹成一團又一團非常難看的「天書」。

  從橡膠種植,到煉化生膠、生產加工,再至橡膠貿易,以及最後的橡膠製品的生產製造,齊國曆數十年,已經形成完整的橡膠產業鏈,並牢牢地把控了全球橡膠生產的技術壟斷優勢和貿易壟斷優勢。

  粗略估算,全世界橡膠產業規模已達八千萬元以上,並且以每年超過百分之二十的速度不斷遞增,而齊國就獨占了其中百分之八十的產值。

  說來也是唏噓不已,葡屬巴西在經營了兩百多年時間,也跟英屬北美殖民領地一樣,僅開發和建設了沿海狹長一帶,並未太過深入內陸。

  而隨著橡膠工業的興起,位於巴西內陸的雨林地區頓時成為葡萄牙人的投資(殖民)熱點,如同淘金一般,一波又一波探險隊深入亞馬遜雨林,尋找並砍伐橡膠樹——葡萄牙人並不清楚齊國人是如何採集生膠,而直接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方法,像砍伐巴西紅木一樣,將橡膠樹放倒,然後割開樹皮,收集橡膠液。

  隨著工業大規模生產對橡膠的需求量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湧入威遠島、南洋諸島,以及馬來半島,開辦起一座又一座橡膠種植園,催生了一波南洋開發浪潮。

  近數十年來,除了橡膠產業的興起,可可、油棕、咖啡等新興產業也相繼進入爆發期,帶動了一波新的消費熱潮。

  當年,西班牙人對不符合自己口味的可可飲品進行了改良,在可可飲品中放了糖,還加入肉桂和麝香等調味,製作出了稱為巧克力的熱飲,並很快風靡於歐洲上層社會。

  在機器研磨發明之前,可可只能靠手工研磨加工,既費時費力,同時產量也不高,雖然在歐洲十分盛行,但一直是一種只有富人才能消費得起的高檔飲品。

  而齊國在南洋地區大規模移栽可可,並對其進行工業化加工後,使得巧克力的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同時成本也相應降低。

  隨著將巧克力由液體轉化為固體的技術突破,人類開始了「吃」巧克力的時代。加上種植園的規模種植、工業化加工,以及糖的價格不斷下跌,在很短時間內,巧克力便開始在齊國走向大眾化。

  在齊國的軍隊中,巧克力也成為繼捲菸、糖、罐頭之後的必備軍需品。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可可飲品和巧克力也是齊國男子「把妹泡妞」的重要工具。

  玉娘來齊國後,第一次吃巧克力時的感覺並不好。明明是一種甜食,嘗起來卻有苦澀的味道,這讓她吃的時候很不習慣,幾乎是捏著鼻子強自吞咽入腹。

  但是後來發現,經由苦澀對比後的甘甜,比起一般的甜,似乎回味更加悠長,也更為甜美。

  就跟她在練習舞台表演一樣,練習越辛苦,演出成功後會越開心。

  及至後來,她竟然變得很喜歡吃巧克力,時常在表演結束後,或者與戲班裡的姐妹,或者受柯家少年邀請,逛街遊玩時,買些巧克力慰勞自己一天辛苦的表演。

  在齊國的近一年時間,是她一生中體驗新鮮事物和品嘗新的美食最多的時刻。

  乘坐鋼鐵巨輪,跨越萬裏海波,感受風馳電掣的火車旅行,還見過能飛上天的「大氣球」,領略過像漠北大草原一樣的風光,驚嘆於無窮無盡的牛羊。

  喝過苦澀而醇香的咖啡,品嘗過歐洲風味的雪糕,吃過來自天南海北的奇珍異味,也品鑑過不同口味的奶酪和巧克力。

  齊國人總能創造出許多新奇的物什,發明出讓人感嘆的精巧工具,更是能弄出世上未曾有過的稀罕東西。

  齊國人所享受的物質生活,其豐裕程度會讓任何一個到訪者都會感到萬分的吃驚。

  在大秦,還有許多地方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每日為生存而殫精竭慮。

  而齊國人,不僅能吃飽穿暖,而且還吃得異常豐盛,穿得更為得體。

  他們的飲食中肉禽蛋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即使大秦江南地區的地主之家,與之相較,也是大為不如。

  齊國人的飯食中不僅肉食多,而且烹飪炒菜時,也更捨得添加油料,顯得飯菜油水更為充足。

  據說,齊國人市場上售賣的那種被稱為棕櫚油的油料,價格非常低廉,比大秦境內土法壓榨的各種植物油料還要便宜許多。幾角錢,便能買上一大桶,足以讓五口之家用上一個月。

  柯廣永告訴他們,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南洋地區,除了難以計數的橡膠種植園、可可種植園、咖啡種植園和稻米種植園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油棕種植園,每年可以為齊國提供數十萬噸棕櫚油。

  而棕櫚油之所以這般便宜,蓋因一顆油棕樹的經濟壽命在25到30年,一旦進入盛果期,一年四季均可採摘榨油,每畝可出油兩百多公斤,產量極高。而常規油料出油率最高的是花生,平均每畝出油也不過三四十公斤。

  也就說,收穫同樣數量的油品,棕櫚油占用的土地最少,經濟價值更高,相對成本也就更低。

  故而,對於普通人家,只要是不太講究油品口味,一般都會選擇購買價格更為便宜的棕櫚油。

  隨著棕櫚油的產量日益增長,齊國也逐步開始將其納入重點對外出口產品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大秦的地界,會有更多的百姓士紳也能吃到這種價格低廉的油料。

  作為一個齊國人,應該是會感到幸福的。

  他們不僅掙得銀錢更多,而且所享受的生活也更為豐裕。

  他們總能通過對新生事物不斷地開發和研究,搞出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產業,除了為齊國人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財機會,也為他們的國民提供了更多物質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