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原始的炒作(二)

  (求訂閱!求票票!)

  與嘉寶類似的還有曾經獲得過四次奧斯卡獎的凱薩琳.赫本,她之所以被稱為「傳奇」,一方面在於其偉大的演技。【Google搜索】

  另一方面,其通過媒體為大眾所塑造的「桀驁不馴」的形象也是一個原因。

  凱薩琳.赫本作為一名性格女演員,天生對傳媒抱有極其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她對記者持有敵意,每次採訪都給人一種極其傲慢的態度,並且對於自己所拍攝的作品甚至不屑於觀看,部分年輕時所拍攝的作品甚至直到她老年時期才第一次觀看;

  另一方面,她也很在意自己在媒體上的各種形象。在檢查傳記作家為她所寫的自傳時,她都會仔細斟酌相關字詞。

  據美國女演員簡.方達在其自傳中回憶,凱薩琳.赫本很鄙視她生孩子這種做法(凱薩琳從未生過孩子)。

  因為她認為,作為一名職業女演員,生孩子必然要影響自己的工作,是一種不敬業的行為。

  這種看似很不在意實際上又很在意媒體形象的心理,在黃金時代許多演員的身上都能看到。

  在成為一名職業明星的過程中,這些明星真正地成為了傳媒所刻畫的形象,他們享受這種「神化」的過程。

  不過,在這些明星中也有一些「異類」想要逃離這種體制。

  但在逃離的過程中,代價也是巨大的。

  英格麗.褒曼是40年代最有影響的女演員之一,她自出道起,就以「天然美女」的形象示人,聖潔、無暇是人們描繪褒曼時用的最多的詞彙。

  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北歐女武神,瓦爾基里。

  光彩照人,明媚端莊,充滿激情。

  比起格蕾絲凱利來,她淳樸自然,毫不做作虛榮,更真誠。

  側臉無敵,美到極致!笑得真實自然而燦爛,極富感染力。

  然而根據她之後的口述,她承認自己在40年代後期就已經厭惡了好萊塢僵化的製片與審查體系。

  通過主動聯繫義大利導演羅西里尼,她夢想著拍出一些不同於以往的作品。

  不過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她與羅西里尼相戀並懷孕,而這時的她還沒有離婚。

  有關她婚內出軌並懷孕的消息立刻震驚丑國輿論界,教皇甚至公開在報紙上譴責英格麗.褒曼。

  丑國人紛紛要求這位瑞典女演員滾出好萊塢,因為她的實際做法與電影裡、傳媒里的她實在太不相符。

  褒曼被自己苦心經營的形象所毀滅,就這樣離開了好萊塢,從1949年到1956年,她在黃金時期離開了好萊塢。

  而她之所以能回到丑國的原因也是因為她所主演的《真假公主》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解鈴還需系鈴人,被大眾媒體拋棄的褒曼又被大眾媒體請回了丑國。

  所以說,明星,尤其是黃金時代的明星所構建的形象是脆弱的,他們的命運被大眾媒介所主宰著。

  換句話說,明星的存在是一種「被建構的個體」。

  明星在人們的感知中一直是被媒介化了的現象,明星形象是由媒體文本——營銷、宣傳、影片、影評和評論等一起組成。

  徘徊在真正的「人」與「明星」之間,明星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經營著自己的形象。

  破壞這種被建構的形象,在一定意義上就承認了「明星」生涯的結束。

  好萊塢黃金時期差不多持續了30多年,20世紀60年代中期,黃金時代基本結束。

  其代表性事件是瑪麗蓮.夢露的去世和電影《埃及豔后》的慘敗,黃金時代結束同時意味著明星制的終結以及「新好萊塢」時代的到來。

  新好萊塢時代的明星將以一種全新的媒介形象出現在公眾眼中,這一時期的明星形象與當前主流明星幾乎沒有區別。

  直到網際網路時代的出現,這一時期的格局才會出現變化。

  不過炒作並不是單方面的,必須得是炒作方、明星以及金主爸爸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所謂金主爸爸,其實就是參與電影或電視劇的GG商們。

