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忠節

  涼州城中,周鈞坐在金宅的偏廳,看著屋中燒滾的茶水,微微出神。【Google搜索】

  孫阿應在屋外輕輕敲了敲門板,說道:「金家的管事申叔公來了。」

  周鈞:「讓他進來吧。」

  鬚髮皆白的申叔公入了偏廳,走到周鈞的面前,稽首拜倒,先是喊了一聲『家主』,接著說道:「金家的十七家商行,已經全部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

  周鈞:「那些長安遷來的宮人呢?」

  申叔公:「那些長安遷來的宮婢,也已經收拾了行囊,跟隨大部一起出發。」

  周鈞點頭道:「灞川私產換來的糧食、金銀、財貨等等,這次出發,記得全部帶走,不要留下。」

  申叔公應了一聲,跪在地上依然沒有起身。

  周鈞看了老者一眼:「怎麼,有事?」

  申叔公將額頭抵在地上,向周鈞問道:「老奴斗膽問一句,金家娘子和小娘子可好?」

  周鈞聽見這個問題,有些意外,不過還是如實答道:「她們母女二人很好,我已將鳳娘納入府中,也算是給了她一個歸宿。」

  申叔公聽聞此言,先是向周鈞叩首,接著說道:「如此一來,老奴便再無掛念,可以去做想做的事了。」

  周鈞不解:「此言何意?」

  申叔公抬起頭來,滿是溝壑的臉上,有著止不住的感慨:「金家的上一任家主,乃是老奴的恩人,照顧好金家娘子,是老奴對上一任家主的承諾。如今,金家娘子有了歸宿,小娘子也入了父家,老奴終於能夠抽出身來,去完成家主生前心心念念的夙願了。」

  說完,申叔公脫去外袍。

  周鈞定睛一看,驚訝的發現,老者的身上穿著一件樣式古樸、卻保養完好的鑲甲。

  申叔公改為單膝跪地,拱手向周鈞說道:「老奴還有那些金家的老人,我們的先祖,都是當年兵敗大非川的逃卒。先祖雖然僥倖求活,但之後的每日每夜,都苦痛難堪,只恨折了脊樑,丟了志氣。即便有了子孫,也反覆教導他們,倘若有機會,一定要重整軍魂,護得天下……」

  周鈞看著滿頭銀髮的申叔公,不由說道:「你們……」

  申叔公抬起頭,沉聲說道:「朝廷昏庸無道,奸臣殘害忠良,此乃亂世之兆,老奴雖是賤戶之身,但相識二郎多年,亦知二郎志不在私利,而在於天下蒼生矣。老奴和金家老人,攜膝下子侄,願意追隨家主蕩平賊寇。還天下一個盛世太平。」

  周鈞聽到這裡,愣在當場。心中不由想道,這申叔公平日裡不顯山露水,做事也是低調認真,但確是少有的心思縝密。

  申叔公看見周鈞的表情,又開口說道:「金家上下,能夠募得兩千士卒,多是祖孫三代。平日裡都是以軍典操練,論起戰力,絕對不輸邊軍。」

  周鈞站起身來,走到申叔公的面前,伸出手攙扶起後者,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從未懷疑過金家武衛的戰力,但是你們倘若留下,又有誰來照顧那些向安西遷移的金家家眷呢?」

  申叔公:「二郎怕是不知曉涼州女子的剽悍,單單只說金家娘子,無論是鳳娘,還是繡娘,都是弓馬嫻熟。手中只要有了兵器,對上普通的男子,以一敵二都是尋常。退一步來說,即便不說女子,金家長行坊、商行、匠鋪中的店家、夥計,個個也不是等閒之輩,負責日常的護衛工作,綽綽有餘。」

  周鈞聽到這裡,不再猶豫,對申叔公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將你們編入歸義軍中,主將你也熟悉,正是李光弼。」

  申叔公:「一切聽從家主吩咐。」

  與此同時,潼關之中。

  聽聞朝廷給安西軍下了聖旨,不許周鈞領兵還朝,哥舒翰憤怒到了極點,居然從病床上爬了起來,抽出牆上的佩劍,一劍砍斷了案台的桌角。

  「愚不可及!禍國殃民!」

  哥舒翰提著劍,滿臉赤紅的大吼大叫,聲音遠在轅門之外,都能隱約可聞。

  馬軍都將王思禮循聲走進門內,先是看見站立在屋中、憤怒不已的哥舒翰,接著又看向一臉無奈的高適,心中隱約也猜中了三分。

  哥舒翰站立不穩,坐倒床邊,丟下手中之劍,沉聲喝道:「河北十七郡,看著聲勢浩大,其實大多都是從眾之徒。叛軍只要回師,以雷霆手段攻下其中一郡,其它郡守必定會望風再降。」

