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原始的炒作(一)

  (求訂閱!求票票!)

  炒作是一門學問,恰好黎耀陽前世研究過,論起如何炒作,好萊塢絕對是發源地。【記住本站域名】

  而這裡面有個人不得不提,就是卡爾萊姆勒。

  前面也介紹過,1915年之前,洛杉磯只是一片沙漠,但卡爾·萊姆勒和一小群志同道合的獨立電影發行商認識到,洛杉磯廣闊、廉價的空間和無與倫比的光線使其成為建造電影製片廠的理想之地。

  它離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門羅公園實驗室也有數千英里遠。

  到20世紀初,托馬斯·愛迪生擁有1000多項專利,他在保護這些專利方面與在識別和利用天才方面一樣嫻熟。

  他擁有許多對電影創作和展示至關重要的專利,比如早期的電影攝影機(稱為動畫片)和早期電影放映機。

  但並非全部,他並沒有買下剩餘的專利來完成他的自大賓果卡,他與其他專利持有者組成了一個名為電影專利公司的團體。

  如果你想製作或放映一部電影,你必須要通過他們。

  卡爾·萊姆是一個真正的丑國夢成功的故事。

  1884年,他從德國移民到丑國,並在芝加哥工作了20年。

  然後一個雨夜,他回憶道,「我掉進了一家牆上有洞的五分錢電影院。」

  這部電影讓他發笑,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注意到這部電影也讓劇場裡的其他人發笑。

  「我馬上就知道我想進入電影行業。」

  1906年,萊姆勒拼湊了他家人的積蓄,全部3000美元,全部投入到他所謂的「芝加哥最酷的劇院」中,這意味著1906年這裡發展良好。

  這家合資企業非常成功,萊姆勒買下了另一家劇院,然後又買下了第三家,然後決定自己製作電影。

  就在那時,他與托馬斯愛迪生擦肩而過。

  為了拍電影,萊姆勒必須找到演員,但當時大多數知名演員都簽在愛迪生的門羅公園。

  他通過阻止演員成名來控制自己的演員,例如,完全浪費了弗洛倫斯·勞倫斯的名字,將她稱為「傳記女孩」——並堅持認為他的電影嚴格具有教育性和歷史性。

  為了保持對觀眾的吸引力,他將這些電影保持在20分鐘以內。

  萊姆爾根本不在乎這些,在偷走愛迪生的女主角後,萊姆爾從海外購買了電影庫存和設備,堅決無視愛迪生提出的289起侵權訴訟,並準備發財。

  為了讓愛迪生的律師們遠離愛迪生,萊姆勒和他的朋友們被稱為「獨立者」,前往西部,那裡沒有人能找到他們。

  即使他們這樣做了,當時的越野旅行也非常昂貴,愛迪生的名字在西海岸也沒有那麼重要。

  1914年,萊姆勒以165000美元在聖費爾南多山谷購買了230英畝的土地,並開始建造環球影城。

  第二年對萊姆勒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室,並最終掌握了法律。

  他和威廉·福克斯(後來創立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對愛迪生提起了反壟斷訴訟,為電影的未來贏得了這場官司。

  愛迪生確信觀眾會繼續湧向他的電影,但他們卻成群結隊地支持獨立黨製作的更長、更具娛樂性的電影。

  事態的發展使愛迪生大失所望,他甚至接受了萊姆勒最新的藝術工作室的邀請,在那裡,這位發明家做了每個人在紅地毯上都做的事情:微笑、邁步、重複。

  正是有了卡爾萊姆勒等人,才有了炒作的意義,而明星們也才找到了歸宿感。

  現在的好萊塢屬於明星制,也是好萊塢最重要的產物之一,主要指好萊塢逐漸形成的一種以強調演員(明星)為生產核心進行電影製作的一種制度。

  電影這一藝術形式誕生於1885年,但直到20世紀第二個10年的到來,電影史才誕生了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明星」,這是一位女演員,她出演了默片《馴悍記》。

