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去芝加哥(一)

  隨著商業在像紐約、芝加哥和底特律這樣的城市蓬勃發展,租戶選擇長期租賃這些鋼筋水泥機器間的樓層。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因此,每個建築都是由承租人承諾的長期未來現金流的組合。

  抵押貸款證券將這些現金流入轉化成債券的利息,然後支付給投資者。

  摩天大樓抵押債券將新型的「空中租金」轉化為貨幣資產。

  當然,摩天大樓債券並非憑空出現。

  20世紀20年代之前,抵押貸款證券就有悠久的歷史,芝加哥的施特勞斯公司宣稱已經於1909年開發和完善了單體建築的抵押貸款證券化。

  施特勞斯最開始是一家中西部的抵押債券公司,但它後來成為摩天大樓債券的主要發行商。

  20世紀20年代的高峰期,摩天大樓債券市場被三家公司主導:芝加哥的施特勞斯公司、紐約的丑國債券和抵押貸款公司以及同樣在紐約的米勒公司。

  債券公司在證券化過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它們不僅設計債券條款、支付時間表、票面利率和抵押要求來發行債券,也向公眾出售債券並提供相關服務。

  它們向借款人收取租金,並向投資者支付債券利息,安全是它們的標誌。

  只不過後來,這個龐大的單體建築債券市場消失了幾十年,抵押貸款債券市場是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

  早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這個新時代的抵押融資方式的弱點就暴露出來。

  哈里·布萊克是一家參與新澤西州發展建設的主要公司的總裁,他曾在1911年指出:紐約下城區的摩天大樓問題吸引了更多的關注……

  市政廳下的眾多大型辦公室建築很難取得合理回報的問題,加上最近一兩年新建建築引發的激烈競爭昭示著,就寫字樓、劇院和酒店而言,紐約已經過度建設了。

  戰前的金融問題有所緩解,辦公樓宇的建設恢復了繁榮。

  很多新發行的債券都是小面額的,以吸引相對保守的小額投資者,其絕對數量甚至震驚了房地產行業的領導者。

  由於債券發行而非基本需求導致的寫字樓市場的完全投機和市場泡沫:不管是否需要,建築物的建設完全為了方便投資商行發行債券……

  由於有投機者不顧投資回報而借入全部的建設成本,造成了產品過剩。

  然後,他們賣出建築物獲利並繼續在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

  沒人喜歡那些建設成本全部依賴於借貸、投資商行本身只占有極少部分股權的融資方案,除了投資方。

  總之,馬菲特想要建造摩天大樓作為大西洋城的標誌物,除了想要藉此提升自己的地位外,更多還是為了賺錢。

  「說實話,我並不支持你建摩天大樓,但如果你堅持,我會給予一定的支持。」黎耀陽這樣說。

  「謝謝,其實資金倒還好,關鍵是落成後盈利的問題。」

  馬菲特心裡有數,他也不是一拍腦門就決定的。

  「你的意思是,希望我們集團入駐?」

  「對!給你留三層如何?」

  「額,不大夠,我還有報社,還有酒店集團、客運公司等等,一個報社就得占三層。」

  馬菲特大手一揮:

  「那就給你6層,不夠再說。」

  6層?大手筆呢,前提是不要錢。

  但以黎耀陽對這傢伙的了解,不要錢是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

  當然,這是後話,暫時不提也罷。

  隨後,馬菲特滿是興奮的語氣說:

  「我要建造大西洋城的瑞萊斯大廈!」

  瑞萊斯大廈?赫赫有名啊。

  作為現代都市必不可少的建築元素,摩天大樓極大地改變了城市的面貌。

  世界上第一座使用玻璃作為外牆主體的摩天大樓,是芝加哥的瑞萊斯大廈,竣工於1895年。

  它開拓性的建築結構是20世紀高層建築的核心元素,也成為很多現代化建築信奉的宗旨。

  但說實話,每一棟摩天大樓的誕生背後,都伴隨著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

  似乎這種獨特的建築物,被神婆詛咒了一樣。

  長期以來,人們一致認為20世紀初宏偉的建築類型——商業「摩天大樓」最早出現在芝加哥。

  大家也認可這項偉業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初,雖然這一看似顯而易見的事實需要基於一系列判斷方能得出。

  這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凸顯出來:到底什麼是摩天大樓?