  別小看他們存在的意義,自古以來能出錢的都是大爺。

  後世電影娛樂整合營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名詞,藉助電影為自己產品和品牌進行推廣,成為眾多企業進行市場推廣宣傳的一種重要渠道。

  但是多數企業與品牌在還停留在電影院投放個GG,用明星頭像做海報等等簡單粗放的階段,但基於影視藝術的娛樂整合營銷在好萊塢已經相當成熟。

  可以說早就已經進入娛樂整合營銷工業化2.0,甚至3.0時代,和華夏剛剛起步的娛樂整合營銷相比較,差距可是相當大。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好萊塢的娛樂整合營銷發展更是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完善。

  作為分擔票房風險的慣常做法,電影中植入GG的模式在好萊塢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暗藏巧克力GG的《鐵翼雄風》。

  而1951年由凱薩琳·赫本和亨萊福·鮑嘉出演的電影《非洲皇后號》明顯拍出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標鏡頭,是植入式GG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隨著電影的進一步發展,植入GG對於廣大營銷商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到20世紀70年代,好萊塢還一直竭力避免在電影中出現產品的品牌名稱。

  後來植入式GG正式發展成為由廠家免費提供產品作為電影背景道具,演員使用道具或者被演員波及。

  而史匹柏為丑國植入式GG發展推波助瀾的人物,1982年在史匹柏的《E·T 外星人》中,有Reese`s Pieces糖果吸引外星人進屋子的情節。

  隨著電影的熱播,一時Reese`s Pieces糖果成為孩子們的夢之糖果,期銷量猛增65%。

  由此,電影植入式GG正式成為一種高效的營銷方式。

  還有最典型的汽車,好萊塢大片《007》可謂經典,1963年阿斯頓·馬丁DB5車型在《007—金手指》中首次亮相,隨後阿斯頓·馬丁就與007系列電影走到了一起。

  影迷在期待下一部007電影的同時也對詹姆斯·邦的座駕充滿了好奇。

  007間諜的個人魅力與阿斯頓·馬丁汽車的形象如出一轍,此後阿斯頓·馬丁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電影之車。

  甚至有一種說法:如果沒有了阿斯頓·馬丁、歐米茄和不加冰塊的威士忌,邦的魅力至少減半。

  在此之後,汽車植入電影的營銷方式開始在西方經典影片中大量出現。

  1998年的法國電影《的士速遞》,剛一上映就突破法國的票房紀錄,而該片在全球風靡,更成就了影片中那輛無所不能的標誌407。

  2003年丑國電影《偷天換日》中,主角駕駛著MiniCopper在裝甲車與直升機的追逐下完成了一場驚天大逃亡。

  同時也將MiniCopper的小巧靈活與精準的操控性描繪的淋漓盡致。

  隨著植入式營銷的手法越來越成熟,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僅僅被動的影視營銷遠遠不夠。

  因為這只能簡單的提高品牌的展露度,於是一些企業開始拋棄只求在銀幕上露一下臉的單調方式,出現的由汽車廠家主導的主動影視營銷。

  即讓汽車成為影片中的角色,讓汽車反客為主。

  使其正式參與到影片的內容中,才能讓汽車在潛移默化中與電影人物的風格相結合。

  而這種以GG主體帶入電影中的營銷方式極致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變形金剛》。作

  為一部完全由汽車作為主角的電影,《變形金剛》中隨著主角大黃蜂的活躍表現,它的原型車——雪弗蘭科邁羅跑車也成為了電影中真真正正的「男一號」。

  縱觀好萊塢幾十年電影娛樂營銷發展史,作為一種較為科學的營銷方式,已經由只有單純的植入GG,成長為集植入營銷、聯合推廣、衍生品授權開發、影視明星代言等多種營銷手段於一身的專業營銷渠道和行業。

  而這些GG金主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他們的產品跟主角一樣火爆。

  因此在對主角們包裝宣傳的過程中從來都不留餘力。

  黎耀陽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威廉儘可能暴露在公眾視野中,然後炒作名氣,利用金主爸爸們的錢將其搞得人盡皆知,接下來再出版圖書可就容易多了。

  說實話,後世好萊塢賺錢的套路讓人防不勝防,而現在,整個營銷領域就跟一片chu女地似的,大家單純的不像話。

  對有理想的電影人來說,做藝術還是做生意這是個問題。

  而對大公司則不是問題——電影必須是生意,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提高確定性?

