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昌十一年冬月末。
大梁突然出兵偷襲西南邊疆,邊境再起戰戈!
幸而東川侯等人早有提防,鎮守關隘的諸將與大梁交戰,雙方各有勝負。
消息傳回京城,朝堂譁然。
因大炎禮制,新君與群臣為先帝守喪二十七日,在喪禮結束以後正式上朝。這期間只呈送摺子閱覽。
但出了這種意外……
宮中立即傳出了旨意,明日早朝。
這並不違背禮制,大炎禮法裡,國事為先,當出現戰爭等重大事件之時,理應提早開朝。
消息傳到肅國公府。
薛征臉色十分嚴肅,望著面前站著的兩個兒子道:
「大梁聽聞先帝早逝,幼帝登基,趁此機會攻打西南,也是老夫早有預料之事。但接下來的安排,就很關鍵了……」
「寧氏必定會用她表兄唐源為主帥。目前朝中獨當一面的大將,除了你們長兄,就是唐源。」
「但一旦西南兵權落在唐源手中,這唐家權勢,必要壓過我們了。」
薛征以己度人。
若如今是太皇太后掌權,此次西南主帥,必定會用薛黨的將領,而絕不會用一個外人。
所以……
以此類推,西南兵權這麼重要的東西,寧婉音會給一個外人嗎?
她親兄是一個病秧子,她親爹從軍多年但毫無建樹,只是一個普通將領,若提拔她爹,必定不能服眾。
這兩人顯然是不可能用的。
但唐源就是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了。
他還曾經助戰西南,也算是熟悉西南軍務……
薛征一聽說西南打起來了,想到第一件事就是,寧婉音會把主帥之權給唐源!
「爹,你絕對不能同意啊,您明日早朝一定要強力反對!」薛家次子連忙道。
薛征點頭,「這是自然。但朝中如今不是我薛家一家說了算,若要阻止唐源掛帥,還需其他人一起反對。你們立即去聯絡朝臣,散布消息,就說明日寧婉音要用唐源為主帥。」
「寧婉音用人唯親,若唐家再掌西南兵權,必會外戚勢大。那些中立官員,都是對先帝忠心耿耿的,必不想看見這種局面出現。」
「西南戰況如何另說,大炎半壁江山落一家之手,那些重臣們,都明白其中輕重。宋固他一心為國,這消息,可一定要傳達給他。」
兩人瞭然,都明白了父親的打算。
這是要聯合朝臣,一起反對寧婉音。
而薛征還想到了另一層。
寧婉音垂簾聽政以後的第一件安排,就引得群臣反對,這必定對她的威信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眾臣更會覺得她一介婦孺,不足為謀。
如此……
才能樹立權臣的威望。
風水輪流轉,又該是他們臣權壓制君權的時候了。
這一日,眾臣的府邸都沒消停,私下通傳的消息不斷。
薛征已經做好準備。
一切,靜待早朝!
……
次日五更天,大雪紛紛揚揚。
赫連熙乖巧端坐在龍椅上。這些時日,他一直在為父皇的離去而傷心。
寧婉音打算等除服以後,給他安排上課的太傅。
不過他自幼在寧婉音跟前長大,這宮中最基本的禮儀,他還是懂的。
母后昨日就和他說過。
今日,他需要乖乖去上朝,就像他父皇以前一樣。
赫連熙心中,父皇是一個好皇帝。
他除了節日,平時都在勤勤懇懇上朝。自己也應該像父皇一樣!
赫連熙挺直了小身板,面無表情板著臉,儘量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靠譜的皇帝。
但他的心中莫名有一絲緊張。
他畢竟是第一次上早朝,他怕自己表現的不好。
赫連熙悄悄看向一側的珠簾鳳座。
在他身側有一個垂著珠簾的鳳座,母后就坐在他的旁邊。
母后陪著他!
想到這一點,赫連熙心中也就不那麼緊張了。
汪德貴站在一側,高聲唱喏:「宣,眾臣覲見——」
因為赫連熙身邊的太監年齡小,且沒有伺候皇帝的經驗,所以寧婉音將汪德貴留下了,讓他在赫連熙身邊伺候。
汪德貴感激涕零,用心照顧小主子。
一般新君繼位以後,都會用自己的太監。而先帝的太監,不是領個閒差養老,就是去皇陵給先帝守陵。
他如今還能繼續擔任大總管的位置,全靠太后娘娘恩典!
汪德貴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當差,絕不敢出一絲錯處。
眾臣早早已在金鑾殿外候著,聽見唱喏,魚貫而入,進了大殿,向高台之上的兩人,行三叩九拜之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赫連熙正襟危坐,字正腔圓揚聲道:「眾卿平身。」
這四個字他昨兒私下悄悄練習了好幾遍。
母后和他說,他現在年齡小,朝政之事,他先聽著就行。
但他需要把常用的幾句話背會,他也是有幾句詞要說的。
為了不出錯,赫連熙可是有認真背的!
