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猜疑

  史思明在河北大殺四方的時候,郭子儀率領朔方軍的主力,分成了兩路。

  北路由郭子儀親率,從靈州出發,一路上斬殺了叛將周萬頃、打退了叛將高秀岩,收復了靜邊軍(今山西右玉縣),終於兵臨雲中(今山西大同)。

  南路由朔方軍左武鋒使僕固懷恩率領,麾下有一萬三千精兵,渡過桑乾河,攻克天長、井徑,最後經由土門關,抵達常山郡的郡城。

  常山郡的郡守顏杲卿,被史思明部抓走之後,駐守郡城的乃是燕軍大將安思義。

  由於經歷了史思明的屠刀,又親眼目睹了顏杲卿的忠節不屈,常山郡中那些存活的百姓,皆是心向大唐,聽聞朔方軍即將抵達,絲毫沒有猶豫,就在城中掀起了叛亂。

  朔方軍抵達時,常山郡城之中,已經四處都是戰火。

  僕固懷恩當機立斷,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安思義麾下的燕軍,在內外夾攻之下,僅僅只是支撐了一個時辰,就向唐軍投降。

  僕固懷恩將安思義押至城中的市集,常山郡百姓奔走歡呼,齊齊來看。

  歷史的車輪行到這裡,又出現了一次不小的波折。

  在舊的歷史中,朔方軍南路的主帥是李光弼。

  李光弼在河西擔任副使時,與安思義乃是舊識,而且關係還算不錯。

  史書中,李光弼將俘虜安思義,並沒有帶至城中的市集,而是帶到了軍營之中,開口問了一句:「你可知道,你罪該萬死?」

  這句話實際上算是一種變相的勸降。

  被俘之人只要腦子不算太笨,順著這個話茬,就能踩著台階平安無事的活下去。

  果然,李光弼見安思義有投降之意,便又問道:「你看我的部下,可以打敗史思明嗎?如果你有妙計退敵,我就饒你不死。」

  安思義連忙答道:「將軍長途跋涉,士兵疲憊,恐怕難以抵擋史思明的軍隊。不如把軍隊帶入城中,當作伏兵,等史思明到了城下,再迎頭痛擊。」

  李光弼又向安思義問:「史思明向來狡猾,恐起疑心。」

  安思義接下來給李光弼出了兩個主意。

  一是由安思義親筆寫成一封書信,催促史思明加快腳程,儘快支援常山郡。

  二是史思明率軍抵達城下時,安思義會親自站在城樓上,使得史思明麻痹大意。

  正是這兩個主意,幫助李光弼對史思明在前期取得了絕對的優勢,也讓後者的精銳,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李光弼攻下常山郡城的第二日,史思明於清晨率領兩萬精銳(包括范陽三千鐵騎),趕到了常山郡中。

  瞧見安思義站在城頭揮手致意,史思明不疑有它,直接下令讓大軍靠近城門。

  就在這時,李光弼讓早已埋伏好的一千五百名弓弩手,對準史思明的軍隊一頓狂射。

  史思明麾下的軍隊,本來長途跋涉就體力幾乎耗盡,突然又遭遇到唐軍的伏擊,一時之間陣腳大亂,作勢欲逃。

  李光弼下令打開城門,派出五千士卒,打算追擊史思明的軍隊。

  史思明中途想要重整軍勢,發起反擊,但都被李光弼用弓弩打亂,不得不退至附近的州縣,休養生息。

  經此一役,史思明的兩萬精銳損失過半,剩下的士卒也是士氣低落。

  而李光弼憑藉著先手的優勢,之後與史思明作戰,六戰六捷,先是把後者打退到九門,接著又打退到趙郡。

  最後,史思明被打的退無可退,直接北上逃到博陵,龜縮在城中,再也不敢出戰。

  然而,在新的歷史之中,朔方軍南路的主帥,換成了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驍勇善戰,在漠北屢屢建功。

  郭子儀將他推為南路軍的主帥,也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但僕固懷恩是鐵勒人,部族向來與河北不合,他本人在聽聞史思明的暴行之後,對叛軍更是恨之入骨。

