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河東危機(補8.6)

  第129章 河東危機(補8.6)

  西進之前,苟政對河東有了相當細緻與周到的安排,從軍事到政務,從部眾到將吏,從職關到蒲坂,從北面到東面,涉及到河東的方方面面。

  可以說,在有限的條件下,苟政做到了極致的處置。然而,以有限追極限,

  本身就是一件奢侈、苛刻的事情。而一人智短計困,僅靠苟政自己,哪怕有郭毅等文武為其籌謀,依舊難以面面俱到,畢竟他們掌握的實力與資源實在有限。

  同時,再周密的安排,也抵擋不住局勢的劇烈變化,而苟政的那些布置,早已被衝擊得支離破碎了。

  平心而論,河東郡在苟政西征期間發生的動盪與激變,其精彩程度絲毫不遜色於苟政在關中的攻城略地。而其中的諸多變化,讓苟政聞之,也不禁感到眼花繚亂。

  即便事實再次證明,苟政的許多考量與顧慮,是有道理,但這並不能改變在進入三月下旬後,河東面臨的危沮形勢。

  河東已經發生以及正在發生著的事情,有太多出乎苟政意料,也有很多從一開始就偏離了他的設想。

  比如并州張平,苟政知其首鼠兩端,貪婪反覆,因而特地在平陽安插孫萬東這顆釘子,作為緩衝抵擋,但卻沒料到他對自己西進的反應這般大,那麼迫不及待地發兵,來抄自己後路,以致他還未入長安,後方已然告急示警了。

  比如孫萬東,過去的戰績,顯然影響到了苟政對他的判斷,或者說苟政對他的認識過於片面。這確實是個英勇敢戰,可以利用的犬馬爪牙,其統率指揮也的確優於大部分苟氏將領,但其性格上的執剛強,既是其成事之因,但在一個不恰當的時機爆發出來,後果可能就是致命的。

  結果呢,孫萬東難逃殞命噩運,苦心經營積攢的兵馬部曲損折大半,連帶著平陽失陷,河東告急,苟政在北邊的防禦布置徹底破產。

  雖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孫萬東死後,從事實上消除了苟氏集團內部的一個矛盾點,孫部殘餘將士,也能真正地、更好地被苟氏集團吸收、消化.....

  還有苟武!苟政必須得承認,對他的任命使用,有賭的成分,除了他在率領族部求生的過程中展現出的堅韌意志與出色能力,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他「堂兄弟」的身份。

  但顯然,他在河東的表現,遠超自己的預期,不只將河東的局面維持住了,

  還在北防崩潰,大勢將傾之際,力挽狂瀾,痛擊敵軍。

  就苟武在破張和、嚇退諸葛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見識、判斷、決策與執行能力,縱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

  這對苟政來說,絕對屬於意外之喜,一勇之夫,苟氏旗下絕對不缺,但具備戰略眼光、統籌能力的將帥之才,卻是極度稀缺的。

  在這方面,苟政甚至認為,苟武表現出的素質,比二兄苟雄還要高。不管如何,苟武的冒頭,對苟氏集團都是一樁好事。

  相比之下,反倒是來自健的西進,苟政的看待,出奇的冷靜、理性。過去,在那不被人重視的角落裡,苟政可早就將枋頭集團,視作爭奪關中最大的對手。

  隨著各種消息狀況的收集了解,苟政對這一點的認識,是逐漸深刻的。畢竟,從已知各方面的情況來看,枋頭集團與關中地區,都是極其匹配的一個組合,兩相契合,乃成王業。

  而苟氏集團,不客氣地說,更似一個「破產版」的氏,從出身淵源,到組織成分,到人才儲備,到名譽聲望,都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苟政必須得占個先機,必須趁著氏逗留山東,搶先一步,占領關中,整合資源,閉關以拒。

  同時,枋頭集團對關中的野心,也是不加掩飾的,從洪自立的王號、尊號就可知了,那是直接將關中視若隨時可取的囊中之物。

  過去,或許因為關東可窺,中原可定,未及西顧,但當苟政搶先動手,併入據長安之後,枋頭集團有任何應激反應,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說有什麼是讓苟政感到異的,或許就是枋頭集團反應之速,措施之凌厲,出動三萬軍眾,這實在是高看他苟政了。