眾卿謝恩。站立兩側。
寧婉音開門見山,道,「大梁犯境,不知諸位愛卿對此可有建言?」
新任禮部尚書段朗原積極出列一步:
「臣有本啟奏。臣聞,用兵之道,以計為首。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西南邊疆,正缺一位能統領全局指揮作戰的主帥。臣斗膽舉薦宣武將軍唐源,為西南主帥,統西南戰事。」
大炎軍制,一軍統帥為正一品大將軍。軍分四部,設四位正二品將軍,統率眾營。
西北軍的統帥是昌平侯。唐源因父之功,蔭封的品階起點就很高,隨皇帝親征以後,一路晉升,如今在西北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將才,獨領一部。
西南軍統帥原是蕭雲景,如今空懸。
目前西南四部將軍之中,東川侯和其嫡子各占一。
剩下兩位,都是沒什麼家世背景,靠戰功晉升上來的。
四位將軍各自鎮守,平時倒也無事。但戰時,卻需要一個統領全局的指揮。
「臣附議!」禮部左侍郎立即贊同。
原禮部姚尚書沒了以後,新晉禮部尚書一直想抱寧家的大腿,但是沒找到機會。
這一次聽聞西南戰事,他立即舉薦唐源。
而朝中一些像他一樣,有意向寧婉音示好的官員,皆表示附議。
這些人,合起來有四五個。
他們話音一落……
薛征立即出列道,「臣以為,唐源尚且年輕,領兵經驗尚少。擔此重任,未免不妥。」
他一開口,不少朝臣都站出來附議。
不止是薛黨,許多中立大臣也反對。他們並非投靠薛家,而是避免外戚勢大。
若把西南交給唐源,到時候這父子聯手,西邊一旦出什麼事……
大炎半壁江山恐有陷落之險。
他們聽聞太后已經內定唐源,所以堅決反對!
許多和宋固交好的言官都紛紛附議。
更有一個言官陰陽怪氣道:「臣以為,唐源乃太后娘娘表兄。若用唐源為統帥,難免令人懷疑太后娘娘用人唯親,還請娘娘慎重!」
宋固一直站在原地,沒說話。
他也聽聞寧婉音要以唐源為統帥,但他想先聽聽太后的看法再說。
一句反對唐源,殿中十之八九都站了出來。
禮部尚書被這場面嚇著了,不敢多言一句。
赫連熙第一次上朝,就遇到這種陣仗。他沒太聽懂,只覺得氣氛格外劍撥弩張。
他有些擔憂寧婉音。但他沒有看向她。
寧婉音交代過他,上朝需端正坐著,面色不亂。
君主沉穩冷靜,才能安定臣民之心。
「哀家覺得薛國公說的很有道理。」寧婉音緩緩道:「西南忠威將軍郁松,十五從軍,領兵二十年,弓馬嫻熟,熟知兵法,陛下親征之時,他立下不少功勞,如今是西南四部將之一。此次大梁犯邊,他領兵大勝一場,哀家以為,他堪為主帥。」
這就是之前江承緒的摺子里提過的將領之一。
寧婉音仔細看了此次的西南戰報,在幾個重點觀察的將領之中,他的作戰能力表現的最好。
打起來了,你才知道哪些人能用好用。
至於萬一他擋不住大梁?沒事,寧婉音的西南觀察名單里還有幾個備選。
「另,調唐源、施方各領一軍,馳援西南。上次就是他們馳援西南,曾與西南軍配合作戰。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寧婉音說完後半句。
除了熟悉西南軍事的一些大臣,大多數朝臣都愣住了。
啊?郁松?他誰啊?
薛征眉頭緊緊皺著。他當然知道郁松,西南四將之一,只不過是平民出身,無爵位無底蘊,眾人只知道東川侯,對他並不熟悉。
像這樣沒有爵位的將領,就像流星一樣,可能一時崛起,但也可能很快隕落。
西南戰事不斷,四將都換了好幾茬。你不特意了解一下,西南諸將還真認不全。
薛征沒想到,寧婉音竟然能隨口說出一個西南將領的名字。
「太后聖明!」宋固率先出列贊同。
他本以為,寧婉音會選唐源,沒想到她並沒有重用親戚。
宋固是文官,對於軍務並不擅長,但他猜測,這人選是先帝留下的。
否則太后怎麼會認識西南將領呢?所以他基於對先帝的忠誠和信任,第一個贊同。
寧婉音看向薛征,「肅國公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