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音樂之聲》首演(二)

  (求訂閱!求票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事件之前,上校基本是一張嚴肅臉,偶有笑容,也多出於尷尬、奚落與應付。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但在此後,上校的笑容變多了,他心靈的深冰得到了消解。

  是什麼力量使少校化解了與孩子們之間的隔閡, 是什麼破開了深冰,將音樂與溫暖重新帶回了這個家庭?

  是愛!

  是瑪麗亞對孩子們的關愛,是瑪麗亞對音樂與自然的熱愛,以及上校和孩子們之間的愛,使得他們終能打破隔閡。

  瑪麗亞教會了孩子們的音樂,並帶著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和麥斯進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

  而就在這一過程中,上校和瑪麗亞之間,一定潛移默化地發生了些什麼,只是他們都不曾察覺,舞台上,更是很「偷工減料」地用二人的對視來暗示了兩人感情悄無聲息的變化。

  直到那場晚宴上,上校和瑪麗亞一曲舞罷,相互對視,這才意識到些什麼。

  為歡迎男爵夫人的到來,上校在宅邸中舉辦了一次晚宴。

  晚宴上,上流人士們觥籌交錯,交談甚歡。

  瑪麗亞那邊,孩子們伴著音樂聲,翩翩起舞,但他們整日裡處於父親的嚴格管理下,又哪裡知道怎麼跳舞呢?

  在瑪麗亞是能歌善舞的,瑪麗亞帶著二兒子翩翩起舞,二兒子不會跳舞,步伐遲緩而笨重,更顯得瑪麗亞輕盈靈動。

  上校看的有趣,不由得躍躍欲試,他支走了兒子, 伸手邀請瑪麗亞,親自與她共舞一曲。

  兩人伴隨著音樂翩然起舞,默契非常,舞姿流暢,瑪麗亞婀娜多姿,上校沉穩有力,二人的合舞,倒像是一對經驗豐富的舞伴跳出來的一般。

  當音樂戛然而止,兩人定格在原地,凝視著對方。

  霎時間,一股電光火石猛地擊中二人,他們的靈魂似乎在此刻相交融。

  在柔光燈下,瑪麗亞眼神迷離,神情恍惚,白皙的臉龐更是多了兩團紅暈。

  「我什麼都不記得了…」瑪麗亞神情慌張地說道。

  「你的臉通紅一片。」一向聰敏的三女兒路易斯很快發現了瑪麗亞的不對勁。

  「是嗎?」

  瑪麗亞嚇了一跳,一把捂住了自己的臉,而此時男爵夫人也離開了宴會, 來到兩人面前, 盛讚二人配合之默契。

  三個成年人在孩子們面前面面相覷, 男爵夫人和上校都強裝鎮定。

  而瑪麗亞畢竟只是個年輕的修女,她沒有男爵夫人和上校那樣深沉的心思,她只得一溜煙跑回屋中,舒緩自己激動的情緒。

  瑪麗亞還是不至於遲鈍到一無所知的,她很清楚自己對上校的感受,也正因為她的清楚,她決定離開這個家庭,讓這一切按部就班地回到其本來的軌道上。

  或許男爵夫人的一番話是促使她離開的引子,但這個決心,是她自己已然下定的。

  可憐的瑪麗亞,她跑回了修道院,仿佛變了個人一般,不復先前的活潑明媚,反倒常常面掛愁容,甚至低聲嗚咽。

  修女們不解其中緣由,直到孩子們來訪修道院,才促使院長嬤嬤決心向瑪麗亞問清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嬤嬤很快問清楚了事情的緣由,原來瑪麗亞是因與上校產生了感情而心生畏懼,不願背叛上帝、破壞他與男爵夫人的婚姻,故選擇了離開。

  「我不能繼續面對他了。」瑪利亞表情痛苦的說。

  「有時候我們對視的時候,oh 上帝啊,嬤嬤,你知道嗎?我一度不能呼吸!」瑪麗亞激動地解釋道。

  「你必須回去。」院長嬤嬤堅定地說道。

  對於她這種真正的智者和修女來說,修道院的高牆從來不是為了把問題拒之在外的,而是要每一個人去面對與解決問題,去找到心中的所愛。

  年長的院長嬤嬤和許多修女們已然將全部身心獻於上帝,但瑪麗亞畢竟年輕且幸運,她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摯愛,那就不應該躲在牆後,逃避自我的內心。

  另一邊,孩子們非但沒見到瑪麗亞,還因為撒謊被上校懲罰,不讓他們吃晚飯,苦惱之際,正唱歌消解。

  而在他們的一片童聲中,卻突然夾雜了些許高亢而有力的女高音,孩子們順著歌聲的方向看去,那人不是瑪麗亞又是誰?

