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邀談

  天空中下起了濛濛細雨,陰沉沉的,瞧不見一絲陽光。🐨🍟 ➅❾ş𝔥Ữⓧ.C𝓞𝕞 🐤🐼

  大地之上,連綿不斷的火把,將山林之間照的通亮一片。

  成千上萬的吐蕃俘虜,在唐軍兵卒的押送下,成群結隊的行進在山道上。

  而他們行程的終點,一個又一個百米直徑的深坑,宛如深淵巨口一般,靜靜等待著屬於它的牲品。

  有吐蕃人痛哭流涕,趴在地上,不想向前。

  帶著倒鉤的鐵鞭,無情的揮下,擊打在俘虜的後背上,撕走一塊皮肉的同時,也徹底帶走了他們對於生存的希望。

  被繩索捆縛住手腳的吐蕃俘虜,麻木的行向前方。

  到達深坑的邊緣,為首者朝下方看去,裡面到處都是蠕動和掙扎的同胞。

  慟哭、哀嚎、求饒、怒罵,種種不同的人聲,如同來自地獄的回音,縈繞在深坑之中。

  見站在坑口的俘虜,猶豫不決,一旁負責行刑的唐軍虞侯,大聲喊了一句。

  有唐軍兵卒手持木鍬,先是擊打俘虜的腿彎,使其跪下,接著一腳將其踹入了深坑。

  一人摔入,捆縛的繩索,拉動著後一人。

  一隊俘虜,猶如骨牌一般,就這樣挨個跌入了深坑。

  伴隨著唐軍虞侯一聲大喝:「埋!」

  夾雜著雨水的泥土,紛紛落入,將一個又一個的深坑填平,徹底淹沒了所有生命的痕跡。

  丘陵上有觀刑台,包括次相敦仁增在內的吐蕃貴族,站在高台的邊緣,看著眼前這令人不寒而慄的一幕。

  有吐蕃貴族承受不了眼前的慘狀,身體抽搐著暈了過去。

  也有吐蕃貴族,受不了如此的驚嚇,下身滿是屎尿。

  高台正中,御史中丞孔攸、安西大將郭昕和一眾唐將,坐在遮棚之下,看向山林之中的行刑現場。

  孔攸用手指輕輕敲著案台,吟道:「春來一年悲,不見相逢未,雲散萬仞間,落簫空餘淚……」

  耳邊傳來的儘是吐蕃人的哀嚎,孔攸此時居然還有閒情雅致作詩,郭昕實在忍不住,打斷說道:「孔中丞,上次坑殺四千降卒,這次又有一萬七……兩萬人就這般活埋了,朝廷那些言官,會不會拿這件事來說道?」

  孔攸:「陛下當年下旨,說是言官無罪,在那之後,朝中多有清流和諫議……只不過,這群人口上說著王師道義,背地裡卻個個都有把柄。」

  想起孔攸除了御史中丞的另一重身份,郭昕頓時就明白了。

  郭昕向孔攸問道:「其餘吐蕃人都是埋了,唯有那群吐蕃貴族,孔中丞卻好生待著,這又是為何?」

  孔攸:「將軍可還記得,攸曾經說過,長安之戰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了退敵,而是為了策反吐蕃和盟友之間的關係,動搖吐蕃國的根本?」

  郭昕:「記得。」

  孔攸:「這些吐蕃貴族,便是此計的關鍵。」

  郭昕思慮良久,也不清楚如何利用這群吐蕃貴族,才能策反吐蕃和盟友。

  想不通,索性不想。

  郭昕向孔攸說道:「中丞,軍中怕是有些麻煩。」

  孔攸:「麻煩?」

  郭昕:「鳳翔關一戰,我軍使用火槍隊迎戰,軍士折損倒是極小,但是彈藥消耗驚人。」

  停了片刻,郭昕又說道:「我麾下的前軍,皆是騎兵。隨身攜帶的補給,本來就是有限。雖然沿途州縣能夠補給到一些火藥,但火槍彈丸卻只有安西和涼州才有庫存。前兩日的鳳翔關大戰,雖然不過半個時辰的戰事,但我沒有料到,居然會使用如此之多的彈藥。」

  孔攸:「當下軍中還有多少火槍和彈藥?」

  郭昕:「火槍尚有三千,彈藥均攤至每人,只有六發。」

  孔攸:「後軍的輜重隊,還有多少日子,才能抵達涇州?」

  郭昕:「大約還有十日。」

  孔攸思慮後說道:「鳳翔關大戰的軍報,一旦傳入吐蕃中軍,吐蕃人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全力一搏,拿下長安城,在京畿獲得一處立足之地,再利用長安武庫中的補給,來武裝吐蕃軍隊。要麼就是穩妥起見,開始收兵,準備向西撤退,重新回到高原之上。」