  電影公映後,影迷對於此人產生極大興趣,紛紛向製片公司要求知道她的名字,最終製片公司為她取了一個藝名:弗羅倫薩.勞倫斯。

  從弗羅倫薩.勞倫斯作為明星的出現到如今100多年的時間,明星這一職業身份從定位、形象塑造到社會影響力都出現了極大改變。

  而在其中,報紙、電影、電視甚至是短視頻等媒介作為明星與受眾進行溝通的重要手段,對於明星的社會角色以及銀幕形象有著極為重要的形塑作用。

  之前也提到過,弗洛倫斯勞倫斯成名的這一時期正好是丑國公關業開始繁榮的階段。

  1903年,「公關之父」艾維·李開始從事競選助理工作,為僱主提供公關宣傳服務。

  不久「派克與李合夥公司」的機構,這是第一家真正向顧客提供專業服務並收取費用的公關顧問公司。

  而明星作為電影公司用來賺錢的招牌,自然從一開始就與「公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1910年的丑國公關界還沒有踏上專業化、客觀化的道路,丑國新聞界在這一時期受此影響,明星在誕生之初就深陷於謊言之中。

  1910年,他們先在報紙上刊登了弗洛倫斯·勞倫斯遇刺身亡的消息,然後又刊登了GG予以闢謠,這件事情讓弗洛倫斯·勞倫斯獲得公眾的注意。

  通過「欺騙」公眾,電影公司第一次嘗到了甜頭。

  而在之後,汲取第一個演員的經驗,早期美國電影製片公司很快又營銷出了另一位女演員、女明星席達.芭拉,她的名字是製片公司從詞語「死亡阿拉伯」的反詞中取得的。

  此外,為了為她增加神秘感,製片公司宣稱她來自撒哈拉。

  實際上她來自俄亥俄州,真名也不叫席達.芭拉。

  製片公司這樣做是想將她塑造為一個帶有神秘氣息的女演員,以滿足公眾的獵奇心理,她本人飾演的角色也多以蕩婦、鬼怪等角色。

  芭拉的成名路線與19世紀後期的「公關大師」巴納姆行事風格極為相似,巴納姆為了營銷馬戲團,曾編造出在他的馬戲團里有一位「160多歲的老太太,曾經做過華盛頓總統的奶媽」。

  除了公關的影響,早期的明星之所以走如此路線,與當時丑國報業盛行的「煽情新聞」也有一定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丑國報業客觀新聞與煽情新聞兩分天下,所謂的煽情新聞,是指那些以犯罪、se情等社會事件為主題的新聞,而這種煽情新聞在丑國又有很大的市場。

  不過這樣的鏡像並沒有持續很久,公眾總有知道真相的那一天。

  電影公司也意識到明星的塑造不能光靠「炒作」,要尋求其它方法來吸引公眾的眼球。

  於是,另一種類型的明星也由此誕生。

  20世紀20年代左右,好萊塢創造了它的第一位「巨星」:瑪麗.碧克馥,與前輩席達.芭拉不同的是,瑪麗.碧克馥是以「丑國甜心」的銀幕形象而聞名。

  作為當時最成功的女演員,瑪麗碧.克馥在20年代與卓別林齊名。

  除了碧克馥外,20年代類似的明星還有「喜劇大師」卓別林、被格里菲斯發掘的「玉女」莉莉安·吉許、「拉丁情人」魯道夫·瓦倫蒂諾等。

  可以看到,這一時期的電影明星已經懂得通過為自己打標籤實現分眾化。

  很快,對於電影明星而言劃時代的時刻到來,好萊塢「黃金時代」開始。學界對於黃金時代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並沒有標準界定。

  一般認為,1929年是黃金時代的初始之年,這一年丑國爆發了史無前例的一場經濟危機,也就是所謂的「大蕭條」。

  而也是同一年,默片大規模向有聲影片轉變,有聲電影開始占據市場,聲音的到來更是極大地促進了電影觀眾的增加。

  丑國好萊塢在有聲電影出現後的1929年比1927年的觀眾幾乎猛增了1倍,從6000萬增至1.1億,這個觀影人數哪怕在後世也是相當龐大的。

  而關於大蕭條為什麼促進了丑國電影業的繁榮,普遍說法是,人們更願意通過觀看電影的方式來排解生活中的困苦。

  不過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縱觀古今,20世紀九十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也推動了棒國「文化強國戰略」崛起。

