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難題

  中原地區戰火紛紛,數千里之外的安西卻是一派祥和。

  段秀實領軍入了敦煌,奉天下兵馬元帥周鈞之令,廢除了沙州一系列的苛捐雜稅,又將那些盤剝百姓、中飽私囊的官員和商人一網打盡。

  大磧商路重新對外開放,中原去往安西的流民遷移路線,也因此重歸暢通。

  數以萬計在沙州、瓜州等地逗留的流民,排成浩浩蕩蕩的隊伍,行進在大漠之中,向著安西慢慢行去。

  而在龜茲鎮的安西都護府中,封常清每日裡批閱文書,忙的天昏地暗。

  天寶十載時,安西四鎮加在一起,不過二十五萬人口。

  到了天寶十六載,大量的中原唐民一再湧入,安西四鎮的人口突破了六十萬。

  這遷過來的三十多萬唐民,進入安西四鎮,住所、糧食、醫藥、戶籍、管制……等等,都是問題。

  但最讓封常清頭疼的,並不是這些,而是這些流民的營生。

  三十多萬人的流民,並非是找不到工作。

  事實上,安西擁有大片大片的可耕田,再加上與之配套的水利、畜牧等等行當,莫說是三十萬人,即便來了三百萬人,也有辦法安置下去。

  關鍵是,這些流民的工作,遠遠不止開荒種地這般簡單。

  這一日,安西都護府中。

  封常清伏在案前,正在審閱四鎮的文冊。

  杜甫和岑參二人,分別拿著厚厚的公文,入了書房。

  封常清抬頭看了一眼,開口道:「且先放在那裡吧。」

  杜甫和岑參對視了一眼。

  杜甫走到一旁,拱手說道:「封副使,敦煌又有一批流民,如今剛剛到了石城鎮。」

  封常清抬起頭來,揉了揉額頭:「來了多少人?」

  杜甫:「大約六百戶,四千餘人。」

  封常清:「四千餘人?比以往少了一些……如今關中那裡,唐軍與叛軍作戰,流民西遷之路中斷,移民減少,這倒也是正常。」

  杜甫和岑參聞言,二人又對視了一眼。

  封常清見狀,不由問道:「你們二人究竟是怎麼了?有話便說。」

  岑參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封副使,焉耆、于闐、疏勒還有高昌,都派出使節去了石城鎮。」

  封常清一愣,問道:「安西三鎮,還有北庭,為何要派出使節去往石城鎮?」

  岑參:「為了搶人。」

  封常清:「搶人?搶什麼人?」

  杜甫從文冊中挑出一本,放在案台上,向封常清說道:「關中叛亂,中原與安西中斷,蜀中的絲綢,江南的青瓷等等,都無法再通過商路賣到西邊。」

  封常清:「此事我知曉,大食、天竺、拜占庭、法蘭西等西方國家,無法從中原採購絲綢、青瓷等物。恰逢安西絲綢和青瓷開始生產,雖然能夠填補空缺,但是安西產量太低,缺口太大,一時之間難以滿足西方的需求……」

  說到這裡,封常清反應了過來,向杜甫和岑參二人問道:「莫不是因為織坊和瓷窯缺人,故而才有搶人一說?」

  岑參:「副使,不僅是織坊和瓷窯,還有北庭的礦場,疏勒的炭治,焉耆的棉坊等等,都是缺少有經驗的匠人。」

  杜甫又補充道:「與織坊協作的桑田,向礦場提供器具的工坊,向瓷窯供給瓷土的坑場,還有許多地方,也都是缺少匠作……」

  封常清止住杜甫和岑參二人的話鋒,頭疼的說道:「你們就告訴我,安西四鎮加上北庭,究竟尚缺多少人手?」

  岑參:「安西和北庭,如今最缺的是鐵金工匠,其次是絲綢棉花的織工……說起人手的缺口,根據各鎮報上來的數據,各類工匠大約還缺八千人,織工大約還缺三千餘人。」

  封常清驚道:「怎麼會缺這麼多?!」

  岑參:「副使,遠的不說,只說近的。光是龜茲鎮中的兵工坊,工匠缺口就已經達到了五百人,雖然匠鴻太學在培訓匠人,但畢竟杯水車薪,學成出師也需數年。」

  封常清站起身來,在原地踱步道:「所以,安西三鎮,還有北庭,才去了石城鎮堵住流民,就是為了從中甄選出匠人和織工,錄成名冊,再上報請調?」

  岑參拱手稱是。

  封常清:「有經驗的匠人和織工本來就是稀缺,而安西北庭如今四處都在發展工農……這個節骨眼上,只能分清輕重緩急,將匠人和織工優先分配到那些急需的地方。」

  杜甫聽到這裡,說道:「副使,關於安西北庭缺少匠人織工之事,石城鎮向都護府寫了一封密信,說是有辦法可以解決。」

  封常清好奇道:「石城鎮康家?他們說可以解決用人之難?寫信的人是誰?是石城鎮守使嗎?」

  杜甫搖頭道:「寫信之人,是石城鎮守使之子康可璟。」

  封常清:「康可璟?我記得那個年輕人,他在安西都護府中任職互市監丞,如今常駐在大磧?」

  杜甫點頭稱是。

  封常清:「康可璟有何辦法,可以解決安西和北庭缺少匠人和織工的問題?」

  杜甫面露遲疑,從厚厚的文冊中挑出一本,放到封常清的面前,說道:「副使,您還是自己看吧。」

  封常清見杜甫和岑參二人,都是一臉諱莫如深的模樣,心中更是好奇。

  打開康可璟的書信,封常清只是看了數眼,橫眉怒道:「大膽!」

  封常清剛想把書信丟到一旁,想了想,還是硬著頭皮繼續看了下去。

  全部看完之後,封常清怒容稍減,轉而沉聲道:「這個康可璟,實在是胡鬧。與叛軍做奴牙生意,虧得他能想得出來!」

  杜甫:「封副使,眼下長安和洛陽都落入叛軍之手,兩都之中,光是在冊的匠人,就有十一萬人。這些匠人,如果被叛軍裹挾,一來會幫敵軍打造器械,二來,唐軍與叛軍作戰,他們倘若時運不濟,說不定就會死於戰禍。」

  岑參此時說道:「封副使,來之前,我和杜少陵也商討了此事。利用奴牙生意,從叛軍手中救取匠人和織工,使其避免遭受戰火所害,也算是削減叛軍的實力。

  封常清:「此舉有資敵之嫌,恐惹來他人非議。」

  岑參:「所以康可璟在信中說了,這份奴牙生意,安西和北庭都不能出面,只能由石城鎮康家私底下運作。」

  封常清思慮良久後說道:「此事干係甚大,將這封康可璟的書信,以海東青寄向靈武,交由都護來裁斷吧。」

  岑參躬身應下。

  見岑參和杜甫二人依舊沒有退下,封常清問道:「怎麼?還有事?」

  杜甫:「副使,還有一事。」

  封常清:「何事?」

  杜甫:「焉耆鎮近日出了一樁奇案,鎮守所不知道應當如何判罰。」

  聽見這話,封常清皺眉道:「奇案?」

  杜甫從書冊中又找出一本案宗,放到了封常清的面前。

  後者打開看了一遍,越看越是心驚。

  全部看完之後,封常清闔上案宗,對杜甫嘆道:「這樁案子,要比康可璟的奴牙生意還要難辦……還是用海東青,一起寄給都護吧。」

  大唐奴牙郎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