  別看目下苟政在長安擁十萬之眾,但其中精銳能戰者不過二三,新占領的地盤、人口,還需更多的時間去消化、穩固。若單挑氏也就罷了,那未必不能取勝,但國情複雜、局面撕裂的關中,惡虎豺狼何其多也,在未經一番清理之前,

  隨時可能爆發成為苟氏集團的後患。

  對苟政來說,他最缺的就是時間,一個真正平定雍秦,整合資源的機會。但荷氏,顯然不打算給他這個時間。

  另外,便是苟氏集團已經具備抗拒氏的實力,那也是遠水難濟近火,兵馬調動、物資轉運,都需要時間,苟政也不可能在關中未定的情況下,再大遣精銳東進,那是在走回頭路。

  而作為直纓氏兵鋒的河東郡,在經過與并州軍一番消耗後,剩下的軍力、

  戰力、物力,也相當虛弱了,在面對符健大軍的時候,也表現的力不從心。

  須知,苟武操刀對抗并州軍,虎口拔牙一般擊破張和軍,固然展現出極其高超的水平,但在直接對陣上,雙方實力並未失衡,他只是通過兵馬調動,創造了一個擊敗張和的良機。

  如論真實實力,不說兩路并州軍合兵,只諸葛軍,以其穩重、保守的打法,正面對抗,苟武也未必是其對手,當然他也不會蠢到直來直去。

  等到面對健大軍的時候,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再精妙的主意與技術,都難彌補了。而并州軍犯的錯誤,氏這邊沒犯,氏這邊的將帥,才幹也不是諸葛驤、張和之流能夠比擬的.....,

  於是乎,在符氏大軍的侵襲之下,河東那邊很快就招架不住了,節節敗退,

  以致數日之間,河東局面便危若累卵。

  二十日,苟政初收到關于氏大軍來襲的消息時,職關已然告破。而事實上,荷健的前鋒魚遵,僅用了兩日半,就將由蘇國把守的職關攻克。

  十六日抵達積關,二十日至東垣縣,二十四日,氏騎已然徹底突破職關陘,

  兵臨聞喜,至此,符氏大軍已然正式寇入河東腹地!

  在二十五日時,苟政又收到了一則來自苟武的急報,軍報上言,氏大軍來勢洶洶,兵眾鋒銳,我軍兵寡,多疲乏,多弱旅,難以當之。

  苟武本欲率聞喜之師東進,借職關陘之險要,立寨堅壘,控扼咽喉,以御荷軍,但一不料健兵鋒之銳、進兵之速,二則旅并州諸葛驤軍,恐陷於腹背受敵、左支右出的尷尬境地。

  因而,苟武決定,收攏職關、東垣敗卒、士民,棄守聞喜,直接撤回安邑,

  據安邑死守。

  在苟武看來,既然已經難以將虎狼之地御於國門之外,那就乾脆全部放進來,或許還能使虎狼之間,還能有個忌憚與牽扯。

  整個河東,勉強具備堅守防禦設施條件的,只有安邑城,畢竟苟政之前組織過一次對城池防禦的整修備。

  報告中,苟武還向苟政提出,他堅守安邑,一是為河東苟軍部眾(各大屯營為主)西撤,爭取時間。在健破東垣後,苟武就已經傳令安邑,要求郭毅組織屯營吏們,向西流亡,以免為氏軍所獲。

  另一方面,則請苟政適時遣精兵東進,牽制接應,尋找破敵良機。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之下,苟武仍舊不忘思考擊破敵軍的可能性。

  同時,苟武還提到一點,為禦敵寇,他不得不採取堅壁清野的辦法,直接下令將沫水盆地間(以安邑、解縣、猗氏為主)的夏糧提前搶收。麥子能割則割,

  不能割,則盡毀之,河東苟氏軍民可及之糧,絕不留一麥一粒給敵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