  郭昕皺眉說道:「我軍的彈藥補給,幾乎已經見底。在這種時候,吐蕃大軍無論是強攻長安,還是打算逃回吐蕃。我軍都只能由暗處轉到明處,與剩餘的吐蕃大軍,展開殊死一搏。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在缺少後軍輜重的前提下,僅憑一萬騎軍,想要將吐蕃軍完全擊潰,再除掉吐蕃大論桑赤若,恐怕都是不易。」

  孔攸聞言,沉默不言。

  郭昕見孔攸陷入沉思,自覺的閉上了嘴巴。

  過了好一會兒,孔攸對郭昕說道:「倘若僅僅只是拖延十日,倒也有法子。」

  郭昕一愣:「中丞有計?」

  孔攸招了招手,示意郭昕附耳過來。

  後者湊近一些。

  孔攸小聲說了幾句。

  郭昕聽完,雙眼睜大,搖頭大聲說道:「此計實在是冒險,萬一有個差池……!」

  孔攸笑著說道:「郭將軍只管去安排,攸保管無事。」

  次日傍晚,吐蕃中軍大營。

  桑赤若坐在上座,聽著帳中諸將的討論,眉頭皺成了川字。

  有吐蕃將領喊道:「長安附近有多少唐軍,我們一路打過來,大家心裡都有數。先是涇州城被襲,接著次相敦仁增的三萬大軍,又在鳳翔關慘敗。僅憑長安附近州縣的唐軍,能夠做到這些嗎?依我來看,必定是南方的唐軍火速回防,又設伏打敗了我們的軍隊……而且,郭子儀親自來到涇州,這個傳聞,或許並不是謊言。」

  ^.^,

  又有吐蕃將領駁斥道:「郭子儀率領數十萬大軍,距離長安有千里之遙,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能夠回防?涇州府和鳳翔關的戰敗,我覺得或許是唐軍敗兵,徵集了民夫作為輔兵,又利用我軍的輕敵,這才擊敗了敦仁增大人。」

  有人喝道:「那鳳翔關出現的新式唐軍武器,你又如何解釋?一群敗兵和農民,怎麼能夠獲得如此先進的武器?必定是南方的唐國正規軍回防,即便不是郭子儀親自領兵,也是他麾下的大將作為主帥。」

  桑赤若抬起手,止住眾人的爭吵,問道:「先不談南方的唐軍是否回防,我就問你們,接下來的長安之戰,究竟是應當繼續打,還是應當就此退兵?」

  有吐蕃將領說道:「大論,南方唐軍倘若回防,那麼在鳳翔關擊敗敦仁增大人的,很可能是他們的先鋒部隊,後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唐軍趕來。我認為,我軍現在就應當撤退,如果走的晚了,唐軍一旦集合了兵勢,那麼我們就算想走,也來不及了。」

  有吐蕃將領又說道:「大論,昨天晚上,如果不是唐國左相突然出現,山隗軍就應當已經攻占了南門……當下距離我們拿下長安,僅有一步之遙,怎可在這個時候撤兵?退一萬步說,就算南方的唐軍回防,只要我軍拿下長安,取得城中武備,劫掠城中財貨,有了火器在手,士氣又是高漲,與唐軍也有一戰之力。」

  桑赤若聽到這裡,用力揉了揉額頭。

  究竟是繼續攻打長安,還是就此撤兵,他現在也是猶豫不決。

  如果繼續攻打長安,敦仁增的三萬吐蕃軍,被裝備著新式武器的唐軍擊敗,這就說明唐國的援兵正在陸續趕來,此時不走,最後就會被包圍。

  但是,如果就此退兵,桑赤若又不甘心。

  大將殷屠,率領五百山隗軍,昨晚險些就攻破了城門。

  事實也證明,長安守衛薄弱,吐蕃軍似乎只要再加一把力,就能徹底拿下這座天下最富饒的城市。

  就在桑赤若猶豫的時候,帳外有軍卒來報,說是唐軍有書信,要求帶給吐蕃大論。

  桑赤若先是意外,接著打開書信,一邊看,一邊露出吃驚的神色。

  一旁的吐蕃將領問道:「大論,長安守軍如何說?」

  桑赤若放下書信,搖頭說道:「不是長安城中的守軍,而是伏擊敦仁增的唐軍。他們中有一謀臣,名為孔攸,寫信給我,要求見面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