  2008年,丑國雖然爆發了金融危機,但當年的好萊塢票房總數卻沒有降低。

  而經濟相對繁榮的2004年卻造就了丑國電影業的「大蕭條」。

  這麼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一定與文化產業成正比。

  言歸正傳,「黃金時代」真正將電影這種媒介變成了「全民媒介」,丑國全各地紛紛建立起「電影宮」。

  觀影人數的增加,為明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力,丑國的「造星工業」也在這一時期趨於成熟。

  20世紀30年代的米高梅曾向觀眾保證:

  「將會創造出比天上的星星還多的明星」。

  不僅僅是影響力,電影這種媒介本身也重新定義了「明星」這一文化現象。

  麥克盧漢認為,電影是一種極為清晰的熱媒介。

  也就是說,電影在當時相對而言是一種「沉浸」性媒體,並且觀眾在觀看電影時不需要投入太多思考。

  並且由於過於流行,電影院這個媒介消費「場景」也被電影公司賦予了不同的文化意義,當時的電影院被人們稱為「電影宮」,看電影也被人們當作一種儀式化的享受。

  這樣的媒介特性給了製片廠塑造明星形象的「可乘之機」,明星開始以一種近乎神話的方式登場。

  20世紀30年代在好萊塢居於統治地位的女演員葛麗泰.嘉寶是好萊塢造神的典型案例,嘉寶被認為是好萊塢創造的第一位「銀幕女神」,她的片酬在30年代與卓別林其相媲美。

  嘉寶之所以能獲得如此成就,首要原因就在於其明星特質確實極高。

  所謂的明星特質,是指某些人臉的構造特別適合在鏡頭上進行呈現,許多人演技很好,但卻無法成為明星,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這種「明星特質」。

  而這種明星特質,恰恰是電影這種媒介所賦予某些人的一種「權利」。

  嘉寶的面孔在好萊塢相當出挑,給人一種聖潔、安詳的感覺,有人稱其為人類能達到的最完美的面孔。

  製片廠也特別善於使用她的臉龐,她所主演的電影一般都會給她的臉龐以極大的特寫。

  代表性鏡頭為電影《瑞典女王》的最後一幕,鏡頭由遠及近,從嘉寶的全身鏡頭一直拉到她的臉部特寫上,時長足足有幾十秒。

  這種特寫通過銀幕傳入觀眾眼中的同時,嘉寶在觀眾心中的「神話」形象也同時建構起來。

  羅蘭.巴特對她的臉曾經評價道:

  「嘉寶仍然屬於電影中的某個瞬間,抓拍人的臉,使觀眾陷入最深的狂熱」以及「嘉寶的臉是一種理念」。

  除了嘉寶本身的明星特質外,製片廠的營銷行為也功不可沒。

  三、四十年代電影雜誌在丑國非常流行,製片廠通過為明星賦予許多與常人不同的特質,將一個個明星捧上「神壇」。

  嘉寶由於本身性格孤僻,極少接受採訪。

  而製片廠在對嘉寶進行營銷時則放大了這一特點,把她塑造為一個不愛笑的女神形象,聲稱她極少微笑,以至於後來有記者捕捉到嘉寶微笑的照片都會登上頭條。

  這種營銷手法雖然到現在還存在,但很明顯的是,其訴求已經經變得更加平民化,與這種營銷形式剛剛誕生時的模樣完全不同。

  此外,嘉寶也是第一位用名字去為電影進行宣傳的明星,她的倒數第二部電影《妮諾契卡》上映時的GG語就是:「嘉寶笑了」。

  她的名字,葛麗泰.嘉寶也常常被製片公司省去她本來的姓氏「葛麗泰」,直接以「嘉寶」示人,這樣做更有利於將明星符號化,後來很多明星也在使用著這一操作手段。

  就好像某位換頭的天使大寶貝。

  所謂明星制,也在這一時期趨於成熟。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