  對於安思義,他沒有半點憐憫,直接將其交給了常山郡的百姓處置。

  安思義連一句『我投降』都來不及喊,就直接被憤怒的百姓撕成了碎片。

  次日上午,史思明率領大部,趕至常山郡內,卻發現唐軍已經攻下了郡城。

  此時,史思明倒也不急了。

  他先是下令大軍原地休整,待士卒恢復力氣之後,最後下令攻城。

  常山郡城的這一戰,僕固懷恩率領一萬三千唐軍,又在周邊縣鎮中募集了三千義軍;而史思明部有著河北的兩萬精銳,之後又從九門調來了五千援軍。

  一萬六對兩萬五。

  這場城池的攻防戰,也成了安史之亂前期,在河北境內戰況最激烈的一次戰鬥。

  開戰的第一日,史思明就派出了麾下最精銳的士卒,組成陷陣營,在弓矢和擂盾的掩護下,開始攀爬城牆。

  由於郡城先前經歷過大戰,城防設施損毀嚴重,僕固懷恩拆遍城中磚石和器具,全部用來填補缺口,修築工事。

  但因為時間倉促,城防修補並不完善,史思明部找准缺口,在第一次進攻中,就強行攀上了城牆。

  面對河北邊軍中的精銳,朔方軍絲毫未曾畏懼,直接迎戰了上去。

  兩方都是大唐最精銳的士卒,彼此相擊,猶如鐵砧和大錘撞擊在一起,火花四濺。

  兩軍士卒,從上午一直戰到了黃昏。

  中間,前隊戰死,後隊接上。

  死傷者的鮮血流遍城樓,使得地面打滑,後續增援的士卒,甚至要在足上捆綁布條,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被滑倒。

  當燕軍鳴金退兵之時,城頭上死屍堆積如山,連落腳的地方都難以尋到。

  之後的數日,儘是如此。

  戰爭一直持續了半月有餘,史思明見郡城久攻不下,一方面心中焦躁,另一方面也不禁佩服守將僕固懷恩的頑強和韌性。

  然而,就在這時,史思明突然接到急報。

  顏杲卿的族弟,平原郡的郡守顏真卿,趁著史思明和僕固懷恩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以三千靜塞、一萬募勇成軍,又聯合了清河郡,居然攻下了兩萬燕軍駐守的魏郡(今河北臨漳)。

  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史思明被氣的七竅生煙。

  殺了一個顏杲卿,又出來一個顏真卿。

  而且魏郡被攻下,就意味著燕軍會面臨兩個巨大的麻煩。

  第一,顏真卿可以率軍向西,打開太行八陘中的滏口陘,與駐紮在上黨的唐朝大將程千里匯合。

  第二,顏真卿也可率軍北上,截斷史思明的退路,與朔方軍形成夾擊之勢,徹底吃下史思明的部隊。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史思明也不敢托大,只能放棄常山郡,回兵九門。

  退兵的同時,史思明又給安祿山寫了一封信,說是朔方北路軍郭子儀,不出一月就能攻入河北;朔方南路軍僕固懷恩占據常山郡,隨時可以東進;而顏真卿率領平原郡和清河郡的軍隊,已經攻下了魏郡。現如今,我已經是三面受敵,情勢危急,還請陛下速速派來救兵。

  遠在洛陽的安祿山,看見史思明的求援信,倒也沒含糊,直接從麾下抽調了五萬精兵,北上去支援九門。

  就在河北打成一團亂麻的時候,長安城中雖然表面平靜,但卻是驚濤行於水下。

  興慶宮中,李隆基正在與楊玉環對著工尺譜,門外的內侍來報,說是右相來了。

  李隆基皺眉道:「朕讓他整理度支,他跑這裡來做什麼?」

  楊玉環溫聲勸道:「族兄興許是有要事。」

  李隆基聞言,點點頭,出了內苑,來到偏廳。

  楊國忠臉色慘白,看見李隆基的一剎那,連忙趴伏在地上,泣聲道:「陛下救我!」

  李隆基瞧見楊國忠的模樣,一頭霧水,說道:「究竟發生何事了,你起來說話。」

  楊國忠踉踉蹌蹌的爬起來,猶豫片刻,向李隆基咬牙說道:「臣聽聞,哥舒翰欲反!」

  李隆基嚇得渾身一顫,連忙看向楊國忠喝道:「不得胡言!」

  楊國忠:「潼關治所之中,有人在屋外聽得真真切切,哥舒翰與麾下部將正在商議,打算私自發兵,還朝奪權!」

  說完,楊國忠從懷中取出一張紙,呈向李隆基說道:「陛下請看,這是來告者的親筆信。」

  李隆基急忙拿過信件,僅僅只是掃了兩眼,臉色就變成鐵青一片。

  「留卒三萬於潼關之中,再驅精銳,渡滻水,誅君側……」

  李隆基念著信中的文字,坐在上座,沉默不語。

  楊國忠急道:「陛下,哥舒翰不得不防。」

  李隆基思慮良久,說道:「潼關乃是關要之地,僅僅憑著一人之詞,就定下主帥之罪,不妥。」

  楊國忠見李隆基心意已決,只能退而求其次,建議道:「陛下,以防萬一,不如從南北二衙之中,派出一部精兵駐守滻水,以防哥舒翰真的鋌而走險。」

  李隆基覺得這倒是個穩妥之策,便同意了下來。

  接下來的半個月裡,楊國忠從禁衛中抽調三千精銳,又募集了一萬青壯,駐守滻水,日夜訓練。

  當哥舒翰聽聞楊國忠訓練了一萬三千士卒,駐守在滻水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楊國忠這是打算在自己的背後捅刀子。

  於是,哥舒翰上表李隆基,要求獲得滻水新軍的軍權。

  李隆基此時已經開始深深懷疑起哥舒翰的動機,但為了大局,還是同意了這一請求。

  然而,君臣之間,一旦互相起了疑心,接下來便是無法挽回的後果。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