  瑪麗亞激動地跑向孩子們,和他們相擁在一起,訴說著離別的幾個月里發生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父親又準備結婚了!」又是聰慧的路易莎說出了當前最緊要的事。

  瑪麗亞的心有如被一記隕石狠狠地砸中,在她的心中留下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回來,去面對他,而他卻已經要成為別人的丈夫。

  霎時間瑪麗亞感到萬念俱灰,但家庭教師的責任還是迫使她留在這裡,直到下一任家庭教師的到來。

  然而上校內心何嘗不愛瑪麗亞?

  但瑪麗亞的突然離開和男爵夫人越來越強大的「攻勢」,迫使他屈服於了他和男爵夫人的婚姻。

  瑪麗亞的歸來喚醒了他內心塵封數月的愛意。

  男爵夫人內心同樣不是滋味。

  好不容易勸走了這位對自己「威脅不小」的家庭教師,她卻重新回到了這裡,再次衝擊著她和上校本就不牢靠的情感紐帶。

  最終,在那個幽靜的夜晚,在那寂靜的陽台上,上校注視著在庭院中漫步的瑪麗亞,胸中如翻江倒海一般。

  與此同時,男爵夫人從他的身後悄然出現,扶住了他的肩頭,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僅僅是男爵夫人在開口,上校始終不發一言,或許是某一個瞬間,上校胸中的江海突然平息,他看向男爵夫人,已然下定了決心。

  男爵夫人是敏銳的,她瞬間察覺到上校做出了怎樣的決定。

  她愛他,她終究選擇了放手,不再緊緊拽著這個已經不再愛自己的男人。

  這個故事沒有狗血,僅僅有的是感情的合適與不合適。

  「外面有個年輕女士,我想她不願意再做一名修女。」

  上校終於找到了他心中的所屬,他緩步走到庭院之中,輕輕地走到瑪麗亞的身旁。

  上校自覺地坐在了瑪麗亞的身側,同她訴說著自己的衷腸。

  「你知道的,當你心有所屬,就很難再和別人結婚。」

  兩個相愛的人,無論經歷了怎樣的誤會與隔閡,他們的靈魂終會跨越山海,在天涯的彼岸相合。

  上校和瑪麗亞的感情圓滿了,可故事從開頭鋪墊至此的一個暗線也開始生效了,那便是政治的變化。

  其實故事到這裡已經可以結尾了,後面關於他們婚後生活,以及政治環境的改變,是他們感情升華的佐證,無需贅言。

  《大西洋日報》用了一整版來評價《音樂之聲》,引得不少看過現場演出的讀者贊同。

  記者筆下,認為最出彩的地方在於對音樂和舞台劇史無前例的創造性運用,並結合扣人心弦的故事、餘音繞樑的歌曲、豐富多彩的人物,使得音樂劇的藝術魅力慢慢滲入到觀眾心中,在觀眾的腦海中刻下的記憶更是難以抹去。

  如何在舞台上呈現出城堡莊園曠世絕倫的風光,這絕對是一次考驗,但配合花園藝術中心的唯美裝飾,這一切都變得容易了許多!

  峽谷悠長、白雪皚皚、群山連綿、高原無望、湛藍湖水、青蔥森林,隨即用號、提琴等多種樂器演奏歡快、活潑且帶有古典韻味的樂曲,轉入瑪麗亞修女在包羅萬象的大自然中歡快歌唱。

  「陣陣動人的音樂,喚醒這沉睡的山巒;傳唱千年的歌聲,縈繞其中久未消逝。」

  「從湖泊涌動到叢林中,我的心想要那撞鐘的輕嘆。」

  「像遊玩的溪水那般歡笑,擊打在礫石上。」

  山脈、叢林、溪流,每句歌詞都做到與景觀配對。

  「這音樂講洗盪我的心靈」與背後的藍天白雲、地上的蒼翠草地交相輝映。

  美妙的歌聲和壯麗美景的交融營造出了一種積極向上、愉快明亮、活潑自在的意境氛圍,盡最大可能吸引觀眾興趣,先聲奪人,也讓瑪麗亞的人物性格得到了提煉。

  瑪利亞與孩子們的歡樂時光也未離開音樂。她在上校家中的第一個夜晚打雷下雨,孩子們躲到她房中尋求安全感時她唱起《我最喜愛的東西》。

  她告訴孩子們面對可怕、傷心的事情時要尋找快樂;積極歡快的曲調與暴風雨的夜晚形成強烈反差,表現出屋內的溫馨和諧。

  第二天她帶領著七個孩子玩汽車、划船、歌舞的情景給觀眾一掃陰霾與壓抑之感。

  情節中瑪麗亞教孩子們唱《哆來咪》,在草地上運用簡單歡快的歌詞讓孩子愛上了音樂,並迅速的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