  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建築高度,還涉及技術與藝術領域的議題。

  如果摩天大樓這個概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等同於先驅、「尖端」、前衛的建築與設計以及最先進技術的運用的話。

  那麼摩天大樓的定義必然包括建造的技巧、勞務的提供方式與建築的實體外觀。

  通盤考慮這些方面之後,如果讓各方為世界上最早的摩天大樓提名,想得到一致的答案會出人意料地困難。

  但大家一致同意的一點是,即便人們對它的確切身份仍存有爭議,世界上最早的摩天大樓也確實誕生於芝加哥。

  芝加哥國家大道上落成的瑞萊斯大廈一樓附近熙熙攘攘的人流。

  這座1895年面世的大廈可以說是現代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摩天大樓。

  在這座於1895年年初落成的大廈身上,人們可以看到,它全部的關鍵要素幾乎都可以在稍早時期的大樓中找到對應——鋼鐵框架、防火結構、陶板外牆,以及奧的斯安全電梯。

  它的原創性更多地體現於藝術價值與設計理念,而非建造手段,但也正因如此,它才更具競爭優勢,才能成為可稱之為現代摩天大樓的最早、最好的建築。

  與隨後的建築相比,瑞萊斯大廈更加注重簡潔性與功能性,跳出了19世紀末復古裝飾的窠臼;而與早期的建築相比,它也開創性地發揮出了現代技術的潛力。

  大廈幕牆的主體部分為玻璃材質,建築主立面非玻璃的部分採用美麗的白色帶釉陶板覆蓋,瑞萊斯大廈因此煥發出靈動飄逸之美。

  從簡潔的玻璃窗到無瑕的白釉陶板,從建築材料到建造工藝,再到對實用性的追求,這些元素構成了瑞萊斯大廈最具標誌性的裝飾,使它看起來格外氣派時髦。

  它預見並引領了摩天大樓的建築輝煌,這是大多數當代高層建築無法企及的。

  那又是誰建造了這一卓越非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樓呢?

  奇怪的是,沒人知道確切答案。

  約翰·威爾伯恩·路特與查爾斯·阿特伍德在這一過程中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許丹尼爾·伯納姆也有所貢獻。

  然而,正如在這個故事中屢次出現的那樣,死亡總是在關鍵時刻不期而至,不僅阻礙了創造力的迸發,也模糊了原創貢獻的具體來源。

  事實上,瑞萊斯大廈並不是主角,更不是某座單一的建築物,而是整個芝加哥,這個丑國最偉大的城市之一。

  她的偉大之處有許多:在地理位置上,芝加哥位於內陸如海般廣闊的密西根湖之畔,芝加哥河流經她的市中心;

  在城市生活上,由於貿易、期貨市場以及各種合法或非法的企業家精神的蓬勃發展,這座城市的歷史雖然短暫但卻轟轟烈烈,居民生活豐富多姿;

  在文化底蘊上,芝加哥城市史中涵納著非裔美國人的音樂——藍調,它在這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城市新聲。

  當然,還有建築——這是芝加哥不可被忽視的偉大之處。

  這個社會渴求文化,渴望讓商業活動披上藝術的外衣,而這座年輕的城市渴望著美麗與名譽。

  其中最具戲劇性的呈現要數為1893年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締造的曇花一現的「白城」了。

  它的精髓在於那一幢幢宏偉巨大、美輪美奐的古典主義風格的白色建築,象徵著芝加哥乃至全美國的希望與驕傲。

  19世紀90年代,崇尚功能主義的「芝加哥學派」建築以採用創新性的鋼鐵框架結構的摩天大樓聞名,它與象徵著古典主義仙境的「白城」的關係頗為耐人尋味。

  這兩種風格的建築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個看似奇怪的悖論——當時在芝加哥市中心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即將成為美式建築的代表。