  王思禮拱手道:「我聽聞,叛軍大將史思明,已經親率三千輕騎,渡過黃河去往河北了。」

  哥舒翰用力捶打著床板說道:「陛下糊塗啊!」

  王思禮聽聞此言,沉默了片刻說道:「這道聖旨,八成是右相向陛下進言,為的就是不讓周駙馬還朝。」

  哥舒翰一邊點頭,一邊咬牙切齒的說道:「楊國忠實乃國賊是也!」

  王思禮:「楊國忠不除,大唐恐難清平,不如……」

  哥舒翰看向王思禮:「不如什麼?」

  王思禮:「大帥不如留卒三萬於潼關之中,再驅精銳,渡滻水,誅君側。」

  哥舒翰聽聞此言,倒吸了一口涼氣。

  王思禮又說道:「周駙馬早年曾在王都護麾下職事,與北藩舊人向來交好。倘若大帥能夠除掉陛下身邊的楊國忠,駙馬必定會站在您這一邊。」

  哥舒翰聞言,面露猶豫。

  一旁的高適見哥舒翰沒有反駁,心道不妙,連忙站出來喝道:「安祿山口中說是清君側,如今卻自立為帝,以此為由還朝,與叛唐無異!大帥向來忠義,如此行事,只怕會失節於天下!」

  哥舒翰聽了高適的話,搖頭說道:「達夫所言極是……如此行事,乃翰反,非祿山也。」

  聽見哥舒翰否決了王思禮的提議,高適長出了一口氣的同時,心中也蒙上了一層陰霾。

  哥舒翰對於清君側一說,心生猶豫,這就說明他的內心,與當今的朝廷已經有了隔閡。

  河北局勢,事實也正如哥舒翰所言。

  史思明率領精騎,只用了七天,就攻下了顏杲卿所守的常山郡。

  城池攻破之時,史思明縱容部下屠城三日。

  三日後,常山郡城之中,橫屍遍野,血流漂杵。

  史思明抓住郡守顏杲卿一家和長史袁履謙一家。

  當著顏杲卿的面,史思明推出前者的小兒子顏季明,威脅顏杲卿道:「現在投降,就饒你幼子一命。」

  顏杲卿閉目不言。

  史思明見狀,一刀斬下顏季明的頭顱,又用碗接取鮮血,澆在顏杲卿的臉上。

  顏杲卿面覆幼子鮮血,依舊不言。

  史思明無法,只能將顏杲卿和袁履謙兩家人,押往洛陽。

  安祿山聽到顏杲卿和袁履謙來了,親自前往勸降。

  顏杲卿看見安祿山之後,破口罵道:「你一個營州的放羊羯奴,承蒙皇帝厚恩,才有今天。天子有何事負你,你卻反叛朝廷。我家世代為唐臣,信守忠義,恨不能斬了你以謝天下,怎麼可能和你狼狽為奸?」

  安祿山聽聞此言,惱怒之極,下令將顏杲卿凌遲處死。

  儈子手從顏杲卿的腳後跟開始行刑,每割下一片肉,安祿山就將其放入口中,嚼爛後咽下。

  顏杲卿忍受劇痛,依舊大罵不止。

  安祿山起初還指望顏杲卿求饒,見後者罵聲不止,安祿山開始面露畏懼,只能下令用鐵鉤鉤斷了顏杲卿的舌頭。

  顏杲卿不屈不撓,聲音雖然模糊,但依舊儘是罵聲,直至鮮血流盡而亡。

  長史袁履謙先被砍斷手足,之後被碎屍萬段,死前咬斷舌頭,以口中鮮血噴斥賊人。

  至於二人的家眷,盡數被殺。

  常山郡陷落之後,原本歸順朝廷的河北十七郡中,有十個郡由於畏懼安祿山,重新投靠燕軍。

  而史思明率領部下,開始攻打剩下的郡城。

  由於平原郡陷落,河北十郡再次倒戈,原本對大唐一片大好的形勢,變得再次撲朔迷離起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