  那麼多的投資砸下去,後果要是不確定就太可怕了。

  20世紀福克斯為了追鴻篇巨製的風潮,不惜血本拍了一部效果極致的《埃及豔后》,結果是沒算準票房,搞到幾乎破產,從此元氣大傷。

  到了2019年,福克斯終於被迪士尼收購了,讓這一年迪士尼的全球票房達到了131.5億美元。

  細看的話,這個空前的成績未必代表全行業的繁榮,倒是顯示了電影業的風險偏好度究竟有多低。

  這131億里有100億來自7部片子,是從《復仇者聯盟4》到《星球大戰9》,沒有一部原創,全都是熱門續作或者漫威這樣的成熟IP翻拍。

  這在行業里叫「預售電影」,就是事先鎖定了一部分粉絲底倉,還可以發展周邊的產品。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原創劇本在好萊塢都不大好賣是不爭的事實。

  福克斯下重注於《阿凡達》,因為導演是拍過《終結者》《鐵達尼號》的卡梅隆,而且它雖然在類型片裡屬於情懷之作,也是符合好萊塢套路標準的,給了投資人一些確定的票房預期。

  當然,人們也不能過於指責好萊塢唯利是圖。

  正常年份,如果電影上映的第一周票房收不回大部分成本,情況就會很危險,就算是「預售電影」,賺錢的概率也只有五五開。

  疫情到來之後,所有的數據都是失靈的,就算是未來回暖了,電影公司還要學會和奈飛這些流媒體平台共處,這又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

  好萊塢大片的套路越來越僵硬,不是因為缺少創意,是越來越犯不起錯誤了。

  沒人喜歡那些套路,但不能否認的是,想要賺錢,這些套路就是最行之有效的。

  其實這並不矛盾,藝術家鄙視商業化的腐蝕,影迷們渴望看到真誠之作,然而藝術想活下去,得先有繁榮的商業作基礎。

  電影人想找到投資,這先得讓投資人看到拍電影這件事是能賺錢的,先得讓大家有走進影院的習慣。

  有一個怪論:華夏的好電影不夠多,除了導演們嘀嘀咕咕的那些因素,也是因為華夏電影還不算真正的商業化。

  仔細想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再說的殘酷一點,就是套路還不夠多,或者說只學到了皮毛,沒有學到精髓。

  這一點還真得跟好萊塢的騙子們好好學學。

  從創作流程上,或者更準確地說,從生產流程上來看,好萊塢的體系相當完整。

  所有和電影有關的元素都有模型和分類,一切東西都在儘可能地標準化,這樣才能建立預估體系。

  首先,觀眾就是被劃分好了的,不是按那個分級指導制度,而是按照花錢買票的能力。

  最常見的方式是以25歲的年齡和性別為界,劃成四個群體,也就是四個象限。

  其中最重要的是25歲以下的男性觀眾,這部分人群是最願意花錢進影院的,他們還會拉著別人一起去,他們的是預測票房的主要指標。

  像那種上了年紀的中年男觀眾,如果不是孩子非要看,一般都是懶得到影院裡去擠的。

  這些人覺得好萊塢的電影不夠好看,因為那根本就不是給這個年齡的人拍的。

  像這種懶人恐怕是流媒體平台的目標用戶。

  好萊塢編劇寫劇本有一個原則,如果主角是中年人,那就儘可能把年齡改到二十多歲,觀眾想看的是和自己同年齡段的角色。

  寫小說也一樣,讀者沒有代入感,情節再好也白搭。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