  伴隨著白雲遊盪、清風吹拂,家庭的和諧美和自然的和諧美融為了一體,旋律與電影熒幕上的畫面和聲音巧妙交融,帶來的感染力與衝擊感不言而喻。

  《音樂之聲》以音樂為靈魂,貫穿全片,推動著故事情節發展的基調。

  從故事開頭的主題曲《音樂之聲》到舞台表演的《雪絨花》,無一不在讓故事步步深入,顯得淳樸、簡單、真摯。

  歌曲《瑪利亞》由修道院修女合唱,把對話音樂化,是修女們對瑪麗亞「反常」和「叛逆」的一種傾訴。

  院長唱到「你如何讓沙灘停在海浪上」,「你如何讓她停下來」,「你如何把月光留在手中」等歌詞時可以看出她受眾位修女的影響。

  即使她認為她「只是個女孩」,但最終也決定把她送出修道院去塵世之中,推動著瑪麗亞前往上校家中做家庭教師一事的到來。

  另外,曲中和聲的運用也表現出修女們對瑪麗亞的多元感情,與片後瑪麗亞出嫁在修道院結婚再次齊唱《瑪麗亞》時流露的表情與感情相呼應。

  《我有信心》是瑪麗亞知曉自己即將面對七個頑皮的孩子和一位嚴厲的父親時為自己鼓勵打氣。

  雖然歌詞中充滿正能量和信心,但是離開修道院之後對於自己的懷疑和最後在到達上校家之前的一次絆腳可以看出她內心其實並不自信。

  後來她又與孩子們一起遊玩,學習音樂、舞蹈,並教孩子們唱《哆來咪》,把身邊常見的事物和音符結合起來。

  樂曲歡快、明朗、簡單、易懂,彰顯出朝氣蓬勃、青春活力的主旋律。

  其樂融融的景象與開始瑪麗亞在這個大家庭受到的排擠形成了鮮明對比,表明孩子們對於瑪麗亞的徹底接納,也為接下來上校解封內心、「重歸」家庭和瑪麗亞做好了鋪墊。

  在瑪麗亞被男爵夫人勸回修道院後,瑪麗亞閉關靜修,搭配上倫勃朗式用光,表現出瑪麗亞內心的焦灼、掙扎、不安和舉棋不定。

  當院長了解事情原委之後,建議瑪麗亞回到上校家中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並唱歌曲:《翻過每一座山》!

  「翻越每座山,涉過每條小溪,跟隨每道彩虹,去尋找你自己的美夢;這美夢需要你,去獻出你全部的愛」。

  鼓舞著瑪麗亞勇敢面對內心真實的自己,跨過修道院的牆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既推動著瑪麗亞重回上校家中,又與故事開頭瑪麗亞在山巔的自由歌唱和修女們的合唱相呼應,使得劇情較為完整無遺。

  在影片緊張激動的逃亡時刻,上校一家被迫上舞台表演拖延時間,其中包含著影片GC時刻。

  《雪絨花》一曲流露出上校一片赤誠熱血的愛國之情。

  《音樂之聲》中的人物,似乎是所有音樂劇中,人物形象最飽滿的一個。

  瑪麗亞的性格在故事中最為突出,與傳統的修女相比莫過於「離經叛道」。

  她年幼就成為孤兒,但從小受到了嚴格和完備的教育,特別是藝術方面功底紮實。

  她雖是一位見習修女,卻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世感到自卑,敢於追求理想,立場堅定不隨波逐流,多才多藝,又熱愛生活,有一顆寬容善良的心。

  開篇時瑪麗亞在綠野遍布的山嵩上和藍天白雲一起歌唱,清風流水與她合拍的場景表現出她最明顯的特質——熱愛自由和生活。

  故事中將自然景物和音樂進行結合,以一段歌曲真實、生動地表現她的內心世界。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