  然而在19世紀90年代初,以「白城」為代表的廣闊低矮的古典宮殿式建築群卻為人們津津樂道,並被稱為美式格調。

  讓這種關係更顯奇特,同時也更為緊密的是,許多參與芝加哥摩天大樓建造工程的人——委託人、金融家、開發商、工程師以及建築師——同樣參與了「白城」的建設。

  一切都表明,要想了解這一鼓舞人心的建築遺產的全貌,不僅有必要考察這些摩天大樓彼此之間的聯繫,把它們放在芝加哥這個大背景下審視,還要探討它們與「白城」之間的關係。

  與所有偉大的商業城市一樣,芝加哥不斷地經歷著自我重建。

  儘管不乏慷慨激昂的遺址保衛戰,但許多開創性的建築還是被重建浪潮席捲而去。

  即便如此,漫步芝加哥時,人們仍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建築自鍍金時代遺留下來的力量。

  這股力量約始於1871年芝加哥大火的10年後,一直持續到20世紀前幾十年。

  後來出於對創新與幾乎不設限的規模的追求,這股力量轉戰紐約,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重返芝加哥。

  為了尋找摩天大樓的靈感,黎耀陽收到馬菲特的邀請,前往芝加哥來一次探索之旅。

  當然,黎耀陽肯定不會為了一棟大樓特意跑到芝加哥參觀,如果他想,能畫出比瑞萊斯大廈更漂亮更現代化的摩天大樓草稿。

  但因為阿爾卡特的存在,黎耀陽還是決定去一趟。

  芝加哥如今亂成什麼樣,只有親眼看看才知道!

  當然,表面上他還是一名遊客,一名因摩天大樓慕名而來的遊客,僅此而已。

  抵達芝加哥以後,本趟旅程的起點就是這座城市自身的發源地——坐落於西湖街與北瓦克大道一角,芝加哥河河畔的索加內什旅館。

  這座建於1831年的旅館在1833年承辦了一次集會,會上決定將臨時性的芝加哥河濱貿易區納入芝加哥鎮。

  1837年,芝加哥鎮升格為芝加哥市。

  這個地方如今是一處繁忙、普通的交通中轉站,但對年輕的芝加哥城而言,這裡依然是一處神聖的所在。

  因為早在1860年,林肯就是在此地的臨時會議中心「偉格衛姆」大廈被提名為丑國老大候選人的。

  從這處中轉站沿著湖街一路向西,就可以看到沿途盤臥著支撐芝加哥高架鐵路的粗獷、堅固、實用的鋼筋結構。

  芝加哥市民從容地面對這個怪異之物,好像在一層地面的主幹道正中間以二層的高度建造城市軌道交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它使整個市區陷入無邊的昏暗,剝奪了大樓住戶享受美景與日光的權利,再以地鐵駛過時發出的轟隆噪聲與捲起的紛揚塵土作為回禮。

  其他城市都是通過在地下挖洞的方式為市民提供市中心地鐵的,但在芝加哥卻是這樣一番光景。

  此地的高架鐵路被人們俗稱為「L」,它不僅環繞市中心(因此市中心得名「環區」),有時還向下駛向一些狹窄的街道。

  其他嘗試運營高架鐵路的城市嚴格限制了線路的數量與位置。

  在19世紀30年代的倫敦,蒸汽火車在磚結構的高架橋上穿城而過,但這些線路的數量極少,並且都與已有的街道交叉或平行。

  而且大多擁有如芝加哥「L」高架鐵路般的公共運輸網絡的城市早就發現。

  總體而言,這東西弊大於利。

  1893年開通的利物浦高架鐵路最初服務於那裡的諸多碼頭,看起來就像一團密密麻麻的線條鉤織在一起,讓人忍不住生起密集恐懼症。

  其實這種高架鐵路持續不了太長時間了,大概到20世紀中葉就會被荒廢掉。

  就比如紐約西區高架鐵路,關閉後的遺址隨後被改造成紐約高線公園——一條線形的空中花園走廊。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